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22-佛陀教你不生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两个月,这位儿子又带着自己的老父亲来找医生了,医生做了和上次相同的事,在他们走之前,他还是叫这位儿子应该推着父亲去三楼的佛堂坐一坐,这位儿子仍然没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甚至还有些不耐烦。    
    一直到了第三次,开出了药方后,这个儿子还是没有听医生的劝告。于是医生就拦住他,把他和他父亲带到了三楼的一个房间。房间里摆放着素雅的茶几和盆栽植物,还有书架和一些书,这里是一个清净的地方。医生对这位儿子说,叫他们上来,是想让他们看看油灯里的灯芯。医生还说,灯都是需要灯芯的,如果油灯非常好,但却没有灯芯,那么灯也是燃不起来的,而如果油已经快烧光了,还剩下短短的一段灯芯时,有的人就以为,如果再加点油,灯就可以继续烧了,但实际上,就算你倒很多油进去,灯还是燃不起来。    
    要想让灯燃起来,就要让灯彻底烧尽,油也烧尽,灯芯也燃完,这时,再放上新的灯芯,添上新的油,灯才会发出正常的光。这就是医生想要对老人的儿子说的话。而这位儿子也确实明白了,于是含泪推着自己的父亲离开了。    
    灯芯是人们的肉身,容器是人们的命运,而油则是人们所处的世界。生老病死是一种必然的规律,违背这种规律总是会带来更大的痛苦,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也总是牵强和不自然的,当然也就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所能做的,就是在灯还燃着的时候,按自己的情况,为它添加灯油,什么灯油才是最好的呢?那就是你内心的意念——亦即你真正想要把持的事物,这种意念实际就是你的世界,正所谓天地由心生。


第三章 回到根本的自己迟来的惭愧

    我们会因为做不好一件事情,或者愧对了别人而感到惭愧。觉得惭愧——仅仅这样还不够,惭愧应该转化为对人的刺激,从而使人产生深刻的“悟”,并在此“悟”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行为。    
    有一位先生回忆自己的过去,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他读高中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同桌买了一块手表,很神气,因为那时候能戴手表还是件稀奇事,不久班上又有很多人买了手表,于是他也很想买一块。周末回家的时候,他鼓足勇气和母亲说了买手表的事,母亲说,家里已经连粥都快喝不上了,根本就没钱买表。他很失望,但他父亲突然问他,买手表干什么,这时,虚荣心已经占据了他的内心,他就骗自己的父亲说,为了迎战高考,毕业班要按自己的时间上课,没有表,上课不方便。他还等着父亲给他一个说法,但他的父亲没说什么,只是蹲在自家门口抽闷烟。他只好闷闷不乐地返回学校。    
    几天后,母亲到学校来找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那是一个小小的花布包,母亲一层层打开来,取出了一只手表,递给他,那是一快崭新的表,他很高兴,马上就把表戴到了手腕上,母亲叮嘱他说一定要珍惜这块表,他满口答应着。把母亲送到学校门口的时候,他顺便问了一句买表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母亲淡淡地告诉他,是父亲卖血得来的,他顿时难受极了,这块表竟然是父亲的血换来的!他难受极了,感到无比的自责——他竟然为了虚荣而逼着自己的父亲卖了血!    
    母亲走了之后,他就到班上问自己的同学,想把表以原价卖出,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自己戴,他说不想,他的同学不相信,认为他的表是有问题的,都不肯买,他只好找到自己的班主任,把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想请老师帮自己把表卖掉,这时,班主任说自己正好需要表,就以原价把表买下了。他则用卖表的钱交了两个月的生活费。这件事使他心怀内疚和惭愧,也成为了他的一股强大动力,他越发地克制自己对于物质的渴望,转而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后来,他如愿考上了大学,顺利读完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在外地上班,再后来又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大概十年后的一个春节,他在回老家的时候,找到了自己当年的班主任,问起那块表,头发花白的班主任取出一个小布包——正是当年他母亲包着那块表的花布包,班主任打开布包,里面躺着一块崭新的手表。他有些意外,于是问自己的老师为什么没有用那块表,老师说是等着他回来赎表,他又问老师怎么就肯定他一定会来赎表,他的老师说,那不仅仅是一块表,那还是一个人的良心。    
    不用说,这“良心”就是这个想戴表的学生在明白事实的真相之后生发出来的惭愧。愧疚使人安静并返回自身,开始检讨自己的心和身——这两者是否被外物蒙蔽了,丧失了正确的方向?    
    类似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年少时的我们,可能因为不会体贴父母,往往提出一些让父母为难的要求来。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理由,觉得不被满足就是受委屈了。当我们成年以后,通常不会觉得自己从前的态度是正确的,如果父母处理得当,比如说克服困难去满足我们的要求,那我们即便年龄小,也同样会觉得内疚,毕竟,亲情深厚,我们又哪里愿意看到自己的父母为了我们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受罪呢?    
    原先我的隔壁住着一户人家,三口人生活不宽裕,因为孩子的母亲没有工作。这位母亲和其他一些小商贩一样,在路边摆了一个摊,卖一点时鲜蔬菜。孩子的父亲是一个小职员,虽然职位不高,但也是在办公室工作的,对孩子母亲卖菜的事情不是很赞同,不过迫于生活也没有办法。有时候,东西太沉,孩子的母亲就叫孩子的父亲帮自己拿一拿,刚开始的时候,这位父亲勉勉强强帮着拿了。后来再多两次,做父亲的就不乐意了,但孩子的母亲说,她这样也是为了补贴家用,而且卖菜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其实,孩子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有一种虚荣的心理,觉得母亲卖菜总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她一直都有这个想法,直到后来的一天,夕阳西下,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前面有一个中年妇女很吃力地提着一桶水,另一只手还抱着一捆菜,艰难地往前挪,再一看,那就是自己的母亲,被夕阳照着的母亲竟是那么的苍老与疲乏,就这么一瞬的功夫,孩子彻底转变了立场。她内疚极了、惭愧极了,对母亲的爱由衷地生发出来,后来她还跟自己的父亲说这事,父亲也同样感慨颇多,他们一家人变得更加和睦,一起面对困难,直到孩子的母亲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无论是作为一个家庭成员还是作为一名社会成员,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感到惭愧过吗?惭愧也是一种自省,而且惭愧的力量是强大的。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并不需要他人太多的指责,这是因为他本身是向善向美的,当然,他所引发的事物也就不会欠缺美的特质——不管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


第三章 回到根本的自己结束自己对自己的束缚

    我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从一个确定的情境中被抛出,我们开始思考问题,也发现自己与别人是分离且对立的;同时,我们面临着孤立、多变和不安。这时的我们往往想和自己的同胞建立关联,或者是设法在环境中找寻安全感,我们寻找安全感的本能便是爱的原始动力。    
    不安的感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人类愈想逃避不安,就会愈发的不安,而且,还会变得自私,变得执著。人们一直都在寻求摆脱不安感,找到解脱的方法。不安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生活上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博爱,博爱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放下”,更是使人生变得完美的途径。只有博爱才能真正帮助人们解脱不安。为了使人类的精神生活能够摆脱苦恼,佛提出了慈、悲、喜、舍的布施精神,并附带了五戒,以免堕入恶道而造成精神生活的灾害。    
    为了摆脱不安,人们喜欢用各种方式来麻痹自己,比如听好听的话,一旦听到了自己不愿意听的话,人要么就忌恨他人,要么就乱了自己的分寸,把自己逼上一条完全不必要走的险恶之路,而且,这样做的人大多都死不回头。最终的结果则是变得越来越不安,甚至使自己原本和谐的生活,生出了不和谐的枝丫。    
    有个年轻的女孩很漂亮,皮肤鲜嫩,脸蛋泛红,说话时声音也很好听,特别惹人喜欢。她的一个同事不久前去外地出差了,回来后看到她就开玩笑说:“怎么?这几天长胖了?”女孩听到后若有所思,从这一天起,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减肥了,把全部心思都花在节食和吃减肥药上去了。当同事们快乐地享受美食的时候,她只能自己在一旁忍耐着。    
    其实,这个女孩并不胖,体形很匀称,就因为同事的一句玩笑话,开始了折磨人的减肥行动。见到谁都要问一句:“我有没有瘦点儿?”别人说她不胖,可她不相信,因为节食过度,她曾在办公室饿得晕倒,另外的同事给她巧克力吃,她坚决不要,还说给她吃东西就是在害她。    
    过了一年,这个原本很有朝气的女孩子,已经瘦得像只有一把骨头了,脸色不再红润,走路也无精打采,但不管见到谁仍然还要问一句:“我有没有瘦点儿?”很遗憾,她已经得了厌食症,而且说什么也不看医生,她的身体明显越来越差。    
    这样做是必须的吗?为什么非要把健康的自己弄得很不健康呢?看来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自己,很容易就因为一点外在的因素而走上了折磨自己的道路。如果能够给自己定一条底线,或许人们就不会过分地追求太多,也只有这样,幸福才是可以触碰得到的。    
    对于你自己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要放弃的?假如你能给出明确的回答,那么你已经抓住了生活的骨头了,只要再把语言的回答转化成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