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推进新的道德观,加强对非人力能量及其使用的控制,用高回报的思想家和管理者来取代苦力,帮助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政府实现其有效的职责,还有最重要的是激励那些具体实施者,因为所有的进步和出色表现都依赖于他们的职业技能,而这些正是推进效率原则的理由。
哈灵顿•;埃默森
1911年11月
第一部分第1章 组织和原则:效率的首要工具(1)
冥冥之神创造了国家。矿藏、森林、草原和水资源,并不足以成就一个伟大而富裕的国家,这些东西甚至还不足以构成一个国家的雏形。伟大的人使国家变得伟大,而使人变得伟大的那些品质,却是看不见的。
——里曼•;阿伯特(Lyman Abbott)
一家大工厂接到大量订单,他们急于把产量从每月13个单位(当时普遍的最高水平)提高到每月23个单位,而且必须在10个月内完成。
这家工厂的经理能力出众,却是一个观念守旧的人。尽管他已经掌管这家工厂多年,却只知道用一种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即增加设备和雇用更多的人。为了达到23个单位产量的要求,他提出要增置价值50万美元的设备。即使这项投资是可行的,并且能顺利地通过讨论和决议,至少也得花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安装新设备。所以这个方案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在老板要求增加产量,经理则要求增置设备的尴尬局面下,两名经验丰富、高效能干的管理工程师对工厂做了一番调查,并提交了一份长篇报告,其中结论性的内容如下:
您的工厂由一个大机械车间、一个锅炉车间、一个装配车间、一个冶炼车间和一个铸造车间组成。我们深入调查了每个车间的情况,并向车间经理、主管、各个领班及许多工人咨询和请教过,我们可以断言,不需要增加任何人手和设备开支,保持现有人员的岗位职责不变,只需对生产方式做一些轻微的调整,工厂的产量就可以提高60%,相应工资成本的增加也不会超过10%,而且这些目标完全可以在6个月的时间内逐步实现。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采取一些新的组织原则。这些原则最终被经理层所采纳和应用,其效果在10个月后,也就是1908年5月1日,从一位经理寄往纽约的一封信件里便可以看出来:
您听到这些肯定会感到高兴的:我们四月份的产量与上个财政年度的月平均产量相比增长了69。2个百分点;日平均工作时间由以前的10个小时缩短为9个小时;支出成本减少了15%,也就是每月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 000到10 000美元。
这两个高效率的工程师后来被邀请到另一家工厂做调查并提出建议。他们的意见再次得到了采纳,并通过组织改造而付诸实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不难想像,这两个人还可以从遥远的西部来到东部的工厂,运用他们对工厂运营的深入理解,更好地指导那里的经理和工人,由于拥有一种新的组织管理的知识,他们能够通过这种知识的应用,实现工厂的高效率运营。
现代人和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相比,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仅仅是头脑品质上的内在差异,更是外部条件上的巨大差异。一个现代男孩仅用一种枪械就可以轻松地击败身披重甲、手持利剑的古代巨人。
抛开个人、群体和民族的因素来让人们理解某些原则是很困难的,因为很难让他们从个人角度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受到新的挑战这种事实。古希腊的运动员们如果有自行车、汽车和飞机,如果有手枪和来福枪的话,可以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不管弓箭手多么善射,箭的射程与精确度是无法和来福枪相比的。来福枪和弓箭的原理不一样,一个手持来福枪的野蛮人比所有穿盔甲的骑士都更具有威胁性。一个现代工厂的经理即使运用一项传统的组织和行事原理管理新工业,也比过去生产线上最伟大的工业天才更具备获得高效率的可能性。从西部来的人大都通晓新的原则,因为他们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他们知道如何设计和运行一种新型的工厂管理模式,这与旧有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别就像来福枪与弓箭、骑自行车与步行、飞行与驾驶汽车、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之间的差别一样。这些原则在工厂中的运用对有些人而言可能并不显得有多么伟大、激动人心或者是有趣,但对工厂老板、经理、工人及客户们来说可能却恰恰正是如此,因为他们是生产的直接受益者。如果他们得知这些原则是最基本和最普通的,他们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任何时候,高效率都取决于这些原则,没有它们什么都行不通。这些原则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重要的不是人力、物力、财力、机器或者方式,而是更具效率的某些理论和原则。
“世界上有两种成功者,一种是少数的天才,另一种就是做平凡工作比别人好很多的普通人。”
——罗斯福(Roosevelt)在挪威大学的演说词
我们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些理论和原则的热忱和兴趣,不仅是从工厂经验中(尽管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实践检验),更要从近代历史中来展示出它们的威力。那好,我们可以从头谈起,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从史前文明到封建王国的兴衰,一直到工业时代。
过去的四十年间发生了两件极具历史意义的事,那就是欧洲的领导权从法兰西帝国转移到了德意志帝国手中,东北太平洋地区的领导权则由中国和俄罗斯转移到了日本手中。
这些令人震惊的巨变都归因于同样的理论、组织和原则,这些理论、组织和原则同样也可以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弄明白要做什么以及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这非常具有现实的意义,尤其是当这些文明活动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正在成为我们在20世纪所要面临的任务时。
对于北美和南美来说,16世纪是发现的时代,17世纪是占领和殖民的时代,18世纪以及19世纪的前四分之一时期是巩固既得利益、开发自然资源的时代,20世纪初则面临着保护资源、减少浪费的难题。这些包含着方方面面的浪费使我们的政府机构形同虚设。我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使世界蒙羞,工业上的低效率使国家遭受耻辱。在所有国家中,我们美国对此更应该具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如果我们从近代历史中研究和总结一些最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这种全国性的低效率,全国性的浪费,国家对现在以及将来的物质、人力及机械资源的浪费,完全是可以通过某种方法进行弥补的。这也正是对效率原则和组织模式最恰当的描述和介绍。
第一部分第1章 组织和原则:效率的首要工具(2)
1850年之后的20年间,法国国王路易斯•;拿破仑(Louis Napolen)一直是欧洲政坛的领袖人物。英国人发展了和他的友好关系;意大利人来向他寻求对他们解放事业的支持;土耳其人乞求他的保护;俄国人也追捧他;奥地利人则希望和他建立联盟。但是在小小的普鲁士王国(差不多和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样大小)却有两个人:首相俾斯麦(Bismarck)和执政官凡•;默特克(Von Moltke),他们并不奉承他。这两个人共同致力于要使他们的国王成为欧洲的主人。186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King William)成功加冕。他虽已有64岁高龄,并且墨守成规,但却深深信任他的两位“军师”。
当时的普鲁士是一个贫穷、弱小的二流国家,面积和人口约为德意志奥地利帝国的四分之一。与德国相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普鲁士还能有机会领导德意志。德国之外的人更没有把普鲁士放在眼里。
对两位谋划者来说,只有一条路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那就是:
1。 一个坚定的计划或理念,一种标准。
2。 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能通过运用原则来实现并坚守理念。
3。 通过运用人员、资本、物资、机器、方法及原则,使组织形式得以实现并坚守理念。
4。 能干且强有力的领导人,让组织和设施得以实现并坚持这些理念。
无论承认与否,上述做法和效率法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生命其实就是一种理念:身体就是组织;眼睛、耳朵、嗅觉和味觉,还有触觉、手、足、牙齿、衣服、住所、武器都是可支配的设施;大脑则是领导者,是指挥官。
两个领导人的理想就是建立起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和威廉国王就是它的领导者。他们开始创建独特的组织、军队和外交,开始武装他们的组织,使它们足够强大有力以便实现他们的理想。他们强大的外交攻势把每个对手都置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军队则随时奉命打垮对手。我们不必关心外交的技巧和产生的结果,在恰当的时候挑起争端同样需要超凡的技巧,而战争每次也是在舒适的夏季展开的。凡•;默特克的工作显然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他无法指望像他的对手一样拥有同样多的人力、金钱、丰富的资源和其他种种物质条件,但他十分清楚,看不见的理论和原则会弥补物资、人力和装备等资源的缺乏,而这些正是那些洋洋自得的对手们所认识不到的。
在战争开始之前,甚至在第一次计划中,就已注定是一场高效与无效的对抗。高效的一方,几乎把所有12项原则都运用到军队之中,从而把军队塑造成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组织。
继俾斯麦之后,凡•;默特克同样建议国王,哪怕是遭到人民的反对也要建立军队。他的特殊地位使他能无视宪法的一些约束,国王也授意让他不受干预地实践他的理论和原则。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