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和即刻张大了眼,“二哥,这怎么可能呢?郭元帅他们怎么可能会把他们的兵马拱手送给我们?”
第二部分第19节 他不仁,我就可以不义
周德兴也将信将疑地盯着徐达。徐达连忙道:“三弟四弟,你们别再问我了,还是问大哥吧,大哥的肚子里其实早就有主意了。如果这主意是从我的嘴里说出来的,那大哥就会把全部责任都推到我的身上了。”
朱元璋开口了:“好,二弟不肯说,那我就来说。三弟四弟,我问问你们,我老丈人的部队,为什么现在不属于我们?”
汤和言道:“大哥,这还用问吗?有你老丈人,还有张天祐和郭家兄弟,他们的部队当然不会属于我们了。”
朱元璋的目光紧紧地罩在周德兴、汤和的脸上。“三弟四弟,我再问你们,如果我老丈人,还有张天祐,还有郭天叙、郭天爵,突然都不在了,他们的部队是不是就会属于我们了?”活蹦乱跳的几个人,为什么会“突然都不在了”?周德兴明白了,汤和也明白了。他们跟着朱元璋多年,心肠早变得坚硬了,手段也早变得狠辣了,可听了朱元璋的话后,他们还是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因为,这一回,朱元璋要下手的对象,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的老丈人郭子兴,还有郭子兴一大家子人。汤和有点不敢相信似的问道:“大哥,你心里……真的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既然已经撕破了脸,那就不如一了百了。还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老丈人已经想要我的性命了,那我也就没有必要对他客气了。他不仁,我就可以不义。”
周德兴木呆呆地言道:“大哥这主意虽然阴毒无比,但确实是一个一了百了的好办法……”
朱元璋笑了笑道:“实际上,这主意也是我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你们还记得那个彭大吗?他被赵均用他们毒死了,他的部队也就被赵均用他们瓜分了。”
徐达微微一笑道:“大哥,你就别谦虚了。如果我猜得不错,你这主意已经酝酿很久了。”
朱元璋“哈哈”笑道:“二弟,我的心思你什么时候猜错过?不过,说实在的,如果事情不是到了这种地步,我还真的不忍心出这个馊主意呢。不管怎么说,他也算得上是我的岳父大人,没有他,恐怕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会有我们四兄弟的今天。”徐达问朱元璋道:“大哥,我们先向谁下手?”
朱元璋淡淡地说出了五个字:“擒贼先擒王。”
“王”是谁,自然不言而喻。接下来,朱元璋四兄弟就又详详细细地商议着如何才能把主意变成现实,一直商议到黎明时分方才告一段落。
朱元璋的此条计策选择这时实施,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郭子兴,恰巧有病在身,并且病得还挺重。朱元璋去问大夫此病如何医治,大夫告诉朱元璋:郭元帅的病不稳定,时好时坏,不生气病情就会好转,一动怒病情就会加重。大夫还告诉朱元璋:最好能弄一些纯白毛的老母鸡给郭元帅吃,这种老母鸡熬出来的汤对补养郭元帅气坏的身体很有好处。
很快,和州城内的大街小巷里,张贴出了这么一种告示:谁家有纯白毛的老母鸡请送往郭元帅府,朱元璋以重金酬谢。
告示是朱元璋叫李善长写的。朱元璋贴这种告示的目的,倒不是真的希望能在城内找到多少这样的老母鸡,这样的老母鸡很难找,即使城内有那么几只,恐也早被张天祐和郭氏兄弟等人弄去了。朱元璋贴这种告示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和州城内的军民知道:朱元璋和郭子兴已经和解了。
跟着,和州城内的军民便得知了这么两条消息,一是朱元璋的夫人马氏已经住在了元帅府里伺候郭子兴了,另一个消息是,为了给郭子兴治病,朱元璋已经把周德兴、汤和派出城外去寻找那种纯白毛的老母鸡了。
这两条消息应该讲都是真的,马氏确实住进了元帅府,周德兴、汤和也确实出了和州城。这样一来,和州城的军民就确信,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开始好转了。而和州城内本来十分紧张的气氛也多少有些缓和。
但和州城内的军民有一件事情不知道,那就是,周德兴、汤和出城去除了寻找纯白毛的老母鸡外,还同时在寻找另外一样东西。那另外一样东西,才是朱元璋真正需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掩人耳目的假象。
周德兴、汤和一共在城外呆了三天。三天之后,他们回来了,果然找着了好几只纯白毛的老母鸡。老母鸡送到了郭子兴的元帅府,却有另一样东西送到了朱元璋的手中。那是一个小纸包,纸包里有一些淡黄色的粉末。周德兴解释道:“这东西往水里一放,什么颜色也看不出来……”
朱之璋问道:“这东西可符合我对你们讲的要求?”
汤和回答:“大哥,完全符合。人吃下去,当时没事,三四天后才发作,而且什么地方也不流血,只是肚子有点发胀。”
朱元璋笑道:“我要的就是这种东西。”
自去了一趟元帅府后,朱元璋就三天两头地往元帅府跑。跑来跑去的,元帅府上下,除了张天祐和郭氏兄妹还对朱元璋充满敌意外,其他的人,大都对朱元璋转变了态度。而朱元璋到元帅府,一般也不去郭子兴的病房,说是怕惹老丈人生气从而加重老丈人的病情。他一般都是陪着张氏聊天,或者帮着马氏干一些杂活儿,再顺便瞅瞅郭惠的美貌。对郭惠,朱元璋总是难以释怀的。虽然郭子兴病了,郭惠瘦了,但朱元璋却以为,无论郭惠怎么变,都只能越变越好看。只不过,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朱元璋是不会主动找郭惠搭茬的,甚至都没有大明大亮地去看郭惠一眼,他只是偷偷地瞟她,暗暗地在心底琢磨,越瞟越有意思,越琢磨越有滋味儿。
周德兴、汤和送了几只白母鸡到元帅府后,朱元璋主动要求承担杀鸡和拔鸡毛的任务。张氏过意不去,没让朱元璋干那种粗活。那种粗活就落在马氏的身上了。马氏不仅负责这种粗活,还负责把白母鸡熬成汤。那汤熬得白乎乎香喷喷的,闻上一闻也要醉上半天。可马氏却很伤心,因为她只能熬汤,却不能喂汤。她几次把汤端到郭子兴的床前,但郭子兴就是不喝她喂的汤。
按照大夫的吩咐,一只白母鸡熬出来的汤,分早中晚三次给郭子兴喝。还别说,这种白母鸡还真管用。几只白母鸡快吃完的时候,郭子兴的病情大有好转,竟然不用人搀扶也能下地行走了。张氏对郭子兴言道:“这都是元璋的功劳啊……”郭子兴听了,没有说话。自生病以后,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朱元璋的名字而没有发火。郭子兴的心中,是不是也有了同朱元璋重归于好的念头?但一切都太迟了。当最后一只白母鸡的最后一碗汤,由马氏的手中递到张氏的手中时,汤里已经融进了周德兴、汤和从城外搞来的那种淡黄色的粉末。那是一种比较慢性的毒药,当然是朱元璋下的毒。朱元璋下毒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皇觉寺当小和尚的时候,他就曾下毒毒死了寺里主持高彬的老婆。可怜的张氏全然不知,竟然带着对朱元璋的感激,亲手把毒药一口一口地送进了郭子兴的体内。
当张氏喂完了毒药从郭兴的房里出来之后,朱元璋还这样对张氏言道:“岳母大人,明天我再叫我的三弟四弟出城去弄几只白母鸡回来给岳父大人吃。”
张氏轻叹一口气道:“元璋,难得你一片孝心,可是你岳父就是不理解啊!”
朱元璋言道:“岳母大人,我不怪我岳父。我想,过一阵子,我岳父就会理解我了。”
朱元璋还真的派周德兴、汤和到城外去了。他对周德兴、汤和道:“不管能不能弄到白母鸡,你们都在三天后回来。”
这三天里,朱元璋没有到郭子兴的元帅府里去,原因是,朱元璋病了,据说,朱元璋病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于是,和州城内就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朱元璋的病,是为郭子兴的病操劳出来的。三天之后,周德兴、汤和从城外回来了,只弄着两只纯白毛的老母鸡。许许多多的人都看见,朱元璋抱着十分虚弱的身体,一手提着一只白母鸡,踉踉跄跄地朝着郭子兴的元帅府走去——当然,许许多多的人都不知道,朱元璋根本就没有病,他踉踉跄跄的模样,完全是装出来的,只是装得非常逼真而已。
说来也似乎很巧,朱元璋刚刚走到郭子兴的元帅府门前,那马氏就慌不择路地奔出来,正好与朱元璋撞了个满怀。朱元璋好像很吃惊地问道:“夫人,你这是怎么了?什么地方着了大火?”马氏的脸上满是泪痕:“元璋,我正要去找你……我父亲,快不行了……”
朱元璋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看模样,他是极度的震惊。朱元璋就带着白惨的脸色,拎着两只白母鸡,三步并作两步地直向郭子兴的病房走去。他走得太快了。他走到郭子兴病房的门口时,马氏几乎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朱元璋一走进郭子兴的病房,就“扑通”跪倒在地,然后以膝代步,匍匐到郭子兴的床前,并且早已泪流满面:“岳父大人,怎么会是这样……”
朱元璋丢下的那两只白母鸡,在郭子兴的病房里“吱吱喳喳”地乱飞。病房里所有的人,都能看得出,这两只白母鸡,肯定倾注了朱元璋对郭子兴的一片孝心和一腔忠诚。
当时病房里,除了几名大夫外,就是张氏、张天祐和郭氏兄妹了。郭子兴还能说话,他挣扎着对朱元璋道:“贤婿,一切都是我错怪你了……你起来,我有话对你们说。”
郭子兴弥留之际说出这样的话,是真的清醒了还是真的糊涂了?反正,当时的事实就是这样的,郭子兴在临死前说了三点意思。一点意思是,他不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