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归的汉民,顿时心生胆怯之意,竟然退缩了片刻。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且不说这片刻的重要性,就是气势上明军已经压倒了亦力把里守军。战争是残酷的。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这在攻坚战中算不上长的,但是持续攻坚战时间就算得上长的了。
夏大德坐在残破的城墙上,双腿搭在外面,斧子劈入了身旁的一具尸体中,立在那里。刚才自己正是用这把斧头,劈开了已经濒临极限的城门。
望着残垣断壁和血流成河的尸体,所有的一切在渐晚的天色下都是那么灰沉沉的,分不清是敌人的尸体还是我军的尸体,分不清是黄土还是人,分不清是活人还是死人。
“将军,您中箭了。”一人在夏大德身后说道。
夏大德嗯了一声,回头看去,之间自己肩头大臂上各插着一只箭矢。夏大德笑了笑说道:“不碍事的。”说着折断了箭杆,防止挂到其他地方。身旁副将道:“将军不可如此,还是快让从军郎中看看吧。”
“无妨无妨,我皮糙肉厚的,不过是皮外伤。”夏大德咧嘴笑了笑说道:“你去整顿一下,别闹出来什么别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还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亦力把里人让咱们的兄弟死了这么多,也该发泄一下,谁让他们抵抗呢。这种事情我不方便出面,刚才我打的太累了,坐在这儿歇一会儿。”
“这……”将领面色一沉,突然想到了大明开国元勋,屠城著名的名将常遇春。
夏大德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的意思是尽量少杀人,遇到依然抵抗的格杀勿论,妇孺不准伤害,其余的就让士兵们随意吧,反正我们只是进攻而非占领,也不具备实力占领。所以该抢的该夺的,尽管拿就好了。”
“是!”副将这才放心下去了。
不过一会儿功夫,郎中上来了,说是郎中不过是个赤脚医生罢了。夏大德见他笨手笨脚的,拿过刀子在火上烧了烧,自己挖出了箭矢然后撒上了止血药。郎中替夏大德包扎好后,夏大德挥手让他下去了。
的确现在夏大德是不方便进城的,他需要乱,自己在的情况兵若劫掠自己定是于心不忍,自己的缺点自己明白,只有眼不见为净才是上策,亦力把里的士兵们,愤怒吧,愤怒会把你们带入万劫不复。
夕阳如血,耳畔传来城内愤怒的喊叫和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夏大德扬天长叹:“三弟,快点打完这场战役吧,我们共同解甲归田岂不快哉?”
亦力把里回防的军队来的比夏大德想象的更快一些,第二日正午时分,他们已经赶到了亦力把里城下。亦力把里汗国就是因为亦力把里这座城池而命名的,亦力把里汗国没有几座像样的城市,作为优秀的士兵。不少人的家人亲友都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他们知道都城要被偷袭的消息后,却不能撤防,待和土鲁番约定好后,他们才急速撤军。
救人如救火,早回去一刻。就能少死一个人。西北狂沙铸造成的汉子们人马不歇,跑回了自己的都城,望着狼烟滚滚残破的城墙,听着城内静悄悄毫无动静,大部分人都明白了,城破了。不少人都哭了。心气一灭自然肉体先垮掉了,不少人忍受不住疲劳栽倒在地,弄得队中一时间混乱不堪。当然有更多的人则是握紧了马鞭,仇视着东方,汉人们,你们要付出血的代价。
统帅领兵入城。血海尸山的场景不免让这些彪悍的蛮人们连连作呕,再看城内还有无死者,却发现除了老弱妇孺基本权被杀害了。亦力把里是蛮族,蛮族百姓性子烈,城破之后士兵战至最后一人,百姓依然有抵抗的,跟明军玩起了巷战。若是说马战骑兵或许汉人不行。可若说起巷战,那亦力把里人就不行了,关于巷战的阵法策略汉人那是又有理论又有实践,在大明哪样的城池没有啊,亦力把里城根本不算什么。
他们抵抗,夏大德又不在,有了授意后的副将也不管,一时间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不过士兵们牺牲同伴的愤怒也渐渐地消失,身旁戾气也因此消退不少。而现如今。夏大德却撤了,向着明军防线撤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士兵根本抵挡不住愤怒的守军,而且城内余党未灭若是里应外合,那自己必然打败。更何况……
明军没有杀害老幼妇孺,没有屠城不光是因为兵力不足以屠城,更是因为夏大德的命令。在这场战役中,明军死去了一半以上的将士,如此重大的伤亡,明军没有屠城已经是很克制了,足以称作是仁义之师。但回防的军队却格外的气愤,乃至仇恨明军,于是他们下了一个决定,出行追击夏大德,或许他们很快就知道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明军攻入亦力把里城池后补充食物稍作休息,当夜就回撤,不管在谁看来,这都是自知兵力不足而且士兵疲惫又都是伤病故此才仓皇而逃。明军早走了半多日,而且牵走了许多城内的牲口马匹,亦力把里军则不同,长时间的奔袭回援导致人与马的体能都到达了极限。
不过愤怒支撑着他们毅然决然的追了下去,疲兵必败并非被抛之脑后,他们明确的知道,明军与自己一样疲惫不堪。
实施情况的确如此,虽然早走半日,而且补充了大量马匹,但明军依然走得不快。山东响马旧部虽称作是响马,但不是人人会骑马,但陆炳介入之后花了重金大量购买马匹,给他们训练了马术,虽然不精湛但是也大多会骑了。不过面对地形多变的西北,他们那点儿马术用起来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朝廷的兵马就更不用说了,汉武帝时用全国财政才训练出一支优秀的骑兵,即便这样尚不能和马背上的民族直接对抗,燕云十六州丢掉后,汉人更是失去了少有的养马地。故此不光良驹稀少,就是普通的马匹也很难得,想组建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军团,无异于天方夜谭。既然能被发配到边疆援助,那这支朝廷的兵马就是亲娘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他们哪里轮的上骑马作战,很多士兵甚至连牵马都不会。
中原之地多平坦,骑兵是步兵天生的克星,故此京城三大营中的三千营才可以如此所向披靡。也正是因为此,陆炳在山东的时候送入京城的良驹,会让见多识广的王公贵族乃至皇帝都欣喜若狂。
不会骑马的人伏在马背上,有时候还不如走路快,跌跌撞撞的弄了两个时辰,大部分人才学会了如何骑乘。当然只是骑乘,马步是平缓而行或者颠步小跑,若是策马狂奔,依然会从马背上栽下来。
不光如此,骑马对地形的要求也很大,陡坡的时候不管上下坡这群士兵都会颤颤巍巍的,翻身下马牵着走。这么一来二去,便耽误了时间,虽然比步行要快,但远远达不到夏大德想要的速度。夏大德暗探一声只能听天由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人生如此,战场之上更是如此,说是瞬息万变也一点不过分。
一个跑一个追,亦力把里人知道一旦这支进攻亦力把里城的军队躲入明军防线之内,自己就再无可能打赢他们。凭借着刚刚收复的嘉峪关屏障,和明军不断完善的工事,和以逸待劳人数众多的明军,亦力把里的追兵想也没想与之直接对抗。汉人的建筑工事是美轮美奂的更是牢不可破的,纵然如同蒙古铁骑这样强悍征战天下的军队,也被汉人的城池挡在城外,足足打了三代大汗的时光。
亦力把里的追兵并不傻,他们很清楚,所以更要抓紧时间,在这伙凶手回去之前消灭他们,报仇雪恨!
第一百零三章灭国
第三日天蒙蒙亮的时候,亦力把里的哨骑终于发现了明军的影踪,夏大德走了一个弧线,并且刻意的掩盖了己方的行踪。不过这难不倒游牧民族,因为大军行过不管怎么尽力掩盖依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若是这点寻踪的本事都没有的话,那自己的羊群马群可要找不回来了。故此,人家吃饭的本事应用到追寻明军上来,可谓是杀鸡用牛刀了,这也让夏大德的逃窜显得更加真实。
不过即便这么说,夏大德的隐藏行踪和改变路线还是给了亦力把里军不少的麻烦,故此才到了第三日才追上夏大德。
夏大德的军队正在原地休整,亦力把里军开始慢慢地颠马小跑起来。千军万马过,大地不由得颤抖了起来,很快明军发现了什么,喊叫声响起,明军们手忙脚乱的翻身上马。亦力把里的追兵门开始加速狂奔起来,鞭鞭打马之中带着粗野的笑声,因为在他们看来,明军翻身上马那种蹩脚的动作注定是没有战斗力的,而他们在亦力把里伟大的战士面前就如同绵羊一样弱小。真不敢想象,这样的军队是如何攻下亦力把里城池的,或许是城中的懦夫们心中胆怯了吧,或者这就是真主的惩罚。
马尔狂奔着狂奔着,顿时前排的马匹同时马失前蹄,栽倒在地,马背上的骑士们也被掀翻,后面来不及勒马踏着自己的同胞依然往前冲去,顿时那些勇士被还未和敌人交手就被自己人踩成了肉泥。
可是后面的马匹如同反复刻印一般,不停地重复着前面的骑士的场景,一排两排三排四排上百名骑兵栽倒在地,亦力把里军队阵形大乱。汉人的土木工艺岂能是这群红番可以想象的。若是说骑马射箭。身体素质可能汉人比不上番人,可是这等连环前后牵引的小陷阱在汉人看来,不过是和过家家活泥巴一样简单。
亦力把里的将士们也很清楚,在地质多变的大漠之中,想要连续的制成这样的陷阱是不容易的。流沙会随时把陷阱冲塌,故此陷阱的长度是有局限性的。现在若是停下来,那么前面的人就白死了,于是他们没有勒住马反倒是更加疯狂地冲向明军。浮土下的一片铁蒺藜对马队有稍微的影响,只因数量太少,肃然减缓了亦力把里骑兵的速度。并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猛然间只见那群奔跑逃命的士兵们停下了脚步,然后用马匹拖拽着裸露在地表外的石头,地面上的巨石在马匹大力拖拽下来从中分开,十余辆奇形怪状的马车显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