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锦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羊城是我们流亡朝廷曾经的一个都城,当时被蒙古鞑子赶到了这里做殊死搏斗,最终落败。”赵慿悲伤的说道:“此次我来广东,也是为了看看祖先曾经战斗做殊死搏斗的地方,让我时刻记住错误和耻辱。”

“那和我陆家有何关联,又和我陆绎有何牵扯?”陆绎无所谓的笑了笑问道。

“你且看这个。”赵慿从那堆官印之中翻出来一个扔给陆绎说道,陆绎翻过来一看上面刻着大理寺寺卿陆炆。

陆绎愣在那里,问道:“你不会告诉我这是我们陆家先祖吧?”

“是啊,不信查查你们家族谱去。”赵慿白了陆绎一眼说道,然后走上前一步悄声说道:“现如今你的生父,就是那个朝廷对外宣称被斩的江彬也在我们旗下。你说,我们和你是不是颇有渊源啊?”

“你到底想干什么?”陆绎眯着眼睛看着赵慿似笑非笑道,这表情和陆炳如出一辙,如今的陆绎反倒是更像陆炳和段清风一些,对于生父江彬,记忆已经是很模糊了。

赵慿摇了摇头说道:“我什么也不想干,若你们也造反的话,那我们也想造反,谋个天下罢了。”

“我去,这还叫什么都不想干,那你要想干岂不是要把天捅破了。”崔凌笑道。

“不忙说这个,我就想问一句,你们和倭寇有何关系?”陆绎问道。

“这有关系吗?”。赵慿说。

陆绎点了点头:“倭寇烧杀辱掠,家父最恨倭寇,即便家毁人亡也绝不与倭寇合作。”

“非也非也。”赵慿道:“那是令尊还为大明效力的时候才会这么想,现在这些百姓和你们陆家有什么关系,或徐厚熜一个募兵令,这些百姓就入伍打你陆家了呢?不过你放心,我们和倭寇并无直接关系,只不过是找了一些倭人当兵罢了,还有琉球国人以及安南吕宋人,总之都是海外之兵,也皆听我们的号召。这么说你明白了吗,也放心了吗?”。

“可以一谈。”陆绎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

—————————————————————————————————————

戚景通满面焦黑,神情疲惫。这是第六次冲锋了,自从陆炳拒绝圣上派来的一千人进入山东以后,戚景通接到了讨贼令。果然,山东边境那些蠢蠢欲动,并也接到命令的将领,坐山观虎斗,既没有把握好机会,借机打入山东,反而让戚景通部孤军奋战,好似这般就能渔翁得利一般,根本不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仇敌忾的道理。

戚景通本以为自己手下的兵丁也很强悍,纵然与陆炳不急,但也不会太惨,只要牵制住陆炳大军在中间开花就能让大局取胜,即便是自己战死也算死得其所了。可是没想到的是,真正开打之后,戚景通才知道自己先前实在是太幼稚了,而陆炳也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竟然连自己的眼睛都骗过了。

许洋手下的兵丁不光比几年前更加厉害了,而且隐藏的先进武器和秘密部队更是不计其数,戚景通甚至都觉得,就是即便是现在的陆炳还刻意隐藏了一半的实力,更是有不忍杀自己的意思。

能喷火的士兵,能移动的铁甲车,重骑兵部队,铁索阵,连发火枪阵,这一切的一切又都与那些奇妙的阵法相结合,融会贯通自成一脉,相互配合之下威力也增大了不止一倍。同时令戚景通部心惊胆寒,实在难以理解陆家军是如何做到的,胆寒之下便萌生退意,陆炳不战而屈人之兵。

陆家军只围不杀,只要戚景通不想冲出包围圈,陆家军就不主动出击,但若想妄动就能发现陆家军的厉害。陆家军不光人高马大装备精良,各个士兵的身体素质超群,精神面貌更是了得,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和坚毅,好似自己不是反贼而是在做最伟大的事业一般。而陆家军的军纪也十分严格,周围百姓不光没有受到骚扰还收益不少,一些周围无战事的士兵在将领授意下帮助百姓进行秋收。

周围百姓也是如此,箪食壶浆为士兵们送来吃喝,这都是自发的而非强迫,尽显军民鱼水情。想想也可以理解,就在人家山东自家地盘上又不是异土作战,打仗的是自家的儿郎,百姓也是自家爹娘兄弟姐妹,能感情不好吗。

但唯一不好受的则是戚景通的手下,戚景通算是看明白了,陆炳除了不想杀自己还有拿自己的部队练手的意思,以围困做一次真枪实弹的演戏,这是陆家军多年未有过的真正战争,以此来应对后面的大战。

反观戚景通手下从将领到兵卒皆有厌战情绪了,这种情绪传播的极快,在军中迅速蔓延开来。戚景通部敌对的也是山东人,不少还是认识的朋友或同乡,若是节节胜利还罢了,冲一次败一次,伤亡极其惨重,这种仗谁愿意打那才怪了呢。

戚景通软硬皆施,杀了两个抗明不进攻的将领,又给众士兵做激情演讲。什么忠君报国之事等等等等。也别说虽然戚景通平时话不多,但真这么演讲起来口才了得还是十分有煽动性的也颇有语言天赋,竟然把大部分都给洗脑了,总算暂时镇压了抗不斗争的事情。

回顾自身,戚景通不禁长叹一口气,这样的大明岂能不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都不拥护的大明还能走多久呢。不说官僚们的不作为,在山东周边作壁上观的愚蠢行为,就说自己的这支部队,明明朝廷都想好了是来牵制陆炳的,可是就是不给力。

第二十八章烂透了的朝廷

所谓牵制作用,这一点从发生冲突的几年前就有预兆,皇帝的布置虽然不能说广而告之,但明眼人也能看出一二。可纵然是这么重要的一支部队,竟然也是成天被克扣军饷,装备不齐,士兵们吃得用的皆不如陆家军。这自然不是戚景通及其下属军官所为,是从兵部开始就层层克扣下来的,如果要从戚景通开始再过一遍水,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再看看人家陆家军,简直是天壤之别,公私分明法纪严格,根本不敢贪墨也无需贪墨,陆炳做的十分完善,只要遵纪守法努力上进就能得到一切。

而大明这个朝廷,已经烂透了,纵然戚景通忠于大明,但戚景通并不看好这场战争,最终大明会失败,或许改朝换代的日子也不远了。

戚景通暗探一声,抹了抹脸上的黑灰,叹了口气想道:若真有那么一天,戚景通决不投降,必当杀身成仁以敬天恩,绝不辜负大明,不辜负这个有些昏庸的皇帝,这个混乱的天下,也绝不为戚家列祖列宗抹黑。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四面八方有声音传来,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军营内一片骚乱,大家都一脸惶恐,陆炳难不成真的成了神人了,竟然天上地下都有神灵助他成大事。

戚景通冲出军营,一脸死灰,他知道这也是陆炳搞的鬼,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看军中众人的表现知道自己完了。自己有信心与任何强大的敌人相斗。不管怎样敌人总是有弱点的,这个世上没有无敌之师。可是面对打不到摸不着的敌人,戚景通只有绝望。上兵伐谋攻心为上,陆炳的攻心计实在太狠了。

远处,陆炳首举单筒望远镜看的不亦乐乎。最近开战了,望远镜成了陆家军每个将领的标配,作用那叫一个立竿见影。说起望远镜,在行军之中不管是料敌先机还是排兵布阵都是大有作为,但是造价相对昂贵。故此大明少有将领装备,就算装备也是旁人因其所好送的亦或是为自己花重金打制的。

之所以望远镜昂贵,就在于他的镜片要用水晶打造。而且磨起来特别的难,想要制作一个倍数高点的望远镜,所需至少是两个镜片。光这两个镜片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所需话费就够一个普通人家全家老小吃上一两年的费用,还是殷实之家。即便是陆炳富可敌国。想给百户以上的军官每人都配备这种望远镜甚至更精密的望远镜也是一笔不可小觑的数目。

但是对于陆炳来说。这并不吃力,这一功该记在沈紫杉身上。沈紫杉从西方人那里学会了制造玻璃的工艺,在山东大地上能工巧匠自然不少,尤其是这些年陆炳执政之后更是如此。对于玻璃,山东人并不陌生,因为这里有个很像的东西,琉璃。

唐代李亢所撰的《独异志》中就有记载山东淄郡产琉璃,所谓淄郡就是长山县(淄博)隶属于济南府。虽然原材料不同。工艺也不一样,但毕竟都需要高温炉。所以制造起来相对简单一些的玻璃制品,山东人可谓是毫不费劲,这早就是他们玩了数百近千年的东西了,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纵然如此,在这种工业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产量还是跟不上。但足以解决两个问题,精品用于制造望远镜镜片,略差一些的或者残次品也有销路正好用于陆炳想了许久的大棚农业上。只需四周架上土胚墙,顶层用木架覆盖再嵌上这些玻璃,就成了透光的大棚顶子,这个冬天就能检测大棚的用途了。故此,沈紫杉也算是献了大功一件。

陆炳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身旁的孟霖说道:“大哥,你看怎么样?”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孟霖笑道,随即看向陆炳问道:“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天上地下皆是声响,若不死知道是你安排,只怕我也认为你有神灵相助呢。”

陆炳哈哈大笑道:“这是个秘密。”说罢翻身上马,扬长而去,孟霖苦笑摇头也是翻身上马奔赴大营。

—————————————————————————————————————

其实陆炳真的有神灵相助吗,自然不是。陆炳在天上应用了自己的神秘武器,热气球和翼人。说到热气球这还要说说朱厚熜的万寿节大典,当时夏言一番分析道尽陆炳段清风纪联洪三人神奇献礼的个中道理,其中说到了热气球一样的孔明灯。

其实这些道理陆炳自然都明白,若是不明白怎么演化出来那些神奇的景象呢,当时陆炳就利用了孔明灯和风筝造成的假象。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人夏言这么一分析一说,陆炳却思维瞬间延伸就想到了热气球。只要明白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