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要劝说大总统不要签订与日本人的协议,对吗?”
“没错,伯父,这《二十一条》的内容您也看过了,这要是签下去,那可是亡国的事情呀!”徐邵文语气充满了急切,展现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不过说实在的,对于这件事他心中也确实焦急万分。
“你说的很多,我中华民国能够容下英法美日多个列强,但是绝不能单单容下日本一个列强。”徐世昌神色很肃穆,但同时也有一种无奈的悲哀。
徐邵文知道自己伯父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多个列强同时在中国,那么他们之间还可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但是一旦只有一个列强独吞中国特权了,那可就是要侵吞中国的全部了。
“不过,这件事并不是劝劝就能改变的,总统早就知道这份协议是签不得,不然也不会拖延这么久的时间不答复,”徐世昌接着说了道,他的脸色更加沉重了,“日本第十八师团两万九千人,前不久又增派了三万陆军,现在足足有六万人在山东集结。很明显,如果袁总统不签这份协议,日本就会对中国不客气了。”
徐邵文咬了咬牙,脸色一片痛恨。这段时间就先让小日本得意,等到自己的计划周全之后,有这些小本日鬼子好看的。
“当然,日本人软硬兼施,同时还以一些特别的条件引诱总统呢。”徐世昌再次重重叹息了一声,一副揪心难耐的样子。
徐世昌之所以不把这个特别条件说出来,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袁世凯都还对此保密。但是徐邵文是从二十一世纪而来的,当然很清楚日本人是在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进行政治利诱。他看了看自己的伯父,然后说:“总统决计不能答应这个特别条件!”
徐世昌微微怔了怔,诧异的看着徐邵文,突然发现自己的侄子脸色十分严谨和正经,很明显是已经知道了袁世凯企图称帝的事情。他倒吸了一冷气,问道:“文远,你都知道些什么?”
“伯父,请您不要逼问我了,有些事情我的确已经知道,但是消息来源必须保密。”徐邵文略带歉意的向徐世昌央求了道,确实一旦这个消息提前传出去了,再加上这段时间《二十一条》的全国抗议情绪,定然会掀起一个空前的巨浪、
徐世昌看了看徐邵文,最终重重的叹息了一声,说:“文远,伯父不会为难你,但是这个事情一定不要随便乱说出去。”
徐邵文点了点头,转而又说:“伯父,这个我自然知道,但是您是袁总统的好朋友,他是最信任您的,您一定要劝他万万不能接受这个条件,也万万做不得这种事情呀!”
“若能劝说,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了。”徐世昌忧心忡忡的摇了摇头,“袁总统早在清王朝还没结束的那会儿,就有这种心思了。唉,现在他也只不过想要达成自己的理想。”
“这种倒行逆施,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众叛亲离啊!”徐邵文严肃的说道。
“你放心吧,这种事还轮不到你操心,我会再去劝劝总统的。”徐世昌语气充满了无奈,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劝说有多大的分量。袁世凯想要称帝,一方面是自己心里的想法,但是更多方面则是周边亲信的鼓动。
这帮小人,是想把袁总统推向火坑了。
——————————
⒈⒈第八章 自我宣传
“伯父,我听说袁总统很喜欢关注《顺天时报》,对吗?”徐邵文突然说了道。
“是啊,每天都托人买一份,都好几年的习惯了。”徐世昌语气踌躇的说道,“文远,你问这个干嘛?”
徐邵文曾经在二十一世纪看过一篇《纽约时报》记者对晚年袁世凯的采访,当时袁世凯透露自己决定称帝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看到《顺天时报》全国人民的呼声。可是他哪里知道,这一连几期的《顺天时报》是自己长子袁克定讨了几万大洋私自印刷的假报纸。
袁克定身为长子,迷恋太子的皇位,一直都怂恿自己的父亲登基称帝。所以他才故意印刷假报纸迷惑袁世凯。
当然,徐邵文也猜测,袁世凯若不是内心里真正想独裁做皇帝,这份假报纸的意义根本就不大。说到底晚年的袁世凯也在为自己找下台的台阶,推卸责任而已。不过,如果能让袁世凯真正看清楚国内民众的呼声,也许还是能动摇其心中的称帝想法的,最起码会是延后。
“伯父,邵文有一个小要求,就是希望伯父您能每天亲自买一份《顺天时报》给总统看。”徐邵文语气诚恳的对徐世昌说道。
“这种小事,为什么还要我亲自去做呢?”徐世昌有些不明白的看着徐邵文。
徐邵文想了一个借口,说:“身为当权者,民众的呼声是做出抉择的重要依据,也许伯父你一张嘴巴去劝说总统大人,恐怕效果并不显著。而如果你每天亲自去递一份报纸,让总统看到全国上下的意愿,那就是相当于带着一万张嘴巴一起来劝说总统的呀。”
“有道理,好,从明天开始我们每天都帮总统亲自买一份报纸。”徐世昌点了点头,称赞的看了徐邵文一眼。
徐世昌沉默了一下,接着再次把话转入了正题,说道:“文远,你这次来劝说袁总统的事,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呀。不单单日本人武力威胁,中央内部也很激烈啊。陆军部长段祺瑞,一直都在怂恿总统快点签订这个协约,你不过一个小小地方督军,恐怕连段祺瑞这一关就过不了啊。”
“哼,段祺瑞这个狗贼,我早晚收拾了他。”徐邵文向来对段祺瑞没什么好感,《二十一条》袁世凯都不敢随便签,这家伙一上台一下子给全签了,而且在北洋军阀混战期间一直都是争权夺利,丝毫没有为中华大局着想。
山东是属于皖系军阀管辖的,而自己之所以要对这个地方动意图,不单单是要对付日本人,更是要扇段祺瑞一耳光。
徐世昌震惊了一下,连忙阻止道:“文远,这话不能随便乱说啊,要是流到了段祺瑞耳里,恐怕他会对你不利呀。”
“我也知道,现在我的实力还不成熟。”徐邵文叹息了一声,他渐渐转变话题,说道,“伯父,您能不能安排我和袁总统单独会晤一次。”
“单独会晤,你有什么事吗?”徐世昌问道。
“有,我有办法解决山东和《二十一条》的问题,但是就是因为知道段祺瑞会从中干涉,所以务必要与总统大人单独见面商谈。伯父,这可是关系到中国尊严的事情,您一定要帮我。”徐邵文脸色很认真,语气也充满了真挚之情。
徐世昌看着自己这个侄子,沉思了许久,最终说道:“好,这次关系重大,我一定尽力为你安排。”
徐邵文感激的谢过了伯父徐世昌。
就在这个时候,轿车开进了东直门大街的下道,迎面正走来一大群身穿校服的学生。他们成群结队,高举着“抗议《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等的旗号,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还拿着一个喇叭,不停的宣读着抗议言辞。
当这支学生游行队伍看到徐邵文的车队之后,立刻猜出是一个大官员的车队,纷纷的拥堵上来呐喊着请愿。车队很快的被拦截并且包围了下来,在后面兵车上的十六名警卫人员立刻下车护卫在徐世昌和徐邵文轿车前,努力的驱散着学生。
“唉,北京几乎天天都有这些学生游行啊。”徐世昌悲切的叹息了一声。
徐邵文看了看车窗外年轻稚嫩的学生们,突然萌发起来一个想法。他对徐世昌说:“伯父,您稍等一下,我出去向学生们解释一下。”
不等徐世昌劝阻,徐邵文已经打开了车门。他走到车外,转身爬到了车顶了,一身督军的军服引得所有学生们呐喊请愿的声音更大了。
“同学们,同学们,请听我说一句,好吗?”徐邵文扯开嗓子,对着周围厚厚一大片学生人群喊了过去。
看到徐邵文这个架势,学生们渐渐也都安静了一下来。毕竟读书人都是知晓道理的,既然是来请愿游行,一味的呐喊嘶叫那就变成闹事了,必须心平气和的交谈才能有所结果。
“各位同学,我是上海督军徐邵文,今天刚刚从上海赶回北京。”徐邵文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对着学生们喊着,“春节刚刚结束,我急匆匆的从上海来到这里,目的与你们是完全一样的。”
“徐督军,您也是来劝说总统的吗?”一个学生忍不住问了道,“或者说,你是想让我们让开道路放你走,所以随便编造的?”
这一句话,让在场的学生们又沸腾了起来,纷纷叫嚣着呐喊着。
“同学们,请你们相信我,我的的确确就是来京劝说总统大人的。”徐邵文依旧不疾不徐,保持着自己的耐心。他从自己外套口袋里取出了一份信书,展开了起来,环绕着给在场所有学生们看了看,然后说,“你们看,这是上海督军署以及第一海军舰队所有官员的亲笔签名。这是一封联名请愿,关心国家大事,不单单是你们学生,我们这些身怀军职的人,更是忧心戚戚!”
学生们看到徐邵文拿出的联名书,顿时都相信了起来,开始纷纷赞叹和支持徐邵文这种做法。在这个时候,全国上下除了南方广州政府是处于政治原因才站起来抗议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军官主动来京请愿的。
“同学们,你们关心国事是好事,我很钦佩也很感激,”徐邵文接着继续说道,“但是你们必须想一想,我中华被外国列强欺负已久,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中华国力不济。你们都是国家未来的中兴一代,在这个时候浪费时间不好好学习,我中华振兴的任务该交给谁呢?”
听了徐邵文的话,学生们都纷纷低声议论了起来。
“请各位同学们都好好想一想吧,你们的心意我会代为转告给总统大人,现在都好好回到自己的学堂,把真本事学到手,日后才能为我中华强大尽一份力。”徐邵文再次补充的说了道。
几个带头的学生都觉得徐邵文的话有道理,于是对徐邵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