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郎虽在宫里,却也还是有看过几本偷渡而来的话本子的,再加上宫里也排过不少大戏。什么富家小姐俏书生,什么英雄救美最后以身相许的桥段,虽然老套,可在这时候看来,却是十足的浪漫。
谢笙从小和二郎一起长大,隐约还是知道些二郎的想法的。
“春天能遇上什么,”谢笙道,“大抵能见到春耕农忙的情形。”
听见谢笙这话,二郎立刻将脑子里那些个所谓浪漫的想法都抛到了脑后。
“这会儿是不是正是该插秧?”二郎也不遮掩自己的无知,“我还分不清秧苗和蒜苗跟杂草的区别呢,小满你到时候可要提醒我,免得我闹大笑话。”
“到时候我们可以先问问老乡,”谢笙道,“反正我们是扮做跟着家里商队出游的富家子弟,便是不认识这些,也没什么大碍。”
“这倒是。”
见二郎只应了一句,便又开始专心的看刚拿出来的地图,谢笙便道:“如今正是春日,我们也不必直奔安城而去,可先转道洛城。”
“洛城牡丹甲天下,春日里往安城方向而去,若错过了洛城的牡丹会,岂不遗憾?”
“那咱们就先去洛城,”二郎在御园里什么花没见过,可有时候,一种花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看,才更有趣味。
就像是贵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红的像天边的云,又像是山上的烈火。
谢笙有幸在去蜀州的路上看到过那么一回,几乎是立刻就被那样夺人心魄的美所俘虏。
杜鹃啼血,总是要火红的杜鹃花,才会叫人被故事所打动。
正是因为见过了贵城的杜鹃,谢笙才对洛城的牡丹抱着更大的期待。
“听说洛城有一个牡丹园,”谢笙道,“里头牡丹争奇斗艳,几乎网罗天下牡丹品种。”
“姚黄魏紫墨玉?”二郎随口便说出了好几个牡丹的品种名字。
“不是都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吗,好多读书人都标榜自己喜欢莲花或是竹、松柏,以示自己清高、不与世俗相类。”
二郎顿了顿才道:“我倒觉得你这样才好,什么都会看,什么都能品。除开那些是真的格外偏好一种花的,或是真的如花般品行高洁的,大部分人也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偏却还因此而看不起旁人。”
“这样的话,此时说说也就罢了,出你口入我耳,此后便不要再提了,”谢笙告诫道。
“你就放心,我还能不知道分寸?”二郎道,“也只是在你面前,才说两句心里话罢了,若换了旁人,我是半句都不肯多说的。”
二郎这也没说假话,在面对外人时候,他一向是进退有度,只是在面对谢笙的时候,他总是保有一种较为轻松的姿态。
马车摇摇晃晃的,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了城门,此时都已经快要到去谢家庄子上的岔路口了。
谢笙这才发现,这马车周围大都是自己带来的人,唯一一个陌生的面孔,还是个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小孩子。
那个孩子不大爱笑,在谢笙看过去时,缺陷的十分敏感,几乎是立刻就抬起了头,眼神像是刀子一样,刮到了谢笙的身上。不过在分辨出谢笙身份的下一刻,他就立刻低下头,展示出自己温顺无害的一面。
这必不是一个普通人。
谢笙只看了一眼,便下了定论。
这个孩子身上带着血腥气,也带着一种极为敏锐的直觉。
谢笙一直知道皇家有暗卫这样的说法,就像是谢家也有不为人知的后手一样。谢笙自然有理由怀疑,这个孩子是特意被派来专程在二郎身边照顾的暗卫。
“怎么只带了一个小孩子?”谢笙很快移开了自己的视线,问身边的二郎。
“先前不是说要扮做商队吗?”
二郎闻言笑了起来:“商队哪儿能直接就在城里,也太过显眼了些。”
“母后在城外也有个庄子,他们便都暂时在那个庄子上歇脚。方才咱们出城时,就已经有人抢先一步去通知他们去了,想必这会儿已经在等着我们了。”
谢笙这才回过味儿来。
可不是吗,二郎哪里需要这么面面俱到。
如今二郎会跟着出来,不过是朱王妃和皇帝想要找个借口让二郎暂时远离皇宫那个环境,也多见识见识外头的东西。
这个商队本就是保护他的人,只是为了不至于太过高调,才扮做了商队。
如果有人想要查探,是轻易就能查到的。
虽然这会有行踪暴露的危险,但谁会在这个时候对二郎动手呢?
淑妃尚且自顾不暇,贤妃也腾不出手。高家生怕朱皇后对他们赶尽杀绝呢,要是此时动了二郎,只怕朱皇后就真的要和高家不死不休了。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二郎在外,也是非常安全的。
而这样轻易的查到二郎的行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二郎在外面得罪了什么人,那人查到了二郎的真实身份之后,想要做什么,也要仔细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承受得起牵连亲族的后果。
这算是光明正大的白龙鱼服了。
谢笙想起了一件之前的事。
“上回说高三娘身边的奴婢和沈睿的事,娘娘是个什么想法?”
“不过都是些个小角色,哪里值得母后费这个心思,”二郎顿了顿又道,“只是母后也说了,他们若是乐意,就叫他们成了便是。”
二郎压低了声音:“高家才没了一个被护得好好的孩子,一旦发起疯来,谁也拉不住。高家想要借着姻亲将高三娘给摘出来,父皇母后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给高家上一道枷锁。”
谢笙正恍然,高三娘身边的奴婢出现在那样的地方,原来也是博弈的后果时,二郎又说了一句。
“那沈睿和高三娘互相有意之时,母后就已经派人调查了沈家了。”
“就沈家那个样子,高三娘若是嫁过去了,凭着她的脾气,只怕还有得磨。”
谢笙一听就明白了。
高三娘脾气宫里人尽皆知的不好,沈睿出身又低。
若是高家还在,就算是沈家是那么个样子,沈睿甚至沈家也只有捧着高三娘的份儿。
偏偏很快,高家就要不在了,到时候,两个人之间,只怕别说是不如现在,能不能互相扶持着前行都说不准。
谢笙摇了摇头,却没说什么。他所想要的,也就是朱皇后的态度罢了。至于高三娘日后若真是和沈睿走到了一起,过得怎么样,那是人家的家务事。
谢笙可没有乱七八糟的怜香惜玉的心思。
两人默契的跳过这一段,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地图上。
“时间还早,等去了洛城我们去河道,”二郎道,“听说这一带的河道九曲回肠,又有奔腾呼号之处。若不能见,实乃憾事。”
谢笙先前走水路,就经过了二郎想看的九曲回肠的河道,此时被二郎提出来,也还是应了下来。
“我旧年也只是坐船这么走过,却还从来没有试过总揽全局,”谢笙也有些跃跃欲试。
“对了,洛城安城地处中原,面点味道极好,上回我在一户农家吃过一碗手擀面,爽滑筋道。”
“你都这么说了,等有机会,我可一定要试试,”二郎对于面食没有特殊的偏好,却也还是吃得下去。
正此时,谢笙听见外头有车马靠近的声音,便示意二郎收了声。
两人静静的等了片刻,便听到外头有人来回,说是商队的人到了。
很快就有“商队”的负责人上前。
“见过少爷、表少爷。”
谢笙半掀起帘子,看了那人一眼,得到了自己随行人员的确认后,才将身后的二郎给让了出来。
二郎看着谢笙的举动,眼角带笑,看着那负责人也是温温和和的。
“免了,我和表弟对生意上的事情都不大清楚,到底还是要仰仗刘叔你们多费心了。”
“少爷太客气了。”
那被称为刘叔的中年男人把头低得更低了几分。
二郎像是玩上瘾了似的,随意挥挥手,不再说话,只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等车帘子再放下来,谢笙饶有兴致的把二郎上下打量了个遍。
“表哥,你可真是厉害啊!”
谢笙把表哥两个字咬的很重。
二郎险些绷不住脸上的笑,强憋着对谢笙道:“好说好说,表弟你就放心,一切有表哥我在呢!”
第139章 更新
在最开始的时候; 鸟语花香,阳光明媚,四下里一派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
二郎觉着有趣极了; 看谢笙神色恹恹; 还不能理解。
不过才过了一个时辰; 二郎就坐回到了谢笙身边。
谢笙看了二郎一眼,问:“怎么不看外头了?”
“外头景致也就那样; 初看时还觉得新鲜; 看得久了,就没什么兴趣了。”
近两年二郎越大,便变得越沉稳许多,这回出门; 倒是显出许多少年心性。
马车是经过了改造的,比普通马车更高大些; 里面的空间自然偏大。
马车底下为了防震; 还铺了厚厚的褥子,二郎干脆直接躺下; 面向谢笙道:“我算是知道小满你为什么不觉得兴奋了,都看腻了的东西,有什么好兴奋的。”
“你这会儿就看腻了; 我们可还要走几个月呢,那可怎么办。”
谢笙打开马车上精致的小轩窗,让外头的新鲜空气透了进来; 也让他好看清外头的景色。
“我们在日落之前,应当能到东平镇,那里是走陆路出京的必经之处,我上次也去过,还算繁华。”
“等到了东平镇,我们便在镇上歇一夜再走。”
谢笙话音刚落,就有外头一个护卫上前道:“少爷,咱们家在东平镇有处房产,夫人一早就派人来收拾了,到时候,直接住在那里便是。”
谢笙一听这话,便收了声,一看这就是朱皇后和皇帝的手笔。
谢笙有理由相信,他们事先所规划好的每一个落脚点,都已经被预备好了合适的住所,只等着他们一路过去了。
二郎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直接应了一声,便问谢笙:“那东平镇可有什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