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辑高尚(2)
四
半年过后,勒沃蒂也有兴趣要看一看悉利布尔村了,她带着媳妇以及孙子来到悉利布尔村。村里所有的妇女都来看望她,其中也有德赫达·森赫的老太婆。勒沃蒂看到她的谈吐、仪容和性格后感到诧异,当她起身要走时,勒沃蒂对她说:“老太太,以后常来吧,看到你我心里很高兴。”
这样,这两位妇女之间的来往逐渐密切了,这是一种情况。而另外呢,赫拉姆尼在经纪唆使下正在设法向德赫达·森赫夺佃。
5月中的一天,赫拉姆尼家里为他作过生日的准备。勒沃蒂正在用筛子筛面粉,这时德赫达·森赫的老太婆来了。勒沃蒂笑着对她说:“老太太,明天请你来我们家做客。”
老太婆说:“对你的邀请我非常感谢。是满多少岁的生日呀?”
勒沃蒂:“满29岁了。”
老太婆:“愿老天爷保佑,今后你还能看到他这样过上一百个生日。”
勒沃蒂:“老太太,你说的话很吉利。我们许了多少愿,还了多少愿,这才托你们的福,能够有今天。当他还不到7岁的时候,曾发生过几乎丧生的危险。我去看布娃娃的庙会,他掉进了水里。我的天,一个圣人来救了他的命,他的命是那个圣人给的。我叫人到处找,始终未找到那个圣人。每过一个生日,我以圣人的名义存放一百卢比,现在已经两千多个卢比了。儿子的心愿是想以圣人的名义在悉利布尔村修一座庙。老太太,说真的,如果能够见到那位圣人,那我的一生算不白活了,就满足我的心愿了。”勒沃蒂说完停下来的时候,老太婆的眼中淌下了眼泪。
第二天,一边在庆祝赫拉姆尼的生日,而另一边德赫达·森赫的田被夺走了。老太婆对
丈夫说:“我到勒沃蒂那里喊冤去。”
德赫达·森赫说:“只要我活着,千万别这么做。”
五
6月到了,老天爷表现得很慷慨,下了透雨。悉利布尔村的农民都开始了犁地。德赫达·森赫用羡慕的目光望着农民下地,他的两眼久久地停留在地里。
德赫达·森赫有一头奶牛,现在他整天放这头奶牛,他的一生现在只有这唯一的依靠了,他就靠着卖牛奶和卖牛粪饼过日子。有时老夫妻俩还不得不饿肚子,他忍受了这一切苦难,但是他一次也没有到赫拉姆尼那里去哭穷。赫拉姆尼立意要羞辱他,可是自己却受到了藐视。他是胜利了,然而实际上是失败了。他用自己的卑劣的微火是无法把久经风霜的钢铁烤弯曲的。
有一天勒沃蒂说:“孩子,你折磨了穷人,这不是好事。”赫拉姆尼激动地说:“他不是穷人。我要打掉他的傲气!”
因金钱而飘飘然的地主忙着要打掉那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正如无知的幼儿要和影子争斗一样。
六
德赫达·森赫好歹度过了一年,又是雨季来临了。他的家没有重新翻盖过,下过几天倾盆大雨后,他的房子的一边倒塌了。那里正是系奶牛的地方,奶牛被压死,他本人也受了重伤。从那天起,他就开始发烧了。有谁给他治病呢?何况生活的唯一依靠已经断送了。无情的苦难摧残了他,房子没有倒的部分也浸满了水,家中一颗粮食也没有。德赫达·森赫正躺在黑暗的角落里呻吟,这时勒沃蒂来到他的家里。他睁开了眼,问:“是谁呀?”
老太婆答道:“是勒沃蒂太太。”
德赫达·森赫:“我很有幸,她太怜悯我了。”
勒沃蒂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太太,老天爷知道,我对我的儿子很不安。你们有什么困难,就对我说吧,你们受了这么大的灾难,也没有告诉我!”说完勒沃蒂把一小包卢比的钱放在老太婆的面前。
听见卢比的响声,德赫达·森赫坐了起来说:“太太,我们不贪求金钱,不要让我断气的时候犯罪吧!”
第二天,赫拉姆尼也带着自己的随从打那儿过,他看到坍塌的房子后笑了。他心里思索着,毕竟算是打掉了他的傲气。他走进房子,说:“德赫达·森赫,现在怎样啦?”
德赫达·森赫慢慢答道:“一切都托老天爷的福,你怎么忘了?”
赫拉姆尼第二次又失败了,他期待着德赫达·森赫会跪在他的脚前哀求他的这种愿望仍未能实现。就在那天夜里,那个可怜的,自由自在的,诚实而又没有私心的德赫达·森赫离开了这个世界。
七
现在老太婆在世界上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没有人来为她分忧,也将没有人为她的死而洒下几滴同情的眼泪。穷困的处境更加重了苦难,尽管生活中最起码的东西不能愈合死亡留下的伤口,然而对伤口毕竟可以起一些作用。
担心吃的问题是一种灾难,如今,老太婆从地里和牧场拾来牛粪,做成饼后出卖。看到她拄着拐杖到地里去,又看到她头顶着满筐牛粪,被压得喘着气从地里回来,是一副多么悲惨的景象啊!甚至赫拉姆尼看到后也对她产生了同情。有一天他准备了面粉、豆和米,装成几个袋子,勒沃蒂自己带着这些东西去了。可是老太婆含着泪说:“勒沃蒂,只要眼睛还能看得见,手脚还能动,我不要施舍,别让我这个不久于人世的人再犯罪过吧!”
从那天起,赫拉姆尼再也没有胆量从物质上对她表示同情了。
有一天勒沃蒂从老太婆那里买了牛粪饼。村子里一个拜沙①可买30块,勒沃蒂想给一个拜沙只要20块牛粪饼。从那天起,老太婆不再给她家送牛粪饼了。
①印度旧币制:一卢比等于16安那,一安那等于4拜沙。
这个像女神一样的人世界上有多少啊!难道她不知道,只要她把隐藏的秘密说了出来,她就可以结束所有的苦难,她岂有得不到报答之理?可是俗话说“行了好,快忘掉”,也许在她的心中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曾经施恩于勒沃蒂。
这位对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为自己的尊严宁可死去的老太婆,在丈夫死后还活了三年。这三年长的时间,她是多么艰难地度过的,一想到那副情景就使人毛骨悚然。她有时一连几天吃不上饭,有时捡不到牛粪,有时牛粪饼又被人偷走,这真是老天爷有意这么安排。有的人家里什么东西都有,就是没有吃的人;而有的人却受苦一辈子,什么吃的也没有。老太婆忍受了一切痛苦,可是她从来没有在人前伸过手。
八
赫拉姆尼又过34岁生日了,家里响起了优美的鼓乐声。一边用酥油在炸油饼,另一边炸油饼时用的是普通的植物油。用酥油炸的油饼是为富足的婆罗门准备的,而用植物油炸的油饼则是为饥饿的穷苦人和身份卑微的人准备的。
忽然有一个妇人来对勒沃蒂说:“德赫达·森赫的那个老太婆不知要怎么了,她叫你去呢!”
勒沃蒂心里想:“惟愿能吉利地度过今天这个日子!老太婆不会是快死了吧?”她这么一想,就不打算去看老太婆了。赫拉姆尼见母亲不想去,他就自己去了。近来他开始对老太婆产生了怜悯之心。可是,勒沃蒂却赶到大门口来劝阻他,这就是那仁慈的、善良而又高尚的勒沃蒂啊!
赫拉姆尼来到老太婆的家里,那儿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老太婆的脸色一片蜡黄,眼看就要断气了。赫拉姆尼高声叫道:“老太太,我是赫拉姆尼。”
老太婆睁开了两眼,示意叫他把头靠近她,然后她断断续续地说:“我床头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我丈夫的骨灰,还有我成寡妇之前用的朱砂,请你把这两样东西洒在阿拉哈巴德的恒河里。”
说完,她闭上了眼睛。赫拉姆尼打开盒子,里面妥善地放着这两样东西,此外,在一个小包里还放着10个卢比,大约是作为安葬费。
夜里,老太婆永远地结束了痛苦的一生。
就在那天夜里,勒沃蒂作了一个梦。她梦见7月的庙会上,乌云满天,她站在吉尔德湖的岸边,这时赫拉姆尼掉进湖水里,她开始捶胸顿足大哭,突然一个老者跳进湖里把赫拉姆
尼捞了起来,勒沃蒂跪倒在他的脚前问他:“您是谁?”
他答道:“我住在悉利布尔村,名叫德赫达·森赫。”
悉利布尔村现在仍属赫拉姆尼所有,不过这个村子比以前热闹多了。到那里去的人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湿婆神庙的金顶。德赫达·森赫原来住的地方,修了这座湿婆神庙。神庙的前面又修了一口用砖石砌的水井和一座宗教会馆,游客在这儿歇脚住宿,并称颂德赫达·森赫的高尚行为。这座神庙和宗教会馆以他的名字而远近闻名。
1910.9
第一辑礼教的祭坛(1)
一
曾经有一个时候,颂神诗唱得悠扬悦耳的米拉①在吉多尔让许多饥渴的心灵畅饮了大神慈悲的甘霖。在黑天的神庙里,当她怀着非常虔诚的一颗心用迷人的声音唱出自己那充满甘霖般感情的诗句时,听众们被那种纯洁的爱所陶醉了。每天,吉多尔城的百姓为了享受这种非凡的乐趣都迫不及待地赶到庙里去,正如一整天没有喝水的牛发现了湖水而拼命奔跑一样。不仅吉多尔的百姓由于这种爱的甘霖而得以解除饥渴,而且整个拉杰布达纳的荒漠地区也得到了这种甘霖的滋润。
①米拉(全名是米拉巴伊)是16世纪著名女诗人,专门写诗歌颂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黑天。但这篇历史小说的米拉与历史人物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