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凤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陇右道的那几个州府,到底是谁在领兵呢?
    若是只考虑担当府兵一把手的人,可以如此列出——
    松府,吴王长子萧芳;轨府,燕淑妃外甥燕善才;叠府,现今叠府都督兼行军总管高昌;河府,则是京兆府少尹的堂兄王茂城。
    值得一提的是,河府府兵的副手是正是吴王二子萧芸!再加上萧芳……别人先不说,吴王这是妥妥儿要逆袭的节奏啊!
    除了李庭,其他三人都在心里给吴王的运气打了一百分。两个儿子一起立功,真是一般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皇帝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下面四人的面孔。等到他觉得看够了,才把准备好的炸弹扔下去:“虽然大胜是好事,但吐蕃大王子的问题,倒确实是意外。叠府都督兼行军总管高爱卿派出了一队前锋,想要潜入白兰羌生擒首领;事情成了是成了,但未曾想,虏回来的人里竟然有吐蕃大王子葛尔东赞。”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魏群玉立刻道。“吐蕃向来不安分,想必这次又想在背后搅混水!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这点没人有异议。但相比之下,李庭更关注,这队夺了头功的前锋是高昌的人。总算和吴王没关系了,他在心里安慰自己。若是吴王只是被平反、并未顺势升职,那对他来说,再次掰倒对方并不算太难!
    至于赵岷和侯玄表,自然是附议魏群玉的话。大胜当前,谁都知道要把事情往能让皇帝高兴的方向上说。
    “既然如此,众位爱卿便是一致觉得,该将那葛尔东赞带到长安来了?”皇帝问道。
    若把抓到的人质换成盛朝的人,在座几个可能因为利益关系掐起来。但葛尔东赞一介吐蕃人,关他们什么事?就连李庭,都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皇帝问也白问,很容易就全员通过。不仅如此,照魏群玉说的,他们这次占尽优势,合该借此机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地拿下吐蕃,永绝后患!
    皇帝听了,并没有立刻做决断,反倒是把皮球踢给了侯玄表。“侯爱卿,魏爱卿的意见,你觉得如何?”
    侯玄表垂头思索了一阵子,回禀道:“此之一战,粮草消耗之类还未报上来。若是储备充足、将士士气高昂,确是可以一战。”
    “白兰羌已降,没什么可说的。”皇帝缓缓道,显然同样在思考利害,“而俘获葛尔东赞的事情,目前还是个机密。”
    先关着人,就等着皇帝的意见来?高都督看来很懂行嘛!
    “那是正好啊,陛下!”魏群玉又进言道,“若是吐蕃方面还不确定葛尔东赞的下落,他们定然不会贸然进攻,而要先派人刺探消息。若是能将葛尔东赞尽早转移到长安,就算他们想把人截走或杀人灭口,也来不及了!”
    皇帝终于露出了他今天在两仪殿里的第一个真正笑容。“那就照魏爱卿你说的办——先把人押到长安,然后对吐蕃发通牒;若是吐蕃的反应不尽如人意,边线的府兵便可以动了。等下你们回去,就把这件事先做了。同样是八百里加急,知道吗?”
    倒数第二句话里的“你们”,特指赵岷、魏群玉和李庭。因为皇帝发下去的命令,一般都是中书令拟稿、侍中核实并盖上玉玺、最后交由尚书省去执行。
    而三人也都毕恭毕敬地应了是。
    “还有你,侯爱卿。”皇帝盯上了最后一个臣子,“这几天你把别的事情放下,先针对咱们和吐蕃现时的军情写一份详尽的分析预测,朕要亲自过目。”
    侯玄表毫不犹豫地应下了。他也很希望盛朝这次能够彻底摆平吐蕃,更不用提这事做好了对他只有好处!
    问题一一确定完毕,按理说可以解散了。但赵岷想了一想,又出声道:“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要请示。”
    “是什么?”皇帝微微挑眉。“和现在的事情有关?”
    “是的,陛下。”赵岷承认道,“您刚才不是说到,有功的人都要赏吗?若等到功臣们班师回朝的时候再一一登记,定然很慢很麻烦。若是现在便开始清对核点,礼部的周尚书到时候便不至于太过忙乱。”
    且不说赵岷这同僚爱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论功行赏的确是礼部该干的活儿。皇帝只思忖了一瞬,便同意了。“那就传令下去,让他们先把有功之人的名字和功绩都一一登记好。”
    “臣领命!”赵岷立刻道。
    散会后,四人从两仪殿里鱼贯而出。李庭和赵岷走在前头,而魏群玉落在后面,若有所思地盯着两人的背影。“赵岷想提前要名单做什么?这种事情,他想做假也不可能吧?”
    侯玄表点头表示同意。除非赵岷在军中有内线,否则就算他拟稿,也确实改不了军功名单。“赵岷自己难说。我想,他要来也是为李相的……李相很可能想提前做些准备。”
    “李庭?想要拉拢高都督,又或者燕家和王家的折冲都尉?”魏群玉冷哼一声,显然觉得这些事李庭都不会成功。“他真以为他能……”只手遮天了?
    因为在皇宫里,后面的成语被魏群玉咽了回去,但侯玄表相当理解。“高都督常年在叠府,很难买李相的账。而燕淑妃的侄儿,自然是站泰王那边的。至于京兆府少尹王家……”他想了想,“倒是有些可能。”
    “他想就能行?”魏群玉继续看不上李庭。“我记得,王家和李家关系十分一般,平日根本没走动。眼看王家有可能飞黄腾达,这时候再去示好,未免太晚了吧?”
    “立刻找人去做王少尹的工作!”侯玄表眼睛也不眨,直接提出了最有效的建议。反正他们并不像李庭那样想拉帮结派,正常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行了!
    魏群玉点头。“那是必须!”
    不管如何,他们都不能让李庭进一步坐大!这次正是扶持朝中其他势力、动摇李氏根基的大好时机,该出手时就要出手!
    只不过,这派谁去嘛……
    侯玄表也想到了这点。他自己是肯定不行的,只能考虑别人。不一会儿,还真给他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同样会被惠及,没人比元司业更合适了!”让处境相似的人去做说客,肯定能事半功倍!
    因为这消息太过重大,李庭和赵岷商议了几句,便各自再找心腹讨论。李庭暂且不说,反正赵岷是把几个中书舍人全叫上了。等他们领会了皇帝的意思,他便让下属先去把制令的草稿写出来,自己则立在窗边,仰首看天——
    顶上一片青蓝如洗,带着秋冬晴天特有的高远;而拂到面上的风,却已经带上了不可忽略的寒意……
    这长安,怕是要变天了!

  ☆、97第 97 章

把一应事务吩咐下去后,皇帝又背着手在两仪殿里站了一会儿。四个大臣进来之前,他在看墙上的地图;现在,他依旧在看——
    东面,契丹、黑水、高句丽都不成气候,他有生之年一定能看着它们成为盛朝的疆域;
    北面,除了突厥外,回纥相对相安无事,拿下沙陀也是迟早的事情;
    西面,党项前两年被白兰羌吞并,而他们现在降服了白兰羌!不仅如此,还擒住了吐蕃大王子葛尔东赞……
    在突厥和吐蕃这两个边界劲敌中,他们是不是已经快要处理掉后者?
    实话说,这比皇帝之前的估计要快,而且快不少!再想到这种进度竟然是他当年一个事后回想起来有很大失误的决策推进的,他就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如果不论过程、只谈结果的话,能不能说他已经把高祖的遗愿实现了一半?
    皇帝不知道。
    但他至少知道,就算真有一半,那大多也不是他的功劳。因为,若是他当年知道太子对亲弟抱着极深嫉妒的话,就肯定不会同意让萧欥代替太子去西北;等到他发现这个后,一切都已经晚了!
    当然,萧欥的成功有目共睹,没人会质疑他当年的决定;可现在的僵局要怎么办呢?两个都是他的儿子,难道真的必须摒弃其中一个?
    这正是皇帝在大胜下心情依旧不够高涨的原因。因为这胜利毫无疑问地和萧欥有关系——虽然面上一点也看不出——那么他两个儿子私底下的权力对比就更加势均力敌!甚至可以说,萧欥已经隐隐胜过了萧旦!
    别的亲王比太子还有影响力,那太子的储君之位坐得安稳才奇怪!
    皇帝已经可以想见,若是他现在突然离世,长安城里一定会陷入动乱。权力倾轧、手足相残……
    皇帝用力地闭了闭眼睛。这不是他想看见的,但是他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阻止。李庭不是什么好货,太子心性值得怀疑,几个儿子全都虎视眈眈……若他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希望儿子们各个都没事,是不是太贪心了?
    就这样,皇帝默默地在两仪殿里站了大半天。刘永福见主子脸色不算太好,直到中午用膳时才敢恭声请他移驾。
    这饭是在甘露殿吃的。之前皇后左等右等,皇帝都不回来,只好先行离开。而皇帝用过饭以后,就在自己案头发现了一叠整整齐齐的纸页。那正是他之前没看完的名册,里头还夹着叠好的画像。
    以皇帝现在满腹心思的程度,自然没耐心一个个看完。他想了想,便亲自动手,把其中关系利害比较明显的几人挑了出来。
    纪王良娣,李安棋——
    唔,虽然李安棋父亲的官位品级不够高,还是李家二房;但考虑到李庭本身,还有纪王不怎么强大的母族……
    皇帝朱笔一勾,同意了。既然是李家的人,那嫁给毫无威胁的纪王正好!还是良娣,就更无关痛痒了!
    然后,同样是李庭的孙女,李安书并不在名册里。
    皇帝同样觉得可行。毕竟李安琴已经成了太子妃,李家大房应该不会想把小女儿也送皇家。就让她先逍遥着,这样可以让李家觉得自己受到了隐形的体恤,一时半会儿不会想多!
    再接着……鱼初,德王妃?
    皇帝微微蹙眉。
    前几日李庭和他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