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诤未蠼恕!薄 �
与此同时,段珪遭到了张让近乎疯狂的训斥——
“唐周怎么会在曹操府上?那说明曹操早有预谋!你居然还大张旗鼓的为自己澄清!真是惟恐别人不知道啊!”
段珪涨红了脸,辩驳道:“我只是想教训曹操,谁知道唐周在曹操府上。而且,我的人根本就没出动,他们就已经遇刺了!”
张让愈发恼火,说道:“你难道还不知道自己中计了不成?那就是曹操自己安排的。可你在这种情势下,我一再让你容忍,你竟然还想着对曹操动手?”
段珪不知所措,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张让一咬牙,说道:“那就不能再拖了,唐周遇刺,朝臣都在猜测是宫变在即,我等已经决意动手,所以开始清除异己。事到如今,一不做二不休,就让董重举兵,我等呼应,立刘协为太子!”
于是,当晚,在张让与董太后的商议下,董重派兵包围各大臣府邸,要求参与废太子一事,司空张温、御史郑泰等人不从,竟然都作了刀下亡魂。同时,张让、段珪、郭胜、夏恽、程旷五人召集亲信禁军,紧锁宫门。
但宫中的情况并没有被张让完全控制,尽管董太后有意让张让挟持何太后和太子刘辩做人质,但张让却有苦说不出,丝毫不敢轻举妄动——只因为赵忠。
在此之前,张让多次引诱赵忠,意图一起控制内宫,与董重里应外合。赵忠却把“十常侍一条心”的话视作狗屁与张让身为“亚父”的跋扈不同,赵忠尽管大权在握,却相对谨小慎微。他深知身为宦官,一时受宠易,长期受宠难,换一个皇帝,甚至换一个权臣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赵忠习惯于权衡利弊,尽管董太后霸道,何后狠毒,但终究都是妇人,董重也是庸才,何进屠户出身,两派的首脑都是这样的人,自然不可倚重。但何氏一党背后是太子刘辩,“正统”二字毕竟深入人心,在关键时刻,这两个字起到的作用也许胜过千军万马。
同时,赵忠在宫中多年,深知宫中之道在于权力的制衡。如果宫中的情况一边倒,反而不是什么好事,会被外人针对,然后围而剿之,而若几大势力互相制衡,反倒可以无事长久。所以,他一直对张让的跋扈心存不满,认为过于张扬迟早会惹来祸患,于是便有意自成一派,暗中挟制。如今情势紧急,张让竟然围宫,用心已是昭然若揭,赵忠却不随波逐流,反倒把赌注押在何进身上,与封谞、侯览、曹节和蹇硕等人暗中调遣御林军,挟制张让。
此时,宫外的何进也忙开了,在董重派兵包围各大臣府邸之前,他早已得知消息,迅速派袁绍、曹操、鲍信和淳于琼等亲信校尉率兵保护卢植、皇甫嵩、朱隽等宿将府邸,并将他们护送到自己府中。此外,太尉杨彪也来到何进府中。
在何进府中,卢植、朱隽和皇甫嵩三人见到曹操,都是会心一笑——显然卢植已经将自己与荀攸的约定告诉了另两人,曹操见了,知道这三位宿将虽然在考校自己,但却也对自己寄予厚望,底气又多了几分。
有“都城第一美男”之称的袁绍已经两日没有回家,好大喜功的他巴不得宫变马上发生——信奉“乱世出英雄”的他,早已经厌恶都城乌烟瘴气却相安无事的局面,现在形势紧急,他反而一脸的跃跃欲试。
何进之弟何苗平日里便对张扬的袁绍不满,现在见他这个样子,出言不逊道:“袁本初,听说董重已经派兵包围各大臣府邸,要求参与废太子之事,你父亲袁逢、叔父袁隗好像都允诺了吧?”
袁绍一听便勃然大怒,说道:“你休得污蔑!我袁氏一门忠君报国,怎能做这种不忠不义之事?”
何苗听了,打了个哈哈说道:“刀架在脖子上之后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哼!就算父亲和叔父被迫从贼,我袁绍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一旁的曹操摇摇头,无可奈何的拉了拉好友的衣袖,轻声说:“你跟个卖肉的吵什么呢?”——何进屠户出身,何苗一直帮他打下手,直到何后入宫。
袁绍听了这话,才按捺下来,但依然对何苗怒目而视。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