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世子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后好好谋算,她就不信周皇后永远先她一步!
  “母后刚为林小姐赐了小字惠和,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封号不妨用柔慈二字。”
  太后应允了,林大小姐进了宫,摇身一变成了柔慈县君。
  津北侯夫人拿眼去看朱承清,朱承清比朱承宛更绝,脸上还是笑的柔柔婉婉,明明风一吹就倒的样子,宫中礼仪坐到现在,也不见有什么虚弱样子。
  朱承瑾自然也看到了,想为朱承清说上两句话,对上昭华长公主不赞同的眼神,还是没出声,任由林念笙母女笑着谢恩。
  “瑞亲王世子到——”
  宫外这声禀告让朱承瑾瞬间坐直,眼巴巴的看向门口。
  朱承儒今年八岁,也知道了一些男女不同席的理念,目不斜视给太后皇后,还有两个姐姐请了安。朱承瑾看着弟弟,嘴上不说,心里也发出了跟太后见她一样的感叹,“瘦了,瘦了,也高了,更精神了,不知道还有没有被太子骗着吃点心,千万别蛀牙啊这个傻小子。”
  太后见孙子来了,昭华和景豫也不管了,心肝儿肉只是孙子一个人。道:“这是安国公夫人和柔慈县君,那边是津北侯夫人,你认识的,旁边那孩子是你三姐。”
  朱承儒挨个见过,其中停留在林念笙处时间稍长了一会儿,最后在朱承清面前站定,稚嫩小脸上写着一本正经四个字,问道:“你是我三姐姐,我从未见过你。但是瞧着你比柔慈县君亲切,这是为何?”
  不亲切的柔慈县君:……
  真的不怪林念笙,她对昭华公主和朱承瑾一系都不报什么好想法,更何况朱承儒日后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对付起四皇子来那叫一个狠,她自然而然的带出了一点情绪,太后皇后又看不见,她很是轻蔑的看了一眼此时还是小孩子的朱承儒。谁知道这小世子这么敏锐,还这么耿直。
  太后眼神余光瞥了一眼林念笙,温和对着孙子道:“你们是姐弟,总比外人亲近些。”
  昭华长公主也道:“儒弟,你三姐性子柔和,我瞧着也亲切,怪不得你姐姐带她入宫,咱们这些人没一个像她这样的安静和婉,只会闹腾皇祖母。”
  朱承清才稳住心神,对世子行了个礼,“柔慈县君心思灵慧,我是比不上的,当不得世子和长公主如此夸赞。”
  朱承瑾也瞅一眼对她弟弟不亲切的柔慈县君,心里记下这笔账,道:“柔慈县君勿怪,儒儿说话向来直率,”直率,可不是子虚乌有,“儒儿,你只看三姐姐亲切,我与你昭华姐姐呢?”
  “昭华姐姐对我照顾有加,姐姐也十分疼爱我。”朱承儒道,“可是我第一次见三姐姐啊。”言下之意——您二位那脸已经看腻了。
  天呐,难道她这弟弟不爱昭华长公主和她这款长相姝丽端庄华贵的,而偏爱小家碧玉?三岁看老,朱承瑾不由担忧弟弟日后的审美观。不知道的是,多年之后她的“弟媳”不是端庄大气,也不是小家碧玉,一出来可谓惊掉一地眼珠。
  “这孩子,”周皇后也忍俊不禁,看着闺女和侄女被侄子嫌弃,“母后,不如好事成双,您封了个柔慈县君,给自己亲孙女也赏赐点儿,要不然您这几个心肝儿不得说咱们偏心?”
  太后这次没让皇后做主,就道:“皇后说的是,哀家年纪大了,可经不住她们念叨,清丫头也好。昭华刚才说的什么,安静和婉,我觉得婉这个字跟清丫头最般配。”
  周后自然而然接话:“母后说的是,婉和,婉悦,婉然都是好字。”
  太后顺水推舟将这人情让给了朱承瑾:“景豫觉得哪个好?”
  朱承瑾微微一笑,“婉和就很好。”
  婉者,恭顺也。朱承清顶着这个名头一日,就要牢牢记着恩赏来自郡主和世子姐弟二人,要加倍的恭敬。
  贺贵妃见林念笙得了赏赐,不能再提赐婚的事儿了,脸上兴致缺缺,不多时就带着丁佩母女离开了寿康宫。
  津北侯夫人不由又看向朱承清,她和林念笙两个都是县君,一个柔慈,一个婉和。
  本应朱承清更受瞩目,无奈贺贵妃为林念笙作势,传出去外人定然都道林大小姐被太后夸赞孝心有加,蕙质兰心,和亲孙女一样封了个县君。
  朱承清得偿所愿,并不觉得顶了朱承宛来宫里得到赏赐有多亏心,坦然的娇弱模样,也不太激动欣喜。看的朱承瑾一阵后怕。
  她在宫里这么久,怎么回到王府还拿现代人那一套看自己这些姐妹。朱承宛和王氏对当年的事只字不提,只想借她的东风,她差点为人作刀。朱承清三言两语挤下自己亲姐姐,出卖丁侧妃面不改色。
  妈妈,古代人真的好可怕,朱承瑾想着,又把弟弟拽到身前,喂了一颗葡萄。
  被酸倒牙的朱承儒:“姐姐,即使我刚才夸了三姐,你也不必拿这么酸的葡萄来给我吃,”这么一酸,倒想起什么,“怪不得我看三姐熟悉,前些日子见了刑部张大人,三姐与张大人神韵有些相似,仿佛要被风吹倒一样,张大人那身板儿我都不敢用力拍。”
  说的就是朱承清的舅舅了。
  他是瑞王府世子,说起张大人来无需避讳,津北侯夫人就要注意一二了,“世子爷果真直率,臣妇看郡主像我那妹妹,性子沉稳,世子跳脱,像王爷更多。”
  提到沈王妃,太后不由眼神暗淡,又看着孙子孙女,欣慰一些,“是啊,儒儿和他爹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耿直的噎死人不偿命是一样的,花心风流还看日后。

  ☆、第十八章、各人心思

  朱承瑾回府路上,还在琢磨太后和皇后今日的用意。
  封赏林念笙,有安国公的面子,百寿图不过是借口,但是未免太过张扬,同时封了朱承清,一赏一抑,上位者心思显露无疑。
  至于朱承儒说的柔慈县君不亲切这个话,她弟弟她最了解,不是空穴来风的主儿,林念笙好歹是安国公府出来的大小姐,不可能对素未谋面的世子有什么敌视心理吧?如果真的要寻个因果,大概就是朱承儒和太子亲近,丁佩母女与贺贵妃四皇子一系亲近?
  太后皇后甚至无需眼色就默契作出的决定,让毫不知情的朱承瑾想破了脑袋。
  府里早就得了信儿,郡主带着庶出三小姐进了宫,回来三小姐却成了县君,王氏和朱承宛心里又悔又怕,其他人面上一派欢天喜地。梁庶妃恭维道:“这都是侧妃娘娘教导有方,想必太后娘娘很是喜欢三小姐,不对,瞧我这嘴,喜欢咱们婉和县君!”
  丁侧妃饶是不太重视养女,此刻也与有荣焉:“哪里都是我的功劳,是清儿自己的福分。”
  的确是朱承清自己的福分,她不挤下朱承宛,哪来的县君?
  程庶妃并不多言,郡主态度还不明朗,她万万不能上丁侧妃的船,王氏和朱承宛不中用,郡主肯定要在府中再找一个来跟丁侧妃争锋,她的翻身之日就要到了。
  朱承清得封县君,既不是丁侧妃教导有加,也不是朱承清自己福分,太后是在告诫后院这群女人,跟着郡主走,才能得着好。跟着丁侧妃,不过是能在王爷面前露个脸,跟着郡主呢?看看朱承清吧,那可是个县君啊!说不得日后出嫁,还有封赏!落到手里的才叫真好处呢!昭华长公主让朱承瑾一回府就给朱承宛宣太医,朱承瑾想了想,还是没把事情做绝,只是没再去朱承宛的院子里了。
  她不去,自然有人来找她。
  先前朱承瑾的院子,登门拜访的不过王氏母女,自从朱承清成了婉和县君,朱承瑾这儿倒热闹,访客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梁庶妃,她已经三十多,岁月没有像恩赐丁侧妃和贺贵妃那样宽容与她,眉眼已经有了细细纹路,眼神是习惯了的讨好算计,“郡主回府这些日子,不好贸然打扰,说起来,每次看见郡主,妾身总不由的想起当年侍奉王妃的日子。”
  王氏是沈王妃仆从,她还是沈王妃表妹呢!
  朱承瑾对她颇为温和:“我幼时在母妃处见过庶妃娘娘,”她虽是穿越,也继承了原主的一些记忆,那时候梁庶妃奉承的是沈王妃,可惜沈王妃为人冷静自持,不会像丁侧妃因为几句马屁就飘飘然,“这套珍珠头面,我回府便备下了,只是庶妃娘娘今日才来。”
  满堂捧上一个盒子,梁庶妃赶紧让身后奴婢接下来,满是惭愧:“郡主,妾身对不住郡主……”说着要掉泪。
  朱承瑾道:“你也不容易,”脑子不够用,只能奉承凑,不巴结丁侧妃,梁庶妃和女儿又哪来的平安日子,如今巴结她,不过是她这儿的利更大罢了,“收下吧。”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梁庶妃,程庶妃又到了,这是个有脑子的人,朱承瑾打起精神。
  程庶妃一没诉衷情,二没表忠心,只是道:“郡主,妾身膝下一子一女,全凭郡主安排差遣。”这一句话,不会取信于人,程庶妃显示出了她不亚于朱承清的口才来打动朱承瑾。
  “妾身一个庶妃,家中兄长不过是个大理寺少卿,这还是得了王爷的恩泽。王府里,论美貌得宠,怎么排也排不到妾身。”
  “要说妾身没有为儿女打算的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嫡庶之别,妾身万万不敢对世子和郡主不敬。再者说来,妾身斗胆猜测,不出三年,继王妃就要进门了。”
  “待到继王妃进门,郡主的婚事也要提上日程,郡主一走。继王妃有手腕还可压制,继王妃若是有点差池,后院之乱,比之前尤甚!”
  “妾身之子,才智平平,只消得郡主世子庇荫,能够一世平安,妾身的心事就算了了一桩了。”
  朱承瑾听她说完这一段话,不得不承认,平时沉默的,发威起来能吓死人。
  如程庶妃,如朱承清。
  她抚摸着腕上璎珞,淡淡道:“丁侧妃刚入府时,也是恪守为妾的本分。这几年她掌着府中内务,心才逐渐大了起来。”
  程庶妃道:“嫡系才是宗室礼法所在,妾身当初既然入府,就做好了日后儿女不如嫡出尊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