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李尚书来说,怕是不难吧。”
“郡主是要……”
“族中除名,既然不是你李家人了,又有谁敢将这盆脏水,泼在姐姐身上呢?”朱承瑾话语婉转,最后一个问句从她口中说出,舌尖抵着上颚,声线不如往日清亮,冬日闷闷,有些绵软,竟让李娴心神一荡,随即回过神来。
她看向朱承瑾,少女侧脸看她,下巴掩在雪白的狐毛中,眉眼舒缓,唇边噙笑。与李娴说话,目光移过来,清浅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娴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我这便回去与父亲商议,只是才出了这事儿,便急哄哄将她除名……”
未免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承瑾道:“姐姐不说,李尚书不说,谁又知道她是刚被除名,还是早就被除名了呢?日期更改,不过是动动笔的事儿,姐姐想必能办好这点小事。”
“那妹妹进宫是……”李娴自然不会觉得自家知道的事儿,皇宫里太子一系会不知道,周皇后何等厉害,外面风传她要死,笑话,十几年前就有传言说周皇后身子不好,几年前就说要死,到现在不也是活着吗?
“若我猜的没错,太子得知了这个消息,必然会第一时间去和皇上请罪。有些事儿,他说出来,与别人让皇上听到,效果可是两码事儿。我则是要进宫看望皇祖母,顺便奉她老人家的命令送几册经书给悦宝林。”朱承瑾收拾妥当,与李娴兵分两路。
崔然道:“主子要去见悦宝林?”她与朱承瑾一起坐着马车进宫,
朱承瑾靠在腰后软枕上,比以往都要贴合她腰间弧度,舒服道:“姑姑怎么看这事儿?”
“主子还是别去见了,只陪在太后或是皇后娘娘身边,先看太子如何处理此事。省的您去见了悦宝林,再将您也牵扯进去。若是太子处置的好,悦宝林也不是李家人,那这事儿,便是有人故意针对太子。若是太子没处理好,您再与皇后娘娘商量着来,看情况而定吧。”崔然不愧是宫里出来的,处事谨慎小心,丝毫不给别人留把柄。
朱承瑾思量一会儿,道:“姑姑说的,不无道理。”
周皇后知道的比这些人早许多,可她硬是压着不准太子去辩解,不准昭华说出去,只是淡淡一句——“时机未到。”
直到今早,周皇后收到一封密信。
檀香袅袅,字迹清隽。
周皇后含笑读完信,这才对太子道:“去找你父皇认错去吧,下次谨记,祸从口出。你还并非能说黑即黑,说白即白的身份,更要注意。”
信是清尘寄来的,上写四字,“见信既成。”这是最主要的四个字,余下篇幅,全是问候周皇后身子如何,情深意切,寥寥数语又如何能体现完全?只能管中窥豹见其一二罢了。
太子并不多问,少年老成,眉宇间俱是让人捉摸不透的神色。躬身道:“是,母后好好休养,儿子去了。”
皇帝正盯着面前的卫郡王,目光阴沉沉,直看的卫亲王额间沁出一片冷汗,皇帝才开口:“你是说,太子曾说,悦宝林与四皇子有染?”
“儿子不敢胡说,”卫郡王双膝跪地,诚惶诚恐,“太子在御花园里,端云妹妹带着悦宝林去找四弟,太子所以有此一说,儿臣……”
他话刚说完,殿外便唱喏——“太子殿下到——”
皇帝面无表情,冷冷道:“宣吧。”
太子身着杏黄四爪蟒服,身型并不瘦弱,态度从容,给皇帝见了礼后与卫郡王点头致意。
皇帝随手翻开一本折子,并不看自己两个儿子,道:“太子来所为何事?”
“儿臣前来请罪。”太子一撩衣袍跪在了卫郡王前面的地上,“最近市井传言,居然流传到了朝堂后宫,虽说只是流言,到底是儿子言语不当,前来与父皇请罪。”
“太子所说,是什么事儿?”皇帝抬眼,看的却是卫郡王。
“父皇知道,儿臣与端云素来爱斗嘴,恰巧有一日她带着父皇您后宫中的悦宝林去见四皇兄,儿臣觉得不妥,便说了她几句。谁知道如今居然传出儿子说,悦宝林与四皇兄有染?”太子颇感荒谬,道,“谁不知道这后宫是母后看顾,难道儿子会说出这种话来打母后的脸吗,更何况,四皇兄虽说行止失当,孝心却是毋庸置疑的,怎么会作出这种事情。但是此时归根结底也是由儿子引起,儿子恳请父皇,彻查此事!”
太子不给卫郡王开口机会,继续道:“此事不仅涉及儿臣,也污蔑了四皇兄,这可是秽乱宫闱的大罪名,也不知有心人到底要以此事做什么文章!”
“朕一向以为,你与老四关系并不好啊,太子。”皇帝随口一问。
太子亦是随口一答:“父皇,当初儿臣请求惩治四皇兄,只是因为四皇兄有违国法,并非无兄弟之情。如今,儿子与四皇兄同时被污蔑,岂可只顾自己脱身,而陷四哥于险境。”
皇帝冷若冰霜的面庞融化些许,露出一丝笑意,“这事儿,早就有官员参了上来,朕觉得荒谬一直压着消息,只是最近几日不知是谁,”说到这儿,他重新扫了一眼卫郡王,“是谁放出去的消息,居然搅得朝堂后宫都不得安宁。”
还能是谁?自然是卫郡王。
这件事儿的始作俑者便是卫郡王,他派人散播,太子说四皇子与悦宝林有染的事情出去,没料到被清尘发现,与周皇后合谋来了个将计就计。
“老三,你今日若是没别的事儿,就回府好好思过吧,待朕查清了事儿,再宣你进宫问话。”皇帝打发了卫郡王,留下太子。
“太子啊,朕往日看错了,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皇帝叹了一声,“这事儿,朕也是不信的,老四或许爱财,或许恋权,却绝不敢做出大逆不道,不孝之事。”
太子垂首:“儿臣也如此觉得,幕后之人借着儿臣之口将罪名按在了四皇兄身上,无非是看儿臣与皇兄之前曾有矛盾,想借此在父皇面前,要么害儿臣,要么害皇兄。儿子说句实话,四皇兄被父皇惩罚至此,儿子何须再陷害他什么,更何况,母后今日还与儿臣商量,说是四皇子虽然有错,到底是皇家血脉,不如等着四皇子妃诞下麟儿之后,宣他们夫妻二人进宫一见,还没来得及与父皇说,居然有如此传言。”
皇帝点了点头:“太子有心了,这事由皇后来做,是极好的。”也不冲突自己的明君之称,又满足了恪昭媛和四皇子母子二人相见。
说着,随手将几个折子拾了出来,交由孙秀,“递给太子看看。”
太子接过,随手翻阅,正是官员们参四皇子秽乱宫闱的折子,里面还不乏有他的人。太子心内冷笑,嘴上却道:“这些人枉读了这么些圣贤书,光知道听闻传言就奏本上来,没些脑子。”
“这些人,太子你去敲打敲打,这事儿,不宜闹大,知道了吗?”
太子恭恭敬敬,心里却如同坚冰,皇帝这番试探,还是为了保全四皇子。敲打官员,是敲打他才是。
卫郡王失魂落魄的出了宫,正巧遇见进宫的朱承瑾。
二人迎面走来,恰巧遇见,不得不纷纷停下行礼,朱承瑾笑道:“王爷慢走。”
卫郡王敷衍一笑,匆匆走了。
朱承瑾大概猜出了什么,与崔然一笑:“崔姑姑,咱们走吧,去给皇祖母请安。”
看样子,太子第一步,已经走好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苏修仪
太后笑道,“来的路上,遇着卫郡王了?”
朱承瑾自然而然坐到太后身边,接过宫女奉上的茶水,“皇祖母可真是料事如神,您说,我还用去皇伯父面前走上一趟吗?”
“你去,未免太过刻意,”太后看着孙女日渐长开的五官,“这儿备下了给苏修仪一些笔墨纸砚,你替哀家送过去吧。”
“皇祖母真好,”朱承瑾话还没说完,太后便道——“打住,奉承的话哀家可不听,如今端云呐是学着你,整天往宫里头跑,见了哀家就只会说些‘皇祖母辛苦了’、‘皇祖母可真是活菩萨’。听得哀家直……直犯恶心,她在宫里那么些年,可都没跟哀家亲近。如今嫁出去了,在闻府里怕站不稳脚跟了,知道往哀家跟前凑了。”
偏见这东西,但凡存下了,极难消除。
朱承瑾即使刻意说些肉麻话,太后看来也是孙女顽皮,端云做来,便是十足讨厌。
太后早已备下的笔墨纸砚,宫女捧着随着朱承瑾去了永安宫。
眼见朱承瑾身影渐远,太后怔怔叹了口气,她不能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当年受过晟王压迫,中宫嫡子并无匹配的待遇,皇帝应该恨庶出的子弟,知道他们的狼子野心才是,如何会跟太子走到今天这一步。
父子之间,真是天家骨肉无亲情的话,皇帝为何宠爱四皇子至此?
太后不懂,苏修仪却是知道一点皇帝的心思。
正是因为皇帝太知道庶出的野心,同样的,他也知道太子的心思。他无数的在想,若是太子登基,会不会和自己一样,将所有有威胁的兄弟全除去。他宠爱当年的贺贵妃,有部分原因是恋旧,也因为贺氏着实迷人。但是还有一个原因,皇帝不爱周皇后,他在贺氏面前,可以大谈特谈自己如何威风,如何打败的晟王,贺氏知道他是如何过来的,算是同甘共苦。
贺氏是他府里的老人,知道他当年被先帝冷落,凄惨到什么地步。
他们之间,少了一份顾忌,贺氏撒娇耍痴,反而是亲近的表现。
然而在周皇后面前,他却是一国之君,要讲规矩。周皇后自然也不会放下身段,与他做个平凡夫妻。这二人一认识,就是定好了的,一方皇帝,一方皇后。
帝后要威仪。
若是贺氏如白贵妃一般精明,若是贺家堪比白家,那如今周皇后母子的地位稳不稳,还真是不好说。
谁不重视嫡子,可是越是重视要求越严。四皇子也不笨,打小骑射功课就好,那时候宫里可还没太子,三皇子无能五皇子不思进取,四皇子被皇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