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浑舒,看起来也算是个翩翩君子,具体的为人究竟如何,我还真不放心。”
“夫妻罢了。”昭华看的比朱承瑾淡然多了,如果说朱承瑾还存着几分信任真爱的心思,那从小看遍皇宫人情的昭华,比她更知道“夫妻”这二字的责任,也只仅仅是责任。
谁没点苦衷呢?
一件接着一件的大事儿,京城里面的百姓都不知道先看哪一件好了。
先是昭华公主即将远嫁和亲,再是淳安公主和景豫郡主的婚期定了下来,二月九日,百无禁忌的大好日子。
这么仓促,有个原因是大雪刚过,还有个便是周皇后的确快要撑不住了。
太后也在担忧,周皇后这个身子,能撑过正月就是再好不过了,偏在这个时候,说是相国寺进献了延年益寿的香料。
太后找了好几个御医分辨,最后认出来,这个延年益寿的确不是夸张的话。这香名为凤凰泪,传说是凤栖梧桐那棵树干加上无数珍宝研磨而成,普通人闻了心神阔达,可延年益寿。而病重中的人,用了此香也可少些痛楚,多点精神。
这等宝贝就算是举国也是难求,太后忙不迭派人送去给了周皇后,随口问道:“可知是何人所贡?”
“听说就是上次那位清尘大师,他以前游行天下,救了不少人,这枚凤凰泪,就是以前被他救过一家人的传家之宝。执意要送给清尘大师,清尘大师不愿收下,更无法拒绝好意,便说,是此人献给皇后娘娘的。”
哪里是莫名其妙来的人,这枚凤凰泪,清尘不知道投进去多少人力财力,才堪堪找到。他本想找续命的神药,可是问遍天下,所有人都说,那是只存在于书中的东西,医术有记载,但是随着多年过去,早就绝迹。退而求其次,才只选了这枚凤凰泪。
若是太后知道神情,那便该忌惮清尘了,皇帝尚且搜寻不到的东西,一个僧人如何可以拿到?
只是此时,这话暂且应付过了太后。
☆、第一百七十二章、昭华起疑
新年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苏映芙便带着几个护卫,去了边关。
朱承瑾早已为她打点好一切,还有一件事儿,便是程侧妃又找到朱承瑾,试探着打听程少卿的事儿。
程侧妃一句一句,无不是示弱。
“郡主可怜我,想我亲近的人,也只剩下兄长一个。”“打小相依为命的,这次他娶了孙雅,也并非是自愿。”
“程侧妃娘娘,不必再说了。”朱承瑾抿唇一笑,“侧妃娘娘谨小慎微惯了,我懂你不想得罪人的心思,尤其孙雅还是你的嫂子。可是娘娘今日能将我的行踪告诉你嫂子,来日呢?千防万防,没有日日防着家里人的道理。我可不愿意日后去哪儿,都被外人知道的一清二楚。”
朱承瑾不会因为孙雅而迁怒程侧妃,但是她也绝不会容忍自己的**被侵犯。
古代信息不发达,但是不代表消息传得不够快。恰恰相反,这个年代最多的就是到处打探消息的人。
“郡主看在我往日为王府……”
“侧妃娘娘,”朱承瑾脸色已然有些冷了,“功劳我可以给你,但是你不能要,邀功行赏,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程侧妃面色煞白,知道多说无益,便也退下了。
朱承瑾与崔然道:“想是王妃娘娘最近宽仁许多,让这些人都觉着我与王妃娘娘好说话了。”
周皇后宽仁不宽仁?怕是没人敢说不,并且周皇后多年所作所为也都被人看在眼里,皇帝偏心贺氏,尚且不会说周皇后有哪里失职。但是谁敢这么到周皇后面前求情呢?
“郡主您是往日太过随和,这些人还都以为,您还是原先那么好说话的呢。”崔然这些日子也并无半分不虞,过年了皆是喜气洋洋的,不怪程侧妃挑着这个时候来求情。
朱承瑾与崔然道:“现在说这个,可能崔姑姑不爱听。但是我得提一句,再过个把月,我便出嫁了。到时候崔姑姑若是跟着我过去,对我倒是有好处,省下许多心思。可是我也不能不为崔姑姑打算一二。我想着,过段时间,请皇祖母将崔姑姑调回宫里。世子妃或是郡主身边的人,总不如宫里太后身边女官来得身份贵重。”
“郡主为我打算,我如何不领情,”崔然还是婉言推拒,“我愿意跟着郡主,还有个小心思。不仅是现在不想谈婚论嫁,我一向想看看塞外风光,想着随着郡主一起,还可游历四方。若是进宫,太后娘娘为我赐婚,无论是嫁给了谁,多么美满姻缘,想必也就是个京官。这一辈子如何出得了这京城呢?”
朱承瑾知道这是理由,叹息一声,满堂与珠玉便缠上来了:“郡主为崔姑姑安排,那我们日后可怎么办?”
“还能亏了你们不成?”朱承瑾感叹这些丫鬟,是一个比一个机灵,见着主子有些不虞便凑上来打趣,“你二人日后,我都找个好人家给赶紧嫁出去,省的在我眼前心烦意乱的。满堂聒噪,先嫁了满堂。”
主仆几人打闹不提,却说四皇子自打宫宴之后,竟然有堂而皇之的进出宫门了。
原本皇帝说的就是不准他入朝堂,不给他加官进爵。可是带在身边——没人能不准皇帝带个儿子在身边吧,就是有御史说了几句,皇帝也权当耳旁风。
实在不是别人的功劳,皇长孙算是首功。
那日宫宴,自然有人将皇长孙抱给皇上看了一眼,襁褓里的孩子,忽略他腿不能动,还是极为讨喜的。更何况这是皇帝的长孙,何况前几天苏淑妃说的话也是,这是皇长孙,又不是皇嫡长孙,日后反正是……苏淑妃说的含蓄,皇帝想的却直白。的确,这是皇长孙,并非太子所生,日后无缘大位,残缺一点,也是好事儿。只是委屈了自己的爱子,皇帝便拿着这事儿与苏淑妃说。
苏淑妃恨不得恪昭媛跟四皇子一起死了干净,可是这时候却不能这么说,是以才有四皇子复宠一事。其实四皇子从未失宠,失宠的不过是计谋算计皇帝的恪昭媛罢了。
随着四皇子复宠,林念笙好似这才明白皇长孙的作用。
再要回来?
皇帝或许不置可否,但是张侧妃早已拉拢了有力的外援,如何肯让她。
抢儿子不成,林念笙便要夺权。
可是林念笙空有个正妃名头,张侧妃是皇帝赐的权,四皇子如今的一颗心又牢牢拴在张侧妃身上,林念笙的院子,不过是初一十五应个卯。
而马庶妃,家里仍旧不停的送银子过来,是以也有一席之地,三个女人一台戏,四皇子府这出戏尤其热闹。
而五皇子与五皇子妃躲过了颜家的事儿,便要休假了。
五皇子等不及,还在正月便要去江南巡游,皇帝如何也不能这么轻易的放他走了,随意给了个宣抚使的差事,道:“如今江南灾后事宜,你替朕去看看。”
宁郡王脸都要皱成苦瓜了,回府跟媳妇儿一说,陈望舒道:“王爷怎么笨了,既然这是差事,那是父皇的恩旨啊。咱们还有那一个月的假呢,这可不算在咱们的假里。”
宁郡王一拍脑门儿,道:“王妃聪慧!”
夫妻二人收拾行装,正月初六便下了江南。
“我可真羡慕宁郡王夫妇,说下江南这便走了,”昭华公主说起话来总是直率,“我这辈子怕是也去不成江南了。”
“常听人家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春来江水绿如蓝’,可是咱们京中女子,谁有真正亲眼见过江南美景呢?”或许是要大婚,或许是知道日后昭华要远嫁,朱承瑾与昭华相处时间骤然多了起来,如今几乎是日日要到宫里。
可是周皇后精神一直不大好,更不好在她面前提起昭华远嫁的事儿,二人还是常在寿康宫。
太后笑道:“我倒是去过江南,四五十年前的事儿了。彼时我还是少女呢,去江南访亲友,随着父兄一道。江南的确有股文人气概,黛瓦白墙,一草一木都透着文弱坚韧。江南亦是美女辈出,以纤腰、素手、娴雅为美。”
一旁坐着的罗婕妤,是非要凑上来的,此刻也笑道:“我也读过诗句,说是‘楚王好细腰,宫人皆饿死’。他们推崇的美人,哪有我们京中的女子,大家闺秀。”
这话虽是没什么不对的,但是细细一想,如今宫中可是不少江南女子。
难道皇帝是昏庸楚王?
再想想,江南沈氏,这里太后是,朱承瑾她娘是,听了罗婕妤的话,昭华嘲讽一笑:“罗婕妤书念得不少,可是不解其意,这点倒是不如罗昭仪了。”
罗昭仪轻飘飘看了一眼罗婕妤,“哪里的话,嫔妾只不过是闲暇翻书,比不得姐姐。端云公主的才学,可是姐姐亲自教授的呢。”
有这么个师傅,不怪端云总被嘲笑。
罗婕妤心有不甘,却不敢怎么反驳,只是嘟囔一句:“听说柔然那边更是不通文采呢。”
太后脸色变了,有些话,皇帝皇后说得,景豫郡主说得,甚至四妃说得。但是罗婕妤不可说,每别的,不仅是她之前、她女儿之前便与昭华有过嫌隙,更是因为罗婕妤身份不够。
沈太后是一进宫便当皇后的主儿,罗婕妤这等人在她心里,的确不够身份品评她孙女,更别提当面说远嫁柔然的事儿了。这不是给昭华心里添堵呢吗?
太后淡淡道:“柔然民风淳朴,我瞧着他们那个太子,也是文质彬彬的人。若是能与我国修好,那便是天大的好事一桩。”
见罗婕妤还是面带不情不愿的,朱承瑾给出了会心一击:“不过要说来也是,前些天居然有人传言,说皇伯父早就知道柔然要联姻,所以特意先将端云姐姐嫁了出去。”
其实端云为什么早嫁,这里面原因谁都知道。抢了景豫的夫婿不说,还编造出子虚乌有的事儿,逼得皇帝不得不赐婚,若是皇帝不心软一点,就是赐死了。
宫外这股传言来的莫名其妙,不知道内情的百姓还真以为端云公主受宠至极,更甚于昭华公主呢。
朱承瑾接着笑道:“其实即使端云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