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石咏的“动画”小册子曾被年希尧批为“投机取巧”,这会儿正好拿出来挡住年羹尧手下的结交。
  蔡耀和问起细节,石咏便也“含羞带愧”地将当日年总管怎地没瞧上他的那一段往事都说了出来,还拜托蔡耀和顾及他的颜面,千万不要将此事外传。
  年羹尧是什么样的人,石咏太清楚了,从权倾一时、炙手可热的权臣到阶下囚丢了性命,整个过程据说只用了九个月。除非石咏脑子进了水才会想和年羹尧的人结交。
  然而石咏的叔父石宏武曾经在年羹尧手下供职,这一点却是既成事实,改变不了的,因此石家与年羹尧的关系也不可能彻底切断。况且年羹尧眼下还有好几年可以蹦跶,石咏也不想因为将来的事儿眼下就得罪了这一位“年大将军”,因此只好在年羹尧的人跟前自曝其短,只盼着年羹尧千万别再惦记石家人了。
  少时蔡耀和离开永顺胡同,少不了向年侧福晋那里回报,只说石咏是“年轻”、“少不更事”、“实诚”,才学什么的都是谈不上的,大约只是合了雍亲王的眼缘,才有幸给弘历当老师教他学书的。
  年侧福晋自然是舒了一口气,她可不知道石咏是雍亲王亲自“考验”过的,只道是钮钴禄氏一介无知妇人,不懂得教养儿子,只晓得病急乱投医,这才找上了石咏。钮钴禄氏的份位本就与年氏差了一截,年氏知道了详情之后,自然把弘历求学之事全部丢在脑后。
  石咏那里,则问问弟弟石喻的观感:“刚才那位管事,是为你父亲来的,你觉得那人怎样?”
  石喻年纪不大,这些日子却已经在正白旗旗署里见过了不少人,当即笑道:“大哥,这人可绝不像是为弟弟而来的。”
  石咏自然知道对方只是为了“探听底细”加“拉拢卖好”,并无真正照拂石喻的诚意。他但见石喻年纪虽小,也将这一点看得清楚,倒也欣慰。
  然而年家来人上石家来的事儿很快就在永顺胡同里传开了。原因就是蔡耀和上门的时候故意去忠勇伯爵府打了个花胡哨儿,问了一回路,还特意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与来意,甚至还将满满一车的东西,指点给忠勇伯府的门房看过。
  这下子,不止忠勇伯府,连整条永顺胡同里住着的瓜尔佳氏族人都知道了,石家二房攀上了一门非常有钱的权贵。石家以后也许会是二房会比长房发达。
  忠勇伯府里,老太太富察氏最听不得与石喻的母亲王氏有关的事情,听说年家是特特来抚恤石宏武的遗孀的,立即拉长了脸,整个一天都极不高兴,简直教富达礼不知该怎么劝才好。
  而伯府的当家太太佟氏则对那车东西更感兴趣,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从隔壁打听一下,年家到底都给石家送了什么东西。她早先拨了两房家人给石家,但是石家退了一房人回来,剩下的那一房在石大娘的管教下嘴很紧,什么口风都不敢露。佟氏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便心痒痒地干着急。
  随后,石大娘与王氏商量过,将那一车东西之中,比较稀罕的香料与尺头之类,转赠了一小部分给佟氏,又将礼单给佟氏看过,佟氏才觉得好些——她这纯粹就是自尊作祟,旁人礼遇石家,而没有给她伯爵府送东西,她就不高兴,但见到石大娘始终待她恭恭敬敬的,尊重她这个族长夫人,佟氏就立即转过来。说白了,还是内宅妇人,眼界不够广,总喜欢攀比炫耀罢了。
  然而石大娘却找了个机会,偷偷找石咏商量,想为石家多少再添点儿产业。石咏到这时才省起,过去一年,他成日价东奔西跑,替人筹划那个,张罗这个,然而他自家的财富,却没有什么增加:
  房子还是两处,永顺胡同的赐宅,和椿树胡同的自家小院儿;田产还是五亩良田与二十亩荒山,只是去年又买了一小片宅基地,争取这一年能将城外的小院子盖起来,将来暑热的时候能请母亲出门去避暑。
  石家自己收的户下人也还只是李寿一个,李寿与石咏年纪一样,连石咏都还打着光棍儿,李寿自然也没有娶媳妇儿的打算;此外,石家有织金所一成的分红,但是没有干股,在自鸣钟和玻璃生意里,石家也没有干股。
  石咏难免感叹,忙忙碌碌一年过去,自家产业竟没有半点儿增加,也没有额外稳定的进项,难怪母亲要着急。
  “娘,您别操心这些个,都交给儿子,儿子来想办法。”石咏拍着胸脯,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不想让石大娘为家里的这些事儿操心。
  “不……不是这个意思……”
  石大娘吞吞吐吐地说,“是有人问起,回头给你娶媳妇儿的时候怎么办。”
  石咏一怔:娶媳妇儿啊……
  他一瞅石大娘的表情,就觉得有问题:“娘,有什么话,不妨与儿子直说。”
  他与石大娘相处得久了,自然能读懂石大娘吞了一半,没有直说的话。
  “那个……你还记得上回娘去信往盛京去的事儿了么?”石大娘无奈,开口向石咏说明实情。
  石咏回想起来:对了,上回,他好像确实向母亲提过一次,说是得想个办法,挡住旁人替他说亲的企图,后来母亲好像是挺认真地往盛京去信了——难道是……真的托舅舅一家给自己说亲了来着?
  老天爷!石咏心想,这还真是,他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结果自己都给忘了的时候,母亲来与他说这事儿。
  他伸手探探胸口,只觉得烦躁:他不想说亲啊!
  石大娘看看儿子,也有些愧意:“信上跟你舅舅说了一回,你舅舅说反正也到年纪了,干脆相看起来吧……”
  石咏无奈归无奈,可是他也知道,这时节男子十六岁成亲的都很常见,他已经十八了……可怜他还想着能拖到唐英那个岁数,遇见个合心合意的人儿再说,眼下看来,却是难。
  “娘,在‘相看’这事儿上,您拿主意吧!”石咏深吸了一口气。
  石大娘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看着呆头呆脑的,心里却一向有主意,自己若是贸贸然给他说一门亲,回头他不乐意,那也挺令人烦恼的,但见到儿子这样让了大大的一步,让她来做主,石大娘心里十分舒畅。
  “不过,娘,您尽管相看,旁人要相儿子,您也尽管让别人相……”石咏稍许有些无奈地说,相亲压力,哪个时空都有,他反正是认了。
  “但是最后要拿主意下定的时候,您让儿子自己做主,好不好?”石咏的声音里充满了恳求。
  他绝不想违拗母亲的意思,甚至石大娘说什么他都能答应,但是要挑个人陪自己走一辈子,这事儿,他还是想自己来拿主意。
  “娘明白!”石大娘也叹了口气,“娘是内宅妇人,最多只能替你出面,去看看别人家的闺女,长相如何,性子如何,女红怎么样,但是对方家世如何,父兄如何,做官的官声如何,对你的差事有没有助益……娘只恨自己困在这个内宅里,两眼一抹黑的,没法儿帮我儿拿主意……”
  这些,本该是石咏的爹做的,只可惜,石老爹已经不在了。
  石大娘心中一阵伤感,但听见儿子说想自己拿主意,当即点了点头,说:“自然是我儿心中该有成算才是!”
  石咏登时长舒一口气,伸手去握了握母亲的手,轻轻拍拍她的手背,无言地表达感激。
  在这个习惯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习惯了“聋婚哑嫁”,结亲就跟撞大运似的时空里,有这样一位母亲,肯让他自己做决定,石咏已经知足了。
  “这次你舅母来说的亲事,对方姑娘已经十七了,上回选秀的时候因守孝错过了,今年便报了逾龄。你舅母看着姑娘年纪合适,跟咱们家也门当户对的,就递了话过来。那边想寻个机会,看看你……”
  是女方想要先相看相看男方。
  听见这个,石咏心里大致有数。时人都讲究一个“高门嫁女,低头娶妇”。然而这样的做派,只怕石家的门第家境要略低一些,这就跟当日年希尧相看唐英时一样。
  于是石咏问石大娘:“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家?”
  在这种事情上,他可不想放任不管,听凭旁人去给他拿主意: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儿,搞砸了要痛苦一辈子,他可不想拿自己的终生幸福当儿戏。
  石大娘对石咏这种不回避不逃避的态度非常满意,当即开口道:“人家是正黄旗的,说亲的是家里长女,底下有几个弟妹。”
  对于说亲能说着大家长女,石大娘很是满意,毕竟石咏下面还有个差了近十岁的弟弟,石咏的媳妇若是个能体贴照顾弟妹的性子,对于石家来说非常合适。
  “对方姓卫,与你舅母家里一向有亲,你舅母将姑娘的名姓都说了,人家姑娘叫做‘卫若兰’……”
  心直口快的石大娘顺口就将兄嫂送来的全部消息和盘托出,供儿子参考。
  石咏一听,便被雷得外焦里嫩的,很想炸毛!


第132章 
  事实证明; 卫家大姑娘,和红楼原著里史湘云史大姑娘的未来夫婿; 没有半点儿关系; 人家纯粹只是重名而已。
  然而石咏被人相看的事儿; 转眼却教整个内务府的人都知道了。原因是卫家与造办处郎中尚裕和家里一向熟识; 卫家相看过了石咏之后,掉脸就去问了尚裕和;尚裕和听说了,掉脸就去告诉了十六阿哥;十六阿哥听说了; 全内务府就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石咏:……
  十六阿哥则在他面前哈哈哈地笑了半天; 直到腮帮子笑酸了才勉强忍住笑,说:“茂行; 想不到; 你装起傻来还真在行啊!”
  石咏心想:那可不?
  石咏此人,若是在人前沉默不语; 偶尔冷不丁冒一句天雷滚滚的回答; 绝对令人印象深刻; 简直是天然一段呆萌,全在眉梢;偶尔犯傻充愣,特像国宝。他其实不用刻意装傻的。
  十六阿哥却笑嘻嘻地问:“怎么; 对卫家小姐不满意; 还是太紧张了?要不要爷教教你,遇见未来的岳父大人,该说什么做什么,才不不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