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前如玉与如英都随喜塔腊氏和兆佳氏学过当家理事。只是治丧这么一件大事却从来没经过,听见十三福晋这么一说,如英先拭了泪,对十三福晋说:“姑母,侄女儿从没经过这样的事儿,原是料理不来,但眼下万万没有眼看着老太太受累的道理……”
  她说着冲十三福晋深深一蹲:“还请姑母指点。”
  如玉这回比妹妹慢了半拍,也跟在妹妹身后冲自家姑姑蹲了下去。
  “你们也别太担心了,回头我和你们六姑姑都会遣几个经过事的嬷嬷来帮手。要紧的几日我和六姑姑都会来。但其余日子,家里上上下下杂事极多,人手想必也是乱糟糟的,来往极多,为了府里的颜面,内院的事儿,都要靠你们时时在家里撑着才好。”
  十三福晋兆佳氏的六姐嫁了伊尔根觉罗氏·伊都立,此人乃是大学士伊桑阿之子,索额图的外孙,曾一度在内务府当差,后来八阿哥出事之后才转的刑部。
  十三福晋与伊都立夫人见娘家治丧,都有心要帮上一把,但她们各自家里都是一摊杂事,不能时时都在老尚书府上盯着,如今只能叮嘱侄女们将家中之事撑起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于你们的事儿……”
  十三福晋想起来也颇为黯然,好好的两个姐儿,明明已经过了初选,已经算是留了牌子,可如今身在在孝期之中……今后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相信姑母,以后一定会有办法的!”十三福晋这样这样虚言安慰姐俩。
  一时老尚书府上请了钦天监择日,算准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三日后开丧送讣闻。兆佳氏府上人人换上孝衣素服,并搭起灵棚,准备招待亲朋吊唁。
  刚开始两日,前来吊祭的人并不多,待到正式开丧送讣之后,前来吊唁的人依旧多为与尚书府往来有亲的那几户。老尚书府上日渐忙碌,外头由白柱这个孝子,并十三阿哥、伊都立等几个女婿一起张罗;后院老太太身体不虞,便由十三福晋等人代为出面招待。府里的家务,则由老大人的两个侄孙女勉力支撑打理。
  头七之前,宫中旨意下来,命内大臣傅尔丹亲自过府吊唁,并赐祭葬,即赐祭礼典仪,并由内务府出面料理葬礼。
  这个旨意一宣,一下子,尚书府上立即忙乎起来。前来吊唁的人数多了几倍。
  要知道,老尚书马尔汉身为十三阿哥的岳父,当年是个不折不扣的“二阿哥党”,一废太子之后以老病乞休,这次老人家过世,外人不知上头对昔年的二阿哥党是个什么态度,所以齐齐地选择了观望,等上面的旨意下来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石咏随十六阿哥一道,前往兆佳氏老尚书府吊唁。
  且不用说马尔汉老尚书是多年的老臣,十三阿哥的岳父,只冲当年老尚书府上的太医救了十六阿哥的性命,十六阿哥就得亲自前往致祭才是。
  早先石咏已经随十六阿哥一道,备下了礼金、香烛与祭幛。今日两人一起穿着素净的袍服过来,十六阿哥将自己身上那些花里胡哨的荷包、扇套之类,都事先摘了,丢给小田。
  这边老尚书府邸大门上已经糊了白纸。进门的时候,石咏递了十六阿哥与他两人的名帖,当即由管事唱了名儿。里面马尔汉的独子白柱听说是十六阿哥亲自到了,连忙迎了出来。
  白柱是马尔汉一把年纪上得的独生子,此刻披麻戴孝,穿着粗麻布的孝衣,双眼哭得红肿,前来迎接十六阿哥。他见了十六阿哥就要打千行礼,被十六阿哥赶紧拦住,只说:“丧仪繁复,务请多保重才是啊!”
  白柱以前见过石咏,当下冲石咏点了点头,也没说话。立即有管事过来,将十六阿哥与石咏引至灵前致祭。
  十六阿哥伸手轻轻拍一拍石咏的后背,说:“好侄儿,我不方便灵前直接祭礼,你替我好生给老尚书多磕几个头。”
  石咏一怔,已经被十六阿哥推了出去。
  此间丧仪讲究“死者为大”,来客除了长辈以外,平辈与晚辈到此,都是要跪奠的。然而十六阿哥是皇子身份,不必如此,他又自觉老尚书于他有恩,所以干脆将石咏这个“侄儿”推出去,好在老尚书灵前帮他多磕几个头。
  此处灵棚里搭了台子,在灵前设了拜垫。石咏被十六阿哥推了一把,当即从旁边家仆手中接过奠酒,举过头顶,稍许撒一点在奠钵里,然后将奠爵还给家仆,随即拜倒。
  如此恭恭敬敬地三奠三拜之后,兆佳氏府里的家仆在旁边轻声提点:“这位爷,请起吧!”
  然而石咏却示意家仆,不行,他还得再来三奠三拜。
  家仆懵圈了,回头看向家主白柱求援。白柱见到十六阿哥指使这个傻小子,纵是心里哀恸,也忍不住微笑了一下,冲家仆点点头,待石咏再次拜过,白柱那边带着兆佳氏其他本家子侄,一起冲十六阿哥与石咏拜下还礼。
  十六阿哥祭奠过老尚书,向白柱等人躬身致意,便带着石咏下去,顺便夸奖一下石咏,说他这个“侄儿”当得好,“替”他磕起头来很是尽心。
  石咏极为无语,知道唯一能阻止这人嘚瑟的方式就是不理这人,当即板着脸转过头去,果然听十六阿哥连声说:“好好好,小石咏,以后爷不占你便宜了就是。不过,爷……感谢老尚书府的这份心,可是真真的啊!”
  老尚书马尔汉年逾八旬,又是无疾而终,一生福寿双全,时人谓之“喜丧”。因此兆佳氏府上除了祭奠治丧以外,在灵棚一侧还摆了流水席,请前来吊祭的宾客享用,意为沾沾老爷子的福气。
  石咏在这边席面上见到了于老太医。
  老太医长吁短叹地,一派无精打采,大约还是为没能及时发现老尚书过世的征兆而追悔莫及。然而世人却都认为老尚书已经得享高龄,又是无疾而终,显然是于老太医照料多年之功。席间诸人对于老太医多为推崇,唯有于老太医自己心里苦,有苦说不出:
  离了老尚书府,他就要回太医院了,在太医院里,哪有他在老尚书府上这样,一边照料照料老人家,一面研究研究病症伤患来得轻省。
  他唯有看到石咏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异色,招呼石咏坐到自己身边,小声问起那“显微镜”的时候,得到了石咏肯定的答复之后,于老太医才稍稍松了口气,心想:以后回太医院去,至少也还有一件能压过旁人一头的利器了。
  马尔汉老尚书的头七之后没两天,宫中便开始复选。
  迎春孤零零一人,坐在静怡轩外面的抄手游廊一侧。
  早先听说了老尚书府上的丧信,迎春就知道:她又落单了。上次兆佳氏那两个双生姑娘对她很是照顾,偏生人家府里出了事儿,这复选是没有可能再来的。因此这静怡轩放眼望去这么多人,在迎春眼里,始终就只得一个。
  “唷,这不是贾家的二姑娘吗?对了,忘了问你,上回那一小面西洋镜子,你这次可带了?”
  有人笑着问迎春。
  迎春不用看来人,就知是上回向她强要那面小镜子的那拉氏小姐。
  可她还是勉强自己抬起头,望着对方,怯生生地说:“没有!”
  那拉氏家的姑娘冷笑一声说:“这次没有兆佳氏两个泼货护着你,谅你也不敢带。如何?这几日在宫里的滋味可受用不?”
  这几天,迎春在宫里,多少有被旁的秀女刁难的时候,除此之外,更有些莫名其妙的烦恼,诸如分内的热水变了冷水,榻上惊现爬虫、物事丢失不见之类。迎春少不得一一都忍了过去。
  此刻面对那拉氏公开挑衅式的问话,迎春心想:她确实不敢带什么了……她现在连抬头不理来人,都做不到。
  对方见迎春就跟个面团儿似的,任人揉圆搓扁,也觉得无趣,只管冷笑一声,说:“我阿玛说了,如今内务府已经在产珐琅彩的小镜子了。我阿妈已经去使人去内务府求上几面,据说是又亮又华彩的。你那一面,我已是看不上,真是对不住了。”
  说着那位那拉氏秀女一甩帕子就走了,迎春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相送,自己也觉得自己实在是没半点胆色,伸手揉揉眉心,只盼着这段住在宫中复选的日子能尽快过去,至于选秀的结果什么,她实在是不敢再肖想了。
  这几日在宫里,她倒是偷偷带了一本《太上感应篇》进宫,无事的时候看了解闷,可是越看越觉得一头雾水,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书中写着要人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可是她从来一件恶事都不做的,怎么这辈子却总这样受人欺侮?
  越想迎春便越发怀念兆佳氏两位小姐,这是她此生头一回在贾府之外结交的朋友,甫见了一面便就此分开,迎春实在是心里不舍。她回想着如英的英气,和如玉的外柔内刚,一时出神,便将那《太上感应篇》慢慢合上,撂在一旁了。
  这日石咏照常到内务府上差。如今十六阿哥将他暂时调回去养心殿造办处,与王乐水和唐英一道研究玻璃厂的产出,试图将那玻璃镜子做成各色精美摆件,供宫中御用。
  石咏与王乐水和唐英两人一起商量过一回,又将几件已经制成的镶嵌珐琅多宝镜架玻璃镜摆在桌面上,便见到十六阿哥脸上挂着贼忒兮兮的笑容,背着手走进造办处,笑望着石咏。
  几个人一起站起来向十六阿哥见礼,十六阿哥笑着摇手说:“免礼免礼!”
  他又看看石咏,笑着说:“听说你家有喜事!”
  石咏:……啊?
  他一副茫然的样子,王乐水和唐英都笑起来,说:“十六爷别逗这傻小子了,明摆着他啥都还不知道呢!”
  十六阿哥也觉得是如此,当即一笑,说:“爷放你的假,先回去看看吧!”
  石咏“哦”了一声,谢过十六阿哥,转身就要出门,只听十六阿哥的声音在背后响起,说:“不是外城那里,是你们瓜尔佳氏府上!”
  石咏还不曾习惯有人叫他“你们瓜尔佳氏”,愣了一阵才反应过来,十六阿哥说的是永顺胡同。可他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