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上话,富达礼大人带着子侄,此前看起来好像是受了点儿……伤!”
  康熙两道长眉当即斜斜地竖起:是什么竟能让富达礼大冷天里摸黑奔二十里地跑到畅春园来?
  “传!”
  一旦涉及八旗防务,皇帝本人立即将传膳的事儿给忘了,紧急传召富达礼。
  石咏跟在富达礼身后,他事先没有任何准备,几乎是被富达礼拖上马便是一通狂奔,在这冬令日暮时分,奔到畅春园的时候他几乎手足僵硬,根本没法儿动弹。可是再看看富达礼与李寿都是好端端的,石咏就有些欲哭无泪,心想:体能训练……很重要啊!
  早先他被九阿哥的人劫走,李寿那小子在胡同口看见,便默默地跟在后面一直跟到九贝子府,然后又一路疾奔赶到正白旗旗署传讯,又紧跟着富达礼一路疾驰来到畅春园外,眼下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说来李寿以前在正白旗旗署习武,所以这回急切之间,头一个想到去求援的人,不是十三阿哥,也不是石咏的好友贾琏薛蟠等人,就是富达礼。
  而石咏此前也从未见过富达礼的这一面,如此血性,说拔刀就拔刀,出手干净利落,没有半分犹豫。
  在来畅春园的路上,石咏将九阿哥所说的,转旗籍至正蓝旗的事儿说了一遍。他觉得九阿哥未必是当真,也许只是威胁,通过这个来判断石咏的态度,看他有没有可能投诚靠向九阿哥,为其所用。
  但是富达礼却告诉石咏,届时一上来就先咬住旗籍的事儿,不要说别的。
  他们在畅春园外候见,等了很久,有内侍过来将富达礼与石咏两人传了去,两人到了清溪书屋门口,魏珠出来,见到富达礼与石咏的形容,皱了皱眉头,轻轻一打手势,立即有小太监捧了热的手巾子上来,石咏接过,将脸上早已干透了的血迹洗了洗。面圣时忌衣冠不整,仪容不洁,石咏得魏珠这样的待遇,算是老相识彼此帮忙了。富达礼则将最外面套着的一件细麻布素服脱下。两人彼此看看,见身上的血迹都去了大半,但还是能看出蛛丝马迹。
  少时,富达礼与石咏被宣进清溪书屋。两人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石咏明白伯父的意思,在这世上,皇权至上,便只有皇权才能制住皇权。于是他老老实实地跟在伯父后头行礼。
  然而他们这一对伯侄两个的样子,落在康熙眼中,却格外令老皇帝胆战心惊。两个人看上去都没有大碍,但是富达礼的袖口、靴子上全是渍成暗棕色的血迹。石咏看去眼下发青、精神短少,脸上显然被擦过一把,可这完全是欲盖弥彰,他的脖子上、衣袖上,甚至脸颊侧面,还有不少很明显的血迹,看着甚是可怖,倒像是他们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才安然抵达这畅春园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康熙震惊之余,寒声问道。
  富达礼见问,当即冲座上皇帝拜倒,将头深深埋在双臂之间,沉声道:“启禀皇上,富达礼以下犯上,因为子侄的缘故冒犯了九贝子,特来请罪。臣……无能之至,恳请皇上免去臣的正白旗都统之职。”
  富达礼一介武人,开口直截了当,并无多少掩饰之辞,上来直接请罪,但康熙怎么可能听不出这是以退为进,这番言辞,无异于直斥九阿哥之非。
  康熙一张脸登时就挂了下来。
  他前阵子刚刚调换了正蓝正红两旗的都统,就是为了防着他的儿子们在八旗防务上动脑筋。如今他的儿子竟然闹到了正白旗头上。
  正白旗属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尊,负责皇宫戍卫。九阿哥招惹富达礼,对于康熙而言,无异于在太岁头上动土。
  “冒犯九贝子?”康熙不怒反笑,“怕是他先招惹你的吧!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富达礼低着头道:“回皇上话,今日臣去九贝子府上,乃是因为九贝子要臣将这名子侄的户籍,从正白旗转至正蓝旗下……”
  康熙顿时无语,呆了片刻,便教石咏抬起头来。皇帝本人见石咏的次数不多,没有多少印象了,此时再见到,倒觉得这年轻人颇有几分眉清目秀的。石咏年少时出落得平平,如今多经了些磨砺,人长得成熟些,反倒透出几分俊朗来了。
  于是乎皇帝瞬间想歪,怀疑九阿哥是不是因为“看上了”石咏,所以才动了这歪念头。九阿哥好色,荤素不忌,动这种心思,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康熙却深恶这种“风流”,当初二阿哥养在毓庆宫中的俊秀少年,就曾被皇帝命人一一杖毙。此刻想到九阿哥竟将这种歪念头,动到了臣子家中的子侄头上,康熙胸中一团怒火当即腾了起来。
  “……然而臣这个子侄,是臣堂弟身后留下的唯一骨血,当年曾有书信托孤,恳求臣照顾他们孤儿寡母。臣早年对他们母子已然亏欠许多,如今若是任由九贝子将石咏的户籍迁至正蓝旗下……臣深恐将来无颜面对昔日为国捐躯的手足。因此臣,臣一怒之下,肆意出手,伤了九贝子府里的两名家丁……”
  富达礼说得动情,声调微变。石咏在一旁听着,也觉触动,知道伯父动了真情——富达礼确实因为早年对石家的不闻不问,心中充满了愧疚。若非如此,富达礼也不会冒着偌大的风险,直接与九阿哥翻脸,将自己从九贝子府上捞出来。
  康熙的脸色便也越来越黑。他是晓得石家那些事儿的,因为追封石宏文和赐宅子的旨意,都还是他亲自下的,自然也晓得这个侄子在富达礼心上的分量。
  他再看富达礼与石咏两人的狼狈形容,晓得两人奔到这里来寻求自己的庇护,恐怕根本不像富达礼说得那么轻描淡写,只是“伤了九贝子府里的两名家丁”而已,怕是经过一番厮杀才侥幸脱的身。
  “……然而今日以下犯上,冒犯九贝子,都是臣一人所为,臣愿担全部干系,但此事与臣的侄儿毫不相干,恳请皇上明鉴。”
  说着,富达礼腰板儿挺得笔直,伏在地上“咚咚咚”地磕起响头,石咏一时心里揪得受不了,突然开口道:“启禀皇上……”
  “咏哥儿——”
  富达礼则大声拦住了石咏的话头,随即将声音压得极低:“不记得伯父事先交代的了么?”
  康熙在一旁听着,心里郁闷难当,总觉得富达礼这番表现有些怪异,好似还刻意隐瞒了什么没有直说。这人,真的只是老老实实前来请罪,并请自己庇护侄子,以免遭九阿哥的“荼毒”吗?
  再说了,康熙熟悉九阿哥的性子,晓得这个儿子虽然风流,但是手中有钱财,无论男男女女,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倒没听说过他强逼过什么人,逼着人迁旗籍这种事,更是闻所未闻。
  想到这里,康熙忍不住又背着手,微微躬身,凝神注视石咏的面貌,将他看得心里直发毛。
  老皇帝心中动的这种念头,只在康熙自己一念之间,石咏和富达礼都是毫无察觉。若是教石咏知道了,必定会暗自诅咒,觉得这当皇上的也老没正经,没事儿尽脑补这些;若是教九阿哥知道,十九会跳脚,指着自己的鼻子问老爹,自己怎么可能这么重口味,竟是这种眼光……
  然而康熙本人冥思苦想一阵,终于自认为悟到了——
  这一定是九阿哥借动富达礼子侄的机会,激怒富达礼,以便谋他的正白旗都统之位。
  是的,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里康熙觉得太合情合理了,却将自己气得满地暴走:要知道瓜尔佳氏是满洲大族,朝中不显,但是在军中却是子弟遍地,九阿哥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嫌朝中麻烦还不够多,自己还不够忙那!


第165章 
  想到这里; 康熙已经是怒得咬牙切齿,口中喃喃地道:“这个逆子; 这个孽障……”
  他双手背在身后; 紧紧绞着; 心中在想究竟该如何处理九阿哥。富达礼他一定要保; 儿子们越不待见富达礼,他就越发要保下这个人。只是究竟该如何处理九阿哥么,康熙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 魏珠又匆匆进来禀报; 说是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六阿哥一起,此刻在清溪书屋外候旨求见。
  康熙咬着牙怒道:“宣; 朕要看看这个杀才到底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口中闻言安慰富达礼:“你放心; 朕今天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少时八、九、十、十六几位进来,一起跪在富达礼身畔; 向皇父行礼。
  九阿哥偷眼看看富达礼; 见对方沉着一张脸; 直挺挺地跪在御前,脸上没有半点惧色,心里暗道:这个正白旗都统; 此前见他老实了七八年; 倒是一直没在意。想到他本是废太子的小舅子,九阿哥心里气得要命,觉得实在是被富达礼那副老实装佯的样子给骗了过去,没想到; 竟却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性子。更可恨他府上那些脓包,见到富达礼孤身到府,便失了警惕,随随便便就让他闯进来又闯出去,这叫他九贝子的脸面往哪里搁?
  待九阿哥再瞥一眼伏在富达礼身后的石咏,斜眼一瞅便见他一脸血——早先热手巾擦了一把,石咏脸上已经吹干了的血迹反而化开些,到现在还是能看出隐隐约约的血迹。九阿哥登时气得是七窍生烟:要知道,石咏这小子,在他院子里那会儿,他可是连人一块油皮都没动啊!这会儿又作出受了大委屈的样子,给谁看?
  “胤禟!”康熙立在上首,将九阿哥一点点细小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气得一声大吼:“你还将朕放在眼中么?平白无故,从正白旗调人至正蓝旗……你难道不知道,朕才是上三旗旗主么?”
  九阿哥身体陡然一缩,他突然间知道他犯了什么样的忌讳了——当初说将石咏调至正蓝旗,不过是恐吓一番,好叫这小子服服帖帖,彻底靠向自己罢了,其实在旗的户口跨旗调转手续繁杂,哪有那么容易?
  然而他却忘了一件事,正白旗的正经旗主,是宝座上的皇阿玛,富达礼身为正白旗都统,其职责也不过是代为管理户籍、教养旗下子弟罢了。
  想起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