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英当初还口口声声不屑被旁人挑选相看,如今这被人挑选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乖乖地受人摆布,也不晓得如英悔是不悔。如玉想起旧事,想起她们姐妹的命运始终绑在一处,一个落选,另一个便也同样被撂牌子……可这也怪不得谁,只能说是造化使然。如玉心里便又是一样的黯然。
  于是她坐到如英身边,伸出手拍拍妹妹的手背,柔声说:“将来怎样,你我究竟何去何从,终究是未知。如今既出了这样的事儿,少不得我们两姐妹要站在一处,彼此支持。英姐儿,你听我一句,我知你心里存了好些与旁人不一样的心思,可眼前这世道就是这样,由不得你任性。”
  她真诚地说:“以后的事,也都由咱们姐妹一点点商量着来,好不好?”
  如英望着姐姐,双眉一敛,原本待要说些什么,可是望着如玉眼中的祈求,终于点了头,说:“姐姐你说什么呢?如英以后……凡事都会听姐姐的。”
  如英知道如玉说得对,她近来也经过了好些事儿,尤其是老尚书府这桩承嗣的纠纷,她明白世情远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也明白其实有时候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
  如英一向知道姐姐和婉柔顺,行事也多是顺势而行,顺应她人之命,目的则是保全自身。此刻一旦点头答应了亲姐的请求,如英便知自己与过去不同了,到底是低了头,妥了协,抛却以前那些不经的念头,回头来审视自己“应当”过的这种日子。
  如玉对妹妹的答复很满意,长舒了一口气,对如英说:“等六姑母与七姑母归宁的时候,我们也得向她们二位提一提,得想个法子……”
  正月初六,多是出嫁女归宁的日子,女眷至此方能在各家之间走动做客。
  这天丹济早早将迎春和两个姊妹一起送至荣国府。荣府女眷有些日子没见过迎春,一起喜气洋洋地迎至垂花门,将迎春和两位大姑子小姑子一起迎进去。
  丹济是肃亲王一脉,但因是旁支,所以家世不显。丹济的姐妹丹菁和丹蓉身份上都是宗室格格,但是自小家境平平,没见过荣府这等富贵,一进了府,就觉得自己两只眼睛都不够看了,待见到贾府里几位姑娘,薛、史、探、惜几位,丹菁丹蓉又有些自惭形秽。好在贾府几位姑娘待人得体大方,再有凤姐儿惯会哄着人说话,插科打诨,逗得人笑了一阵又一阵,丹菁丹蓉才觉得好些,开始自如起来。
  少时有人来报,说是平郡王福晋过府来了。
  平郡王福晋归宁是件大事,荣府原该有些准备的。可是元春在平郡王府那里琐事极多,有时就是一时兴起,过府坐一坐,因此并不事先遣人通知。刚开始时贾母与王夫人还会一惊一乍的,后来这样的次数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然而丹菁与丹蓉两个却当真是惊讶不已。她们虽是宗室,但也不是有这个福气,总是能见到郡王福晋、亲王福晋什么的,就如同一宗的显亲王福晋,她们见到都要行礼,可能行礼的时候人家就从她们面前略过去了。
  元春却很和蔼,抬手免了这两位的礼,只说“都是亲戚”。
  于是众人都坐在一处说话。丹蓉被宝钗她们几个小姐妹请了去,一起谈谈说说,颇为快意。丹菁则和元春她们坐在一处。
  元春这次过来,是听说二姑奶奶回府了,惦记着迎春嫁了丹济之后过得好不好,便过来看看。此刻她坐在迎春身边,眼光却直望丹菁那边溜过去。
  丹菁不好意思了,老老实实地问:“福晋是看我哪里收拾得不妥当吗?”
  元春笑笑,说:“也没有,就是看着大姑奶奶戴着的这枚累金凤格外眼熟,倒有些像是当日我送二妹妹的添妆,一时好奇,就多看了两眼。”
  丹菁一想,心里陡然一惊。
  她今日头上戴着的累金凤,还真是迎春的东西。早先迎春嫁过来不久,她带着丹蓉去迎春那儿做耍,就一人讨了一件喜欢的首饰回来。她原本想着今日到国公府走亲戚,这首饰穿戴上不能教旁人比过去,因此特为戴了这只累金凤出来,哪里能想到这竟是平郡王福晋赠的添妆?
  丹菁赶忙满脸堆笑,说:“正是弟妹体恤,临出门之前借我戴的。”她赶紧回头望着迎春,给迎春递了个眼色:“是不是?”
  迎春从来不驳这个大姑子的任何话,只低着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元春登时笑:“看起来大姑奶奶和我家二妹妹的喜好真是差不多,也是,这年节的时候戴这累金凤便显得格外精神。二妹妹,难怪你当日告诉我说,你最喜欢这件。”
  迎春:……有这事儿?
  丹菁一下子会意,双手一拍笑道:“原来这也是弟妹心爱的物件儿,瞧瞧我,这真是夺人所爱了。是姐姐的不是,一会儿回家就还你!”
  元春顿时舒开眉头,冲丹菁笑笑,似乎这事儿就揭了过去。可少时她却借口要去与王夫人说两句体己话,让凤姐陪她。两人便一起转去了荣禧堂内堂。
  少时凤姐儿又转出来,笑嘻嘻地冲迎春招手,道:“二姑奶奶,老太太请你去!”
  她将迎春一推,自己则留下来陪着丹菁。丹菁哪里说得过千伶百俐的凤姐儿,只得坐着听凤姐说话。
  而迎春进了内堂,却见元春坐在炕桌旁边,手里捧着一盏茶。
  迎春尚自奇怪:“大姐姐,老太太呢?”
  “我的好二姑奶奶,”元春见了迎春这副一棍子下去都打不出来声儿的模样,忍不住又是气,又是心疼,“你说说看,这好生生的累金凤,怎么就跑你那个大姑子头上去了?若说是你体恤小姑,赠给丹蓉那孩子,也就罢了。如今竟是你那个大姑蹬鼻子上脸,讨你的嫁妆首饰,你说说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迎春哪里说得出来,憋了半晌才道:“大姐姐,那边大姑……她开口要,妹妹实在是拉不下面子,不好不给。”
  元春气不打一处:“问你要你就给啊!”
  迎春低头沉默,元春继续补一句:“是不是今日我不开口,你那个大姑子就压根儿没提过这个‘还’字?”
  迎春继续沉默,元春顿时绝倒:“还真是这样的?”
  她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当即加重了语气:“要知道,女儿家嫁了出去,在夫家多数时候还是得靠着自己,光靠娘家撑腰自然不成,娘家人又没法儿一天到晚在你跟前盯着,最后还是得靠你自己立起来。”
  迎春不出声,但是听了堂姐的话,到底还是点了点头。
  元春就又说:“丹济对你可好?”
  还未等迎春回答,元春已经开口:“若是丹济那个小子敢对你半点儿不好,回头就让平郡王出面,敲打敲打他去!”
  迎春一听,赶紧摇头,说:“大姐姐,别……”
  这么一紧张之后,迎春见到姐姐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一下子省过来,“腾”的一下就红了脸。
  元春又道:“论理,丹济家是一门好亲,且本是为旁人留下的,只因为那头出了些状况,所以才落到你头上的。那个小子日后前途不错,你既要治得住他,又要笼络住他。你们都还年轻,慢慢相处起来,你就明白姐姐的意思了。”
  迎春不知内情,见元春这么说,是应了不让平郡王出面找丹济麻烦,已经面露笑容,赶紧点头应下。
  元春却望着迎春直叹气。她知道丹济这门亲事,是一桩面上不显,内里实惠的亲事,原本是给十三福晋的侄女留的,后来因为老尚书马尔汉故去,姐妹俩一起守孝,丹济年纪又摆在那里,不好再拖。又因为当日她曾与十三福晋一起求到德妃宜妃面前,所以这桩指婚才落到了迎春头上。
  不管怎样,这桩指婚,都比任由迎春落选,由她那个糊涂老爹瞎安排来得好。
  如今看来,丹济家里人口简单,丹济前途可见,确实是一门好亲。唯独有个嘴碎又贪财的大姑子比较麻烦。
  可若是迎春连这大姑子都搞不定,甚至要娘家人出面帮她摆平,那……
  元春揉揉眉心,想起府里其他几个姑娘,心想:都是老太太教出来的,怎么二妹妹偏就是这个性子?
  她事务繁忙,指点过迎春几句之后,便匆匆去见过老太太和邢王二位夫人,随即告辞回王府去。
  迎春则与丹菁丹蓉这一对大小姑子,在荣府用了中晌饭,才一起回去。
  丹菁回到丹济家中,将头上戴着的累金凤一摘,抛到迎春手中,皱皱鼻子说:“给你,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物事!”
  她随即凑到迎春身边,压低声音问:“听说,你那一房的哥哥嫂嫂,就是城里织金所的大东家,是真的吗?”


第171章 
  到晚间; 贾琏就已经从媳妇儿口中听说了那枚累金凤的故事,登时有些郁闷:“这个二妹妹……”
  他实在是无语; 心想迎春这个性子府里上下一向都晓得; 可只有等她马上就要出嫁的时候才有人觉出不大妥当; 但也已经来不及了。
  “今日因是有福晋在; 敲打了几句。我见那大姑姐马上就收敛了。”凤姐儿补充,“人家毕竟是宗室格格出身的,二妹妹嫁到人家是做媳妇儿; 好些事儿不方便明说的。”
  贾琏一想也是; 当即有点儿悔:“早知道就不该答应丹济,这么早就让二妹妹嫁过去。该让二妹妹在府里多留几日; 多跟她嫂子学点儿才是!谁让她嫂子就生得这么千伶百俐的; 这一过门儿,府里上上下下全被她一人哄得高高兴兴的?”
  凤姐儿忽然见贾琏话锋转到了自己身上; 愣了愣神; 当下又是笑; 又是咬牙,伸出指头戳着贾琏的脑门儿,说:“无事献殷勤; 非奸即盗; 老实说,这么着哄老娘,是不是又在外头整出什么花样来?怎么,外头又看上了相好的; 找我要体己银子来了?”
  贾琏连忙张开双臂将凤姐儿一拥,连声哄着:“我家里有这副好颜色摆着,教我哪儿来的功夫还顾得上外头啊?”
  凤姐儿也晓得这件,她命人偷偷查过贾琏,晓得这位爷如今果然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