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亲王点点头,请魏珠在前,他自己则搀扶着十三阿哥,石咏则跟在两人身后,一起缓缓沿宫中道路往乾清宫过去。宫中臣子们不得用车驾,因此十三阿哥这一路走得甚是艰难,好在魏珠也不催,但由他们一行人慢慢行去。
  待到乾清宫,魏珠先去回禀了,石咏等三人都候在乾清宫小书房外面。少时魏珠出来,传雍亲王与十三阿哥回话,石咏则留在外面。
  一时十三阿哥与雍亲王一道入内,两人都是执了为人臣人子的大礼。康熙独自一人坐在炕上,看得出来心情的确不是太好,随意问雍亲王:“老四,这回又是什么事?”
  雍亲王并未接茬儿,只是扭过头,望着弟弟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听见皇父发问,问的是四哥,自己依旧仿佛一个隐形人似的,一个扎心,那泪水当即滚落下来,又不敢让康熙见到,赶紧伏低了身体,努力抑制,口中说:“皇阿玛……皇阿玛若是要取儿臣的性命,请这就取吧!”
  康熙马上从炕上直起身,指着伏在地上的十三阿哥问雍亲王:“胤祥在说什么?”
  康熙凭一己之力,将几个儿子折腾得死去活来,可俗语说虎毒不食子,除非气到极点,康熙还真没动过杀子的念头,此刻他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听见一向孝顺的十三阿哥说了这样的言语。
  他又问:“老四,胤祥在说什么,去问个清楚,报与朕知道!”
  ——是从什么时候起的,他就再也不和昔年这个最最钟爱的小阿哥说话了?
  康熙恍恍惚惚地想:对了,是一废太子之后,在那之后,他刻意冷落,不再让十三阿哥再有与二阿哥结党的可能。一废太子至今,已经有十年了,他几乎没和这个儿子直接说过几句话,但凡有话要说,要么是命太监传话,要么是让老四传话。此刻眼前地上跪着的这个儿子,几乎是个陌生人。
  皇帝这话一出口,胤祥那边再也忍不住,瞬间爆发出一声恸哭,连石咏远远地在外面听见了也情不自禁地想要落泪,只觉得一颗心被狠狠地揪了一把。
  康熙也随之动容,睁大眼望着胤祥:“你说什么,你混说些什么……你是朕的小马驹儿,朕对你从来都寄予厚望……”
  这话说出来,老皇帝自己都愣了,这难道真是他的心里话吗?
  幼时悉心栽培,眼看着一天天长大,成为最得用的实权阿哥,太子的左膀右臂……可是眼前这个伏在自己跟前的这个意气消磨的中年人,发辫中夹杂着不少白发,看去竟是花白的——这真是他的儿子么?
  ——十年,十年了,他都做了什么?
  康熙身体一晃,复又坐倒在炕沿上,心头有一块大石头堵着,竟还是没法儿直接对胤祥开口,偏头望向雍亲王,颓然道:“老四……你替朕问问,胤祥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雍亲王此刻正在兄弟身边,当即在胤祥耳边轻轻说了声什么,胤祥的哭声略小了些,再开口却泣不成声,根本无法再说话。这么多年压抑着的委屈与泪水,在这一夜,在这御前尽数释放出来,以至于此刻胤祥没有一个字能说得出口,却将一切都说出口了。
  这时候,胤祥稍许撑起身体,从袖中抽出纸笺,他面颊上泪水肆虐,不断滴落在纸面上,瞬间将上面的字迹洇出来。雍亲王将低声抚慰,小心地将这书信从胤祥手中接过来,随即高举过头,递给魏珠。魏珠则立即将这一卷纸笺递给康熙。
  康熙望着纸笺上的水迹,望着字迹一点点在纸面上洇开,这情景,实在是太熟悉了。
  “去取清水来!”做皇帝的沉声下令。
  少时清水取至,康熙命魏珠将纸笺展开,浸在水中。早先那纸笺已经干了,浸了十三阿哥不少痛泪之后,已经显了不少字迹,此刻整幅纸面上的字迹完全显现,康熙只扫了一眼,脸色已转铁青——
  若是这封纸笺,不是十三阿哥亲手交出,而是从旁人手里取得,康熙十九早已取信,就算能留十三阿哥一条性命,康熙也会借此机会收拾十三阿哥身边所有的人,好让这个儿子就此绝了指望……
  康熙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写这封矾书的人,将他的性情脾气摸得太准了,知道他一件这矾书,会毫不犹豫地疑上胤祥……这当皇帝的甚至在想,若是换他自己攻讦政敌,大约也会可能用上这样的罗织与构陷。一生都与权术相伴的人,熟知套路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套路之中而不自知。
  所以胤祥才会这样痛苦和无奈,才会乞求康熙,请这位皇父取了自己的性命算了,省得无边无际地苦苦熬着,倒不如一了百了。
  康熙再度扶着炕桌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他除了多疑之外,还有个毛病,就是护短:自己惩治起有异心的儿子来从不手软,可若是旁人为了私利欺负到他儿子头上,这与欺负了他无异。
  “胤祥,你这件‘矾书’,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康熙寒声问。
  但凡敢这样构陷他儿子的,他要对方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什么分量敢生这种逆心。
  “回皇阿玛的话……是今日,从,从清虚观所得。”胤祥总算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带着浓重的鼻音回复康熙的问话。
  “清虚观?”
  康熙背着手,转过身,望着两个儿子。
  难怪,难怪刚才富达礼拉着齐世来求见的时候他觉得如此怪异——听着很明显,齐世乃是有备而来,要从清虚观搜一件什么东西,结果又没搜出来,富达礼便以这个为借口,偏袒本旗的佐领,将对方暴打一顿。
  富达礼的路数康熙非常了解,再加上齐世动用旗丁令康熙忌惮,欺侮女眷令康熙不齿,所以康熙便下令将齐世交由大理寺处置。
  可是如今陡然多出了一封“矾书”,便是给早先清虚观的谜案补上了一环,一切都清楚了。康熙凭空想象,若是这封“矾书”没有被十三阿哥取得,而是被齐世搜了出来,现在会是一副什么情形……想着想着,康熙竟然有些不敢想。
  他望着下面跪着的胤祥,忍不住右手在空中挥了挥,大声道:“胤祥,你放心,有朕在此,有朕给你做主!”
  ——朕会保护你,不再让你受这等委屈。
  十三阿哥一场恸哭,倒是瞬间激起了康熙皇帝的保护欲,此刻他既是在对儿子们说,亦是在对自己说:旁人越是这样害他的儿子,越是说明他的儿子有能耐,令旁人忌惮。这样的儿子,他若是不好好看护着……那他岂不是傻?
  “齐世这人,还真是不配做朕之亲眷。此人秉性不肯安静,有如狝猴。说来这狝猴之名,当年还是二阿哥所取。以前二阿哥每每提到此人,都称他为狝猴都统。在朕看来,此人与一只惯会狂吠的悍犬相类,不是什么好东西!1”
  康熙言语刻薄,既然齐世欺负他儿子,他便干脆将其痛骂一顿,丝毫不顾底下两个儿子听得都有些尴尬。
  “皇上,十三弟早先曾将这封矾书向儿臣描述过,儿臣也以为齐世此人,居心叵测,”雍亲王于这时开口,“但儿臣想,这封矾书,想必是对十三弟的笔迹非常熟识的人,才能仿冒他的笔迹,甚至行文的习惯,写出这样一封矾书!”
  雍亲王点到即止,说到这里,便再也不往下说了。康熙生性多疑,这个疑点早已存在胸中,只是不肯点破。
  都说虎毒不食子,他没有害子之心,却禁不住自己的儿子们互相内斗,他要为一个做主,便意味着可能要惩治另一个。
  康熙盯着眼前的这封矾书,心里很明白,能写出这一封矾书的,只有那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  1康熙原话是:齐世为朕之亲,秉性不肯安静,有似狝猴。狝猴之名,是二阿哥所取。二阿哥甚恶之,每言及,则呼为狝猴都统。看来好与吠犬相似,然犹非好犬。
  康熙这人确实是比较毒舌的,即便是对亲家公也不例外。
  传说,后来雍正帝修编《圣祖实录》,觉得康熙将亲家骂得太狠,有违圣德,便下旨将“齐世为朕之亲”这六个字删去……其他都留着。


第203章 
  石咏一直候在乾清宫的小书房外。
  他曾听见十三阿哥失声痛哭; 瞬间揪心,也听见康熙皇帝高声痛骂正红旗前任统领齐世; 石咏便暗暗松了一口气。只是这一切似乎都不关他什么事儿。
  他独自一人在乾清宫候了良久; 忽然听见有宫女前来向魏珠禀报; 说是太后有些不适; 德妃娘娘请皇上过去慈宁宫。
  太后的健康实在令康熙悬心,这做皇帝的二话不说,立即命摆驾慈宁宫。魏珠带着几名太监与侍卫; 手里提着一枚马灯就往慈宁宫赶过去了。
  石咏又等了一会儿; 见到雍亲王扶着十三阿哥从小书房里缓缓走出来。十三阿哥早先动了情肠,此刻情绪已经完全平静下来; 但是脸色苍白; 额头上隐隐有汗,想必是刚才在御前跪得时间太久; 膝痛难忍。
  这时魏珠的徒弟小徐赶过来服侍; 说是皇上传了话; 请雍亲王与十三阿哥先出宫回府,今夜所说之事,明日再议。
  雍亲王与十三阿哥对视一眼; 都觉此前德妃来人禀报太后病情; 似乎太巧了些。毕竟他们刚刚谈及这桩“伪矾书案”的首尾始末,康熙皇帝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却突然被人打断,难免令人生疑。
  可即便生疑又如何?皇上叫人出宫回府; 他们便不能还在这宫里待着。
  十三阿哥走了数步,脸色更差,连小徐也看出来了,连忙问:“十三爷,可要奴才去寻一名御前侍卫来背您出宫?”
  石咏听了便道:“不必如此麻烦!还是我来吧!”
  他说着背转身蹲下,待十三阿哥攀住他的肩膀,这才起身一托,将十三阿哥背了起来。对方是个成年男子,石咏原本未必背得动的,好在上回在九阿哥府上吃过亏以后,石咏锻炼了一二,此刻勉力背着,也不觉得太吃力,只转头望着雍亲王,请雍亲王先行。
  雍亲王一向冷面冷心,此刻见石咏如此干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