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卧床养病的这期间里,石咏断断续续地将清虚观,以及之前之后发生的事儿慢慢讲述给他桌上那只红娘的瓷枕知道。
  红娘登时嘚瑟得不行:“看我说的吧?”
  在她眼里,清虚观于石咏就如普救寺于张生,简直就是福地。
  她又接着问:“英小姐是什么样貌?一定是天上少有、地上难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吧?”
  石咏:“……嗯呢!”
  他知道用这种回答方式很容易杀死谈话,但是英小姐么……他反正觉得用啥形容词都不为过。
  红娘:“她对你有什么表示没有?”
  石咏:“……没有!”
  红娘:“你能不能别再两个字两个字地回我话了?”
  石咏:“好的!”
  红娘:……
  “对了,那件斗篷,你回来时那件斗篷我可从没见过,是怎么来的?”红娘好像突然发现了问题关键。
  石咏想了想:“我借了她一件披风,这是她换给我的。”
  “换给你的?”红娘不厌其烦地指点不开窍的石咏,“咏哥儿,你该多从姑娘家心里头想这件事儿才对。你想想,一位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与你共骑了那么久一段,回头非但没有将你借她的披风还给你,而是又回赠了你一件,这说明什么?”
  “雨大,那件披风被淋湿了,不好再穿。”石咏想了半天。
  “哎哟我的傻哥儿,这明明是说旁人并不讨厌你才是啊!”红娘十分恨铁不成钢。
  “咏哥儿,等你病好了,就赶紧上门提亲。对了,你先打听一下,人家的爹娘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提亲要拎一只雁,一只羊,黍稷稻米面……哎呀总之你得赶紧一一准备起来。这事儿明摆着,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石咏颇为无语,只在想究竟是哪位“先贤”评价过的,说女人的想象力咋就那么敏捷,能从仰慕一跳就跳到爱情,一眨眼的工夫又从爱情跳到结婚1。他眨眨眼随口问:“若是一直没有东风怎么办?”
  红娘大急:“没有东风,你也得自己造些东风出来呀?让我想想,张君瑞当年是怎么追上的莺莺小姐。那时是叛将孙飞虎围了普救寺,要强娶莺莺小姐。张君瑞就去求了老夫人亲口许婚,然后去找了他的好朋友白马将军,解了普救寺之围……”
  “咏哥儿,记得我说过的么,千万别怂,好姑娘就得使劲儿追。”红娘不忘给石咏打气,“你是个好人呢,在我眼里,无论多好的姑娘,你都配得上!想当年,莺莺小姐还是崔相国的千金呢,还不是一样嫁了张君瑞?”
  石咏心想,也是,没有东风,他得想法子自己创造东风才是。
  病休两日之后,石咏痊愈得差不多了,第三日他照样去上衙,将给太后准备的寿礼先拿去给十六阿哥看过。十六阿哥一见之下,立即放了心,只说一定没问题,并且问石咏肯不肯多做几件,若是他愿意多做,十六阿哥就立马掏银子预订十件,甭管多贵。
  石咏却苦笑摇头,请十六阿哥先等等,等他过了康熙那一关再说。
  十六阿哥凭空想想皇阿玛的脾性,晓得石咏这回比他更沉稳些,当即拍拍石咏的肩,祝他好运。
  待到了早先石咏应承的日子,那天他很晚才递牌子觐见。魏珠却匆匆来传,道:“石大人,您怎么才来,皇上都问过好几遍了。”
  石咏指指日头,说:“天色总要暗一些才好!”
  魏珠见过当年太后万寿时在慈宁宫的那一出表演,想想也是,多少又为石咏觉得担心,小声说:“您可得记着,上回皇上甲子万寿那回,造办处做的那一件,可没讨去什么好儿……眼下太后的身子并不算好,皇上指着太后万寿时逗逗老人家欢喜。您这件,可是极紧要的。”
  石咏感激地点点头:“多谢魏总管指点,这个我省得。”
  他很自信,自己和造办处原先那起子只晓得歌功颂德的人,还是不大一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1世界级的先贤简·奥斯汀。


第205章 
  石咏和当初甲子万寿时那些只晓得歌功颂德的人; 全不一样。然而这回他给康熙皇帝所展示的,内容一致; 区别只在形式。
  他在早先给仁宪皇太后和康熙皇帝所制的“动画”放映机的基础上; 增加了一个投影设备——
  早先石咏所制的放映机; 画幅很小; 基本上只能供一个人观赏。如今他有玻璃厂的基础,能磨制透镜,也有了煤油灯这样相对稳定的光源; 便有这能力; 将放映机放出的“小画幅”,投射到更大的空间里。
  康熙皇帝此刻在乾清宫的小书房里候着; 坐在炕桌旁; 手中拈着两个文玩核桃,不停转着; 冷眼望着石咏指挥人来来去去; 将玻璃窗上的厚帘子罩下; 又将那仪器调前调后,打出的光调大调小……折腾了好一阵,石咏终于过来请示:
  “皇上; 已经预备好了。这一段; 是专门为您准备的。”
  随着手摇柄骨碌碌地转起,康熙皇帝对面一整面白墙上尽数打上了光,图景不断晃动、出现,康熙一下子忆起来; 这一幕,他以前见过的。
  那时是他的甲子万寿,儿子们凑趣儿,便命造办处的工匠们仿着太后万寿时的“科尔沁风景”,也制了一段动画,请他观赏。
  然而康熙皇帝看了之后,心里却全然不是味儿——那画幅太小了,只能供他一个人欣赏。
  愿意歌功颂德当然好,可这歌功颂德也应当歌颂给天下人听,给他一个人听是几个意思?再说了,他自己做过的事儿,自己便记不得吗?竟还要这些儿子来提醒?
  直到现在,康熙皇帝都还牢牢记得当时心中的不悦——这段动画,远不及内务府营造司从西华门楼脊取出的太皇太后真迹带令他感动。
  然而此刻石咏在早先的设备之外,又加了一些东西,竟将当时只有他一个人能见的图景,投影到整个一面粉墙上,这便能很多人一起观赏了。
  这便动画还在放映着,康熙已经迫不及待地问石咏:“还能放得更大些么?”
  石咏点头:“最大能放至五丈阔,三丈高,若是再大,就不清楚了。”
  康熙想,这倒也够大了。
  没过多久这位做皇帝难免又挑剔起来,“光是图景,也太无聊了。”
  石咏连忙道:“回皇上的话,若是正式播映,就需要鼓乐了,同时可以事先准备好用以解说的词句,命人在一旁,配合着画面朗诵出来,那个便叫‘画外音’。”
  康熙心想:“画外音”,还挺贴切的。
  少时一出动画放完,康熙不由也随着画面将自己的“功绩”回顾了一遍,不由得洋洋得意,心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心想为何他上回甲子万寿之时没有觉出这样畅快呢?
  “你这也不过是施用他人所绘制的旧版图样,原样播出,不值得夸奖!”康熙一转脸,立即给石咏挑起了毛病,“朕是说清楚了的,朕命你给太后万寿献礼,所献也必须是太后所喜的花样,你不会告诉朕,你还是打算将太后看过一百遍的图样再请她老人家看一遍吧!”
  石咏赶紧答:“自然不会,太后万寿,有给太后献上的新品。”
  “赶紧放来,朕要先瞧瞧。”康熙也不晓得为何,竟对这个小小官员所制的新奇物事格外感兴趣。
  “谨遵圣命!”石咏赶紧应下,亲自过去仪器那里,将原有的画幅尽数换出来,换上一卷新的。
  少时宫人再次转动手柄,动画再一次被投映至康熙面前的墙面上,只见开篇画面依旧是科尔沁的景致。
  “不过不失,但也未见多大进益!”康熙摇摇头,表示嫌弃。
  可接下来,画面突然从科尔沁草原转至京中,红墙金瓦,依稀便是紫禁城的模样。
  康熙皇帝情不自禁地道:“是呀,太后便进京了!”
  他也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仁宪皇太后就是在他出生不久之后进京,入宫不久便立即封后。他们这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却在一起生活了六十多年,这也算是难得的缘分。
  接下来,画面是太后所去的各处风景,承德避暑山庄、山西五台山、海淀畅春园……最后的画面是在慈宁宫,出现了当年太后庆贺七十大寿时,百官朝贺的场面。
  康熙回忆起自己当时还曾亲自下场跳舞,彩衣娱亲,忍不住也笑起来。
  最后这一幅乃是大团圆的图景,慈宁宫前,太后与皇帝坐在正中,宫中诸妃嫔则在一旁围坐;下首,左边坐着诸位皇子阿哥,另一边则是皇子福晋们,底下还有好几名幼童奔来跑去,显然是太后的第四代。
  这短片便在这样一幅儿孙满堂的景象中结束,康熙看得满心欢喜,点头道:“好,这个寓意更好!”
  早先的“花开科尔沁”的确是勾起了太后的乡愁,然而太后年事已高,无法再长途跋涉回归科尔沁,这乡愁便很难纾解。倒是石咏新制的这一幅里,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情景,能给人无限慰藉。
  刚刚赞过,康熙已经又挑起毛病:“还是老毛病,得配上鼓乐才行……刚开始可以用蒙古的鼓乐,待一转至京中,就用宫里的鼓乐。最后那一段要欢快些的,得是拜寿的曲子……对了,太后喜欢听戏,你看看中间哪一段可以加戏腔的——”
  石咏在一旁听得直愣神:这位的要求还真的好细好多啊!
  康熙皇帝望着眼前一大幅定格了的全家福,突然喊了一声“停”,然后一跃下炕,自己走到对面的墙面跟前,说:“届时太后看到这里,朕就亲自走到这里,朕的儿子们一起站到朕的身边来,还有朕的皇孙们……太后原本见到的是一幅画出来的百子千孙图,然而这一刻,这图景便都成了真!”
  康熙皇帝自己就曾经亲自为太后起舞祝寿,此刻前去充当一幅“真人版”百子千孙图,自然不在话下。
  上了年纪的皇帝,站在光影中,仿佛已经想象到了太后满心欢悦,笑开了花的场景。
  石咏听了这等“创意”,除了赞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