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住在百花深处的老妇人,每天都穿着簇新簇新的绣鞋在胡同里出入,每天跑一趟地安门,看看良人归未归,这个故事感人至深,但也总令石咏背后有些发凉。
  他与古物儿打交道打得多了,免不了会与百岁千岁的灵魂打交道,导致有些时候他分不清与自己交流的究竟是人还是魂。
  这位百花深处的老妇人,他搀扶过,背过,帮人摆过花盆儿,知道对方身体不算很轻,日头照有影儿,但是他却从没听对方说过一个字,甚至也没怎么见过街坊邻里与老人家互动,因此石咏渐渐地起了疑心,不晓得这一位是不是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人物”。
  偏生这种“疑心”他又不能与旁人交流,万一冒冒失失问出去了岂不是对旁人绝大的不礼貌?
  今儿有如英在,石咏便想借妻子的眼光,来看一看这位老人家。
  这话他并未明说,但是如英在石咏身边,盯着石咏看了一会儿,嘴角微翘,已经有了主意。
  少时夫妻两人已经来到了胡同里,石咏早就与大杂院那边的街坊都混熟了,见了人一一打招呼:“蒋大娘、李婶儿……这,这是我媳妇儿!”
  大杂院的人听说石咏带了新媳妇到此,纷纷跑出来看,见了如英,纷纷都赞是好模样。如英听石咏的描述,已经将胡同中众街坊都记住了,此刻也跟着一一招呼,竟没有一个叫错的,一下子赢得了全部街坊的好感。听说小夫妻打算挑些花草,莳花的两家赶紧将她们近日养得最好的盆花都捧出来。
  如英的记性与品味都不错,她惦记着石家人的喜好,给石大娘挑了两盆茉莉,两盆栀子花,都是花色素淡但是香气馥郁的那种;给二婶王氏则挑了两盆颜色鲜艳的月季,另外又剪了两枝素馨准备给王氏插瓶用。至于她自己……如英扭头看看丈夫,见石咏冲她点点头,让她自己放手去挑,如英才依着自己的喜好挑了两盆。
  一时石咏付了账,李寿赶着进来,帮忙将盆花一盆盆地都搬了出去。
  石咏则陪着如英来到大杂院外胡同里,一扭脸,见到那位百岁老太太正扶着墙,慢慢朝这边挪过来。
  “就是那一位!”石咏与如英咬耳朵。
  如英则反问:“哪儿?”
  石咏朝老妇人那里努了努嘴,他视力不错,看得一清二楚,老太太今日脚上依旧是一双簇新鲜红的绣鞋,纤尘不染,走在乌青色的柏油路上格外显眼。
  “哪儿呢?我没瞧见人那。”如英探头张了张,扭过头,睁大了眼,无辜地望着石咏。
  石咏的脑海里登时“嗡”了一声,后心有点儿发凉,心里转过十七八个念头:他很清楚自己与旁人的区别,他知道自己能听见什么而旁人听不见什么,然而他能看见旁人看不见的,却还是头一回。
  一想到这里,石咏并不算太害怕,可到底是有些惊异,一时便也瞪着眼望着如英。忽见如英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笑意,唇边一对小酒窝开始若隐若现,显然是在憋着笑。
  “你——”
  石咏反应也快,马上明白过来:如英这是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她其实早将老人家瞧得一清二楚。
  早先他谈及这位老人家之际的犹豫与委婉,早就引起了如英的注意,她不用多想,已经猜到石咏在担心什么,索性便顺着石咏的担心往下说,果然瞬间吓了石咏一大跳。
  “太皮了!”石咏牙痒痒的,这个媳妇儿,实在是太顽皮了,他伸出手,真想伸指在如英小脑门儿上弹个脑瓜镚儿,如英眼里的顽皮与好笑一下子转为乞求,仿佛一个犯了错的孩子正眼巴巴地看着石咏,石咏那脑瓜镚儿自然就弹不下去。
  如英见石咏一脸想发火又发不出来的表情,赶紧低眉顺眼地做乖巧状,她扭头见那老妇人正扶着墙走得缓慢,赶紧冲石咏做了个讨饶的神色,然后快步走上前,伸臂搀住那位老妇人,在她耳边说了些什么。
  老妇人偏过头,看了看如英,那苍老干瘪的一张面孔,竟然难得地露出笑容。如英便扶着老人家慢慢地一步步向前挪,一直挪到大杂院门口。
  蒋大娘见了这情形,连忙笑道:“石大人,可见您是个尊老敬老的,你是如此,所以娶来的媳妇儿也是一样。”
  石咏在一旁看着,正好见如英也抬起头,两人对视一眼,如英眼神灵活,好像在小声小声地认错:人家已经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了……
  石咏一颗心早已化了,哪里还有半分脾气在。
  如英则继续扶着老妇人进院。那老妇人也凑在如英耳边说了句话,似是要她等等,然后自己慢慢挪进屋,少时取了一对大红绣鞋出来,塞到如英手里,要她收下,如英待要谦让,老妇人总是不肯。
  这时候蒋大娘又出来,笑道:“老太太做了几十年的绣鞋,手工是极好的。这样的好鞋她还有一大箱,平时又爱惜,轻易穿不坏的。石奶奶若是不嫌弃,便收下吧!老太太总有百岁了,沾沾老人家的寿气也是好的。”
  石咏恍然大悟:人家竟是做这个营生的,难怪这许多新绣鞋。
  如英听说,当即将那对绣鞋收下,捧在胸前,往心口贴了贴。老妇人满是皱纹的脸登时笑开了一朵花儿。
  一时天色不早,石咏与如英算是满载而归。一路上石咏盯着媳妇儿,总还记得如英刚才好好地“皮”了一回的事情。
  可不能这么便宜了她,总得找回场子来才行。
  如英偶尔见到丈夫的眼神,大抵便能猜到丈夫在想些什么,突然觉得好像是自己挖坑给自己挑了,于是头一低,那张俏脸便慢慢涨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  1“百花深处”的园林形态主要参考高凤翰的《人境园腹稿记》,很多人认为该书中的《人境园》与曹公笔下的大观园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227章 
  石咏小夫妻新婚燕尔; 鱼水相谐,唯一遗憾的是十六阿哥还未等他将婚假尽数休完; 已经亲自上永顺胡同来; 提溜了他赶紧去上班; 因为差事等不及了。
  其时西北形势已经明朗; 拉藏汗已经败亡,策妄阿拉布坦几乎以一己之力将西北搅得鸡犬不宁。若朝廷再无动作,等到对方能与朝廷分庭抗礼之际; 其他漠南漠北王庭大约也不会再听朝廷号令。到那时; 即便再向西北增兵,只怕也晚了。
  康熙皇帝宣了十六阿哥奏对; 问过内库的情形; 十六阿哥从御前下来,便去翻内库的账簿; 心知大军到时说走就走; 筹措粮饷之事决计耽搁不得。虽说筹钱这并不是他内务府一家的事儿; 但十六阿哥受了康熙皇帝的叮嘱,知道事关重大,因此不敢耽搁。
  他抱着内库各种前朝旧物古董的单子去寻石咏; 石咏一听也有点儿傻眼:
  “八十万两?”
  ——目标订得好高!上回在松鹤楼; 内务府精品尽出,再加上造办处玻璃厂的能工巧匠倾尽心力制作的珍贵玻璃器,才拍出了超过一百万两的高价。
  “这还只是第一回 ,爷从内务府过来之前算过账; 这样的拍卖恐怕今年还得多开几回,才能填上那个皇上说的那个窟窿。”
  “为什么会这么多?”石咏实在是搞不懂,他在内务府当差的时候多了,对内库的情形多有些了解,内务府产业不少,每年的进项总有数百万两,没想到十六阿哥竟然还要这样辛辛苦苦地抠钱。
  “别提了,你想想,已经花出去的先不提,单只皇上去热河避暑,巡幸塞外,调动行围官兵,随行官员大臣也总不能让人家自己掏腰包吧!这就小一百万两银子花出去了,再加上对蒙古王公的赏赐,总在一百五十万两上下,内库如今也就三百多万两银子,这一下就去了一半,别提年底还有太后的周年,皇上那意思,也铁定是大办的……”
  石咏无语,原来康熙的旅游费用就已经这么高了。他突然记起以前曾读过史料,说是四阿哥登基为帝之后,这塞外行围,是一次都没去过。石咏突然很能理解如今的雍亲王:贵,太贵,旅游一次,实在是太贵了!
  “咱们先别提到底怎么节流的问题了,这也不是咱能管得着的。总得先想着开源才行。”十六阿哥无奈地叹了口气,“内务府库存的好东西都在这清单上,咱们总得想个法子,把眼前的难关先度过去,再说其他。”
  石咏想想,也只有这样了。
  于是两人便一道坐下,飞快地翻阅内务府库房里堆积的那些古董物件儿的名录。
  石咏聚精会神地看着,十六阿哥却有些心神不宁,隔了一会儿,便将簿子放下,发了一会儿呆,突然道:“茂行,你说爷需不需要跑一趟百花深处?”
  石咏只道十六阿哥要亲自莅临现场检查拍卖会的布置工作,只点头应道:“好啊,十六爷想去指点指点,卑职实在是求之不得。”
  十六阿哥扭过脸,白了石咏一眼,道:“不是咱们内务府那座园子,也是说……十四哥的那处,外宅……”
  他自己说出来也颇为无语。如今已经有些流言蜚语传了出来,说十四阿哥时常在这座外宅里招待他“看重”的谋臣与将领,甚至有人传说,若是想结交十四阿哥,只消将厚礼送给百花深处住着的那一位,将人哄高兴了,便能搭上十四阿哥这条线。
  石咏也听过这等传闻,也觉得颇为无语:国家大事,怎么到了十四阿哥这儿就听着这么儿戏呢?可这到底为何,竟连十六阿哥也动了心,想往十四阿哥那里靠一靠。
  “十六爷可是听到了什么消息?”石咏问。
  他晓得十六阿哥是在御前跑得最勤快的皇子阿哥之一,而且康熙对这个汉女所出的幼子颇为宠爱,好些政务并不避忌,会透露给十六阿哥知道一二。
  “是的,”十六阿哥一点头,“我看圣心已经拿定了主意,十四哥代天子出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那平郡王呢?”石咏突然想起了他家拐弯抹角的亲戚荣国府,平郡王乃是荣府的女婿。
  “也一起,十四哥是主将,但还需要一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