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正是当年石咏在苏州见过的两名史侯之中,年轻的那一位,忠靖侯史鼎。
  史鼎定了定神,才想起石咏是什么人。他在京中有些耳目,知道石咏自回京之后,连升四级,如今在正五品的位置上,此外还娶了十三福晋的侄女。史鼎自然不敢小觑,肃容与石咏见礼,口称:“石大人!”
  但史鼎进京绝不是什么当差。他早些时候丢了江南通政司的差事,说是辅佐兄长执掌苏州织造,其实又与赋闲何异。听见石咏问起他是否进京公干,史鼎忍不住老脸一红,道:“也不是。不过因为先长兄膝下留有一女,去年已及笄,不日将嫁。本侯来京,是为了侄女主持出嫁之仪的。”
  感情史家的姑娘……湘云,到了出嫁的时候了?
  史鼎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特地跑到百花深处来,石咏难道还不晓得他是来做什么的么?早年间苏州织造曾经一口气送八阿哥数万两白银,五名良家女子,并为八阿哥在承德修园子送来了无数上等木料与湖石。可待到如今看看觉着风向不对,想起来要打点十四阿哥了?
  石咏只说自己过来百花深处这里是为了内务府的差事,他伸手指指前面的拍卖行,说那头就是内务府的产业。
  史鼎便诚心请教,向石咏打听吴氏私宅的情形。
  石咏便将吴氏闭门不出的情形交代了一番。史鼎听了非常失望,但还是谢过石咏,说:“看来本侯只能到兵部门口守着,看看什么时候能见大将军王一面。”
  石咏点点头,笑着祝他好运。但想这位还真是不见黄河心不死,这般明晃晃地在京中结交皇子阿哥,是真的以为旁人都瞎吗?
  没过几日,石咏听十六阿哥也提起了这一位。十六阿哥嘟嘟哝哝地抱怨:“都晓得苏州织造是个炭敬冰敬的大户,没想到这回史鼎进京,竟没往爷这儿跑一趟,就直接回苏州去了。”
  石咏听说,也吃了一惊:“那位史侯爷,就这样回南了?”
  “是呀!”十六阿哥悻悻地说,“人家总算是见到了十四哥一回,之后便立即回南了。爷可不算他什么正经主子。”
  十六阿哥的确不算是史鼎的正经上司,但却是其兄史鼐的顶头上司。史鼎这次进京,压根儿不见十六阿哥,的确是非常失礼。
  此外令石咏更加吃惊的是,如英曾经提起过,寄住在荣府的史家大姑娘,将婚期定在了腊月里,总要在年内完婚的。这史鼎,口口声声是为了侄女儿的婚事来的,那边刚刚将婚期定下,这边史鼎却快马加鞭地回南去了……这到底是哪门子的叔父呀!
  随着天气一点点转凉,石咏的差事越来越忙。大将军王出征在即,内库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营造司亦有几处亟待完工的工程。一时石咏又觉分身乏术,好在他在两边各自培植起了几名得力的下属,技术上有唐英和“样式雷”支持,两边的差事都还算是有模有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是石咏往往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这日他回椿树胡同,直接先进西院。西院那边头一进,石喻正在自己屋里温书,见到石咏进来,从书房里冒个小脑袋出来打个招呼。
  兄弟两人一起去上房看望石大娘和王二婶。石大娘慈爱地对石咏说:“去把你媳妇儿也叫来吧。咱们这小门小户没那么多规矩,一家人坐在一处好好吃一顿饭!”
  石咏当即应了,赶紧去东院。东院上房没人,倒是东厢那里的玻璃窗内正透着灯光。
  石咏过去敲了敲门,如英的声音在门内欢然响起:“茂行哥回来了啊?”
  “看看我,按照你说的,把这些碎瓷片都归了出来呢!”
  东厢的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放置着十几个小木匣子,以前大约是盛放首饰或是针头线脑之类小玩意的。匣子里面盛着各色碎瓷片。
  早先贾琏塞给石咏的那只藤箱,压箱底儿还有些碎瓷片,石咏一直没工夫把最后那些全部收拾清理出来,正好如英说她有工夫,石咏便放心地将东西都交给了媳妇儿,指点她按碎片的釉面颜色、瓷土质地,一一分门别类,归置在不同的小匣子里。
  这些本是水磨功夫,就是需要人耐着心思,一点儿一点儿地比对分类。前儿个石咏来看,如英还有大约三分之一没清出来,没想到今儿个就全得了。
  石咏赶紧谢过媳妇儿,如英却又指着一匣子有些与众不同的碎片说:“茂行哥,你看这一匣,总有些碎片我瞅着不是瓷器,倒像是碎玉,就都收拾在这里了。”
  石咏登时记起,贾琏这一藤箱东西,当初就是混了好些不同材质的。他大致扫了一眼,的确是玉质。石咏当即豪气地说:“回头我一一检视一遍,若是真有足够的好玉,给你磨个玉戒指可好?”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的余光尚且瞟着那一匣子玉碎片,瞬间觉得那些个碎片竟然都稍许抖了抖,连带反射出的玉光也跟着晃了晃。


第242章 
  石咏与如英一道; 过去西院上房陪母亲一道用饭。
  早先石大娘一直不肯让如英立规矩,但今日小叔石喻也在; 如英便端着长嫂的架势; 先给坐在炕桌前的石喻布了菜; 又给坐在花梨木小饭桌边的石大娘和王二婶盛汤挟菜; 这才坐在石咏手边,与石咏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石大娘忍不住问问石咏近来差事办得如何。石咏却舌头打结; 说不出什么; 甚至有时候要如英胳膊肘推推他提醒,石咏才能省过来母亲问话了。
  石大娘非常体贴儿子; 觉得石咏当差辛苦; 就该让他好好安生吃一顿晚饭。于是石大娘只有一搭没一搭地与炕桌上盘腿坐着吃饭的石喻聊天。石喻妙语如珠,时不时将伯娘与母亲逗笑。如英听了也会抿着嘴微笑; 但只有石咏一个人听不见似的; 只管捧着饭碗发愣。
  一待吃过饭; 小夫妻两个陪石大娘和王二婶饮了些茶,石咏便先告退出来,留如英一个再陪母亲说说话。
  他一回到东厢; 旋亮煤油灯; 望着桌上那一匣子碎玉,立即精神抖擞,坐下便将这些碎玉一片片地托在手上仔细研究,一面研究一面说:“这玉质真不错……”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煤油灯的火焰稍许晃了晃; 那些碎玉表面的光泽又一次晃动。
  石咏则揉揉眼,想看看自己究竟是不是眼花了,再凝神盯着这些碎片,眼前却再无异常。
  石咏伸手将匣子里的东西往桌面正中一倒,一五一十地开始清点。碎片总共三十七片,这个数量也不算是太离谱,真要修起来,比修红娘那只瓷枕的工作量可要小多了。
  然而这些玉器碎片碎得非常不规则。而起碎玉器的拼接比碎瓷器的拼接难度不少,石咏将每一片大致都看过,只觉得形状各异,一时没有什么头绪,完全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将这些碎玉拼起来——若想要两两比对,看截面能不能对上,这也一样是极耗工夫的事儿,而且石咏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困难:他完全不知道这些碎片是不是完整,保不齐哪里丢了一片,他就根本无法重新构筑这枚完整的玉器。
  正在这时,东厢内灯火一盛,石咏一抬头,见是如英托着一盏灯走进来,灯光柔和,照在石咏面上。
  石咏非常抱歉地对媳妇儿说:“媳妇儿先去安置吧,我这怕是要,怕是还要……再忙会儿。”他一时对这一件神秘的玉器生了兴趣,就总想着要整理出个头绪才能放开手。
  如英没说啥,将灯放下,转身出去,不一会儿又托着一盏茶进来,笑着对石咏说:“这是提神的酽茶。你先忙着,我这就先去睡啦!”
  感情是将石咏打算挑灯夜战的打算都给看穿了。
  石咏颇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谢过了自家媳妇儿。如英临走之前,见石咏摆在灯下那些碎玉的方位,便道:“对了大哥,我早先整理这些碎片的时候,隐隐约约觉得这玉上该是有一条玉筋的。”
  玉筋其实是上等美玉玉身上的一种瑕疵,若是玉质内部的软硬不均匀,较硬的部分就会形成玉筋。这玉筋呈线状或是螺旋状,贯穿玉质,因此即便是玉器碎裂,也能在碎片中看到玉筋的走向。
  如英出身老尚书府,这些好东西自幼便见过不少。此刻见石咏面对一堆碎片,面露为难之色,忍不住提醒一句,然后以手轻轻掩口,打着呵欠说:“我困了,先去睡了。”
  她年纪不算大,每日到了晚间自是渴睡,又不想让石咏分心来照管自己,索性明说她先去睡,好让石咏安心在这东厢里忙自己的。
  只是如英不知道,她的一句话,竟给了石咏重要提示,如英一去,石咏立即坐在桌边,迅速地找到那条玉筋,同时飞快地给碎片编号,一面编号,一面将有玉筋的碎片拢在一起,如此一来,没用多少工夫,就已经将这枚玉器的半边给重拼了起来。
  这时候夜已深沉,石咏望着手中刚刚有点儿形状的玉器,托着腮沉思。
  看起来,这该是一枚玉盛器,大抵是玉杯、玉碗之类,除了基本器型之外,杯身或是碗身上恐怕还另有玉雕装饰,看形状应该是花朵。
  侥天之幸,这枚玉器碎裂的时候,碎开的是玉器主体,那些非常繁复而精美的花枝花蔓的细枝末节都没有损失,这恐怕是不幸中的万幸。
  “好美!”
  石咏实在是忍不住,又赞叹了一句。
  待见证了这样美好的玉质,他哪里还想得起要给如英打戒指的事儿?
  可就在此刻,石咏手下的所有碎片突然同时晃动,有个尖细而铿锵的声音在说:“不要,不要磨戒指——”
  声音里带着抖,可见是怕极了。
  石咏听了赶紧道:“不磨,不磨戒指就是!”
  他用哄人的口气接着说:“说实话吧,你这玉质虽美,但是也太碎了些,要挑一块出来磨戒指还真挑不出,最多只能磨个戒面,或者打一对玉耳坠什么的。”
  话音刚落,手下的碎片已经又一起晃动起来。
  这回碎片们似乎摸清了楚石咏的脾气,晓得石咏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