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随即开始商议,究竟怎么操作这次拍卖的事,石咏去联络外头的药材商人与皇商,十六阿哥则带太医去鉴别这些参的品相,一一分类划等级,统计数量。此外,十六阿哥在人参之外,还搜罗了一些乳香、没药、冰片之类名贵的药材,甚至还得了一具成年虎的骨架,打算将这些也一起拍出去。
  待一切有了眉目之后,石咏便开始准备拍卖流程。拍卖行的规矩,整个拍卖的流程事先约定,有白纸黑字记录下来,并公诸于众。拍卖行的掌柜与伙计只是整个过程的执行者。石咏期望通过这种方法增加拍卖行的公信力,让世人相信,拍卖行是一个无论对买家还是卖家,都一视同仁,认真履行规定的机构。
  这天石咏独自一人在东厢里准备拍卖的各种文书,不知想到什么,偶尔会露出微笑。蹲在他案头的一捧雪当即发问:“石咏,你咋这么高兴?”
  石咏一展眉笑道:“没啥,就是公事上头比较顺利。”
  他也真觉得这一次的事格外顺利,因此停顿了一下,说:“还真从没这么顺利过!”
  一捧雪立即又“嘿嘿”地笑起来。
  背后架上搁着的红娘听了当即抱怨:“唉我说,咏哥儿好不容易差事顺利些,顺利有啥不好?”
  一捧雪笑笑:“红娘姐若是不爱听,就当我没说过。世上最难的是“如愿”两字啊!”
  石咏一听,诧异地放下笔,抬起眉,望着他桌上这件“似修起又未修起”的珍贵玉杯,却并未开口。
  ——世上最难得的是“如愿”二字?
  石咏的确觉得,这次拍卖内务府从吉林收上来的人参,似乎有些太过一帆风顺,各项便利,都得来得太容易了。
  “我倒是没想到,官场上竟还能有这样的便宜。”石咏说。
  那边一捧雪“嗤”的一声笑了,说:“若说生意场上还有稍纵即逝的便宜可占,那是真的,但是官场上可从来没有便宜可占,你眼下占着便宜,许是转眼就要付出代价。”
  石咏听了,登时放下笔,细想此事。
  这一次康熙皇帝将内务府名下的参交给十六阿哥,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发售,较之以前,是一种革新。十六阿哥自己也说,原本内务府往年卖参,会有无数道经手,每道经手都会分去一层利,而这些利益都流去了什么人的腰包,这些人看了今年的情形,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早先看十六阿哥的反应,应当是康熙下了谕令,内务府精简人参的售卖环节,旁人不得与十六阿哥争利。可皇帝的一纸谕令,固然能让那些人不再伸手,但他们难道就会坐看着白花花的银子顺利流进内库去么?
  眼下这批参的拍卖就在眼前,时间场地早已安排好,不便更改。但石咏想想始终觉得不对,刷地一推桌面站起身,对一捧雪作了一揖,道:“多谢指点!”随后大踏步走出门。
  他身后,一捧雪与红娘竟还在叽叽咕咕地不断讨论着。石咏站在东厢外心想,也多亏这一捧雪总有些悲观,遇事好往坏处想……如今这世上,不谨慎些还真是不行。
  天色已经不早,十六阿哥怕是回宫去了。石咏深吸了一口秋日渐凉的空气,打算自己先行动。他立即动身,带了李寿,去了薛宅。
  如今薛蟠已经带了英莲南下,薛母及宝钗和刚进京的宝琴在荣府暂住。薛家只有个二爷薛蝌暂时住着。薛蟠临走之前,曾交代过薛蝌,薛家在京里与石咏有生意上的往来,若是石咏来借薛家的管事,薛蝌但借无妨。
  这薛蝌早年在南边也是一直打理祖传的生意,待人接物极为稳妥,谈吐清新,不落俗套。薛蝌也从兄长那里听说过石咏的名号,当下极爽快地借了两名能干的管事给石咏,一名老成些,另一名则很年轻,不过与李寿差不多年纪,但是说话行事里都透着精明。
  石咏当即请两位管事出面,替他打听消息,如此如此。
  俗语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薛家的两名管事只用了一天,就打听到了石咏要的消息。第三日,石咏来到内务府府署,坐在十六阿哥对面的时候,他甚至还掌握了一些证据。
  十六阿哥长叹了一口气,苦恼地用手撑着额头,一张面孔深深埋着,甚至不愿抬起来面对石咏:“是爷想得太简单了——”
  “爷何尝不知道这是动了他们口袋里的银子,可是爷只道这次卖参好歹也是为了筹钱供给西征,十四哥也是他们一伙的,他们既指着十四哥替他们卖力打仗,这参的事儿上总会放爷一马。可是没想到,没想到……”
  看来十六阿哥对于他这次触动旁人的利益,原本是有心理准备的,可他还是天真了些,将对手想得太好心,不晓得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锱铢必较的。别说长白山一年产的参了,哪怕动他们一棵参,一根参须须,他们都未必肯放过。
  少时十六阿哥抬起头,一脸的心灰意赖,道:“流拍便流拍吧!回头也让皇阿玛看看,他的这些好儿子们……养着的这些蠹虫!”
  听见“流拍”这个字,石咏当真满心的不是味儿。昨日薛家的管事打听出来的消息,只说是京里的大药材商早已抱团,打算在拍卖的时候拒绝出价,或是故意出极低的低价,好让这次长白山好参的拍卖“流拍”。
  石咏自张罗起拍卖行的生意,就一直异常兴旺,顺风顺水,“流拍”之事,他根本想都没想过。
  可是待见到十六阿哥此刻的一脸颓丧,石咏当真觉得,距离“流拍”两字已然不远了。
  “十六爷,你在说什么呢!”石咏突然提高了声音,对十六阿哥说,声音里掩饰不住愤怒,“您以为这一次放任‘流拍’了,旁人就能放过您么?拍卖之事不顺,头一个受攻讦的不是旁人,是您。”
  一旦这次的长白山人参流拍,早先躲在暗中撺掇那些药材商抱团压价的人,就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攻讦十六阿哥,给他冠上个“无能”的帽子。康熙皇帝的态度怎么样,眼下不得而知,但是他未必会主动去护着一个“无能”的儿子。
  十六阿哥被石咏这么一吼,陡然有点儿慌,眼神有点儿躲闪,道:“茂行,实在不好意思,这次是爷连累了你才对。”
  石咏看着十六阿哥这副模样,实在是有点儿恨铁不成钢,双臂撑着桌面,冷然道:“十六爷您看着吧!给我十天的时间,这次的拍卖会,只要您不想流拍,咱就绝对不会让它流拍!”
  待十六阿哥从震惊中抬起头,石咏早已转身,大踏步地往内务府府署外走去。
  这位皇子阿哥素性不是个遇事就会退缩的怂包,但今日实是因为早先宫里王嫔受了苛待的原因,心情不佳,发发牢骚,没曾想被石咏吼了一嗓子,清醒过来:对啊,爷还真的不能坐以待毙啊!
  可是他一想觉得还是不对,连忙喊:“石咏,石咏……快给爷回来!爷不认怂还不成么?”
  石咏不是要求十六阿哥给他十天的工夫么?可是明明已经散了帖子,昭告天下,拍卖内务府今年人参收成的拍卖会,就在明天啊!


第246章 
  京城最大的生药材商行永济行的老板王开和背着手; 站在百花深处胡同口,望着这条日渐繁盛的胡同沉思。
  永济行就在这附近不远; 因此王开和时不时会路过这条毫不起眼的小胡同。然而他却怎么也没想到; 这条胡同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兴盛起来。旁人都说是因为这里住着一位“大将军王”的外宠; 也有人说是因为“百花深处”精致的园林和在这里时不时举办的拍卖会。
  然而王开和作为一名邻居; 却知道这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百花深处胡同里的路面修好了,新修的那一段极为平整,无论是居民还是来访者; 都摆脱了以前“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的糟糕境遇。
  “哟,王老板; 您来啦!”身后有两人一起向王开和打招呼。
  “钱老板; 田老板!”王开和眼光一闪,来者都是一向的竞争对手; 眼下却也都是合作的对象。
  “诸位都准备好今日的拍卖了么?”王开和一面作揖为礼; 一面淡淡地笑。
  钱老板砸吧砸吧嘴; 似乎觉得很可惜。但是田老板一向圆滑,当即满脸堆笑,两只眼立即找也找不见; 对王开和意味深长地说:“我等; 自然以王老板马首是瞻!”
  王开和是城中最大生药材商行的老板,因此邀同行一道压价,抵制拍卖,是他发起张罗的。钱老板人如其姓; 最是爱钱,听说了这等安排自然觉得十分可惜;然而田老板惯会趋炎附势,早已表示了一切都听王开和的。
  他们三人都是经营生药材铺的,此外今天赴拍卖会的还会有好些城中大药房和医馆的人。对于知名的医馆药方,参必不可少,而长白山的参,更是参中品相功效较好的,无论放到哪家都不可或缺。
  然而王开和却知道,他们所有参加拍卖的人,今日是铁了心要让这场拍卖“流拍”,原本他也不懂“流拍”是什么意思,毕竟这“拍卖”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儿。后来经指点,王开和才明白就是没人出价,或者只出底价,参卖不上好价钱,好让卖家亏本儿。
  当初那些人找上王开和的时候,王开和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听命,但是对方一劝,王开和最终还是决定服从: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人参拍卖到底是动了谁的利,又对谁有好处。但是王开和还是不敢开罪原先那些以前总掐着他药材源头的那些人。毕竟内务府这次突然就将长白山参改成了拍卖,谁知道是偶一为之还是以后都这么改了?
  万一他这次没有听命,得罪了那拨人,日后皇上对十六阿哥不满意,又将这拍卖的制度取消,那永济行以后又该从哪里买参?对方可是明确说过,如果这次他胆敢不按对方说的做,回头永济行在任何渠道拿药材的价格都会比以前翻一倍,不仅是参。
  王开和看看钱田两位,叹了口气,说:“走吧!”
  一行人走进百花深处拍卖行的院落。如今已是秋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