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开和看看钱田两位,叹了口气,说:“走吧!”
  一行人走进百花深处拍卖行的院落。如今已是秋凉,院门处“枫径”上几株鸡爪枫正红得亮眼,院落里的景色极为怡人,与夏日傍晚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但是王开和等人则全然无心赏景,任由院里的伙计引了,往“藕花书屋”过去。
  看这架势,今日应该是公开竞买。
  王开和除了是个药材商人之外,也是个古董文玩的爱好者,上次曾经随友前来,一起旁观了一回拍卖会,因此拍卖行的大致规矩流程他有所了解。但见内务府将这次的拍卖安排成了公开竞买,他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若是暗标,没准还会有些商人浑水摸鱼,偷偷把价格写高点儿以期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东西拍下。但眼下是明标,恐怕到时掌柜主持拍卖的时候,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冷场:大家都是同行,都在这儿众目睽睽地看着,既然事先都是约定好了的,任谁也拉不下这个脸,在同行一致静默的时候开口出价吧!
  其实内务府已经将各种品相的人参底价报出,王开和认为这个底价非常公道,即便在整个竞价过程中价格再涨上两三成,参价还是有利可图的。
  王开和一面默默结果伙计递过来的拍卖流程文书,打开一看,忍不住发怔,紧接着将在此主持拍卖的掌柜叫过来,问:“……难道,难道今日所拍的,不是参?”
  听见王开和问,所有商人的目光都聚在了掌故身上。那掌柜往旁边看看,随即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们主家说了,诸位大老爷们还未看过参的品相,价格什么的,恐怕还不能立刻决定,因此今日邀大家过来,主要是请诸位品鉴一下参的品相,另外还会公开竞卖几件单件药材助助兴。至于大批量的参,定在十日之后,同样在这里拍卖。”
  这掌柜显得非常坦然。王开和却吃了一惊:正式拍卖往后押了十日,所以这是……拍卖方也察觉了暗流涌动,想办法要拖延时间,以期解决问题了吗?王开和心里“咯噔”一声,有些不好的预感,他知道自己的商行里,某些特定品相的参,存货已经不多了。
  果然,片刻后一排九名穿着一样的伙计站了出来,手中各捧着一只打开的木匣,木匣中都盛着参。
  参的分类先看生长年限,生药房所用的人参,大多是七年左右的山参。而内务府发卖的山参则分为三个大等,分别是七年的、十年的,和十年以上十五年以内的。七年的参内务府是论斤来卖,其余两等则都是按“枝”论的。
  每个大等再分为上中下三品,则是按照个体重量、形状,参须参芦的数量、参皮的颜色等,逐一鉴别,分出品级。总共九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样例都盛在这些伙计手中的木匣中,供前来参加拍卖的药材商人一一查验。这些伙计大多是药铺帮佣出身,药材商人的问题,他们多少能帮忙解答。
  王开和抱着那只最高品级的木匣不肯撒手,心里暗叫可惜:这参的品相多好啊!
  经营生药材商行这么些年,王开和当然知道参经不起久置,即便是大户人家,藏着的好参也会在三五年之内就拿出来用掉,然后换上新购置的好参,毕竟这东西搁久了就没效用了。若是这次拍卖人参当真拍不出去,这些参也无法久置。王开和一想到好东西可能会被浪费,一脸的痛心,旁边田老板就招呼他:“王老板,怎么了?这参难道不好?”
  王开和赶紧背着手走开,一面遮掩着说:“好是好啊,可是我行里如今不缺这个品相的……”
  谁说他不缺的,他缺得很呢!
  一时众人坐定,掌柜的又宣布了一回十日之后拍卖这九大品类的参,届时会另行再送帖子给大家。
  “诸位大老爷,今日除了请大家品鉴这长白山参的品相之外,还有几件绝妙的药品,再次公开竞卖。诸位爷权当是熟熟手,毕竟十日以后拍卖时的情形,与今日一般无异。”
  在正式拍卖之前,拍几件小东西让大家“热热身”,体会熟悉一下拍卖流程。这拍卖行显得格外贴心,丝毫没透着临时改变方案的怯意。这令王开和有些迷茫,闹不清拍卖行究竟是不是听到了风声才将正式拍卖押后十日的。
  这掌柜的说话间先取了一枝锦盒出来,道:“这是一枝百年老山参,底价五百两,有哪位老爷认为愿意出价出在五百两之上的,敬请举牌,并请将报价说与小人知道。”
  掌柜的说着打开锦盒,将里面的百年老参展示给众位药材商看见。
  在座都是懂行的,众人见到这锦盒里的老山参大约有尺许长,粗如小儿胳臂,参须参芦完整,皮色泛黄,紧密而有光泽,都知道是能救命的好东西,寻常时候市面报价应当在八百两以上。
  王开和登时感觉到许多目光朝他这里看过来,他也知道这些人见这参品相如此之好,又如此便宜,动了心。大家看见这拍卖会的流程与预想的不一样,不知该作何反应,于是都看着王开和,想知道他究竟会不会参与竞买。
  王开和硬撑着不肯动,旁人便也不做声。那掌柜的连问两遍,最后忍不住笑道:“各位,这参品相如此之好,若不是小人今日是拍卖行掌柜的身份,自己都想伸手将这东西拍下了。诸位,这样的便宜,此时不捡,更待何时。待旁人捡去,世间就再无这样的便宜了。”
  王开和还是不做声,藕花书屋里便依旧冷着场。
  百花深处头一回举办药材生意的拍卖,难道竟真的这么不顺利,注定要有件商品流拍么?
  这时候后排突然有人站起来,手中没有拍卖行特制的举牌,而是直接伸手举了两张银票,直接说:“五百五十两,我要了!”
  掌柜十分惊异,毕竟他压根儿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但是这人一声粗豪的呼喝打破了眼前的僵局,掌柜的犹豫着,不知是否该接受此人的报价,一偏头往屋角瞅了一眼,接受到暗示了之后连忙满脸堆笑,道:“这位爷爽快!”
  “五百五十两,如今的出价是五百五十两!各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啊!”掌柜的继续卖力吆喝。
  自从那一声打破僵局了之后,王开和还是把持得稳稳的,脸上一点儿表情也无,甚至还轻轻地摇了摇头——刚才出价那人他根本就不认识,不是他们业内的人,王开和据此认为是拍卖行安排下的托儿。
  “五百五十两第二次,五百五十两第三次!”那掌柜手起锤落,“砰”的一声,尘埃落定,市价大约八百两的百年老参,落到了那手举银票的人手里。
  那掌柜当即将人迎上来,立即有出纳上来的核验银票,掌柜的则将参匣子交给对方。众药材商齐齐注目,只见这人身材高大,面相看着甚是斯文,但是手上青筋非常明显,太阳穴上亦有血管突出,看着是个练家子。
  少时银票核验无误,这边还倒找了银两。这人将银子往怀里一收,匣子一挟,转身便走,突然一回头,目光冷冽,往人丛中一扫,开口沉声道:“诸位,但行好事,切莫作恶。人人头上都是青天!”
  这帮药材商人一时都被这人的气势给震住了,有些人心里没鬼的觉得莫名其妙,然而剩下那些,心里多少还是装了些不安定,脸上讪讪的。王开和心里更是打着小鼓——他们联合抵制这次的人参拍卖,其实又何尝不是与朝中蛀蠹联手,将这种新鲜的药材售卖方式一起绞杀,好让以后各方继续得利。说到底,最后吃亏的还是普通人、寻常主顾。
  在藕花书屋一角,有个穿着常服的年轻人悄悄抬起头,望着卖参那人离去的身影,心想:请放心,方大叔!
  刚才捡漏拍下那枚百年老参的,不是旁人,是石咏早年间在红线胡同的邻居,方世英。后来在微山湖上,石咏曾承方世英相助,击退了水匪。
  然而多年未见,石咏也不知道方世英是怎么会混到百花深处来的,而且还帮了他的忙,拍走一枚百年老参。
  说实话,石咏是做好这枚老参流拍的准备的。但即便流拍,这也为他争取到了十天的时间,让他准备反击。
  但看方世英行色匆匆,倒真像是买了这百年老参有急用。石咏清楚方世英与那“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有些关系,因此那句“但行好事,切莫作恶”似乎也是方世英在隐晦提醒石咏,莫要为虎作伥。如果他真的作恶,方世英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石咏冷眼看了看藕花书屋中坐着的这些药材商人,忍不住想,人人头上都是青天,这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铁了心要和他对着干的人,不妨放马过来吧。


第247章 
  百年老参成功拍出总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毕竟东西货真价实摆在这儿; 卖得如此便宜,拍卖行又交割得如此爽快; 令人咋舌。
  不少见惯好东西的药材商人; 看见这百年老参被人以这等价钱买走; 肉疼得心都在滴血。可真如百花深处的掌柜所言;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之后拍卖行又拍了两件,一件是“子母参”,分别是一大一小; 一对野生人参; 相依相偎,宛若母子;另一件则是数百年的灵芝; 都没有头一件老参的品相好; 报的底价也低。
  但是王开和这时候也想通了,这些东西都是无足轻重的; 最要紧的还是内务府往外成批发售的人参。所以他不再拦阻; 任急红了眼的同行们将这两件以不高不低的价钱拍下。
  拍卖行压轴的一件乃是一只成年公虎的骨架; 市面上可遇而不可求。有些药材商或是成药铺子为了制虎骨膏到处搜罗,也只能找到几两几钱重的一小块虎骨。可眼前竟有完整的一架。
  这样的东西,拍卖行报了的五千两银子; 若是在市面上; 少不得要八千至一万两的。最后东西被钱老板以八千五百两的价格拍下,加价加了三千五百两。
  王开和晓得钱老板功利心重,眼里只有钱,看他为了好东西舍得出价; 心里虽然能理解,但是要换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