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看向王开和。他们已经大致猜到,是钱老板前日里“违约”,以大金额拍下了内务府发卖的虎骨,所以才会招致今日的祸事。
  王开和叹了一口气,命人去打听,少时福顺茶楼的伙计回报,说是钱老板“拖欠官银”,铺子与家宅都被查封,全家老少被轰出了宅邸。如今他身无长物,只有前日里拍下的虎骨还未交割,存放在拍卖行处。钱老板为今之计,只有将这具虎骨发卖,暂且供一家老小容身。
  可是整个行业今日都聚在此处,直面这“不听话”的钱老板的惨状,还有谁敢接下他那副虎骨,谁敢说自己明日不会也沦落至钱老板这样?
  钱老板一个个求过来,旁人没有一个敢接口的,纷纷往后直缩。有人起了怜悯之心,掏出两枚碎银子,想要塞到钱老板手里,心想这或许能解人一时之困,可是却被身边人使劲儿一扯,被拉到一旁,低声劝道:“千万不要逞强,免得惹祸上身。”
  这人立即退缩了,眼睁睁看着钱老板慢慢挪到王开和面前。
  钱老板与王开和一向交好,此刻见到钱老板这样,王开和眼眶发酸,心如刀绞。可是当钱老板的手渐渐扯住他的袍角之时,王开和只觉得自己全身上下被一种恐惧攫住,像是被定住了一般,一动都不敢动。
  老天知道他袖子里还有二两碎金子,他随身还带着些银票,他只要弯一弯腰,就能将也许是救命钱塞到老钱袖子里,可是此时此刻王开和就是一动也无法动,他脑海里不知为何响起一个声音,“但行好事,切莫作恶。人人头上都是青天!”
  真的,人人头上,都是青天么?
  钱老板见王开和无动于衷,当下手脚并用,慢慢地爬开。王开和却快步赶上,弯腰伸臂,将他使劲儿一推,道:“这儿不是善堂,没人想买你的虎骨,我们还有要事相商,你……你,且下去吧!”
  石咏在椿树胡同自家小院儿里见了薛蝌,薛蝌将福顺茶楼上的事儿打听得真真的,一五一十地都说与石咏知道。石咏非常感激,连连道谢,这才送走了薛蝌,回到东厢门口。
  两件器物又在没完没了地交谈,一捧雪说:“这世上的恶人啊,就是有层出不穷的花招,教你防不胜防。你想,那莫怀古以一个赝品来应付严世蕃,就有汤勤来帮他品鉴;戚继光将假人头送去给严嵩,严嵩就特地命死者的熟人来查验……可见恶人就是恶人,总有你想不到的法子来制住你。”
  红娘在一旁“呸呸呸”,斥道:“你总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须知世上总是好人多过坏人的。”
  一捧雪大约感觉到了石咏进来,便大声说:“头发长,见识短,我不和你这等女人家说话……”
  对方:……我一个瓷枕,哪儿来的头发?
  “……咏哥儿,你说说看,我说的对还是她说得对?”
  石咏缓步走进东厢,脑中兀自在飞快地思索。他听见一捧雪问他,当即回答:“既然坏人那么厉害,总有招数应付……我想我们应该换位思考,自己去当回恶人。”


第248章 
  自从那日福顺茶楼里行会齐聚; 目睹了钱老板的境遇之后,所有人都亲口向王开和允诺; 将信守承诺; 内务府真正拍卖人参的那一场; 他们只会是一群看客。
  然而自那以后; 王开和便一直躲在自家,谁都不见,谁都不敢见。因为药材商人们除了应承王开和; 也想让王开和应承:“若是拍卖时不出手; 那么咱们到底什么时候能拿到参?”
  王开和只能给空头承诺,索性闭门谢客; 关起门来躲清静; 同时他也怕呀。那时他实在是怜悯旧友,往钱老板袖子里塞了二两碎金子; 自那之后他就随时怕有人上门来找他的麻烦。
  然而这麻烦始终没找到他的头上; 外头打听消息的手下却告诉他; 说是钱老板不见了,那副虎骨也不知有没有再被转卖出去。
  除此之外,王开和的人还打听到了一件; 早先和他们接触过内务府属官石咏石大人; 正在积极地联系城中一些较小的药材商铺,并且正在考虑通过在京行商,联络一些外省的药材商人。
  王开和听说这事,低低地叹息一声:“没用的!”
  所谓“较小”的药材商; 那便是连他们的行会都没进去的商家,有可能就是个小药房,平日里坐个大夫问诊,问了诊便抓药。这些商家一般不会在内城营业,一般会选择在外城人口稠密,小门小户街坊居民特别多的地方开业。
  行会入门都有标准,无论是药材商、药房、还是医馆,每年经手药材的价值在一千两以上,便可入会。若是连这个入会的门槛都没达到……王开和也见过石咏,知道是个挺务实的官儿,便难受得接连感叹:“没用的,石大人!”
  每年连一千两药材生意都做不到,这样的药材商,哪怕聚上一百家,也凑不出钱能吃下任何一等长白山参啊,更何况这次的参,共分九等。
  而寻找外省的药材商人,王开和更是不抱希望,道理很简单,你能想到的,旁人也一定能想到。当初吩咐他们抵制这场拍卖的人,难道就不能让周边几省的行商也抵制吗?就算是偶然来了个外地商人,像那小薛老板一样,这初来乍到的,敢有这魄力拍下那么多参吗?再退一万步,就算真有那戆人,一口气吃下了这么多的参,那头寸银钱,调得过来么?
  上头可是发了话了,拍卖之后,但凡银两不能及时入内库,他们这些药材商就赢了。到时就会有人安排,将参按照老法子,老价钱,卖给各家各户……可不是单只卖给他王开和,他王开和只是个领头的、跑腿的,他其实一直没什么私心,只盼着大家共同进退,要好都好。作为引领并庇护这整个行业的人,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并没有错。
  “老爷,外头保和堂的掌柜过来问,他们家有没有参了,盼着咱们能匀几枚给他们。说是吏部左侍郎大人家的老太爷不大行了,要靠独参汤吊一吊。”
  王开和无奈地点点头:“匀几根给他家吧!”
  “是!”永济行的掌柜退出去。王开和心里明白,自家的参,也没有多少了。否则掌柜不会为了区区几棵参,就来向他请示。
  就因为这个,王开和无比希望这短短的几天尽快过去,拍卖的那一日赶紧到来。
  不久,百花深处的帖子再度送至各大药材商处。这次的帖子中附了一份清单,写明了人参的等级、拍卖的数量,和拍卖的底价。
  王开和一一看过,发现竟与早先打听到的底价一无二致。待他按时赶到百花深处,发现伙计们依旧将药材商们往藕花书屋引,说明这一次的拍卖,依旧安排的是公开竞价。
  王开和心内免不了又是一声叹息。不过他晓得,即便拍卖行现在临时改成暗标拍卖也不顶用了。早先药材商们都被钱老板的境遇吓到,谁还敢豁出身家性命去竞拍,不过是的一起躲着做缩头乌龟罢了。毕竟大家都系在一根绳儿上,不可能到最后整个直隶都没有参吧!
  这位行会首脑,在药材这一行当摸爬滚打多年的精明商人四下里看看,便发现前来参加拍卖的人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行会里的人物,除了钱老板之外全到了。行会之外,只来了寥寥三四人,其中一人他认得,还打了声招呼:“乐老板!”
  那人全名叫做乐凤鸣,在前门大栅栏处经营一间小小的药房,叫做“同仁堂”。这家药房在售卖生药材的同时,还售卖各种成药,丸散膏丹之类,据说其祖上曾经搜罗了各种宫廷秘方、古方、历代验方,最近几年开始在制药业声名鹊起。
  但是乐家至今仍是个规模不大的小药房,并不为人所熟知,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乐家祖上是铃医出身。
  铃医就是走方郎中,走街串巷,行医卖药,所诊治的病人,大多是三教九流之徒、寻常平民百姓,用药大多讲究取材便宜实惠。因此乐家虽有一定名气,却并未闻达于京里的达官贵人之间,每年的药材买进卖出的量虽然不小,但以其价值计,还真不能稳定地达到每年一千两。
  王开和从未想到过内务府的小石大人竟然找上了乐家,“不行啊,这乐家走方郎中出身,能有多少方子是用到参的?”王开和摇摇头,对石咏硬生生将拍卖拖延十天,只张罗出来这个结果,竟感到莫名的失望。
  然而乐凤鸣在业内名声不差,不少药材商都认识乐凤鸣,纷纷与他打招呼:“小乐大夫,您也来啦!”
  “是,这次小可是过来见识见识的!各位请多指教,”乐凤鸣表现得极为客气,老老实实地向业界同行打招呼。王开和与乐凤鸣打过照面,点了个头,却没把他当回事。
  少时拍卖开始。拍卖行的掌柜来到众人面前,他身后依旧跟着那九名伙计,各自手捧木匣,木匣中展示着这次拍卖共三等九品长白山参。
  “诸位,这次拍卖,从第三等第三品开始,依次拍至第一等第一品。我们主家吩咐过,若是有两家甚至几家,愿意合力拍下一品,也无不可,只需各位自行商各自承担多少,能及时缴上款项银两便可。”
  缴款的规矩与以前一样,各家接帖子前来拍卖的,都在拍卖行指定的几家票号中开临时户头缴款,最少要缴一千两。但是据王开和所知,这里所有参与的药材商人,都只缴了一千两的保底额。
  掌柜看底下并无疑问,又提醒一句:“各位,这第三等的参,单价以斤计;第二等与第一等的参,单价却以枝计。请诸位千万不要弄混了。”
  废话不多说,掌柜立即开始第三等第三品,也就是七年生的山参,品相最寻常的那一类。这一类总共有五百斤,拍卖行报出的底价是十两一斤,因此总价是五千两。这个价格非常公道,几乎是市面行情的六七成,甚至比永济行这样向来只做药材批发生意的大户进价更便宜不少。
  这样的底价,人人都知有利可图,可就是没有人敢接手。
  因此掌柜的喊过底价之后,藕花书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