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达礼再开口,声音冰冷:“红线胡同那里的事儿,你以后都少管!”
  佟氏眼珠一转,以为富达礼因为旧怨,不愿意与石家往来,心里登时又舒坦了,连忙应下,然后又转了娇声:“老爷,您看了石家送了什么给五姑奶奶添妆了么?”
  富达礼的气还未生完,只是见佟氏这样,又哼了一声,这才打开了石家送的添妆礼。只见上面只几行清隽的小楷端正写着,“端砚一方、曹素功墨两枚、水墨梅兰竹菊四独景条屏四幅。”
  佟氏出身算不得太富贵,否则也不会给人做填房了。她见了这礼单,就叹了一句:“这倒也罢了,算是份秀气的礼。”
  石家这份礼,砚与墨,都是寻常走礼的时候用得着的。至于那四幅画,佟氏也没放在心上。她只想,石家就算是送,又能送什么样的好画儿来?
  富达礼却皱起来眉头,吩咐管家将石家送的那份添妆礼取来,将四幅卷轴从锦盒内取出,打开,铺在桌面上细看。
  这四幅,是水墨绘就的独景条屏,可单独悬挂,也可以四幅齐悬室内。
  佟氏不懂这些,只见丈夫盯着画幅上画者的署名直发呆,笑着凑趣问道:“怎么?端不上台面?既是这样,就别给五姑奶奶添在嫁妆里了,咱们也丢不起这个人!”
  富达礼抬起头盯着佟氏,冷笑道:“丢不起这个人?你看看你备下的那些……我瞅着,也这就这份添妆算是风雅些,入宫能给五妹撑撑场面!”
  佟氏内宅妇人,给十五福晋打点的都是金银和吃用穿戴之物,虽说甚是实惠,可毕竟少了些文雅,不够大气。唯独这四幅算是拿得出手的书画古董,如今京里就时兴这个,偏生佟氏无知无觉,甚至说出“别给添在嫁妆里”这种话,富达礼简直又好气又好笑。
  佟氏听了颇有些不服气,忍不住嘀咕:“风雅又如何?这四幅画儿,能抵上给五姑奶奶添上的庄子不成?”
  这次伯爵府给十五福晋送妆,下了血本,陪送了郊外一处小庄子,并十来顷地。每年单只地里的出息,总有一二百两银子。
  富达礼就指着他面前四幅条屏,淡淡地说:“不说别的,单只一幅,在外头的市价,不会比那庄子一年的出息少!”
  佟氏听说石家竟然下了这么大的血本,也骇得睁大了眼。隔了半晌,她心中又怨愤起来,想着石大娘岂不是在和她别苗头么?备这么重的礼,将她准备的那些实惠全都比了下去,落她面子。
  一想到这儿,佟氏就将手里的帕子绞成了个麻花儿。
  那头富达礼喃喃地道:“三弟妹竟然送了这样的重礼过来,是不是有所求啊?看来,我怎么着都得给石家那哥儿物色个体面的差事才是!”
  反正伯爵府这边已经正了名,不会再被二阿哥所累,富达礼便也不再有顾忌,打算替族侄好好张罗张罗。
  待从富达礼的屋子出来,佟氏忍不住低低地啐了一口,恨恨地说:“这还真是好手段呐,哄我们老爷给帮忙寻差事!”
  她越想越气愤:旗丁一年的银子和禄米难道还不够红线胡同那几口人嚼用不成?竟然这样想着法儿来向她家老爷讨差事。不过,佟氏心内暗暗猜想,这回,石家该是将家底掏了个干净吧!
  一想到这儿,佟氏的气就又平了,得意地笑了起来:为了点儿面子,石家恐怕往后几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呢!
  佟氏在这里得意,却不知道石咏手上所有的书画卷轴里,这四幅实在不算什么。
  那天他打开这只藤箱的时候,着实是吓了一跳,见到箱子里装着的那一卷卷装裱精美的卷轴,石咏的头一反应是抱着箱子冲下了楼,雇了一辆车,叫车夫抄了近路,直接去了永定门。
  在永定门,石咏等到将将日暮,也没将赵老爷子等来,他摸着怀里还揣着的契书,又细细回想赵老爷子的言谈与神情,这才稍许明白了些什么。
  他以自己的“所有”,帮助旁人,旁人便也以“所有”相报。
  这事儿听着像是梦里的事儿,可看着藤箱里堆放着的那么些卷轴,还有几件宋明时候的铜器,却是实实在在的。
  当晚石咏回到家,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全说给石大娘听,连那锭金子的事也未相瞒。石大娘想了想说:“看起来当是那位赵先生将这个箱子赠与你了。而且他为了免得以后有人找你麻烦,特地叫人签了那张契纸。”
  石咏心知是这个理儿,然而要他心安理得地收了这些,他却一时半会儿做不到。
  付出与得来的回报不对等啊!
  他与母亲商量了一回,最终决定,从箱子里取一件普通的书画,先紧着给十五福晋做添妆礼。藤箱里其余的书画,则先由石家妥善保存着,将来若有机缘再遇见赵老爷子,能劝服还给老爷子,最好还是还回去,石家不占这个便宜。
  然而要从这些书画里挑一件普通的,却也不大容易。
  那藤箱里的画儿,大多是明代名家之作,石咏一幅幅看过,沈周、徐渭、文征明、仇英……那些熟悉的名字一个个从眼前闪过,他立时知道哪幅都不便宜。看了半天,石咏自己挑花了眼,最后倒是这组四幅独景条屏,虽然也是吴门名家之作,但与旁的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再加上题材应景,非常适合作为贺礼。
  这四幅条屏,石咏自己估了估价,觉得单一幅的价值在百十两银子上下。他暗暗记下这个数,希望以后再见到赵老爷子的时候,能够补偿他。
  待到忙完这件添妆礼,石咏终于有了功夫,去正白旗佐领那里,领他的丁银和禄米。
  身为八旗旗丁,石咏其实不必做什么就能领到丁银和禄米,然而付出的代价则是随时可能被抽丁,拉上战场征战。他若是一直没有正经差事,这么在家闲着,等再过个几年,烽烟起的时候,迟早得拉上西北去打仗去。
  所以石咏也不敢掉以轻心,想着去见佐领的时候问问看,如何能寻个差事,便先做起来。修补古物件儿的活儿他也会接,只不过却是打算委托“松竹斋”的杨掌柜帮他接活儿罢了。
  石家隶属汉军正白旗,这天石咏便去正白旗府署办手续领丁银。汉军正白旗的这名佐领姓梁,叫梁志国,问了石咏父祖的名姓,当即点着头笑道:“你们老石家总算是有个成丁了!”
  石咏还没想好怎么应答,梁志国已经站起身,冲石咏背后来人行礼,口中道:“都统大人!”
  石咏一转身,见了来人,也赶紧行礼,却口称“伯父”。这边踱着方步过来的,正是石咏族中堂伯父,身上袭着忠勇伯爵的富达礼,时任正白旗都统。
  富达礼见了石咏,淡淡地颔首,似是随口问了一句:“过来领丁银了呀!”
  石咏不敢怠慢,点头恭敬应道:“是,伯父!”
  梁志国在后头看着这两人见礼,心里暗暗纳罕。他作为汉军旗佐领,很清楚当年石家从永顺胡同分户出来单过的经过,也晓得石家那位二弟的亲事很有些不妥当。而且富达礼一向不苟言笑,甚至在旗务上有些严苛得不近人情,此刻梁志国见到富达礼竟然主动过来关切这个侄子,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富达礼随便与石咏攀谈两句,突然问:“上回你家送来的礼,那礼单,是谁人写的?”
  石咏应了是自己写的。
  富达礼登时转过脸,眼神在石咏脸上转了又转。
  听到这个答案,他颇为吃惊。毕竟礼单上那一手小楷,看得出来是用过多年苦功的人才写得出来的。这么说来,分出去的石家,两个弟妹,舒舒觉罗氏与王氏,竟然如此精心教养,教出了这样的子弟?
  富达礼想想自己膝下那几个娇生惯养的儿子,尤其幼子讷苏,难免觉得有些烦恼。
  “国语能读写么?”
  富达礼隔了片刻又问。
  石咏想了想,才反应过来这时候的国语其实是指满语。他赶紧摇摇头,眼看着富达礼那张脸的脸色就又沉了些。
  富达礼眉头皱起,心里暗暗责怪两个弟妹有些短视。此刻他觉得石咏天资不错,若是满语上头也能说会写,别的不好说,现在送去六部就能补个笔帖式。但他又想,石咏这孩子,自幼失怙,族里对这孩子又从来不曾过问,如今能学成这样,已是不容易,倒也不能对石家人太过苛责。
  富达礼沉吟一下,打算干脆让石咏在正白旗府署补个缺,帮着料理料理旗务,顺便也看看这孩子的才干如何。
  于是他转向梁志国:“梁佐领,我记得你上回提过,正缺个领催?”
  八旗佐领,大多负责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纠纷之类的管理事务,而领催是帮着佐领下,负责登记档案、支领俸饷一类的差使。
  梁志国一听说,知道上司要锻炼子侄,连忙点头:“是,刚好有个领催得了一病,请了假休养。都统若是能派个人来帮卑职,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富达礼一看,石咏在一旁,兀自懵懵懂懂,全不知道他们两个正在说的就是他。富达礼心里就叹了口气,觉得这个堂侄实在不够聪明,绝不是什么混官场的料。他叹了一口气,这才开口道:“咏哥儿……”
  “富都统,梁佐领,内务府营造处王主事过来,说是有要紧事,见两位。”
  有小校来报,富达礼听说是要紧事,不敢怠慢,连忙将人迎进来。石咏此刻不知是否应该回避,只得退在一旁。
  只见那位王主事穿着正六品的官府上来,见了富达礼和梁志国,行了个礼见过,笑着拱手问这两位:“两位大人可知汉军正白旗下有个叫做石咏的年轻人么?”
  富达礼与梁志国对视一眼,心想,这哪能不认识,刚才不正在说着他么?
  王主事当即笑道:“认得就好,下官是奉命过来捎个话。内务府总管点了他的差事,命他五日后到内务府营造司去点卯。”
  直到王主事走了,石咏还兀自晕乎乎的。
  这桩差事突然一下就砸到他头上,他其实没有半点儿准备。
  虽说进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