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认这门生意真实而可靠。必须大部分成员通过,账房那里才能放款。同时委员会也会给这些借钱的小作坊小铺子一些经营建议,必要的时候,可以派人上门,专门替借款人算账。
  最重要的一点是,前来求贷的金额,没有下限。也就是说,若真是小本生意,哪怕只是借十两银子,都成。欢迎任何小本生意上门借款,但若是没有任何实业或是商业计划的,只是想借点儿银子救救急的,一概免谈。
  石咏深知自己只是个门外汉而已,但也一气儿将他的这些想法都在给贾琏的信中一一陈述,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应当提振工商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小本生意,这一类营生发展起来究竟有什么好处。他写到兴奋处便守不住笔,一封信洋洋洒洒,竟写了十几页,将一封信撑得鼓鼓囊囊的。
  远在山西的贾琏还没收到这封信,雍亲王案上已经放上了一份誊本。雍亲王本人看得心潮起伏,将这誊本扔下去给戴铎看过,同时笑道:“从未见过这样不经的言语,说是不要理会那些大商行大实业,去扶植那些升斗小民做生意。刚开始读,只觉得是满纸胡言,唯有读过之后,仿佛再想想,才会觉得有些深意,有些深意。”
  他非常清楚如今的财富都聚拢在哪些人手里,也深知这种财富与资源的高度集中有哪些害处。石咏一封书信,条理虽好,可是某些见识仍显幼稚,一看就是个外行。然而这字里行间偶现的特异思路,竟能让雍亲王偶尔觉得眼前亮上一亮。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戴铎匆匆看过这信,不及细想,先送上马屁高帽,“当初王爷点石咏做四阿哥与五阿哥的开蒙老师,便是慧眼识人,目光如炬。”
  雍亲王顿时喜气洋洋,觉得自己确实挺有眼光的,全忘了当初本是钮钴禄氏求到自己跟前,自己才点了头的。
  戴铎见将王爷哄得很好,当即问:“王爷,敢问要不要将石咏此人调来户部?在内务府任职未免屈才,不如让他在户部历练两年,过一阵子就可以大用了。”
  早先王乐水就是内务府的主事,如今调来户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雍亲王却摇了摇头:“本王偏不。这小子既然能洋洋洒洒写出那么多好处出来,本王且等着看,三五年之间,是否真如他所言,能有这许多变化!”
  戴铎赶紧应了一声,心里为石咏默默惋惜,想这小子明显就是自己作的,写了一封信,虽然得了些赞誉,但是在三五年之内就与户部无缘了。在内务府做官哪里赶得上六部啊!
  然而石咏却对此一无所知,他本来就觉得与十六阿哥投契,两人时常能想到一处去。再加上他认得的好友同僚都在营造司与造办处,便是调他去户部,他也未必乐意。
  但如今内务府的差事他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所以石咏终于过上了下午晌喝上两盏茶,到了点儿就回家的老干部式生活,也总算能多陪母亲说说话,关心关心弟弟的学艺,以及花些时间陪陪媳妇儿了。
  这日他下衙走出内务府的时候,一抬眼猛地见内务府府署门外候着一个人,而李寿则立在不远处,抱着双臂,冷冷地看着对方。
  这情景一下子让石咏忆起当年被九阿哥的手下扭了就走的恐怖回忆,脚下一滞便站住了。那人登时快步走上来,双手奉上一张帖子,问:“石咏石大爷?”
  石咏微微点头:“我是!”
  “我们爷相邀石爷明日有空去喝茶,”那人恭恭敬敬地开口,“地方就在琉璃厂大街西口,离您住处不算远。”
  “你们爷是……”石咏带着疑惑,这帖子,他不知到底是接好还是不接好。可是他不接,对方就始终双手高举过头顶。
  石咏无奈,见对方礼数周到,到底还是借下了。只见对方满脸喜色地抬起头来:“谢石大爷赏脸!我们爷说了,明日恭贺大驾,以茶代酒,盼与石爷畅谈天下之事,石爷切莫推辞。”
  好一个彬彬有礼,吐属文雅的长随。石咏的余光瞥见李寿在一旁扯了扯嘴角,知道这小子一定在嫌弃人家太文绉绉,不爽快。
  石咏待来人离开,才打开了对方递上的帖子,口中“哎呀”一声,道:“这帖子我不该接的。”
  李寿一凛,上来问石咏:“怎么了?”
  石咏这时候才意识到其实对方这般礼数周全,其实也是给了另一种压力,令他这帖子不得不接。也不知下帖子的这一位,是否曾经用过同样的手段,邀上了许许多多和他一样,不想与这一位结交的臣子,然后以其雍容温和的气度,优雅的谈吐,和精辟的见识折服了这些人。
  他手中的帖子,是八阿哥胤禩递出来的。
  这帖子制的非常精致,上面的字迹工整且俊秀,看得出写字之人多年习书,笔力不凡。当是八阿哥本人亲自书写的。
  “大爷,我脚程快,您将帖子给我,我去追上那人,将帖子还回去。”李寿登时说。
  他的确脚程快,耐力好。可是石咏却也不能让他如此,只得苦笑道:“这哪儿行?我已经亲手接下的帖子,若是送还,或是不去,都是我失礼在先,便是欠了对方一个人情。”
  “那……那回头我叫上石海,还有柱大叔,您去的时候咱们一起跟着,力保万无一失。”李寿很清楚地记得当初在九贝子府发生的事,他当初是亲见着富达礼浑身浴血,将石咏给捞出来的。现在听了石咏所说,也觉对方不是善茬儿,当即自告奋勇请缨。
  柱大叔就是石柱,他与石海父子,就是当日富达礼赠给石咏的一对练家子父子,专门负责保护石咏的安全的。
  “这还倒不至于!”石咏说,既是八阿哥请饮茶,演的便是一出文戏,而不是武戏了。不过将石柱石海父子带上也好,万无一失。
  第二日,他依约前往琉璃厂西口那间新开的茶楼,过去之前,他还特地打听了这间茶楼是不是八爷的产业,毕竟琉璃厂这里人来人往,又时常士子举子云集,是个打听消息极妙的所在。
  出乎他的意料,这件茶楼与八阿哥没有多少关系。
  石咏命石柱石海父子在茶楼下守着,自己带着李寿上了楼。茶楼上人来人往,并未因八贝勒约他在此碰面而有任何不同。慕名而来的新老茶客照样高谈阔论,招呼伙计。而八阿哥则独自坐在一个较为清净的角落,身边就是敞阔的大窗。他便透过玻璃,淡然望着茶楼窗下人来人往。
  石咏与八阿哥打照面的时候并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初在顺天府的那一场叩阍案了。当时八阿哥作为刑部的掌部阿哥,曾参与为那枚牛足鼎辨真伪的审讯,与石咏多有些接触。后来那次大闹九贝子府,及至后来闹到御前,八阿哥赶到畅春园去为九阿哥说情,两人曾在畅春园又见过一次。此前石咏在宗人府时,八阿哥亦在,只是他心思不在,因此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一位罢了。
  如今再见,石咏自然可以感知八阿哥如今的气质更加淡然,人也略清减些,身上更是半点急躁都不见了。早年间的八阿哥或许还会有些患得患失的样子,如今的八阿哥,似乎早已将一切看开,世间纷扰,都已与他无碍。
  或许“毙鹰事件”彻底改变了八阿哥的前途走向,但也一样打磨了这个人,如今八阿哥整个人态度温和,目光真诚,一手扶住,转过头来静静地望着石咏。
  但是无论八阿哥表现得有多温和,面对此人,石咏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一股子压力。
  “卑职见过八爷!”石咏决定在礼数上公事公办。
  “茂行!”八阿哥站起身招呼石咏,伸双手相扶,阻住石咏行礼,热情地邀他入座,“你我本是亲戚,何须如此多礼?”
  石咏本来对八阿哥略有好感,可是八阿哥一提“亲戚”二字,他突然就想起华彬来了。只怕安郡王府的那些人,才是八阿哥的“正经”亲戚才是吧!
  想到这里,石咏便老实不客气地坐下,果然听见八阿哥开口:“我一向见九贝子与茂行有些误会,这次过来,是想说和说和。说实话,这么些年,我冷眼看来,觉得其实你与老九是一样的人,这世上,许是只有你能明白老九。”
  石咏赶紧道:“岂敢岂敢,八爷此言差矣,这世上最明白九爷的,必须是八爷您啊!”
  他一面说,一面想:商业互吹,我也可以的。


第253章 
  八阿哥递了帖子邀石咏喝茶; 说是想要从中劝和,解开石咏与九阿哥之间的“误会”。
  石咏摸摸后脑说:“卑职……卑职与九爷之间; 好像一直没什么误会啊!九爷若有吩咐; 卑职一定听命行事。”
  八阿哥当即笑道:“这话说得极是。你看; 你们上次剑拔弩张地; 一直闹到御前,最后还不是一样开解了?那之后还不是一样相安无事?”
  石咏诺诺称是,心想“误会”真是可以解释一切啊。
  这时八阿哥又开口; 笑道:“见你与老九之间不存芥蒂; 我这做兄长和做长辈的,便放心了。来; 饮茶; 饮茶!”说着他亲手为石咏斟了茶,转脸托起自己面前的茶盅; 慢慢细品。
  石咏则细细打量手中器皿。八阿哥见他如此; 好奇地问道:“久闻茂行擅长赏鉴名瓷; 敢问这家所用的瓷器,有什么特别的么?”
  石咏并不藏拙,只看了看便肯定地道:“这个是万历官窑。万历窑出品精良; 但是因为数量很多; 所以价值并不算昂贵,东西虽好,却并不为世人所珍藏。”
  八阿哥一怔,似乎试图辨清石咏是否话中有话; 随后一伸手,取过桌上放置着的一只空杯,翻过来一看款识,果然见是“大明万历年制”六个字。
  他这才信了石咏的能耐,赞叹一番,不再绕弯子,直接问:“上次内务府拍卖人参一事我已听说了,这件差事茂行办得很漂亮,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想向茂行请教。当日同仁堂以一己之力拍下人参,自然是绝大的魄力。只是魄力之外,这财力由何而来……即便是在京里,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