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教习的指点之下尝试这种新鲜的“自行车”。
  弘历与弘昼两个,大约因为年纪小的缘故,这种车驾一学就会。短短几天之后,就已经骑得很溜了,在圆明园里来去如飞。据雍亲王府内宅的人说,从圆明园最深处出来,到最外头的明堂,原本两个小阿哥要走上一刻钟的路,如今只小半柱香的功夫就到了。唯一的缺点是这两个小的时常骑得太快,路上遇上雍亲王府其他人,难免避让不及,但好在后来这两人都学会了刹车,一见到人,“吱”一捏闸,这车就能停下来,最多吓人一跳而已。
  这会儿十六阿哥提出明日去圆明园,石咏能猜到他私心是想自己去试试,只不说破。第二日大清早,他便赶到圆明园门外,候着了十六阿哥。两人一起去圆明园后头的花园处寻弘历与弘昼两个阿哥。
  他们倒是不知,就在他们进了圆明园不久,雍亲王得到圣驾亲临的消息,毫无准备,但也只得携福晋一道,匆匆出来,给康熙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康熙只说是一时兴起,又因圆明园就在畅春园不远,见春光尚好,便过来幸园子。雍亲王自然不好拂了这位的意,当即将圣驾迎进王园,往后头花园慢慢巡过去。


第318章 
  康熙帝进园的时候; 石咏正立在牡丹台跟前,旁观四阿哥与五阿哥这两位在牡丹台前的一片空地上骑着自行车。
  圆明园初期营建时; 石咏就曾经参与过; 并且见证过雍亲王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园中不少景观。所以石咏非常清楚此刻他所在的牡丹台; 就是后来圆明园四十景中的“镂月开云”。
  这座景观位于后湖东岸。有小小的殿宇三间; 殿前是一片空地,空地外围则以文石为坡,种植了牡丹数百株。因此这牡丹台的所在又叫“牡丹园”。
  如今天气已经渐暖; 但对于牡丹开花来说; 依旧略嫌早了些。好在早先雍亲王福晋曾经打过招呼,事先请了莳花的工匠过来园中; 检查了牡丹的品种; 补植了一些早开的牡丹。因此这三月里的天气,已经有牡丹初绽娇颜; 陪着远处湖岸边的杏花与李花; 景致确然不错。
  石咏顾不上赏景; 他的注意力全在两个小阿哥身上。
  四阿哥弘历与五阿哥弘昼,都做过石咏的学生。但这些年一过,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 不再是昔年雪团子一般的人物; 两个少年都是生得容长脸儿,眉眼俊秀,教人一见便觉这爱新觉罗家的基因竟如此强大。
  弘历如今已经十一岁,身材已经甚高; 比弟弟高出半个头,因此不屑尝试最矮的那两驾单车,而是和他的弓马师父一样,尝试适合大人身高的那一挂自行车。弓马师父早先得过石咏指点,将座椅调至最低,再交给弘历,便勉强能骑了。
  弘昼比哥哥小一岁,还没有怎么开始蹿个子,只能骑小车。但是他骑起来技术甚好,喜欢撑住龙头,整个人立在两只脚踏上,龙头拐来拐去,拐到哪里就骑到哪里。他还有一个毛病,见到跟前有人会心慌,刹车时会慢半拍,一刹车便往车下跳,于是乎他冷不丁一转过身,见到自己那位弓马师父,一捏车闸,便“啪嗒”一声,摔在地面上。
  另一头弘历已经径直甩开他那架自行车,赶过来看弘昼,将弘昼此地面上扶起来,先弯下腰去检查弘昼落地时先着地的一只膝盖,一面轻捏,一面柔声问:“疼不疼?”
  弘昼本来甚疼,但是看见的兄长这样急急忙忙地奔过来看自己,连车都不要了,直接扔在一旁,心里颇感温暖。这么点儿的孩子,便是原本没有这打算逞强,也当即决定逞强了,当下一挺胸,骄傲地说:“弟弟不疼——”
  石咏一直与十六阿哥站在一处,见到弘昼摔了这一跤,他眉头一皱,马上要上前查看,但又见弘历奔过来扶着弟弟站起身。他见弘昼起立,自行弯腰伸手去拍拍膝盖上的灰,便知这孩子应当没事,当下松了一口气,又退回半步。却忽听康熙的声音在身后道:“这是你的两个小阿哥?”
  石咏与十六阿哥同时吓了一跳,都是赶紧回身,果然见康熙正由雍亲王陪着,往这边过来,魏珠带着几名侍卫远远跟在他们身后。只听康熙在问身边的雍亲王:“他们刚才所用的,究竟是什么?奔行甚速,朕从未见过。”
  十六阿哥赶紧带着石咏向康熙行礼。石咏被十六阿哥的身体遮住了脸,于是偷眼往康熙那边看过去,只见老爷子康熙脸色甚好,而身边雍亲王的脸色却莫名有点儿黑。
  石咏脑海里“嗡”的一声,他似乎想起什么来了——这牡丹园,难道不就是相传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皇孙弘历时候的地方么?
  康熙膝下皇子众多,皇孙更是一大把。弘历与弘昼都是庶出,生母份位不显,在众多皇孙中根本没有机会出头。此前康熙大约也没怎么见过。
  若是野史里记载得不错,正经的剧本应是康熙巡幸雍亲王的王园,头一回在王园里见到了孙子弘历,对答之下,觉得弘历天资不错,当即将弘历带在身边教养,先是择定了皇孙,继而才择定了皇子。
  可是见了眼前的情形,石咏突然悟过来,他……他这是不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正带弘历与弘昼学骑车的时候,谁曾想到,康熙皇帝竟会捡了这个节骨眼儿到圆明园来幸园子?
  任何一个剧本都不会写,康熙皇帝幸园时,雍亲王家的两个小子,正在学骑自行车啊!
  石咏非常能体会雍亲王本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并在心中为对方默默点蜡。
  康熙一眼瞅见十六阿哥与石咏,便伸手指点,冲雍亲王笑道:“又是这两个,如今京里但凡有什么新鲜物事,都是内务府这俩人折腾出来的。”
  十六阿哥当即落井下石,伸手一指石咏:“皇阿玛,与儿子无干,都是他,都是他折腾出来的!”
  石咏无奈了,只能默默上前行礼,同时还要向十六阿哥送去“感激”的眼神,感谢这位将“功劳”全推在自己身上。
  康熙皇帝却精神矍铄,见到石咏,笑道:“又是你?朕的万寿节还没让你忙够,竟有这功夫琢磨这些个?”
  石咏无语,康熙的话又不好答,只能勉强谦虚两句,心里盼着雍亲王莫要怪罪自己这个罪魁祸首才好。
  所幸康熙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到了两个小的身上:“胤禛,这是你的两个小子?”雍亲王当即老老实实地应了,又命弘历弘昼两个,过来给皇玛法请安。
  弘历与弘昼听说,一起过来向康熙行礼。这临时在园中遇到的,半点做不得伪。因此康熙见到这两个小皇孙恭恭敬敬地行下礼去,礼数半点儿不缺,心里暗暗点头,随即免了两个小孙子的礼。
  弘历与弘昼起身,两兄弟似有默契,弘历向前迈了半步,登时遮住了弘昼的大半个身体,而弘昼则将一半身体缩在兄长身后。
  康熙见了奇怪,便问弘历,弘历只道:“适才五弟不慎摔了一下,衣上难免有尘埃痕迹,恐在君前失仪,污了皇玛法青目。但五弟一心仰慕皇玛法,绝不愿错过此次觐见玛法的机会,但又唯恐失礼,两难之间,唯有暂避在孙儿身后,盼皇玛法能够原宥一二。”
  弘历答话的时候,连十六阿哥也忍不住侧目。毕竟弘历这话说得既恭敬又有条理,语调平顺,没有半点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之态。很难想象这是个十一岁的孩子仓促之间面圣时的反应。
  弘历这话说完,康熙忍不住笑了一声,道:“朕适才亲眼见到你弟弟摔倒,你去搀扶,又怎么因这点小事怪罪你兄弟二人?”这一位九五之尊面上神色颇为和蔼,当是适才见到弘历与弘昼两个兄弟颇为友爱,互相扶助,又见弘历大方有礼,并无半点王孙贵胄子弟的骄矜之态,心中很是欣慰。
  弘昼这时低着头往弘历身边站了站,低着头跟着道:“乞皇玛法原宥!”
  弘历则轻轻拉着弘昼的衣袖,让他与自己并肩而立,轻声在弟弟耳边说:“皇玛法已经不见怪了!”又伸手在弘昼手背上拍了拍,维护之意尽显。这点小动作落在康熙眼里,更显弘历对兄弟友爱亲密,有长兄之风。
  康熙便稍稍叹了一口气。
  他随即将这些都抛在脑后,命弘历兄弟二人的弓马师父速速将那单车推过来,问石咏:“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石咏只得硬着头皮将这单车介绍一回。康熙上下看过,疑惑地问:“朕见这车驾形态奇特,只有两轮,连站都站得稳,又如何行得?身在车上,岂不是犹如作杂耍一般?”
  石咏摇摇头,只说寻常人只消稍加练习,不消一个时辰,定能掌握这种车驾的骑行之术,若一定要比较,其实比骑马更要容易。
  “启禀皇玛法,若是皇玛法不嫌弃,可否由孙儿为您演示一二,这车驾骑行的方法与效果?”弘历在一旁朗声开口。他在自告奋勇之前,曾经向父亲雍亲王那里看过,得了后者眼神暗示,这才开的口。
  康熙便点头,道:“朕倒要看看,这车驾行驶起来究竟如何?丹济——”
  丹济原本一直默默跟在魏珠身后,此刻听传,赶紧站出来。
  “寻一名擅跑的侍卫,与朕的小孙儿比赛一回。”康熙突然来了兴致,想知道这车与人较量,究竟谁更胜一筹。
  “遵旨!”丹济登时领命,去跳了一名擅长跑步的侍卫出来。康熙便指指后湖最远处堤坝上的一株垂柳,道:“奔到那里,随后再折返回朕这里,先到者,朕有赏!”
  弘历与那侍卫齐齐地应了声是,便各自下去稍许准备。弘历的弓马师父在后面帮弘历扶住了车驾,弘历双脚一蹬,那车便歪歪扭扭地骑了起来。
  旁边侍卫一见,也立即出发。这侍卫先天条件甚好,一跑起来似乎脚下生风,瞬间将弘历和他的单车甩在后面。但是弘历骑着车,着实比那侍卫跑起来轻松得太多了,用力蹬了几脚,便已经渐渐赶上,待骑到那株垂柳处,已经将身后的侍卫甩开了老大一截。
  一时弘历顺顺利利地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