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间铺子,毕竟是以前坏过名声的,日后谁还敢与他家往来?”
  二娘立即笑道:“自打咱们进京,生意就被这织金所压过一头,若是对头落到这么个田地,那可就为姑娘出了口闲气了。”
  孟氏登时得意洋洋地撇清道:“这事儿可与我没关系,他们姓贾的自作孽不可活,当年江南接驾固然风光,可是谁让他们欠下那么多的亏空?如今换了新君,总算是算起旧账来了……”
  孟氏凭借父亲四川巡抚孟逢时之力,将朝中的消息摸得清楚。她一点儿也不怀疑,贾氏一定会如史氏一样,落得个一败涂地的结果。
  而她,她可什么都没做,不过就是通过自家锦官坊的主顾,稍许放了些消息出去。锦官坊与织金所,大家都是经营金贵织料的铺子,因此不少主顾是重合的。
  二娘的见识比自家主子差了一截,此刻颇为疑惑地问:“可是……为什么城里的票号会联手,不肯给织金所贷银子呢?”
  孟氏懒得向她多解释,索性一笑置之,道:“你且冷眼看着便是。”
  石咏得了贾琏的“全套授权”,出面替贾琏奔走,料理织金所如今面对的“挤兑”危机。
  织金所接受主顾的存银,是从前明开始就存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投资关系。在石咏知道有这么一笔钱之前,织金所就已经接纳了大约有三四十万两体量的存银,后来日积月累,总体量大约在五十万两上下。
  这笔存银曾经在内务府拍卖人参的时候派过大用场。但是拍卖人参时向织金所借的钱,很快就由京城内各大药材商一起又还上了,存银的主要去向是织金所的存货,以及织金所投向信合行的小额借贷生意。
  如今贾府遇上危难,如果所有的主顾都一拥而上,要将存银取出,织金所账面上实实是没有这么多现钱的。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满足主顾们提银的要求,很可能会发生抢货砸店,导致织金所的财产损失。
  若是织金所老老实实关张清盘,将所有存货贱价卖出,许是能再填补一部分主顾的要求,可是资金上还有缺口,到时便会连累到信合行。如今信合行的生意有模有样的,放了几千笔小额贷款出去,不少小生意因为获得了这种贷款,才开始经营得有声有色。若是信合行被清算,将所有贷款抽回,那么影响到的,就不止是织金所与信合行这两家,而是数千名本本分分的小生意人。
  石咏但凡为了信合行支持的那些小生意人着想,他也决不能坐视织金所被人这么算计。
  他大致计算过石大娘那五千两银子,按照每户人家平均存银在一百两上下来算,最多大半天,这点银子就全部兑光了,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寻到可靠的头寸来源。原本薛家理应能帮上大忙的,偏巧薛蟠竟又陪着母亲与媳妇出门游山玩水去了,据说是去了南面,且得过几个月才能回来。薛家另外能做主的人是薛蝌,但是此刻在金陵。
  按照石咏与薛家的旧交情,以及贾琏那副印鉴的分量,石咏能立即从薛家的票号调出五万两银子来,但这已经是上限了。薛家的掌柜已经飞马向薛蟠薛蝌请示,但是这消息一来一回且得有个十天半月的功夫。
  石咏无法,他能从薛家家主都不在的情形之下借到五万两,已经是薛家很给面子了。于是石咏请薛家的掌柜帮忙,将这五万两银子全兑成了现银,一起先送去了织金所。
  五万两现银就是一百斤,二十五斤一装,装了二十个沉重的铜箱,由八个伙计一遍一遍地一道抬上了织金所的二楼。石咏还特地拜托了,抬银子的时候让大开箱盖,让提取存银的主顾亲眼见到这一箱一箱的存银抬上楼。果然织金所那里等候的人情绪稳定了不少,不再那么心焦。
  可问题是,石咏发现,尽管织金所彰显了财力,并保证一定能够兑现所有的存银,可是前来兑银的主顾,丝毫没有减少,反而越聚越多。织金所看看今日的号牌已经全部发掉,不得已发了明日、后日的号牌。
  前来提银的主顾们纷纷表示,他们非常赞赏东家的诚信,也愿意相信东家一定能将她们的存银都兑给她们。可若问起她们愿不愿意继续将银子存在织金所,却没有一人愿意。
  ——新皇登基之后,这一位的性格实在有些让人捉摸不定,爱之欲其生而恶之欲其死,已经有好几家的先例都是这样。荣国府虽然还没有被抄,可是谁晓得荣府还能这般撑多久。银钱之事,讲究一个落袋为安。所以人们见到织金所有能力还钱,只是心中稍安,却并没有打消提存银的念头。
  石咏还是得想办法去找银子去。于是他带着贾琏的授权,又去拜访了城中其他几间钱庄票号,甚至有几间票号一向是九阿哥的产业,石咏如今已经不再怕九阿哥作妖,一样去拜访了。
  岂料石咏吃的尽是闭门羹——这几家票号钱庄的掌柜与织金所的主顾女眷们竟然是一样地担忧,担心织金所被抄或是被缴,没入官中,那么投进去的银子就全打水漂了。
  石咏能理解对方的担忧,而他虽然磨破了嘴皮子,却也无法说服这些票号的掌柜。虽然奔走了整整一日,却依旧是无功而返。
  到了傍晚时分,石咏从昔日九阿哥旗下的一间票号中出来。因他是个朝廷命官,票号的掌柜虽然婉言拒绝了石咏的请求,却依旧满脸堆笑地将他送到门外,殷勤向他表达歉意,说是这次织金所的忙是帮不上了。
  石咏无奈,这些票号担心有风险,他能理解,且也总不能“牛不饮水强按头”。
  于是他好言与那掌柜道别,随即离开。暮色之中,石咏脚步匆匆,毫没注意到迎面一人,与他擦肩而过,径直走向票号中去。
  石咏身后那名票号掌柜却不敢怠慢,立即大声招呼:“李大管事,可把您给盼来了,年大将军在西面可好?”
  石咏听见这声招呼,脚下一滞:这是什么情况?城头变幻大王旗?明明几个月前还是九阿哥的产业,这立马就变成是年羹尧的了?


第353章 
  石咏万万没有想到原本是九阿哥麾下的票号; 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改弦更张,投到了年羹尧的麾下。
  他摇摇头; 继续快步离开。如今大行皇帝的百日早已过了; 灵柩即将送往皇陵奉安。十四阿哥一直被“责令”在景陵“读书”; 实际是被软禁; 与魏珠为邻。除了十四阿哥以外,九阿哥与十阿哥两位也多有被防范,出入受限。旧日“八爷党”之中; 唯一日子还算好过的; 就只有廉亲王允禩,在大行皇帝一过世时便封了亲王; 并出任总理事务大臣; 转眼又任了议政王大臣——只可惜这一位如今也只是孤家寡人了。
  石咏一面走一面安慰自己,心想刚才只是擦了一耳朵; 并不知晓详情。许是这票号并未从九阿哥麾下转投年羹尧; 也许只是以前与年羹尧麾下的管事有往来; 所以才有此热情的一声招呼。
  可是这样翻过来一想:年羹尧手下的大管事早年间就与九阿哥麾下票号有往来,这就更加惊悚,叫人不敢细想了。
  但无论如何; 这些人都不会肯帮织金所的忙。石咏只能另想办法。他在京城中将各处钱庄票号都跑遍了以后; 还打算再去拜访几位以前熟识的皇商,看看那几位有没有灵活的头寸,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入京城,解织金所的燃眉之急。
  在石咏奔走之间; 这一日飞快地过去。到了晚间,织金所依旧灯火通明。如英特意打发了人过来给石大娘和铺子里所有的掌柜与伙计送了晚饭。众人也只是稍许用了些,待最后一名兑取存银的主顾离开,才终于有机会松快下来,填饱肚子——不管怎样,薛家送来的五万两现银给了大家不少底气,但是一想到还有百来号领了号牌的人说是明日来,大家又都觉得心里没底:
  毕竟存银数量金额巨大,这般兑取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因光景太晚,如英遣了石家两个管事李寿和石海一起来接,将石大娘接回家中,特地泡了胖大海茶,准备了热水供石大娘沐浴。石大娘过了好一阵才缓过劲儿来,再问起石咏,如英便答:“原本说是到晚间忙完了直接去织金所接您的,可是临倒头又送了个信,说是去金鱼胡同了,让媳妇来接您。”
  石咏这会儿的确在金鱼胡同怡亲王府。如今内务府营造司已经在旧怡亲王府旁侧圈了快地,准备修建新王府,但是怡亲王十三阿哥本人一直在旧府邸中生活,对新王府没有兴趣。按他所说,旧府邸距离东安门还近些,方便他进宫办差。
  石咏在傍晚时接到了十三阿哥的口讯,命他速来怡亲王府。石咏赶到之后却发现不赶巧,十三阿哥与几名户部的官员在外书房有个小小的“闭门会议”,无奈石咏只能在外等候。
  这一等就是将近一个时辰,待到十三阿哥终于有空,请石咏来见之时,天已墨黑。府里外书房透明的玻璃窗将他与石咏二人的影子映得清清楚楚。
  十三阿哥一脸严肃,先命石咏坐下,才缓缓开口,道:“荣府那里今日又送来的消息,贾琏夫妇两个都已经点了头,愿意将织金所缴入国库,抵还贾府的亏空。”
  十三阿哥说这话的时候,一点儿开玩笑的样子都没有,石咏却睁圆了眼,隔了半天方道:“姑父,您……这没与小婿开玩笑吧!”
  十三阿哥听石咏叫他“姑父”,心里很受用。如今他贵为亲王,乃是雍正在朝中倚重的第一人,威重令行,旁人无不对他毕恭毕敬,少有人敢露出半点亲昵,偏生石咏待他一切如旧,虽然亲近,但是所执的晚辈礼数分毫不差,这让十三阿哥心生暖意。
  偏生这个家伙这会儿愣愣地问十三阿哥是不是在“开玩笑”,十三阿哥心内又好气又好笑,面上却依旧板着脸,冷然道:“怎么,你觉得不应将织金所缴入国库?”
  石咏这回真的急了,双手一起摇着说:“真的不行,真的不行!”
  十三阿哥故意虎着脸,佯作怒容,瞪着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