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在场的贾府之人都松了一口气,唯有贾政,在松了一口气之余,多少又添了些惆怅。
  至此,隆科多顿了一顿,贾政与贾琏便要谢恩,岂料隆科多又念了下去,这旨意竟还未念完,接下来是织金所的安排:旨意上说,贾家织金所财产,本应没入官中,以抵偿贾家以往的亏空,但念在织金所经营尚可,多年来信誉卓著,有口皆碑,此外织金所怜贫惜弱,扶助不少贫民小户,令其得以谋生,今上不忍,因此命贾家继续“奉旨”经营织金所。
  贾琏听到这里,总算明白,这就是“特许经营”四字的来历了。
  接下来是关于贾家祖上亏空的安排,荣宁二府,两家总共亏空五十五万两,因为两府早已分家,因此每府共计亏欠二十七万五千两。织金所如今是“特许经营”,因此皇家特许以其中十万两转为织金所的股本,由内务府代持,每年的分红转入内库。其余款项,着荣府于三年之内还清。
  这旨意一出,贾政这等不通庶务之人,早已听得晕乎乎的,愣在当地,唯有听清楚了三年之内要还十七万五千两,一时便苦了脸。
  贾琏心里却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晓得上面手下留情,这一关他终于过了。
  皇家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债转股”的法子,最终将贾家十万两的债务转成了织金所的股本,每年从织金所滚滚而来的红利里吃分红。估计如此这般吃上几年之后,内务府会慢慢退股,再将十万两撤出来。
  这样一来,贾家的股份和薛家的股份全都被稀释,两家的分红各自被吃掉一大块,给石家的分红也无法再持续了,这就是贾琏早先为什么会觉得织金所被套上了个枷锁的缘故——
  但无论如何,织金所被保住了。那许多人曾经付出的心血,都被保住了。织金所的名誉依旧是白壁无瑕,得了“特许经营”四字之后,生意上更是如虎添翼。
  贾琏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赶紧去隆科多那里接旨。
  隆科多笑着对贾琏说:“贾大人,恭喜啊!”
  贾琏以为他在恭贺自己袭爵的事,岂料隆科多接着说:“吏部的任命马上就要下来了,贾大人难道还没听说么?”
  贾琏确实没听到任何风声,但他知道隆科多如今正管着吏部,所以这位说的,应当是真话。
  “恭喜贾大人,升了一级,过不了几日,就要去保定府上任了。”隆科多笑笑说。
  贾琏一呆:升一级,去保定府的话,那他是……升了知府了!
  隆科多笑着点点头。贾琏这才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赶紧道谢。这一瞬间,贾琏心中自是波澜起伏:他原本以为前程已经无望了,可偏偏在这时候,自己的才能与政绩竟得到了认可——保定府啊,这保定府的知府……与别处的知府是不一样的。
  保定府地位有点特殊,因为这是直隶总督府所在地,虽然只是一府长官,可是每日所接触的,都是不止是一府数县之地,而是整个省份的管辖与实务。因此保定府的知府往往升迁较快,任上政绩出色,往下便是顺天府或是应天府,再升一升便是巡抚、总督。
  贾琏也实在是没想到,自己竟被放到了这样一个位置上。听说侄子得了保定知府的衔,贾政在一旁也听呆了。
  一时隆科多还要回宫复命,贾琏与贾政赶紧将人送出荣府的府门。这叔侄二人回过身来,默默相对的时候,贾政才半是酸味半是羡慕地道:“还是老太太见事最准,晓得琏侄是最有出息的。”
  贾琏不理会叔叔的酸话,说:“二叔,将来侄子要做外官的,京中……京中的事,就要全靠二叔了!”
  贾政一凛,这才省过来。贾琏这是要去做外官的,往后贾家在京中能奔走料理的,就只有贾政自己了。想想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贾政一时便也头疼起来,无心再酸。
  这边叔侄两个赶紧进府,去将这边得来的好消息告诉阖府的女眷。虽然说荣府往后还有十七万多的债务要还,而且织金所的分红以后也会少不少,但是一直悬在荣府头上那柄“抄家下狱”的剑,终是暂时被挪开了去。而且贾赦以前劣迹斑斑,因为他这一病,也将牢狱之灾尽数免去,到底能在病榻上安然终老,不能不说,也算是一种运气。
  荣府阖府松了一口气,却又立即心疼起钱来。
  王夫人的意思,既然荣宁二府,能将以前的亏空这么辟一半各还各的,那么荣府这头,长房与二房,何妨也分开来还?她前一阵子把持荣府的家务,私房银子攒了不少,公中的账上反而没多少钱,眼看着又要背上债务。王夫人就想着,各还各的,免得到时候自家还得补贴公账。
  贾琏听着这意思不大对,便直截了当地问王夫人,这是不是算是“分家”了。
  贾琏这“分家”二字刚一出口,贾政就立即怒斥王夫人:“老太太还在,你怎么就敢提到“分家”两个字?”
  王夫人:……不是我提的呀?
  王夫人素性糊涂,这几日贾政总算是比她看得多明白些——长房长幼传承,爵位已定,贾家往后,必然是靠贾琏一人的;二房没有已经出仕的子弟,将来必须仰仗贾琏之助,偏王夫人眼里只看得到财帛,全无远见,在这节骨眼儿上说这等话,实在是让人心寒。
  王夫人被贾政这么一吼,立即反应过来,涨红了脸双手齐摇,只道她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想为家里多出点儿力,二房虽然不才,也应担下家里一半的债务……她越说越乱,越说越给自己下套。说到最后,贾琏只得做出一副非常感激的表情,说:
  “二婶真是深明大义,愿以一己之力负担府里一半的债务,侄儿真是感佩得很。咱们府如今还有十七万五千两银子的债务,一半是八万七千五百两。侄子给您将零头抹去,二婶三年内就还上八万两的银子就成。”
  王夫人:……啥?
  这套儿究竟是她自己给自己下的,还是侄儿给她下的?怎么总觉得不大对?
  她身边,贾政也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心想:这个侄儿,给人下套的本事太厉害了。
  这边荣府正商量着还债的事,外头来报,石咏来寻贾琏。
  贾琏赶紧迎出去,他见了朋友,当真满怀感激,兜头就是一拜,道:“这真要多谢贤弟。那个‘特许经营’的说法,一听就知道只有贤弟这样的人,才能想得出来。”


第356章 
  石咏听贾琏道谢; 连忙双手齐摇,说这个“特许经营”的点子不是他想的; 而是皇上拉着十三阿哥与十六阿哥他们几个在南书房里一起琢磨出来的; 只有“特许经营”这四个字; 是石咏想出来的。
  其实这主意完全来自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在内务府办差多年,眼红织金所也眼红了好些时候。这时听说雍正有意暂缓贾家的债务,让贾家分几年把亏空还清; 十六阿哥就想起了这么一个主意; 将贾家的债务化成股份,这样他内务府可以安安稳稳地吃上几年分红。多了这么个稳定的进项; 许是他就不再需要像往年那样; 一到年底就到处去找钱。
  雍正也觉得这个法子甚好,给他往后“抄家”提供了新思路。以后但凡查抄人家的产业; 也不需要将这产业关停; 而是直接让内务府接手; 留着原本的掌柜与伙计,待遇一切如旧,让这产业好生经营下去; 但是赚取的利润也都归入内务府或者户部; 以后天天吃分红,比直接抄没家产,变卖不了几个钱好好得多。
  而石咏想出来的这个“特许经营”的名号,雍正也觉得颇为满意; 有“特许”二字在,内务府与户部可以限定这产业的经营条件、利润分配方式、人员配置,当然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昭告天下,这是皇家罩着的产业。
  这时贾琏吁了一口气,对石咏说:“不管怎么样,兄弟,这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而且今日得了这一枚御赐的招牌,织金所想必能在京里好生再经营一阵了。”
  石咏笑:“琏二哥,你可知今日得御赐招牌的,并不止织金所一家?”
  贾琏这还真的不知道,忙问:“还有哪一家?”
  石咏笑道:“是信合行的头一位主顾,乐凤鸣。”
  说来也巧,今日雍正心血来潮写御赐招牌,刚好写了两家,一家是织金所,另外一家就是同仁堂。这同仁堂如今已经被雍正钦定,供奉宫中御药房用药。乐凤鸣也自此跻身于京城最有名最显赫的药材商人之间。这两间产业,都与石咏和贾琏有些关系,听说这个消息,两人都是欣慰不已。
  “对了,如今你们隔壁府的事情如何了?”石咏关切地问。
  “珍大哥哥和蓉侄入了刑部的大狱,到现在都还打听不出究竟会是个什么罪名。”贾琏听见问宁府,眉心登时也拧成个疙瘩,“倒是宁府的人都发去了崇文门人市发卖。老太太不忍,命我去将人都买下来,找地方安置。”
  石咏想了想,道:“若是贵府的亲戚,自然是要找地方安置的,但说实话以前宁国府人口众多,管事们无人管束,伤天害理的事做不过少。据我看,这些人是罪有应得才是。”
  他还记得那个故意给雪灾的灾民送湿炭的那个钱管事,这种人若是还花钱买了回来给好生安置,这不是给自己讨嫌吗?
  贾琏听了,便点点头,道:“自当排查其品行,确实忠心可靠,又是得用的人手,才会买回来……往后宁府的亲戚们,自然是再不敢招摇,要人口简单的过日子。”
  就这么短短两句话,贾琏已经完全明白了石咏的意思。
  石咏这是在暗中提醒他,要摆正与宁府旧人的关系。宁府是获罪被查抄的人家,而荣府是雍正手下留情放过的人家,若是荣府此刻帮宁府帮得太过,就是给雍正难看了。
  再者,这也是为荣府着想,宁府毕竟是贾琏祖父的长房。若是荣府完全袖手旁观,自然被人指责太过凉薄,但若是荣府真的费心费力,把人都一个个捞回来好生供着,回头那边无法无天惯了,再犯出事儿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