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十六弟常去户部帮你!”
  十三阿哥凭空想想十六阿哥那性子,心想这个十六弟真是被石咏这小子拖下水了。他又与雍正将条陈议过一遍,小心地问:“皇上,这次的军饷,就让他们按这条陈所述的去办吗?”
  雍正一点头:“办!就按这个去办!”他做了决断,却又无声无息地叹出一口气:他面对皇考留下的烂摊子,又不愿意加重百姓身上背着的赋税,除了这个办法,又有什么别的法子呢?
  十六阿哥在内务府府署里“啊啾”一声,打个喷嚏,揉揉鼻子道:“又什么人在念叨爷呢?”
  他转头望向石咏,心里有些没把握,问:“茂行,你说,这次,头一期四十五万两的‘国库券’,咱们卖得出去吗?”
  石咏放下面前的文书,道:“应该……卖得出去吧!”
  这一次四十五万两,专门用于军饷开销的“国库券”,因为是头一次试点,所以只在京里销售。石咏在京里设了四个销售点,内城两处,外城两处,内城的销售点是户部衙门外和南新仓各一处,外城则选了前门一处和琉璃厂一处,即日起开始预售。前门那一处自然是织金所,琉璃厂那里则拜托了松竹斋提供场地。松竹斋的白老板本来就是十六阿哥的人,自然是一万个没问题。
  但是内城这两处,近几日都是少有人问津。石咏知道这个“国库券”是新鲜事物,这世上没人买过,小户人家心里没底,大户人家则看不上,所以内城这两处销售点的冷清是可想而知的。
  “要是实在不成,咱还有绝招可以祭出来!”石咏安慰十六阿哥。只不过他的绝招实在是登不上大雅之堂——若是实在没人,他就打算雇人排队,当托儿买国库券,希望能带起一股热潮。
  只是还没到最后一刻,他并不打算用这种损招儿。
  好在随着预售期的渐渐结束,正式发售日的到来之前,南新仓那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国库券也渐渐预订出去几千两。而户部衙门口竟然也陆陆续续订出去几百两。石咏随机找了个人问了问,答曰:“这里不用排队啊!”
  石咏一听便明白了,立即带着十六阿哥出四九城,往前门处去。果然,见织金所门前派着长队,织金所为了这次销售国库券,另外请了两个账房来帮着登记,结果还是忙不过来,前来预约购买的人排队排出老远去。也就因为这个,不少人听说了在南新仓和户部衙门那里也一样有销售点,而且不排队,这才转到那两处去预约登记。
  十六阿哥装作路人,随意在织金所门前溜达。果然只听伶牙俐齿的女掌柜在向主顾们解说:“您这边早点儿来预订,绝对是明智之举,否则到了正式销售的那一天,您就看吧,且得一大早就来抢。您想想,您在我们织金所都还存了不少银子呢,如今是户部,是国库啊!那信用还不得杠杠的!”
  十六阿哥有点想笑,又莫名有点儿汗颜:这世上的百姓,还真是愿意无条件地信任国库的。他想想以前户部衙门里的那些蛀虫,登时一阵惭愧。
  “你问为什么国库要筹钱,售卖这‘国库券’,这简单啊,皇上体恤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手上但凡有点儿闲钱,谁不想钱生点儿钱,可咱手头这点儿小本钱,往哪儿投旁人会要啊?”
  登时有人接口,“这倒也是!”
  “所以您瞅着,这国库券为啥就只有五两银子,没有更高面额的了?皇上要是缺钱,伸手往那些皇亲国戚那里借不更简单么?哪儿那么费事要一笔小钱一笔小钱的在民间筹?您这还看不明白吗?”
  十六阿哥险些笑出来,心想这掌柜真是绝了,也亏了有这等把白的说成黑的掌柜,这国库券才能顺利预订出去。
  “您手头要是有闲钱,就多定些,月利一分八,不少了。”掌柜劝道。
  “不不不,我就定五两,等到三个月我本利都到手了,往后我再多定些。”有主顾执意先拿五两试试水。
  掌柜立即道:“行行行,咱们丰俭由人,绝不勉强。您后日正式发卖的时候,不用早起排队,直接拿着银子过来就成,不过一定得在未末之前来啊,否则定给您的这份就不留了。”掌柜的交代了预售的注意事项。
  十六阿哥一直在奇怪,为啥石咏定了个“预售”的规矩,但现在他来织金所跟前转了一圈,便依稀明白了。


第373章 
  石咏设了几天“预售”的时间; 纯粹是为了给这头回面世的“国库券”造势,让人们有机会能了解这种东西。在推广和普及这种有价证券上; 织金所居功甚伟。几名掌柜一起上阵; 费尽口舌; 总算是向世人说明白了这是一件什么东西。
  而织金所这里常来常往的女眷大多有些投资意识; 盼着手头的闲钱能再生些钱。原本大户人家可以放印子钱,那个也不需要太多本钱,来利也快; 但唯一的缺点是不合法; 罪名乃是“高利盘剥”。听说前阵子有大户人家被抄家抄出了放贷的文书,更是当了一桩重罪来处置的。
  因此以前有放印子钱的人家; 现下也不敢了; 慢慢将这心思收起来。但是手上的先前依旧没处投,听说织金所发卖“国库券”; 不少人就动了心思。
  这“国库券”的面额甚低; 期限也短; 不少人就打消了戒心,打算出个五两、十两的先尝试一回,如果三个月后确实钱能到手; 以后应该还有机会再多投些。主顾们大多抱着这个心理; 便在织金所你五两,我十两的登记下名字,甚至也有人想着,等到了正式发售的时候; 若是不想买了,也可以不来,不交银子就是。
  就是出于这个心理,登记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常来常往外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么一回事儿,排队的人便越来越多,因为织金所跟前排起了长队,也带动了琉璃厂那个售卖点的预订,后来到琉璃厂也开始排队了,内城两处售卖的才稍有些起色。
  转眼到了正式售卖的那日,石咏事先命人统计了四处售卖点预订的情况,将预订的份额全部交给售卖点,其余额度在四家之中平分。
  到这时,国库券也已经准备妥当,是请了专门的套印厂,用彩色套印技术印刷的九万张“国库券”,每张券上都有编号和特制印鉴所盖的印章,同时还有按照编号不同而做的不同暗记,专门防伪造。
  除此之外,售卖国库券还需要登记买家的名址,预留买家的印鉴或是手印儿。这些也是为了买家着想,万一国库券失落,被人捡到冒领兑付款,如果提供不了买家的印鉴,一样不会轻易被兑付走。有了这几重安全措施,众主顾多数还是放心的。
  到了正式售卖这日,织金所在开门之前就排起了长队。不少事先没有预定的人家,听说织金所的限额已经不剩很多了,登时也起了好奇心,想要来分一杯羹,登时身上揣着五两,或是十两的银子,径直过来排队。
  织金所为了这一日,特别从薛家借了六个账房过来,再加上原先的两个,一起工作,登时在巳正之前就将所有的份额售罄。接下来所有账房便集中精力来应对早先预售的主顾们,同时告知那些没有买到的主顾,他们还有两个机会,一是到城里三个售卖点去购买,另外就是在这里等,等到未时之后,如果早先预定了国库券的主顾们没来,这些留出来的份额就可以转卖给他们。
  这个措施,立即将主顾们引流引到了其余几处售卖点。而早先预定了国库券的主顾见到这火爆的场面,哪里舍得浪费这次机会,一概都早早地掏了钱,还有些跺着脚惋惜,当初怎么就那么“谨慎”,就没想着多买一点儿呢?
  石咏这日特地没有在南书房走动,而是在城中各处观察售卖点的销售情况,因此见证了织金所自始至终的火爆,也见证了其他几处的销量是怎样被慢慢带起来的。自此他越发深刻认识到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一旦见到旁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普通人便也都愿意去试一试。在后世行得通的道理,在这个时空也完全一样。早先他选织金所,这一步真是押对了。石咏也盼着这一点能为贾琏加点儿分,虽然贾琏不在京中,可是这毕竟也还是他家的产业么。
  到了未末,各处所余的份额已经基本上销售一空,只有极少量事先预定了的主顾往来来买的,登时被虎视眈眈留守在各销售点的人抢着买去了。
  然而这个结果并不出乎石咏的意料——他确实花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来为此事预热、造势,但是结果证明了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九万张“国库券”,在开售之日的几个时辰之内,就在全城抢购一空,四十五万两银子稳稳地筹到了手。有了这个先例在,哪怕是往后这国库券再售卖第二期、第三期、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一定都不在话下。
  消息送入宫中,雍正望着十六阿哥,点着头道:“小十六啊小十六,你教哥哥怎么说你……”
  十六阿哥非常惶恐,站起来道:“臣着实不敢居功!这都是……”
  雍正却径直打断了他的话,豪迈地道:“你这次干得漂亮!”
  十六阿哥不言语了,这次皇帝以一个兄长的身份夸他,言语里满满都是自豪,令十六阿哥胸中感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旁边十三阿哥也微笑着点着头望着他,这令十六阿哥突然生出一些——归属感。他依旧是兄弟们中的一员,兄长们在为他的每一点成就而感到骄傲……
  就这么着吧!——十六阿哥得了夸奖,心里舒坦,便狡狯地想:这儿既然没人想起石咏,那他也就不提了,让自己且先舒坦这么一回再说。
  可是无论如何,石咏该被惦记的时候总是会被惦记的。四十五万两白银筹到,没过两日,十三阿哥与十六阿哥竟联袂找到石咏,两人脸上都是焦虑与愁容,彼此望望,谁也不想先开口。
  待石咏问明原委,登时震惊了:“什么?这次筹的,仅仅是一个月的军饷?”
  十六阿哥无奈地点了点头。
  “原本以为到户部将各省赋税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