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怡亲王与庄亲王这两位亲王带着宫中的几个皇子阿哥过来观礼,石家的喜庆气氛至此达到顶峰。世人都晓得石家发达了,可谁也没想到竟发达成这样。除了那两位亲王是位极人臣的皇帝手足之外,宫中几个皇子阿哥也来观礼,真真是一件稀罕事,是寻常人家难有的体面。
  前来观礼几位皇子,除了弘历与弘昼以外,竟还有弘时阿哥与福惠阿哥。弘时自不必说,鼻孔顶在脑门儿上,即便见了富达礼这样的实权大臣,也不过是冷哼一声,随意点点头,仿佛他根本就无意过来石家道贺,实在是没地方可去了才陪着弟弟们过来的。
  而弘历与弘昼两个见到石咏却格外亲热,虽然不敢再唤“师父”,但总也缠在石咏身边,不肯离开。这两个还闹腾着要看石咏家半岁大的双胞胎,石咏无奈,到底还是叫人往内院送话,让如英命人将两个小的抱出来。弘历与弘昼见到双胞胎,也是惊异,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出来应该怎么区分这两个小家伙儿,于是一起向石咏请教。
  石咏无奈地摸着后脑,心道:这真是万分惭愧啊,他这个亲爹,至今也做不到像如英那样,能准确区分出两个孩子,八成要靠襁褓上的小记号,所以还需要修炼。
  而令石咏好奇的,则是雍正膝下最小的阿哥,福惠。福惠阿哥如今还不到五岁,与石咏初见弘历时的情形差不多,妥妥地又是一枚小雪团子。福惠与弘历弘昼两个兄长的感情不错,早先永顺胡同口的车驾太多造成大拥堵,因此福惠是被弘昼这个五哥扛在脖子上扛进来的。在石家喜棚里,弘历与弘昼也一直不离福惠这个幼弟。
  十六阿哥偶尔打趣,说弘历与弘昼身边这才刚有了格格,已经开始学起怎么带孩子了。弘历便笑笑,说:“福惠可人疼,就算我们没功夫疼他,也有十六叔来疼的。”弘历年纪不大,已经将话说得滴水不漏了。
  十六阿哥闻言大笑,只说他最近走了“开口背”的运气,一开口就会给自己挖个坑。“转眼就是福惠生辰,你们十六叔又得破费给他整点好东西。”福惠听了,坐在弘昼肩头依旧不老实,拍着手直笑,一派天真。
  石咏望着福惠,忽然心生不忍。他已经预感到雍正很快会动手处理年羹尧,可是年羹尧之妹是宫中贵妃,她在藩邸这么些年来几乎是最受雍正宠爱的侧福晋,只是一向身体孱弱,生下三子一女,却只站下了福惠一个,说可怜也着实可怜。只不晓得雍正会否因为年贵妃与福惠阿哥的关系,令雍正对年羹尧网开一面,暂缓处罚。
  宫中几位皇子阿哥没有多待,待石喻与敏珍行过礼之后便离开。石咏惦记着怡亲王身体不便,也没敢多久留,早早就将人送回亲王府去。这时候他才有功夫来招呼满院子的贺客。
  喜棚里,觥筹交错,猜拳、劝酒之声此起彼伏,不少人围着贺石喻的前日“大登科”今日“小登科”,三斛两盏,要将石喻好好灌一番。石咏这个做大哥的惦记着石喻还需洞房花烛,赶紧上前挡酒。有石咏拦在前头,石喻便趁机借酒沉了遁去,应当是去新房里探视他的敏珍去了。
  而石咏这么大无畏的一番表现,喝了一顿急酒,很快就晕乎乎地脚下发飘,急忙到厨下去,寻了一盏酽茶,喝了一口,坐下来平了平气,这才觉得好了些,起身慢慢扶着墙出门。在喜棚一角,他见有一人独坐,看背影颇像是宝玉。石咏记起上回他自己成亲,宝玉亦亲自道贺,便径直坐到那人身边去,伸手一拍那人的肩,道:“宝兄弟……”
  那人抬起头,望着石咏,却不是宝玉,而是年熙。
  年熙双目通红,显然是刚刚哭过,此刻与石咏面面相觑,着实是尴尬,连忙起身对石咏说:“石大人,我……我这是,失礼了!刚才也是心生感触,觉得如此热闹喧嚣的美筵,却终有散的时候,就如花开得再好,也总有谢的一日。我这心里就……”
  说这话的时候,年熙眼望远处,面露悲凉,似乎满怀的凄楚,无处倾吐,无人可诉,又有无尽的忧虑,不祥的预感,却无处能寻得安慰。
  石咏赶紧拉他坐下,道:“是我失礼了,搅扰了你才是。”
  他万万没想到,年熙在石喻的喜棚里,竟然会触景生情,能径直看到筵散花谢的时候。当然,这是石家的喜宴,年熙如此,未免有扫主家兴的嫌疑,可谁又能阻得住这年轻人一时清醒,径直看到了年家的将来呢。
  石咏不再多说什么,伸手执壶,又为年熙斟了一小壶酒,递到他面前,淡淡地道:“兄弟,等你到我这个年纪,便会明白,未来难以掌握,当下才是最有滋味的。”
  年熙接了那一盅酒,盯着看了半晌,一扬脖饮了,转头对石咏说:“多谢石大人开导,我……我谢过石大人一向的关怀与扶助,感激之情,无法言表……师弟这里,请容我年节时再来道贺!”
  说着年熙一抹脸,站起身,冲石咏长长一揖到底,随即掩面离开。石咏在他身后唤了两声,都未能留得住他。石咏立在原地,望着年熙的背影,看见他一路这么跌跌撞撞地走出去,偶尔扶墙痛苦地咳嗽数声,石咏也一时心生感慨:
  年羹尧将年熙过继出去,可是年熙的心,却依旧在他父亲那里,这是父子天性,血脉相连,无法阻断。然而可想而知,年熙的话,年羹尧却从来都听不进去。
  石喻这日大婚,第二日早早起来,带着新妇拜见长辈兄嫂,又去忠勇伯府拜过宗祠,一切顺逐。石咏与如英也看得出石喻与敏珍两个鱼水和谐,处得甚是相得,夫妇两个至此方才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石大娘与王氏也对这一对佳儿佳妇极为满意,不必赘述。
  接下来便是新正欢庆,转眼天气和暖,又是一年春日好时光。
  二月里,钦天监上报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群臣心知肚明到了集体拍马屁的好时候,纷纷上表朝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也一道上了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原本这是一件拍马屁的小事,但也不知怎么搞的,年羹尧这张贺表中字迹很是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
  雍正见表震怒,直接斥责年羹尧自恃己功,有不敬之心。


第393章 
  石咏在南书房看见年羹尧的这个笔误时; 一时也是震惊,心想:怎么这么不小心?
  督抚大员上书; 多是由身边幕僚拟出文字; 然后由官员本人誊抄之后上表。“朝乾夕惕”这四个字; 若纯按字面意思解释; 便是早起勤奋,晚间谨慎,泛指从早到晚都勤奋而谨慎; 乃是互文的用法。这个词倒装原本不会更改本意; 甚至有时为了修辞与押韵,会特意将这个词倒装使用。
  可问题出在; 这是在向皇帝上表; 将“夕”字搁在“朝”字之前,“惕”字搁在“乾”字之前; 便仿佛在说雍正是在晚间谨慎绸缪之后; 再在白天行光明正大之事; 足以让雍正不舒服。再加上原出处易经里便是“朝乾夕惕”的顺序,雍正便极为不痛快。
  雍正也自有一套道理,他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 这次是故意不愿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属于雍正自己; 并认为这是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的表现。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已经憋了好一阵。早在正月底,雍正已经罢了四川巡抚孟逢时的官职; 相反,重庆知府蔡铤官复原职,回去上任。孟逢时在康熙朝就一直是年羹尧的私人。此外,川陕及全国官场也多有调整,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已经被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被调回京。此前年羹尧向吏部提出的升官与补缺人选,也被全部“冻结”,一个也不采纳。
  更有甚者,雍正命两江总督查弼纳查继任苏州织造胡凤翚。早先胡凤翚一手查抄了史侯府,令史鼐史鼎兄弟身败名裂。如今自己竟也落得一样的下场,被查出不少亏空,被雍正勒令填补,并且追究胡凤翚的责任。
  如今,则终于轮到年羹尧本人了。
  这一场官场风暴来得又急又猛,三月,圣谕发出,命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而大将岳钟琪则领抚远大将军印,代替年羹尧领兵。
  年羹尧失去大将军权柄,调任杭州将军,这无异给了京中官场一个明确的信号,年羹尧已经不再是那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也不再是君臣知遇之时,那个雍正不知怎么才疼爱才好的宠臣。
  待圣谕一下,石咏知道,皇帝这明显就是在等着有人上书弹劾年羹尧。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率先向年羹尧发难的,竟然会是顺天府尹,贾雨村。
  贾雨村弹劾杭州将军年羹尧共六桩大罪,欺罔、狂悖、专擅、忌刻、贪婪、侵占,其中贪婪与侵占两条,都与石家那“一捧雪”和扇子的案件有些关系。
  石咏在南书房见到贾雨村的上疏时,脸色苍白,心里几乎有个声音在狂喊:这厮是在贼喊捉贼呀!
  明明是贾雨村将石家藏有秘宝的消息告诉了年羹尧,并且鼓动年羹尧以“私藏”“逾矩”之类的罪名告发石咏,并指示步军统领副使将石咏软禁,并企图抄没石家。这些明明都是贾雨村指示的,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也正是贾雨村跳出来,毫不犹豫地将脏水全泼在了年羹尧头上……
  好心机、好手段、好快的反应——可偏生此时此刻石咏根本没办法跳出来指责贾雨村什么。石咏心里非常清楚,雍正此刻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清算年羹尧,正等着人跳出来告发。贾雨村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做了这个率先出首的。
  石咏知道:贾雨村这是活生生踩着年羹尧往上爬呀。
  然而贾雨村告发年羹尧之后,朝中弹劾年羹尧的人并没有变得更多。不知为何,很多人都在一路观望,谨慎处之。石咏忍不住怀疑,究竟是什么阻挡了百官按照雍正皇帝的心意上书检举年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