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少年,满面风霜,眼下发青,显然是一夜奔波劳顿,眼下疲累得很,但是他精神头却很好,见到皇阿玛一张臭脸,照样高高兴兴地说:“儿子刚从清河大营赶回来。”
  殿中包括下五旗旗主在内,雍正、弘时、廉亲王、庄亲王等人,全是一呆。
  唯有平郡王纳尔苏一挑眉,心道:来了!
  早先廉亲王说得清楚,丰台大营接管军务之事,是由弘时与弘昼亲自去办的。而雍正心头更是明白,十三阿哥教弘昼政务与办差,甚至将手下力量最最重要的信物交给了弘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丰台大营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被奉天来人所控制住了。
  ——可是这又关清河大营什么事儿?
  雍正在座上一挑眉,看见弘昼这副样子,心知刚才那句“逆子”,恐怕是骂错了。
  接下来弘昼继续笑嘻嘻地回话:“皇阿玛,儿子是什么都不懂的,但是十三叔惯常教导我,要时时为皇阿玛分忧,还说三哥就做得很好。三哥带着弟弟去了丰台大营,说了一大堆什么整顿兵务的话,儿子见三哥说得有模有样的,就一一记下。然后自己跑了一趟清河大营,也依葫芦画瓢地都将那些话都描了一遍。清河大营的主副将官果然跟儿子跪下了,说要为皇阿玛效忠什么的,儿子就将他们都带来了……”
  雍正心头一暖,弘昼口中的“什么都不懂的”,才是真的什么都懂了,都明白了,长大了,也懂事了。他双手一扶龙椅扶手,站起身,紧紧盯着弘昼,问:“他们都在何处?”
  弘昼挺起胸脯答道:“不经传召,兵将不得入园,因此他们都在园外伺候。”
  此刻立在雍正身边的弘时,万万没想到这个此前被他玩弄在手掌之上的五弟竟然摆了这么一道。弘时脸色发白,无声无息地往后退了一步。
  这时候隆科多已经悄没声息地退了回去,转身出了勤政殿。自打弘昼回来,他已经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待听说清河大营的事,方觉大事不妙,连忙出殿。可是隆科多刚一出正殿,已经是两柄利刃架在颈间。
  此时殿外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臣弟允祥,求见皇上!”
  雍正疾向前两步,大声道:“快大开了殿门,让怡亲王进来!”
  此刻勤政殿的殿门打开。一名年轻官员此刻正背负着怡亲王允祥,一步一步地迈上勤政殿前的石阶。此人不是别个,正是石咏。
  石咏此刻穿着一身借来的官袍,袍角早已被晨露打湿。此刻他小心翼翼地负着背上的十三阿哥,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入殿中。
  雍正见状登时怒道:“石咏,你这小子也忒不知变通,朕早就许了怡亲王在宫中可以用坐轿,你就算扶轿进来,又有何不可?”
  石咏压根儿还来不及请罪,旁边十六阿哥已经抢上来,与石咏一起,将十三阿哥扶到座椅上坐稳。
  “皇上莫怪石咏,他是为臣所逼迫……”十三阿哥坐在椅上,一阵喘息,面上泛起一阵潮红,依旧艰难开口,为石咏说项。
  雍正怒气未消,心里却已经转了过来:隆科多既然回京,石咏也回京便也不是什么怪事。而眼前石咏背着十三阿哥进殿的情形,让他想起当初那桩“矾书案”之后,石咏背十三阿哥出宫的情形。这份情谊,多年来到底是没有改变。
  可巧,十三阿哥正好坐在廉亲王允禩的对面。允禩故意别过脸,转开眼光,不欲看他。十三阿哥却盯着允禩,凄然一笑,道:“八哥,你想必已经听到消息了。九哥……九哥就快要到京了。”
  允禩听着心头一震,脸上肌肉一跳,似乎有些绷不住。
  “几位旗主,允祥来迟,诸位勿怪!”十三阿哥这时候挨个向几位旗主打招呼。所有人之中,纳尔苏与广灵都比十三阿哥要晚一辈,此刻不敢大意,都起身向十三阿哥行礼表示敬意。
  “几位旗主的属下,丰台大营没能好好招呼,是允祥的不是。”十三阿哥缓缓地道。
  下五旗旗主听见这话,脸色全变了。当真是越有实力的人,说话越是低调谦和,不事张扬。十三阿哥越是说“没能好好招呼”,那意思便是已经弥补,已经“好好招呼”了一回。眼见着十三阿哥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丰台大营,想必已经在他一人的掌控之中。在加上此前弘昼带来了清河大营的人,京畿兵力已经多聚于此,他们的八旗兵马,哪怕再想蹦跶,也蹦跶不了了。
  这一场“八王议政”的风波,几乎在十三阿哥一句话之间,便宣告平息。
  十三阿哥说着,强撑起身体,向纳尔苏点了点头,道:“龚额正在收拢关外来的旗丁,眼下正在南苑整顿兵务……多谢了!”
  纳尔苏心底一松,虽然旁边几位旗主的眼光纷纷向他转过来,可是纳尔苏却知道,这一关,他总算是过了。想必是龚额机灵,临时倒向十三阿哥,这也让他的镶红旗在下五旗中脱颖而出。以后镶红旗的日子,应该要好得多了。
  纳尔苏一想到这儿,突然想起龚额,记起龚额好像是说他有个寡居的妹妹,外甥也在朝中为官的。这么一想纳尔苏好像想起来了——龚额的外甥,莫不是姓石吧!再转头瞅瞅石咏,纳尔苏的脸色登时古怪起来:他这次的运气,究竟是好,还是很好呢?
  其余几名旗主虽然对纳尔苏又妒又恨,可是十三阿哥口中说是他们的人眼下都在南苑帮着“整顿兵务”,想必是不欲重罚。再加上早先康亲王崇安堵住了廉亲王参与议政的口,所以这一次下五旗有功也有过,但到底是没有犯下大过失,皇上看在他们被人“欺瞒”的份上,至少应该能让他们全身而退。
  对面廉亲王的脸色却好看不到哪里去,盯着十三阿哥道:“十三弟,这还真要感谢你,为了‘八王议政’之事东奔西走。你许是还不知道吧,刚才皇上金口玉言,将镶黄旗许给你了,你就是镶黄旗的旗主了!”
  正白旗倒罢了,镶黄旗一向由皇帝亲掌,眼下竟然也分了出去给十三阿哥。
  廉亲王允禩的话里满是酸味儿,暗指十三阿哥亦是为了八王议政之事而来。岂料雍正与十三阿哥之间的情分,哪里是允禩一句话可以挑拨得了的。此刻雍正与十三阿哥对视一眼,君臣兄弟二人什么都没说,雍正已经忍不住流露出笑容,他知道十三阿哥之后断不会接受这镶黄旗,可是他对十三阿哥也一样,什么都可以给,哪怕是要他给正黄旗,又有何不可?
  这时候弘昼在勤政殿中蹭了蹭,蹭到十三阿哥身边,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十三叔!”
  十三阿哥望着弘昼,又是欣喜又是感慨,冲他点点头,道:“五阿哥,做得不错,多亏有你!”
  弘昼能以一己之力,说服清河大营的主副将官,带兵来援,这次他在危机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些十三阿哥当年的风范。
  然而弘昼的出色表现,却直接将弘时推去了最尴尬的境地。弘时见势不妙,突然倒戈,貌似后知后觉似的大叫一声:“原来竟是这么回事!”
  “皇阿玛,儿臣现在才明白,这件事竟然是借整顿八旗军务的机会,想要夺取丰台大营,并且妄议八王议政的祖制,想要从皇阿玛手中分权那!”弘时痛心疾首,一脸“皇阿玛您要小心呀”的表情。
  雍正冷冷地看着他,不说话。
  弘时心底一慌,一眼瞥见廉亲王允禩站在下首,当即伸手一指,道:“皇阿玛,此事全是廉亲王图谋不轨,为了一己之私利,纠集兵力,妄图逼宫。”
  他想起旁人,登时一指殿门外,道:“对了,还有隆科多。要困住圆明园,没有步军都统衙门的参与,决计做不到。皇阿玛,待儿臣去擒住隆科多,为您护驾!”
  说着,弘时抬脚就往外走。雍正刚刚开口道一句:“慢着!”只听这勤政殿中,廉亲王允禩突然哈哈哈哈地长声笑了起来。
  “老四啊老四,你处处不及皇阿玛多矣,此话当真不假!”允禩像是想起了什么绝顶好笑的事,几乎连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雍正立在龙椅跟前,依旧铁青着脸望着允禩。允禩却毫不在乎,转身向外走,一面走一面大笑着道:“单看你这生出来的儿子,就知你与皇阿玛这天差地远的距离!”
  弘时一张脸,登时涨成猪肝色。
  允禩这句话狠狠地骂了弘时,顺带损了雍正,还连带抬高了他和他的兄弟们。可是这句话骂得一点都不错,康熙膝下九子卷入夺嫡,每一人都有过人之处,没有一个孬的,至少没有一个如弘时这般,又孬又无耻……
  大约也就是因为允禩这样的态度,这位廉亲王从勤政殿中走出去,竟没有一个人敢去拦他。
  殿中一片死寂,众人面面相觑。弘时也愣在当地,实在不知该继续这样强装,还是干脆跪下,抱着皇阿玛的腿痛哭流涕。
  石咏自打进了殿,就一直默默地立在群臣末位,一言不发。弘时在叫着要替父除害,去外头擒住隆科多的时候,石咏却知,与廉亲王同谋的人都已经大势已去,隆科多自然不会漏网。
  得亏他跑了一趟树村,在八旗出城驻防的行营里寻到了几个熟人,将事情按照轻重缓急一说,虽然这里的八旗旗丁都是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了石咏的话,全员出动,在圆明园周围布防。
  待到隆科多带步军都统衙门的人赶到,这些八旗旗丁就只说是奉了“三阿哥”之命,在此驻防。隆科多一听觉得是自己人,也没在意,只管带着步军都统衙门的人进圆明园,围住了勤政殿。然而石咏带着的这一群八旗旗丁,则在圆明园外又围了一圈,围得水泄不通,因此丰台大营那里赶过来好几个报信的,全部被逮个正着。
  待弘昼与十三阿哥赶到之时,石咏终于松了一口气,晓得清河与丰台大营落入掌握,便是大局已定了。允禩布这个局,远算不上是天衣无缝,但是石咏大致能理解,允禩永远都会站在雍正的对立面,无论机会多大,他都会去尝试,大不了没成功便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