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来接的人就更是多了,家里那边,杨轩自然是早早的派了人在百里亭这边天天的候着,等他们回来。武定侯府那边,这一次也派了人在候着,而宫里更也有人天天的询问走到了哪里,因此他们一到百里亭,已经是四五拨人过来请安问候了。
“世子,宫里头这几天都已经是急的不行了,三天两头的太监宫女的往家里头跑,找二老爷传话什么的,小的们才是昨天来等的,听说他们前几天就已经在这边天天等候了。”
杨轩这边的家人接到了他们的马车,就一块儿进城,一边进城一边给车里的朱铿寒和杨若嫣禀报。
刚刚宫里在这边等候的太监已经等到了朱铿寒他们,先上前请了安磕了头,请他们进了城之后赶紧的先进宫,说好了之后,便急急的转身先回去禀报了。
朱铿寒和杨若嫣自然是不能先回家了,再说了,后面还带着那么个死尸,当然不能给带回家去,正好进了宫,还给宫里。
马车进城门的时候,还有四皇子带着十几个朝臣来城门迎接,摆开了仪仗。这都是因为朱铿寒是从战场上凯旋回来的,这文武大臣迎接,是必须的。
不过四皇子的脸色也真有点不好,皇上突然的病重,四皇子、五皇子和太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变得微妙了起来。太子地位巩固,四皇子和五皇子想要更胜一筹,需要的就是时间!但是偏偏现在就是没有时间了。
朱铿寒已经出去骑马前行了,四皇子便和他并排走着,详细的问了问这一次打仗的事情,而朱铿寒便也问了问皇上的病情。
从四皇子的脸色都能看出来,皇上真的病的很重。四皇子脸上全都是失望和来不及的神情。
到了内城的宫门口,下马下轿,杨若嫣和朱铿寒在四皇子的陪同下走着进去,而后面带着死尸的车子,便转而往后宫去了,从此以后,就和他们无关了。
进了殿门,四皇子上前禀报,朱铿寒和杨若嫣在外面等候,一会儿太监出来请他们进去,到了殿内,这才看到,殿里面一片的肃静,但是人却不少,不但是皇太后、皇后、太子全都在这边,便是朝中重臣,也是一个不少的守在这边。
一看到这样的情形,朱铿寒心就沉了,难道皇上已经快不行了?这些人守在这里,明显是害怕皇上如果驾崩,有什么口谕或者死之前的话被人隐瞒了去。尤其是皇后和太子。
一看到他们进来,太子已经很着急的道:“世子、世子妃,你们回来了就好!世子妃,请你上前给皇上诊诊脉,看看如何?”
杨若嫣刚要答应一声上前,就听见躺在龙床上的皇上发出了微弱的声音:“世子……世子上前……战事如何?”
☆、521。第521章 :大限将到
一听见皇上这样询问,周围的太子和皇后全都是一脸着急地,皇后还凑近了龙床轻声的道:“皇上,先叫大夫给您请脉吧?请世子妃看看您的病情,其他的事情再说也不迟……”
“世子……世子上前回话……”皇上依旧固执的说着,虽然已经很没有力气了,但是语气中自有的那王者气质,到底没人敢反驳了。
皇后也退后了,朱铿寒忙上前去,这边杨若嫣听了皇上的几句话之后,便觉着情况不太好,气如游丝,这分明的已经……
她慢慢的也上前了一步,看了看皇上的脸色。
躺在龙床上的皇上面白如纸,气如游丝,断断续续的问着:“战事如何?到底……到底杀敌多少?”
皇上也清楚,和匈奴人打仗,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消灭了,胜利与否,只看杀敌多少,如果杀的青壮年越多,那就说明,他们要缓过来的时间越长。
朱铿寒道:“回禀皇上,杀敌八千,新汗王赫姆已经被杀,臣带回了他的人头。”
躺在床上的皇上一听这话眼睛都有些放光,颤巍巍的伸出手:“好,好!大功……大功一件……人头在哪?”
朱铿寒微微一犹豫,皇上已经道:“拿来我看看。”
一看到皇上坚定,朱铿寒便也点点头,转头叫太监去找自己的侍卫,将赫姆的人头拿来,一旁的皇后显然是反对的,嘴巴动了又动,明显的想说什么。
这边杨若嫣看了一会儿皇上的脸色,转而看了看皇后,皇后的举动全都看在了眼里,又扭头看皇太后,皇太后是这里面最冷静的一个人,坐在那边的凉榻上,手里转动着念珠,默默的看着皇上。
朝臣们没有敢说话的,全都在一旁静静的。
皇上又叫朱铿寒详细的说说打仗的情况,朱铿寒便详细的说了说,皇上连连的点头,一会儿,太监端来了装人头的盒子,送到了皇上的床边,皇上命打开,皇后已经退开一点,转开了头去。
皇上看了看人头,脸上露出了笑意,笑着点点头,指了指朱铿寒,又仰头找太子,太子很明白,忙俯身凑近点,轻声道:“皇上?”
皇上便很轻的声音道:“保你五十年……无事……”
太子忙点头:“是,儿臣明白!”说着起身对朱铿寒道:“皇上说了,世子带回来赫姆的人头,这是大功一件!”
朱铿寒道:“这是前线将士们的功劳,臣不敢居功,臣也没什么功劳。”
太子脸上显出了一丝温和:“世子太谦逊了。”现在这种场合,他自然是不便露出笑容,但是他要给朱铿寒表示善意,而且需要皇上看到,因此,格外的温和。这样的态度,叫那边站着的大臣们也全都侧目,而他身后的皇后,面色不定。
太子说完了,又道:“世子妃,请你上前给皇上请脉。”
杨若嫣答应一声,刚上前了一步,皇上竟然摆了摆手,声音很小,但是脸上带着笑意:“不劳世子妃了,现在……无有时间浪费……你们都下去,世子和太子留下。”
太子正要劝劝,皇上已经又摆了摆手。
众臣全都是神情犹豫,有些看太子,有些看向四皇子,五皇子资历尚浅,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朝臣会明确的站在他那边了。
四皇子脸色亦是复杂,看着朱铿寒,神情很是复杂。
朱铿寒也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留下自己,不过脸上依然是淡然的神情,只是抬头看了杨若嫣一眼,轻声道:“你在外面等我。”
杨若嫣点点头,等朝臣们退出去之后,也退了出来,她一出来,皇太后和皇后也先后出来了,皇后看了看她,突然的过来了,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声音也是极其的温和道:“世子妃,你这一路辛苦了!你和世子这一次全都是大功!唉,现在就是皇上龙体欠安,不然的话,也要给你们摆个庆功酒呢。”
杨若嫣忙道:“不敢,臣妾只是分内之事。”
皇后点点头,又道:“等有空,本宫传你进宫,到时候咱们在细聊。”
杨若嫣躬身道:“是。”
皇后这才点点头,转身去了。
皇后在这边说话的时候,前面走的皇太后已经走出去了一段距离,等皇后走了一会儿了,这边杨若嫣还在等着朱铿寒,一个宫女又拐了回来,走到了杨若嫣的面前道:“世子妃,皇太后在那边等您呢,请您过去一下。”
杨若嫣忙点点头,跟着宫女往外走了走,果然看到皇太后站在宫殿之间的夹道中等着她,夹道全都是青石条铺就的,干干净净。
杨若嫣上前躬身道:“太后?”
皇太后便点着头道:“你没事回来了就好!哀家问你,刚刚你看了皇上的脸色神情,觉着……如何?”
杨若嫣停顿了一下,不敢马上回答。
皇太后一看她的神情,便猜到了,抬头看了看天空,苍老的脸上带着苍凉,过了一会儿才道:“你实话实说便是了。”
杨若嫣这才轻声道:“看样子……是需要准备……好。”
皇太后顿了顿道:“是已经不行了?”
杨若嫣只好点了点头。
皇太后又叹了口气,抬眼看着远处悠悠的道:“知道了……唉,想不到皇上正当壮年,却突然的……”又看着杨若嫣道:“世子妃,你有什么话和哀家说?”
杨若嫣明白皇太后的意思,忙道:“青青郡主的尸身已经带了回来,我是担心……”
皇太后点了点头,淡淡的道:“知道了,这件事不用担心,太子都已经年近三十,不是那么容易摆布的,臣子和后宫,哪个重要,太子很清楚。再说,还有哀家呢,放心吧……”
杨若嫣忙躬身道:“多谢太后!”
皇太后点点头:“回去等着世子吧,如果出来了就早些回家去歇着,这一路上,也是辛苦……”
说着,摇摇头转身便走了。
杨若嫣看着她的背影,轻轻的呼了口气。皇太后到底还是念着自己救了她一命的恩情,什么事都能替自己想着。杨若嫣着实的松了口气的。
转身回来,继续的在门口等着,不过也就是等了一会儿,朱铿寒就出来了,一起出来了,还有在殿里伺候的太监宫女,也就是说,现在在里面的只有太子了。
杨若嫣心里已经明白了,看着朱铿寒,朱铿寒点了点头,和她一起慢慢的往外走,等走到了内宫门,送行的太监回去了,上了自家的马车只有两人的时候,杨若嫣便问道:“皇上……是不是已经交代遗言了?”
朱铿寒点点头:“应该是吧……留下了太子一个人,应该是交代遗言。”
杨若嫣有些惊讶:“那留下你说了什么?”
朱铿寒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想了一会儿,才道:“留下我还真的没有说什么重要的,只说赫姆死了,鞑靼部落起码需要五十年才能恢复,只要关注着他们,时不时的去围剿一下,便是百年也难以翻身……只说了这些。”
杨若嫣听得有些奇怪,顿了顿才试探的道:“难道是皇上说这话是给太子听得?”
朱铿寒点了点头道:“我想的也是这样……皇上怕太子即位了就做蠢事,清理旧臣,听从后宫干政……太子性格有些懦弱,如果真的被皇后牵着鼻子走,那可不是大明朝之福。”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