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见于小白着脸僵在屋内,火大地说:“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点回去守着你的好主子!”
于嬷嬷吩咐完,便急匆匆的往后院正厅赶。也亏得她身子好,这一番疾走也没出什么意外。正院守门的丫头见是于嬷嬷,不仅不拦,还亲自扶着她到了正厅。
正厅的饭局已经结束了,桌子都已经收拾妥当,孩子级别的正吆三和六的要出去溜达,妈妈级别的正各自凑头说话,至于祖母级的则都有些恹恹,毕竟是人到老年,精力不行了。
于老太太抬头见于嬷嬷来了,也不起身,说:“你这会倒有功夫过来了?席都散了。”
今日这席面,老太太原是请了于嬷嬷的。只是于嬷嬷虽活的像个主子,可也是奴身,老太太不会介意她上席,但其他的主子说不定就要在心里埋汰于府主仆不分了,所以她才没有到正厅,只在她的小院子里吃了午饭。
谢老太太对于嬷嬷也不陌生,她嫁到谢府的时候,于老太太还是姑娘。那会子就是于嬷嬷带着于老太太。因着是熟人,便出口调侃道:“莫不是妹妹短了你的吃食,你却是到此算账来了?”
于嬷嬷怕人看出端倪,佯装镇定地说:“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于嬷嬷应付了谢老太太,上前一步,神色隐晦地说:“老夫人,您可要管管大厨房的人,如此怠慢老奴,若不是老奴知晓您的品性,老奴还当是您授意的呢。”
老太太听了这话,便觉有些好笑,自从于嬷嬷嫁了于管家,甚少自称奴才、奴婢。不是她夸张,于嬷嬷在于府的体面仅在她之下,连爵爷都要给她几分薄面。最起码,在她还活着的时候,真没哪个下人敢怠慢她。
却说于嬷嬷说完,也不等老太太招呼,便在老太太身后站住了,一俯身趁没人注意,在老太太耳边说了两个字。
这两位老人的默契是五十年共同生活磨合出来的,于嬷嬷虽然只说了两个字,老太太也能领会她的意思。只见老太太若无其事的拉过于嬷嬷的手,顺势站起身,说:“得了,你也别委屈了,我亲自去给你撑场子,你看可使得?”
于嬷嬷自然满口称好。
满屋子的人没几个不识趣的,就算是不识趣,身边也有识趣的提点着,见于老太太起了身,便三三两两的告辞回府,老太太象征的挽留了几句,见挽留不住,便要亲自送她们出府。
老太太刚走几步,于嬷嬷就扶了老太太的手,在老太太手心潦草的写了个‘急’字,然后又不知不觉的退到了老太太身后。老太太神色一沉,走起路来,脚步便有些踉跄。于珊见此情状,急忙走到老太太身边,在一边搀扶着老太太。可于珊人小,也就比老太太的腰高些,如何扶得住,众人便见老太太差点磕倒在地。
于嬷嬷从老太太身后架住老太太,对着众人,抱歉地说:“老夫人怕是乏了,二奶奶,您看?”
赵氏连忙说:“母亲,客人还是我亲自去送,还是让嬷嬷先扶您回屋休息吧。”
众人见此情景自然也是劝老太太止步,老太太便也半推半就的让了。
她们走出不远,模糊地听见于嬷嬷对老太太说:“老了老了,您还当是年轻那会呢,一坐就坐半天,您这忙活起来也太不爱惜自己了。得了,我也不指望您给我找场子了,您还是先歇息着吧。哼,若是我不过来,你却是要忙活到什么时候?”
众人回首看去,就见于嬷嬷搀着老太太往静安堂的方向去了,后面跟着两个六七岁的小女娃,渐行渐远,声音也渐不可闻。
她们想了想才刚发生的事,便觉得有些好笑。这于嬷嬷哪是找老太太给她撑场子,这分明是心疼老太太,怕她熬不住,变相撵她们来了。不过她们也没有腹诽于嬷嬷不懂待客之道,这一生能有个如此忠心的奴才实在是一大幸事。还有于老太太身边养的这俩丫头也是知冷知热的,倒不似同龄人那般贪玩,是有孝心的,不得不说,这于老太太倒真的是好福气。
且不管赵氏亲自引路送客人出府,这一边老太太眼见看不到旁人了,自行站直身子,眼中透出几分精明,拉着于嬷嬷的手,问道:“徐姨娘怀孕了?便是怀孕了,要处置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的。”
于珊和杨宇楠本是因担心老太太的身体,才没有跟着赵氏去送客。可亲眼看见老太太脸上的疲惫一闪而过,精神也恢复了,两个孩子还没等松口气就听到老太太问于嬷嬷的话。两人顿时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老太太现在却只疑惑,于嬷嬷写的急字是怎么个意思。
她年少习武,身子硬朗,这些一直在她身边的于嬷嬷很清楚。所以于嬷嬷绝对不会是怕她累着急乎乎的赶到后院来,更不会因为什么大厨房的人怠慢了她,那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她在她耳边说的‘徐孕’二字了。
于嬷嬷见离了众人视线,也不避讳两个小的,便将从于小哥那听到的消息一一说与老太太。
“此事,若是让言官听得风声,只怕大爷的爵位……”
老太太越听脸色越不好看,到最后忍无可忍的怒吼:“他还惦记什么爵位!若是消息散出去,只怕咱们于府就成了满京城的笑柄!”
于珊也是越听神色越难看。于嬷嬷也是关心则乱,只想到这事会让于昭轩失了爵位,却没往更深层次想想,于府的地位本就岌岌可危,怎么禁得起如此失心失德的事!
老太太既着急外院的情况,又担心徐姨娘那边的状况,偏她现在身边只有于嬷嬷和两个女娃娃,没有得用的人。于嬷嬷年纪大了,刚才一阵着急,现在还有些气息不稳;两个小的又才七岁出头,也是办不了事的。如此一想,便有些前后不能相顾的感觉。
若是按照于珊的心思,夺了于昭轩的继承权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这样虽然于府长房再不复荣华富贵,待于爵爷和老太太百年之后,还会被分出去,可她没了当爵爷的爹,岂不更安全。
于珊这会才想到,要想摆脱四皇子,除了让于府昌盛起来逼退四皇子之外,还有一条路——搞垮于大爷,让二房袭爵。这条路看似不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是可行,谁让于大爷总出状况,只需爵爷和老太太不管不问,于大爷就能把自己作死。
只是看着老太太越来越苍白的脸,于珊还是不忍心为了一己之私,眼睁睁的看着于府因为于大爷的荒唐事成为京城的笑柄,况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不得不承认,看着于大爷自己作死实际上是下下之策。
“奶奶,您先去处理徐姨娘的事。父亲那边交给我,定不让徐姨娘把有孕把消息传出去也就是了。”
老太太怀疑地看着于珊,却见于珊甚是冷静的直直的看着她。她受蛊惑一般点了点头,眼见于珊像一阵风一样迅速跑开了。她暗叹一口气,眼下也只有于珊能进外院了,其余的静安堂的丫鬟婆子,哪个进得去,也只有相信珊丫头了。
第59章 :
另一边;于小接了于嬷嬷的吩咐;急匆匆回到外院;举目望去,满院子也没有梅儿的影子,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他疾走几步往厅里望去,一眼就看见梅儿站在于大爷身边。因所有侍奉的丫头都是一色的淡红;唯有她一个丫头是穿着绿色衣衫;所以甚是突兀。
厅里吵吵闹闹的,一些酒量浅的官员,已经脸色绯红;站不稳脚,所以周管家便调了这守门的小厮进去帮忙。这小厮前脚一进去;梅儿就趁机溜进了正厅。梅儿也是仗着这些日子徐姨娘受宠,练出了几分胆色,进了厅也不四处打量,直接就走到了于大爷身边。
“大爷,姨娘昏倒了。”梅儿的声音不算小,但在这嘈杂的境况下,还是瞬间被掩盖了。
“谁昏倒了?昏倒了找大夫,找我何用?”于大爷很是不耐烦的推开了梅儿。
梅儿好不容易混进厅里来,如何肯善罢甘休。她咬咬牙,靠近于大爷,说:“大夫找过了,说姨娘是有喜了。”
“什么?谁有喜了?”于大爷很是惊喜的问道。
于大爷其实并不喜欢孩子,孩子从小到大他都甚少管理,能分清谁是谁就很不错了。可他喜欢被孩子们争抢的成就感,喜欢孩子们崇拜的眼神,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孩子里,虽然于蕴于简是庶出,却最得宠。于珊从不上赶着巴结他,见了也是规规矩矩的行礼,别说撒娇卖乖,就是说上几句好听的话都不曾。于华更过分,于华喜武,本就看不上文人的磨磨唧唧,偏于大爷还是文人里最不上道的那种,于华不与他对着干就不错了。
于大爷喜文,文人的风骨他没得几分,倒是传承了不少的酸腐气。所以,所以尽管他膝下已有三子三女,但比起其他文官的三妻四妾子女绕堂,他还是觉得少了。本来他添了安哥也是满腹欣喜的,偏偏不少的狐朋狗友总是笑话他被花姨娘榨干了身子,所以这七年时间只添了安哥一个孩子。他自是不服气,眼下徐姨娘有了身孕,正是证明自己的好时机。
梅儿见于大爷的反应,心先安定了几分,原先听了于小的话,心里很是不安,好似脑袋已经不在脖子上了一般。可看大爷这反映,赢面还是很大的。
“大爷,是徐姨娘有喜了。”
“哈哈哈,好,有赏。”于大爷举起酒杯就干了杯中酒。
于小在外面听见于大爷的话,只觉得脑袋嗡嗡的响。于大爷果然喝多了,只知道要添孩子,却不知道算计算计这孩子能不能留!
于小急忙走进去,见其他同席的官员都开始说些讨喜的话,忙替于大爷拦了,一手挽着于大爷,一边急急的解释说:“误会误会,大爷他喝多了,奴才先扶他回房。”说完拉着于大爷就要离席。
顺势对愣在一边的丫头说:“还不把这造谣生事的丫头赶出去!”
只是于大爷这会子功夫正在兴头上,只觉得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