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突击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毅瞪了他一眼:“咱们走容易,这帮人怎么办?”
    “可是,鬼子很快就会过来的,咱们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罗毅说:“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你马上带领50名弟兄,到几个制高点去警戒,防备鬼子突袭。我带其他人想办法帮助百姓过江,用最快的速度把这里的人疏散掉。如果未来打散了,你想办法自己突围就可以了,不用再管我们。”
    “是!”吕维答道,他挑选了50名枪法好的士兵,抬着重武器直奔江边的几处高坡,用最快的速度开始构筑防御工事,控制住几个隘口。罗毅心里也知道,凭着这么点人手,要想阻拦日军的大部队,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的,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日军一时还分不出兵力来对付这些百姓了。
    罗毅带了另外50名士兵直奔江边,短短几百米路程,他们走得十分艰难。到处都是人,他们只能从人缝里钻过来,不时还有人骂道:“挤什么挤,谁不想先走?就你们的命值钱啊?”
    警卫员曹先晋把眼一瞪:“说什么呢?我们是军人。”
    “军人怎么啦?你们手里有枪,不去跟鬼子拼命,逃跑倒是比谁都快。”周围的百姓愤怒地说。现在这时候,他们也不怕这些当兵的发难,四周是数万百姓,这几十个军人如果敢动粗,肯定是没好果子吃的。
    罗毅按住了正准备发飚的曹先晋,大声地对周围的百姓喊道:“大家不要误会,我们是来帮助大家过江的。大家回头看,我们的部队已经在后面的山坡上建立了工事,能够阻挡鬼子的小部队。大家不要乱,听从我们的指挥,我们尽量让大家迅速地过江。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留在最后再走。”
    一名老人在旁边问道:“请问这位先生,你说的话当真吗?”
    罗毅向他鞠了一躬说:“我说到做到,你回头看看就知道了。”
    老人回头向身后的山坡上看看,果然看到几十名军人正在布防。他点了点头,说:“我姓闵,是中央大学的教授,我有几十个学生可以帮助你们维持秩序,现在我就让他们听你的指挥好了。”
    说罢,老人向旁边的几名年轻人说:“刘翰海、张筱文、林蒸,你们把同学们组织起来,帮助这位……”
    罗毅连忙自我介绍道:“晚生叫罗毅。”
    “哦,帮助这位罗长官组织难民渡江。”
    “放心吧,闵教授。”几名学生答道,然后带着几十名学生模样的人一齐来到罗毅面前说:“罗长官,该做什么,您就安排吧。”
    “太好了。”罗毅说,“你们尽量再联络一些人,组织临时的纠察队,让百姓们排成队,按顺序上船,尤其是让老人、妇女和孩子优先上船。年轻人在江边上搀扶一下上船的人,让他们上船的速度加快一些。我刚才观察了一下,上船和下船耽误的时间太多了。”
    “没问题,我们尽量多联络一些年轻人来办这件事。”
    罗毅继续说:“此外,再抽调一些人,到四周的山上砍伐一些树木,搜集一些门板、木制家具等,扎成木筏子,能渡几个算几个,积少成多,也能帮助不少人。”
    “好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罗毅压低了声音对青年学生们说,“万一遇到鬼子飞机空袭,或者鬼子的步兵冲过来,你们千万要控制住江边的局面,让大家不要混乱。因为一旦出现混乱,就会出现互相践踏,身体虚弱的人就有可能被挤死或者踩死,我们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实在逃不了的时候,大家也别束手就擒,各自拿起武器和鬼子拼了。”
    “罗长官放心吧,我们虽然是书生,但同样有热血,我们就算是死,也要拉着鬼子给我们垫背。”学生们一个个慷慨激昂地发着誓言,几年来抗日救亡的宣传,在这些大学生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为国捐躯的共识。他们早就准备好与侵略者血战到底了。
    突击营士兵分成了若干个小组,与学生们一起分头行动。学生们的号召力是非常强的,他们迅速地从逃难的百姓中发展出数百人的志愿者,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年轻女孩。在这些志愿者的组织下,江边上的百姓被分成了许多队,开始按着次序登船过江。
    一个个临时的码头被建立起来了,上船的百姓不再需要爬狭窄的跳板,而是能够通过搭好的平台一路小跑着进入船舱。上船下船的速度提高后,渡船往返的频率明显加快了。渔民出身的方桂山带着十几名士兵四处寻找各种渡河材料,编制木筏。突击营士兵们都豁出了全身的力气,他们挥舞着工兵锹砍伐四周的树木,用刺刀在木头上打上孔,再用搜集来的绳索把木头捆扎在一起,一个个简易的木筏就这样制成了。
    在逃难的百姓中,也有一些多少懂点水性的人,他们自告奋勇地担任了木筏的水手,在江上往来穿梭,把百姓运送到江对岸。
    随着次序逐渐建立起来,百姓们也开始进行各种方式的互相救助。有些人逃难时走得匆忙,没有随身携带食物,其他的难民便纷纷把自己多余的食物捐献出来。还有一些人支上了大锅,熬出一锅一锅的稀粥,给大家充饥和解渴。
    罗毅带着几名警卫员在人群中来回巡视,随时解决各种问题。遇到有自私自利不服从调遣的,罗毅一般是先礼后兵,实在不行的时候直接掏出手枪顶着对方的脑袋,把对方的气焰彻底压倒。四周的百姓现在已经完全接受突击营了,每当罗毅掏枪的时候,周围都是一片叫好声,在这种氛围之下,任凭难民中有什么特殊来头的人,也不敢对罗毅说个不字了。
155 土木专家(求收藏)
    难民一批一批地被渡过江去,但江边的人数依然很多,而且从南京的方向还不断地有新的难民涌来。此时日军已经在南京开始进行大屠杀了,逃出来的百姓越来越多,有一部分便逃向了这一处渡口。
    罗毅一直担心着日军的动静,他一会在江边指挥渡江,一会跑到土坡上去,拿着望远镜向远处了望,幸好,远处可看到的地方一直是静悄悄的。
    “罗营长可是担心鬼子突然来袭吗?”
    一个声音在罗毅身后问道,罗毅回头一看,原来是中央大学的那位闵教授,他拄着杖走到罗毅身边站住,像罗毅一样,抬头望着远方。
    “闵教授,您怎么还没渡江过去?我不是交代过让中央大学的教授优先过江吗?”
    “让妇女和孩子先走吧,我一把岁数了,没事。”
    “闵教授,快别这么说,您可是国宝级的人物,如果有点闪失,我可没法对您的学生们交代。”罗毅客气地说,当年的教授可不像现在这样满天飞,随便抽一个出来,都是后世的大师级人物了,罗毅对于闵教授的尊重是发自于内心的。
    闵教授摆摆手说:“不敢当,不敢当。闵某只是一介书生,国难面前,百无一用,怎比得上罗营长和贵部的将士们重要。”
    罗毅无语了,跟大师斗嘴皮子,他还真不擅长。
    闵教授指了指阵地前沿,对罗毅说:“老朽刚才看了一下贵军的阵地,觉得还有一些不妥之处,不知当讲不当讲。”
    罗毅说:“闵教授别客气,您发现了什么问题,尽管指教。”
    闵教授说:“贵军只有百十号人,如果日军的大部队来袭,凭借目前的工事,我担心贵军是守不住的。现在江边上的人有三四万,以最快的速度,恐怕也得有两天时间才能渡完。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日军来了,罗营长打算怎么办?”
    罗毅眼睛一亮,问道:“莫非闵教授有什么好办法要教我吗?”
    闵教授微微一笑,说:“好办法倒没什么,不过,有些笨办法,不知道罗营长是否愿意一试?”
    “请讲。”
    闵教授向前一指,说:“在贵部的阵地前方,是一片开阔地。我注意到贵部的弟兄们已经清理了射界,这也是一般防御战的要求。但在这样的开阔地上,敌军的运动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如果你们的火力不够密集,敌军能够很快地突破这几百米,冲到你们的阵地跟前。”
    罗毅说:“的确如此,但我现在的力量也就限于此了,闵教授有何高见?”
    闵教授说:“打这种敌众我寡的防御战,除了挖好工事之外,还应当给敌人增加一些麻烦,迟缓他们的行进速度。这样敌人长时间地暴露在我们的阵地之前,就能够增加我们射杀他们的机会。这样我们人数少的劣势就可以得到一些小小的弥补了。”
    “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应当在阵地前面增加一些障碍物吗?”罗毅问,“这个问题我们倒不是没有考虑过,但这短时间内,上哪去弄那些铁丝网和鹿柴呢?”
    闵教授说:“铁丝网和鹿柴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我们可以挖堑壕啊。”
    罗毅摇头说:“这个怕是同样来不及,堑壕需要挖得过浅,不但不能阻敌,还能被敌军用来作为前进时候的战壕。如果要挖得又宽又深,工作量就十分庞大了,只怕还没有挖完,百姓都已经渡完了。”
    闵教授说:“我刚才见罗营长在安排渡江的事情上颇有一些变通之术,怎么在打仗的问题上倒反而拘泥了呢?是不是你对军事研究得太多,自己把自己的思维给约束住了?我们挖堑壕虽然来不及,但把阵地前沿的地面破坏掉,挖出一些陷井还是来得及的。只要道路不是一马平川,敌人冲锋的速度就不可能提高,这不就起到阻敌的效果了吗?”
    罗毅一拍巴掌,恍然大悟地说:“对呀,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一手呢?”
    闵教授依然是微微地笑着说:“如果罗营长认为老朽的这个办法好,那不妨现在就组织人手来做吧。老朽恰好是搞土木工程的,就给罗营长当个工程师如何?”
    罗毅说:“那就太好了,我这就去安排。”说完,他喊来几名突击营士兵,让他们马上到百姓中去征集民工,到阵地前沿去挖陷井。刘瀚海等学生听说是突击营的事情,都十分配合,从百姓中又动员了几百人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