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突击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毅说:“苏南那边,我们曾留下了一些火种,具体情况我们许参谋长已经和吴政委沟通过了,如果未来你们要在茅山地区建立根据地,我们培养的那些义勇队能够助你们一臂之力的。”
    “那就多谢罗营长了。”陈老总道。日后,当陈老总带着部队挺进苏南时,果然找到了罗毅留下的那些地方武装。经过改编,一支名叫江南抗日义勇军的武装力量横空出世,在抗战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此外,我还有一些小礼物,想请陈老总笑纳。”
    陈老总笑道:“什么礼物?如果是金银首饰、绫罗绸缎之类,我可就不要了。”
    罗毅也笑着说:“哪能啊,脂粉赠美人,宝剑赠英雄,陈老总您是英雄中的英雄,我自然是赠给您宝剑了。”
    许良清在一旁呵呵笑着,吩咐士兵把送给陈老总的礼物搬过来,计有10挺捷克式轻机枪、10支MP18冲锋枪和20支驳壳枪。罗毅没有送给陈老总美式装备,因为美式武器的弹药在战场上难以得到补充。这些装备属于国军常用的装备,补充来源比较多。
    陈老总还没说什么,他的警卫战士已经把眼睛都瞪圆了。陈老总看看大家的表情,哈哈笑着说:“既然罗营长慷慨相赠,我就不客气了。来,大家把武器都拿上吧。”
    警卫战士们一拥而上,把那些武器接收过来,扛在自己肩上。苏晓峰看到战士们一手抱着轻机枪,一手还拿着旧的汉阳造,不禁建议道:“兄弟,那旧枪就不要了吧?留着给我们这的百姓当烧火棍用。”
    “那怎么行?”战士连忙抱紧了枪,像是生怕苏晓峰上来抢一样,“这枪虽然旧了点,还能打呢……我们还有些同志没有枪呢。”
    陈老总对罗毅说:“哈哈,让罗营长笑话了,我军的装备的确没法跟罗营长比。”
    罗毅说:“装备是死的,人是活的。我相信,老总此去一定会不堕铁军的威名。你们到苏南之后,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再给你们提供一些装备上的支持……不怕老总笑话,我在钢州算是个小财主,略有薄资……”
    说完,罗毅又从陆双勇手里接过来一个包袱,递到陈老总的手里:“这点钱,是我赠给陈老总的,与新四军无关。您带着队伍到苏南去,难免有花钱的地方。我知道,咱们新四军的军费,不是特别充足。”
    陈老总接过包袱,吓了一跳:“这些都是钱吗?怎么会这么重。”
    罗毅尴尬地答道:“其实也没多少,也就是十万法币吧。”
    陈老总盯着罗毅,好半晌才说:“好家伙,真看不出来。好,这些钱我收了,我答应过你的事情,永远也不会赖帐的。”
    罗毅微笑不语,他向陈老总赠送如此多的装备和金钱,一方面是出于对革命前辈的本能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突击营博一个良好的人缘,为几十年以后的事情预做准备。
    陈老总一行离开朱山镇,洪常安带着几名警卫战士返回设在南昌的军部去复命,陈老总带着吴剑飞等人直接奔向皖南,在那里集结部队,开赴抗日前线。
    突击营正式加入新四军,对于突击营的官兵来说,并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动。许良清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罗毅坚持要加入新四军,但他相信罗毅的预见能力,加上他对于国民党中央军也没什么好感,所以对此事保持了情绪稳定。陆双勇、苏晓峰等人本身是土匪出身,对于政治也不敏感,罗毅说加入新四军,他们也就举手赞成了,至于加入新四军有什么好处或者坏处,他们想不到,也懒得去想。这些年来,罗毅创造的奇迹太多了,像这样一个逆天存在的人,没必要去怀疑什么。
    在所有的人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袁静。她离开红军这么多年,终于又回到自己的队伍里了。陈老总和吴剑飞在临离开之前,专门交代过她,要利用自己在突击营里的地位,做好政治工作,要把在突击营的工作上升到一个非常非常高的高度上去认识,这种高度让袁静觉得好生眼晕。
    突击营加入新四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何继春的耳朵里,他给罗毅发了一个电报,表达了希望未来继续合作的意思。罗毅则回了一个电报,表示在茅山时候约定的原则不会改变。何继春告诉罗毅,委员长对他十分关心,专门交代过要对突击营特别照顾,并且表示不管什么时候,如果罗毅愿意改换门庭,国军的大门都是对他敞开的。当然,这些话也不是委员长的原话,只是他身边的人揣测上意所推断出来的。
179 装备研发
    1938年3月,日军发起打通津浦路的战役,国军在李宗仁将军指挥下,取得台儿庄大捷,严重挫败了日军速胜的企图。日军随即集中8个师团的兵力,再攻徐州,寻求与国军进行会战。国军避敌锋芒,由津浦路向西南方向退却,日军开始逐步西进,战火燃向合肥、安庆等地,武汉会战迫在眉睫。
    罗毅、许良清等对突击营进行了整编,重新补充各连队的人员,完善建制。突击营威名在外,招兵更加容易,王大成和乐家林像挑女婿一样对报名参军的人员进行选拔,突击营的人数迅速恢复到1500人以上,每个连队的人数达到近30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朱山镇和竹园镇的地方守备部队,这些守备部队的战斗力虽然不及突击营的正规部队,但与一般的国军杂牌部队相比,还是胜出不少的。
    结合在南京保卫战中获得的经验,许良清制订了新的训练大纲,针对日军的作战特点对部队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南京一战,突击营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知识都需要加以整理和传承,形成一支部队的作战传统。打过仗的部队和没打过仗的部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此,现在突击营虽然不敢说是身经百战,但好歹也不再是初出茅庐了。
    罗毅一门心思地专注于解决突击营的装备问题,趁着日军还没有封锁中国南部沿海的港口,罗毅花费了一大笔钱,通过军火贩子史密斯从美国又进口了一大批武器装备,各种弹药储备充足,能够支撑起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耗。
    在所有的进口货物中,数量最大的当数十吨*zha药。在罗毅开出采购清单时,史密斯吓了一大跳,要知道,一枚手雷里的装药也就是五六十克的样子,十吨*能够制造20万枚手雷。
    吃惊归吃惊,十吨*还是如期地运到了朱山镇。罗毅来到朱山镇军工厂,把厂长林祥信和总工程师李文仪找来,给他们拍出一叠需求单,说:“你们按这个单子,把这些装备研制出来,大量生产,我要让鬼子尝尝我的厉害。”
    李文仪拿着单子逐项看着:“手雷,火箭弹,爆破筒,飞雷筒……这个飞雷筒是个啥玩艺?”
    罗毅呵呵一笑:“所有装备的详细说明,都附在后面呢。这种飞雷筒,我过去听人说起过,是用大汽油桶作为炮筒,里面装上发射药,引发之后,能够把十五公斤重的zha药包投出500米远。具体怎么实现,我就不知道了。”
    “十五公斤?”李文仪直咂舌,“真有这么多zha药,方圆几十米就没有活物了。”
    “正是如此。”
    “这个我得研究一下,万一发射不出去,在自己这边炸了,可就惨了。这个在工艺上……有点麻烦。”李文仪挠着头说。
    罗毅道:“李总,你可千万别把问题想复杂了,据我所知,发明这东西的,好像就是一个乡下的铁匠,人家可没有你这么高的文凭。”
    “你能把这个铁匠请来吗?我要向他好好请教一下。”李文仪由衷地说。
    “这个……有点难度……”这回轮到罗毅尴尬了,在历史上,这种武器发明于1947年,是缺乏重炮的解放军被逼无奈想出来的办法,罗毅不过是剽窃了后人的创意而已。飞雷筒的发明者虽不是什么铁匠,但好像学历也的确不高。
    “我再看看你的单子,防步兵地雷,防战车地雷,防工兵地雷,延时地雷,定时地雷,闪雷,跳雷……你这个研究任务也太重了吧?”李文仪吸了一口凉气,“有些技术我倒也知道,不过自己制造,还是需要进行反复试验,确定生产工艺。有些技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呢。”
    罗毅说:“李总,现在是战争时期,时间不等人啊。”
    “那也不行啊,科学工作还是有自己的规律的,不进行多次实验,一种武器是不能定型的。罗营长,能不能上哪找一些技术人员来帮忙啊?”
    罗毅摇摇头:“这兵荒马乱的,上哪找技术人员?”
    他话音未落,邵平跑过来向他汇报道:“罗营长,营部来了一群人,点名要见你呢。领头的是个戴眼镜的老头,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
    “有学问的样子?”罗毅眼睛一亮,“林厂长,李总,走,你们跟我一块去看看。说不定是突击营威名远扬,有资深学者来投奔我们了。”
    一行人来到突击营营部,一进门,只见一名老者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罗毅面前,伸出手紧紧握住罗毅的手道:“罗营长,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罗毅定睛一看,不禁喜出望外:“闵教授,你们都脱脸了?”
    原来,找到朱山镇来的,正是中央大学的闵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和罗毅一起战斗过的刘翰海、张筱文、林蒸等人都纷纷走过来,向罗毅敬礼。罗毅连忙交代人去安排酒席,准备款待这些远方的来客。
    “闵教授,你们是路过朱山镇吗?我听说大学都内迁了,你们中央大学迁到什么地方了?”罗毅关切地问道。
    闵教授说:“罗营长,我们可是专程来找你的。”
    “找我?专门到朱山镇来找我?”
    “对呀!”刘瀚海替闵教授答道,“那天,突击营的弟兄们拼死拦住鬼子,我们都逃过了江,这江北看到弟兄们一个接一个都牺牲了,没有人游过江来,我们才离开。后来,我们在报纸上读到你们的事迹,知道罗营长大难不死。我们大家都商量好了,愿意弃笔从戎,投奔到罗营长的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