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均利率为40 %。其间;在班达岛与安沃岛的香料贸易中;利率高达50%~75 %。1602年~1782 年;东印度公司分给股东的红利;总共23200 万荷兰盾;为最初股金的36倍。这些巨额利润;是在其本国和欧洲市场内不可能得到的;成为荷兰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在与亚洲贸易中;荷兰也拿不出许多适合东方需要的商品;与葡萄牙一样主要用白银支付。
东印度公司还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在东南亚海域及一些岛屿上(包括中国沿海)捕捉身强力壮的青年,然后高价出售,从中获取暴利。
在美洲的殖民活动
1621年,荷兰政府批准成立荷属西印度公司,公司的目标是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未牢固占领的殖民地,展开同英、法等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经过10年断断续续的战争,西印度公司控制了巴西海岸很大一部分土地,但到了17世纪中叶被葡萄牙人赶出。1622年荷兰在哈德逊河口获得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城1660年,英国人夺占后,改名为纽约。1674年,根据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平条约,荷兰正式将纽约交给英国。。此后以哈德逊河流域为基地向东扩展到康涅狄格河的哈特福特,向南扩展到特拉华河畔,建立起新尼德兰。1623年占领南美的圭亚那。1630年到1640年间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加勒比海上的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阿鲁巴岛、库腊索岛、博内尔岛、萨巴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法国人共占圣马丁岛。西印度公司占领这些岛后大肆屠杀土著居民,使劳动力减少,以后又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贩奴者。
17世纪中叶,荷属西印度公司又在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拥有了多处堡垒和商站,并一度占领毛里求斯,作为在马达加斯加掠夺奴隶的根据地,英属弗吉尼亚的第一批奴隶和法属殖民地的奴隶全靠它供应。到18世纪初,荷兰奴隶贸易量占世界奴隶贸易额的一半以上。
荷兰所有殖民地中最持久的殖民地是海角殖民地,这是1652年从葡萄牙人手中抢来的一小块殖民地,位于南非好望角。它是一个补给基地,向去东方的船只提供燃料、水和新鲜食物。这块殖民地很快便证明了它的价值。它向荷兰船和其他一些船只提供的鲜肉和新鲜蔬菜帮助制服了坏血病,拯救了数千名海员的生命。
荷属东西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对殖民地的掠夺是极其残酷的。为了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他们野蛮地屠杀当地居民,或者把他们变为奴隶,利润往往高达百分之几百。马克思说“荷兰——它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
在17世纪末,荷兰人的直辖地仅一小块,但到了18、19世纪荷兰就建立起一个庞大地域的殖民帝国。
四、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17世纪初期,人口不足200万的荷兰拥有全欧商船吨位的4/5,是英国的4~5倍,法国的7倍。东印度公司采用股份制向全社会募集资金,在全部的650万荷兰盾的股金中,有的股东只有几十个荷兰盾,显然是一般平民的股金。1609年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它广泛地收集社会闲散资金。股份制和金融业的发展把广大居民的利益和海外贸易直接结合起来,荷兰全国从上到下各阶层都卷入海上贸易的大潮中。荷兰那样小小的国家成了“海上马车夫”,这是荷兰称霸海上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
荷兰独立以后,资本主义得到极迅速的发展,当时荷兰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远胜于其他国家。呢绒业、麻织业、丝织业、瓷器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荷兰是欧洲毛织业的重要中心,到17世纪初,英国的呢绒还要靠荷兰进行最后的加工和染色,荷兰从事该项职业的工人达数千人。工业中最突出的还是居当时世界的首位的造船业,荷兰人造出的商船大,运费低,大多数商人乐于雇佣荷兰的商船转运商品。荷兰为各个国家建造各种船只,仅阿姆斯特丹一地就有几十家造船厂。
荷兰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商业贸易而不是工业基础上的。荷兰庞大的商船队拥有商船l6000多只,而法国只有1000多只,商船总吨位数相当于英、法、葡、西四国商船吨位数之和。首都阿姆斯特丹是当时欧洲商业的中心,它是东方香料、欧洲粮食、油料、木材、皮毛的集散地,港内停泊的船只经常达2000多艘,胜过安特卫普城,居民达10万人。17世纪荷兰资本积累比欧洲各国的资本总和还要多,对外投资比英国多15倍。阿姆斯特丹的交易市场成为国际股票市场的中心。投资于欧洲、东印度和美洲的外国债券的资金超过3?4亿荷兰盾。英国国债的很大一部分掌握在荷兰人手里。仅以股息的形式,每年就有超过2500万荷兰盾从英国进入荷兰,荷兰还每年从法国获得2500万荷兰盾,从西班牙、俄罗斯、瑞典和德意志几个小国获得3千万荷兰盾。阿姆斯特丹也成为一般银行业务和交易的中心,营业额达5千万荷兰盾。超过1?4亿的资金投入东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企业。几百万投资在城市贷款和给省、郡的贷款上。
荷兰的船运业特别发达,在波罗的海和北海,全部船运业由荷兰独占。法国财政总监柯尔柏说:“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毫无疑问地和完全地掌握在荷兰人手里”。当时绕过日德兰半岛进入波罗的海的船舶,有70%属于荷兰人。荷兰的联省议会也承认“在阿尔汉格尔斯克,他们拥有的船舶和运输的各种商品比所有其他各国的加起来还要多”。从俄国运出的农产品、毛皮、碳酸钾和鱼子,从波罗的海运出的铁、造船用的木料、蜡,都是由荷兰转运到法国和意大利的利沃尔、威尼斯以及其他更遥远的销售地去。荷兰控制了波罗的海的贸易,使它拥有丰富的沥青、焦油、制绳用的大麻、制风帆用的亚麻等物品,成为西欧海军最主要的供应者。在西欧,17世纪前半期,法国对外贸易的大部分,德意志西部的贸易,欧洲南北之间的贸易,都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
荷属东印度公司控制了欧洲与东方之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海上贸易,甚至英国与其殖民地间的商品也由荷兰商船运输。17世纪前半期世界各殖民地的产品、特别是东方的香料,多半都是通过荷兰转运到西方各国去的。
尼克服尔德说:“荷兰人从各国采蜜……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荷兰到1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其庞大商船队航行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梅和波罗的海,所以被人们称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商人利用成千上万商船走遍世界的机会,利用世界各地区的价格差异,进行世界性的转口贸易,获得了巨额利润。荷兰每年转口贸易额达7500万至1亿古尔登。荷兰是一个因经营海上中转贸易而发家的商业强国。
为了保护庞大的商船队,控制世界海洋的航运,进行垄断性的世界贸易取得商业霸权,荷兰采取了排挤日益衰落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势力的策略。在亚洲,葡萄牙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掉。在南部非洲,荷兰也与之展开争夺。在海上,1628年荷兰在古巴的马坦萨斯港将一支西班牙船队俘获,1631年在斯拉克又将西班牙的另一支船队击溃,1636年围困西班牙占领的敦刻尔克港,1639年荷兰海军上将特龙普在英格兰的当斯港取得对西班牙舰队的压倒性胜利。这次战役标志着西班牙重整海上声威的希望彻底破灭,也表明荷兰作为第一海上强国的地位得到确认。
在与英国的商业贸易竞争中,荷兰人有多于英国5倍的商船。荷兰有6000艘船只在波罗的海航行,封锁了英国同波罗的海沿岸各地的贸易;荷兰还利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的动乱局面,夺取了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进一步加强了海上贸易;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人。
到17世纪中期,世界商业强国的荷兰在航海业和世界贸易方面达到极盛时期,取代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成为世界商业霸主,称霸海上。
五、在竞争中衰落
荷兰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商业,尤其是船运业,也就是对外转口贸易。本身无资源的荷兰过多的依赖于对外贸易,说明了其经济基础相当的脆弱。银行的放贷对象多为各国君主,在战乱频生,各国经常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贷款常常收不回来,这不能不深深地影响荷兰的经济,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
脆弱的经济基础。荷兰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资源以及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虽然它成为世界霸主,但发展后劲是不如英法的。它过于依赖外贸的脆弱的经济基础也十分容易受到打击。当18世纪时,西欧各国逐渐从内部混乱中抽出身来,他们采取高关税和对本国企业进行高额补贴的办法与已占据垄断地位的荷兰展开竞争。荷兰的优势被迅速削弱了。根据通过波罗的海门户松德海峡松德海峡是波罗的海的门户,荷兰早期最有利可图的生意是通过此将货物运往欧洲各地。的记录,1497年,通过的荷兰船只是567艘,1597年是3908艘,1697年超过了4000艘。从此以后就开始下降,1781年就只有11艘了,以后虽有好转,但也不到先前数目的一半。这反映了商业全线的衰退。与南美洲的贸易也于1713年被英国垄断。曾经非常赚钱的渔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在1736年有219艘渔船,10年后就只剩下144艘了,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过。东印度公司的高股息政策也坚持不下去了,董事们采取金融欺诈的方式来使收支平衡。为了维持高股息,使股票保持高价位,公司往往宁可以3倍于国内的利息借债也不让国内的人知道公司缺钱。1780年以后,它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大量贷款成为坏账。由于经济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