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女大防虽说没有之前那般严了,但他自觉向来守礼,除了最开始听到凌娘子念了一句诗好奇看了一眼外,其余时间都是远眺群山之景色。
此时看着凌红纱远去的身影,他好一会儿才开口,犹豫的说道“她是个寡妇,还有个儿子。”
米母听了儿子这话,便知道儿子是有几分的愿意的,若是真看不上,怕是两个字就回绝她了。
她心中一叹,知道儿子意动了“娘当初也是和凌娘子一个境况,寡居带着你,千辛万苦把你养大,你现在是看不上这样的吗?”
米秀才连连开口否认,他不过这么一说,怎么会看不上自己的娘亲呢。
“娘的年岁大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趁着还有心力自然要把你安排妥当,否则走的也不安心。我打听了许久,觉得凌娘子很合心意。她虽有些瑕疵,但也有别人及不上的地方。你若是愿意,娘就请人给你提亲去。若是你觉得不合心意,娘也不勉强,再找找看。”
米秀才思索了片刻,说道“我听娘的”。
“好,那我们回去吧。”因着长年做绣活养家,米母的眼睛早就有些不好了,看东西都是模糊不清的,眼睛见光太久还会酸涩难忍,此时她就有些撑不住了。若不是为了这个儿子,她又怎么会特地到这山上来呢。
若不是看中凌娘子这赚钱的手艺,就像儿子说的,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即使瀚儿看上了,她也不会同意。凭着秀才的身份,她的儿子想找一个家境不差的媳妇不难。但女子再好的家境也不过是一副嫁妆了事,家产又不归外嫁的女儿,还不如找个自己会生钱媳妇来的划算。
扶着儿子的手臂,一步一步往山下去。她心中已经有了打算,这凌娘子看着性子不是温和的,肯定不好拿捏。若是直接和她提亲事,怕是不会有结果的。不若她请个嘴巧的媒婆去水东村上凌家去好好说道说道。她儿子一个秀才,愿意娶带着儿子的寡妇,还怕凌家会不愿意。
等人进了她的家门,她自有手段来□□。
第19章 提亲
从观音庙下山后,虽没收到杨家康的回信,但高掌柜给她带了好消息,落户的事已经帮她安排好了,让凌红纱明日到一趟县衙里,找赵主簿,自会帮她办妥的。
隔天凌红纱一早来到县衙,按着高掌柜说的找了负责户籍之事的赵主簿,果然一切顺利,甚至连她没有房产之事都没在意,利落的给办好了。
这还真是……凌红纱走出县衙,忍不住发笑。
接着她便带着林新雇了一辆马车前往青阳府了。
而这边米母动作亦是十分迅速,她已经从锦祥楼的伙计口中得知这次凌红纱一副屏风就能卖出了100两银子。听到这消息,她心中一片火热,立马去找当初给米秀才做过媒的王媒婆,想请她去水东村凌家走一趟。
“这凌娘子是何许人也?”王媒婆诧异的看着米母问道,她年岁渐大,已经很少再做拉煤保纤之事,每日只在家中逗弄儿孙,对外面的事自然没有过去关注。
“是水东村凌家的女儿,最近刚回来。”
米母笑眯眯的说“瀚儿的前一桩婚事还是你保的媒,我是很满意的,只是,可惜,我那媳妇是个福薄的,走的早。现今都过去三年,我也不忍心看着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我们年岁也大了,怕是陪不了孩子几年,我就想给他再找一个合心意的人来照顾他,以后也能相互扶持,不至于孤孤单单的。以后我也好走的安心。”
米瀚前头的妻子还是他刚中秀才那会儿,正是年少得意的时候娶的。那姑娘还是青阳府的富贵人家的女儿,虽说不是正妻生的,但也是从小娇养大的,嫁过来的时候嫁妆一路抬过来,不知羡煞了多少县里的人家。结果没出四年,这人就去了,她也只听说是得了病,没有治好走了,也没给米家留下隔一儿半女的。
当时她知道消息后还唏嘘不已,毕竟是她做的媒。成亲时看着花团锦簇,想不到不过几年观景就落个这么结局。
“你也知道,我都一年多不替人做媒了,已经歇了心思,一心养老了,你还是找别人吧。”王媒婆思忖了一会儿,缓缓的说道。
“老姐妹,我也就信你了。瀚儿前一桩婚事不顺,我们都替他难过。如今好容易有合适的人了,看在我们多年的情分上,就劳烦你再帮瀚儿跑这一趟。”
这话一出,王媒婆便知是推脱不了的,叹了口气“我先打听打听”。
米母眯着眼睛,笑眯眯的点点头。只要王媒婆应了,这事就多了些把握。这清平县里的媒婆就数她这老姐妹最厉害,只要她开口的就没有成不了的。
“你可要快点啊,我怕被人捷足先登了。”米母走前还催了一句。
“知道了”王媒婆应了一句。
等米母走后,吃过午饭,王媒婆就出门打听凌红纱的事。她生活在清平县多年,又做了几十年的媒婆,自然有不少探听消息的渠道。晚饭前,她就打听的七七八八,连当年凌红纱怎么被卖的都打听的清清楚楚,怕是凌红纱都没有她知道的详细。
听到凌红纱绣活出众后,很受锦祥楼的掌柜看中后,她便心里有个数,知道米母这是看上人家能赚钱的手艺了。这老姐妹,果然还是没有变啊!
王媒婆思来想去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还是收拾妥当,去了一趟水东村。正好赶上李秋兰在家。
“做媒?”李秋兰想了一下家中人口,自己最大的孙子阿生也不过十三岁,难道有人看上他了?
王媒婆喝了一口茶,闲谈般说道“我在县里见到凌娘子,一个女子独自带着孩子确实不容易。那孩子……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还受了惊吓,说不得话。”
“真真是不容易啊!县里的米老夫人常去锦祥楼,见了几回凌娘子,也不知怎么看上了眼。怕是同病相怜,觉得凌娘子不容易,又见她人品出众就起了心思,想要为儿子求娶。这才有了我今天这一趟,不知妹子的意下如何?”
李秋兰听了这话,半天没有回过神,好一会儿,才又问了一句“是和红纱提亲的?”
王媒婆点点头“妹子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说说看。”
注意到李秋兰的神态,她伸出手安抚的拍了拍刘秋兰放在桌面上的手“女人家总归是要有个归宿的。凌娘子一个人带着个孩子过,肯定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带着个孩子回来,妹子说是吧。这凌娘子怕是个倔强人,再多的不如意想来是不会和别人提,宁愿自己一个人受着,也不知道她一个人夜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孩子也还这么年轻,你们做爹娘的就忍心,让她年纪这么轻就一个人守寡吗。”王媒婆看着李秋兰,不忍的说道“你即是做娘的,也是做妻子的,家里有这么一个人和少那么一个人其中的心酸,妹子也是知道的。孩子年纪轻,有些事想的没有那么周全,他们没想周全的地方不就该我们做父母的替他们想好了,做好了吗。”
李秋兰先是被有人给凌红纱提亲惊了一下,等回过神,细细的思量王媒婆说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后面凌大牛他们也回来了,刘菊想要看热闹,被他给赶了出去。
王媒婆知道这家能做主的怕还是凌大牛,她张嘴介绍米秀才家中的境况“他们家就剩母子二人,前头也娶过一个,三年前身体不好去世了,也没留个孩子。”
“还特地为前头的媳妇守了三年,很是有情有义的一个人。米秀才也是可伶,年纪轻轻的。如今好不容易过了三年,米家的老太太年纪也大了,想着让儿子再找一个能知冷知热的人,恰好遇到了你家的闺女。看凌娘子的境况和她年轻时一样,还正感慨呢。不想前些天,他们母子二人去观音庙里拜佛正好碰上了凌娘子,所以,今天我就上门来了。”
王媒婆先是推心置腹的说了半天,又说了半天米家的情况,一壶茶也喝的差不多了,看李秋兰已经意动,而凌大牛的神色不好断定,知道今天是不会有结果的,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就起身告辞了。
临走前说道“二位好好考虑考虑,都是为孩子打算的,多想想是要的,我后日再来。”
王媒婆走出屋子时,看到院子探头探脑的刘菊,对着她笑着点了点头。
屋内沉默了片刻,还是李秋兰没忍住,先开口“老头子,你说怎么样?”
“这事,还是要看红纱。”凌大牛沉吟了一会儿,原本这刚回来的女儿和他们就不亲近,这再嫁这等大事,自然不能他们直接做主。
头嫁听父母的,这再嫁,要看她自己的意思了。
李秋兰点点头“那你去打听打听这米秀才”。
“嗯,先打听着,合适的话,再问问红纱的意思。”凌大牛站起身,活动活动手脚,脑子里想着找什么人打听去。
第20章 青阳府一
青阳府是一州首府,繁荣景象自然不是清平县能比的,林新眼花缭乱的伸着脑袋看着街上的景象,一只手牢牢的握在凌红纱的手中。
“小心避让”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凌红纱连忙护着林新被身后推挤的行人挤到一旁。
“怎么回事?”
“快看!”
“是红巾匪!”
“真的,那是新来的赵经略!”
最前面的高头大马上骑着身着漆黑铠甲的武将,他腰间悬着大刀,隔着人群看不清面容,只觉得远远望去,那股气势让人望之生畏。
“竟然抓了这么多红巾匪!”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声。这红巾匪自从大梁打下青阳府后,就开始在青阳府出没,盘踞青阳府十多年,已然势大。据说这红巾匪是原本的皇族被灭国后,落草为寇。当然这也只是传闻,至今并无人证实。
透过人群看到一群头绑红巾,上身被捆绑结实的匪人跟在马后,从他们面前一一走过,看着人数不下三十多人。
过了一刻钟左右,随着士兵押送红巾匪离去,挤在店铺前面的人群开始慢慢散去。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