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每天还要给这些鱼儿投食,好在这些鱼吃的东西不是什么名贵的,什么野草野菜的扔进去,还有鸡鸭鹅的粪便,也不用扔别的,池塘里的小鱼就吃的很好。
上面说的这些事情还只是他们的副业,目前的正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养蚕跟种棉花。
南瓜收获了,地自然是空出来了,这样一来,大家就又要抓紧时间开始种棉花了,这会儿种棉花的时间虽然晚了一些,但是也给庄民们空了点时间,歇歇气,因为之前有了经验,这一次种棉花的速度倒是比之前快了很多,等到棉花种完了,自然是没有完事了,是不是的还要除草施肥,精心伺候这些棉花苗。
而养蚕更是同样的道理,好在养蚕的手续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能保证送来的桑叶是新鲜的并且还是干的就可以了,把桑叶投下去,那些白白胖胖的蚕自然是懂得吃桑叶。
原来的黑色的蚕经过这段时间的生长已经变成了白白胖胖的了,十分的可爱,一摸他们的身体,绵软绵软的,可舒服了。
当然,若是在一些女孩子看来,是挺可怕的。
养蚕的任务主要是在女人身上,男人更多的是在田间劳作,因为田地有些多,自然是不可能一天就做完了,所以,大家也有序,每天固定完成多少的量,多少天来一次施肥等等的活计,在庄头的安排下,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完成着。
在以往的日子里,若是这会儿的功夫,估计这些人还在汲汲营取,却还根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整天悠闲的在田间闲逛,去做点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就日复一日的清闲,过着愁苦的日子,现在呢,这些庄稼汉天天忙碌着,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心里又抱怨的,也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因为就是在往年的时候,他们就算是整天劳作一天,因为贫穷,因为没有好的生计,就这么一直劳作下去,这对他们而言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劳作完以后,什么都没有。
而现在不一样了,虽然日子过着比以前辛苦一些,但是却是有回报的,这些庄稼汉心里踏实的很,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就这样清闲没有几天,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了,盛夏的到来,不但意味着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季节吧,那就是桑果,也就是桑葚成熟了,孩子们不但多了一样免费的零嘴,大人也可以采摘这些来卖钱,对于大人来说,每一次的丰收都是那么的振奋人心,所以,即使是零嘴,大人也限制着自己家的孩子吃。
王家对于这一方面,倒是没有限制过,不过,这一天,王丫刚刚睡醒,就听说庄子来人了,就是桑葚熟了,所以庄子先送一些过来给主家尝尝,再看看这些桑葚打算怎么处理。
山上的桑树有些多,若是单纯的卖新鲜的水果,也卖不了多少钱,若是一不小心卖不出去,还容易坏了。
王丫早就想好了,让庄子每天先把桑果拿出来卖,若是到下午还没有卖完,那就早早的收摊,把那些桑果全部都制成果脯或者是果酱,方子会由小青教给他们的,到时候也会派几个孩子去庄子上帮忙,不会忙不过来的。
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这些桑果浪费了,但是,果子要成熟,虽然有先后顺序,却也很快,刚开始,桑葚每天去卖,十文钱一斤,不管是谁来买,都是这样价钱,若是卖不出去,那就做成了果酱,或者是做成果脯,也是因为小青拿了王丫说的那两个做果脯果酱的方子,这小青才会这样吩咐庄子上的人行事,这样一来,就不担心这些桑葚卖不出去坏掉了,浪费,所以,价钱五文钱不二价,即使是你买的再多也是这样。
卖桑葚的其实不光是他们家,还有别人家的,人家都是三文钱两文钱一斤,只有小青他们卖的是十文钱一斤,若是要问为什么小青他们会卖的这么贵,主要是定位的人群不一样。
那些卖两三文钱的桑葚的人,定位的都是那些孩子们,其实,在小青看来,光是摘这些东西,就要花多少功夫啊,两三文钱一斤,还能挣什么?
当然,人家这样卖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些人都没有怎么打理桑树,所以这些桑葚甜酸参半,又不能怎么挑拣,这样一来,自然是便宜卖了。
第四十一章 除虫
而小青他们卖的桑葚呢,首先,是质量有保证,因为他们要养蚕,又要桑果,这桑树自然是不能随便对待了,摘桑叶,也是合理的安排,而不是一味的随便乱摘,而是要符合这些桑树的生长,还要驱虫,养些鸟儿来捉虫子,减少那些不该流失的营养成分,这样一来,就能保证这些桑树结的果子能够甜了。这样一来,他们的桑果就比别人的好,大部分都是极甜的,只有少数个别的不够甜。
接着,包装。凡是来买的,只要一买,都是要五斤以上,他们才卖,因为他们会配上一个漂亮精致的花篮,然后把桑葚一一的摆放好,把整个花篮弄的跟要送礼似的,让人看着就觉得精致,也会觉得这个价钱买的值,他们的桑葚都是挑个大青紫发黑又甜的桑葚出来卖,随便任何一颗都非常的甜,又新鲜,甚至这些桑葚都是清洗过的,只要他们掀开篮子就可以吃了,这样一来,有钱人就是买,也不会有当冤大头的想法,还让人觉得很便利。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桑果都是那么的个大又甜,那些个小的比较不甜的都直接给做成了果酱跟果脯了,一点都不会浪费了。
事实上,王家现在做任何的生意,都是做中上等的生意,这一块注意的人相对较少,卖的东西也会偏高档一些,也不会得罪人,还能挣的多一些,让自己的劳动力更加物有所值。
所以,虽然王家定的价格比较高,但是来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为了保证这个桑果能新鲜了,所以,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先吃饭。然后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边,全家上下,老少都要去山上帮忙采桑葚。每天采摘下来的桑葚要进行清洗,在清洗的时候进行挑选。然后再由庄头领着那些男人送到城里去卖。
而那些忙过以后的妇女们这才开始吃东西,那些男人们是在他们清洗的时候吃的早饭,等到早饭吃完了,又要马不停蹄的做以往要做的事情,很累。
好在每天从到山上开始,只有半个时辰的采摘时间,然后剩下的就是清洗的时间。等等,花事不是很长。
即使是每天这样劳作,还是有不少的桑葚掉到了地上,眼看着这些掉在地上的。大人们都觉得很可惜,就让那些小孩子们,还有大人们若是没有事的时候上山捡了,捡来了就做成了果酱,也有村民比较巧的。就懂得用编好的篱笆放在树底下,这样若是上面掉下了桑葚到时候往下一倒,又省事又方便。
不过,这桑树的面积太大了,并不是每一棵桑树都可以这样做的。只能做一部分,给他们自己省点功夫,剩下的还是要大家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捡。
桑树掉桑果,倒是便宜了那些山上的野鸡野兔,吃了个肚子滚圆的。
等到桑果采完,棉花苗长成,又要开始摘顶,这是为了让棉花能多多展开枝条,长得更好,结的棉花更多。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刚开始发现的时候,庄头跟庄户很是紧张头疼,只因在田间发现了害虫,庄头也不知道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这些都是害虫,还有两种,本来只有一种的,可是,等到棉花苗开出了棉铃时,又出现了另外的一种的害虫。
若是王丫在这里,就能知道这肯定是棉蚜跟棉铃虫了,对于这两种的防治办法,王丫还真是知道,在高中的课本有学过。
庄头想了几个办法都没有主意,最后只能把这个事情报告上去,小青一听,跟那种子店的老板询问了一番,只知道那棉蚜可以用一些虫子之类比如什么蜘蛛之类的东西来控制,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末了,那老板倒是想到了一样,不过对小青摇摇头:“现在也没有用了,这东西可是要在棉种的时候,跟棉种一起绊了才行,现在再弄,已经是来不及了。”
小青道:“这没有关系,既然那东西能够在棉种的时候杀死这些害虫,那么想来即使是现在还会有一定的效果的。”
那种子店的老板点点头,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就跟小青说了办法,小青依言调配了,然后让人喷洒在棉花间,别说,还真是有效果,而且因为之前他们实行在田间放养鸡的关系,其实,早在棉花幼苗的时候,那些鸡就开始啄那些虫子了,不然,这么大的一片田地,那得了虫子的能这么少么?
但是,面对棉铃虫,那种子老板就摇头了,只说,若是这个法子也没有用的话,他也不知道了,毕竟不是他来种棉花,能知道用什么东西杀死长在叶子上的害虫已经很不错了。
见老板没有办法,小青也无可奈何,几经打听,也没有什么消息,最后,小青还想到了王丫,主要是因为当时这个主意就是王丫提的,也许王丫会有什么消息也说不定。
小青还真没有想到,自己一说,王丫就知道这是什么害虫,王丫自然是知道了,之前王丫没有想到,现在一小青说的时候,就想起了以前说的棉花经常得的就是两种害虫,一种是棉蚜,一种是棉铃虫,若是对棉蚜,王丫能知道的就是用昆虫来对付他们,至于那些什么配方类的,王丫还真是不记得了。
至于对付棉铃虫,王丫还真是有一个不错的办法,当即就告诉小青,道:“你去让人摘些杨枝,就是杨柳枝,然后每一亩地,放上六至七把杨枝,等到白天的时候,还没有天亮之前,再把那些成虫捏死。至于那些幼虫,只能让那些鸡跟鸟儿来捉了,我也没有办法。”
小青没有想到王丫说的方法这么简单,不由得有些半信半疑,但是想到也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小青就尝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