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人生(快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着背着,无意中摸到袖子,发现袖子的口袋里有个软软的东西,摸出来一看,却是一个拳头大的饭团。
  他一点一点的吃着,眼泪却模糊了视线。
  下午上课的时候,周青就特别留意太阳的光线,他不敢听的太晚了,他一定要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回家中,所以不到哺时他就得回家了,他听完夫子讲的最后一个字后,就准备起身走人。
  却没想到,一转身,夫子就站在他面前,一脸严肃的问他:“为何在这里听课?”
  周青有点害怕,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犯了夫子的忌讳,但是他想到自古以来当老师的都喜欢爱学习的孩子,他就调整自己的情绪答道:“我想读书。”
  果然夫子听后就露出一个欣慰的表情道:“那为何不上县学。”
  “因为家贫。”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夫子的眉头皱了皱,贫穷已经断送了多少学子的求学之路。
  “今儿我讲的内容可都记住了?”
  周青就连忙把夫子昨天和今天教的内容一股脑的都背了一遍,好在他一个成年人的芯子,听得又专心,对于启蒙版的《三字经》还是背的很熟练的。
  夫子就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叫什么名字?”
  “贱名狗剩。”
  这下夫子彻底被噎了下,愣了会儿才道:“这么大怎么还没有起名呢?姓什么?”
  “小子姓叶”
  夫子就摸了摸胡须思忖了会儿道:“松柏长青,寒暑不移;岁月不败,不如你就叫长青吧?”
  想到这个名字居然跟他现代的名字差不多,周青一高兴,就学着以前电视剧古人的模样,作了一揖道:“小子谢先生赐名。”
  夫子就微微笑着:“今儿这身衣服,倒是比昨儿有个读书人的样子了,从明儿起,你就进教室旁听吧。”
  周青一直到回家都很兴奋,叶长青,叶长青,夫子是希望他像松柏一样坚持不移的学习吧,他是不会放弃的。
  刚进家门就碰到叶李氏挑着沉重的担子回来了,周青连忙过去帮她卸下了担子。
  叶李氏就佝偻着背站在那里,打量着周青,苍老枯败的脸上写满了嘲讽。
  “哟,我说狗剩,今儿这身光鲜啊,真把自己当成读书人了。”
  周青没有理会她的嘲笑,弹弹自己身上的灰尘道:“我有名字了,我叫长青,叶长青,是夫子取的。”
  叶李氏却没有理会他,也没有像昨天那样暴怒的将他打一顿,而是轻飘飘的看了他一眼,就转身去了厨房。
  周青这样做旁听生就是整整一年,一年来不分寒暑,他没有一天间断过,每天往返县城四个时辰的路程,没有将他击垮,反而使他更加强壮,双腿更有力量。
  因为没有笔墨纸砚,他就在县学里捡了一支别人不要的毛笔,每天放学回家沾了水在木板上写字,冬天就用树枝在雪地里练字。
  他摸摸长满冻疮的手,看着站在对面看他练字的叶杏和叶桃,问道:
  “你们要不要学?”
  叶杏和叶桃就连忙吓退了半步道:“不了,我怕娘打我。”
  算了,叶长青就想,他还是教草儿吧。



第4章 农家子03
  叶长青真正拥有自己的笔墨纸砚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那天李夫子讲完课后问道:“你们中间可有人擅长算学的?”
  因为他还没有开始讲《九章算术》,所以他也是碰运气问一问,万一真有人擅长呢,但其实也没抱多大希望。
  却没想到底下真有一个学生缓缓站起了身。
  他就诧异道:“叶长青,你可真是擅长?”
  叶长青站起来的那一刻还发现坐在他旁边,平时学习最好也最是孤傲的王允礼侧目看了他一眼。
  但是他没有多想只是专心的回答夫子的话道:“是”
  “那你随我出来一下。”
  于是平时没有什么存在感,坐在教室最角落的旁听生叶长青,在几十道探究的目光下跟随夫子走了出去。
  出来后当然是被考校了一番算学的,但这对于在现代学了那么多年算学的叶长青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了,自然是回答的又快又准了。
  获得夫子一番连连赞叹后,叶长青就被推荐给了县太爷,帮忙跟着书吏去核对战后全县的人口数量和土地数目,相比那些书吏一个个打着算盘核算,叶长青的公式算法,自然是更快更准了。
  所以,因为叶长青的加入,县衙的统计工作获得了更快的效率,超期完成,县太爷百忙之中还赏了一套笔墨纸砚给他。
  叶长青紧紧抱着笔墨纸砚回了家,叶李氏看见他抱着这么名贵的笔墨纸砚,吓了一跳,声音还有点颤抖的问道:“你,你,你从哪里来的?不会是偷的吧?”
  说着,扬起手掌就要落在叶长青的脸上。
  看着叶李氏的样子,叶长青的心里莫名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这一年来的坚持不懈不被人理解的心酸。
  他红着眼睛,忍住打圈的泪水,抬头看着叶李氏。
  叶李氏的手掌最终没有落下来。
  第二天,叶长青正准备起来上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床头多了个书包。
  睡在旁边的叶杏就告诉他:“这是娘,昨儿连夜给你做的。”
  叶长青本来不打算用的,但又怕这么好的笔墨纸砚在自己的破竹篓里,磨坏了,还是没有骨气的用上了。
  又过了两天,叶长青还在睡梦中时就被叶李氏喊了起来,叶长青就揉揉眼睛不解的看着叶李氏,这还没到上学的时间呢,他还想多睡会儿。
  “再不起来可不要再说我不给你拜师了。”
  听说要去拜师,叶长青就立马从床上弹了起来。
  叶长青和叶李氏就在月夜星空中出了门,叶李氏背着竹篓,叶长青背着书包。
  叶长青不禁想起现代的时候,妈妈每天送他上学的情景。
  他微微侧目看着叶李氏想道:“如果她也每天送我上学,我会不会对她态度好点?”
  只是叶李氏接触到他的目光,瞬间就打乱了这良好的氛围,板着脸训斥道:“背上的拜师礼,可都是全村人凑起来的,我可是在他们面前夸了海口,你是受过县太爷表扬的,你可别到时候给我丢脸了。”
  叶长青还是“嗯”了一声,默默走在她背后,原来她都知道了?她怎么知道的?去县学问的夫子吗?
  这个答案一会儿就得到了分晓,因为叶李氏一到了夫子家,夫子就认出了她,叶长青就站在旁边,十分乖巧的见礼。
  叶李氏就拿出了肉干、大米、芹菜、鱼干等给夫子身边的小童接过,李夫子就训斥了几句叶长青,退了一部分肉干、大米作回礼后,拜师礼就完成了。
  从这之后叶长青就正式成为了县学的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本,书包,笔墨纸砚,还有全村人的希望。
  叶富还用一块木板把他和叶杏,叶桃的房间隔开了,还亲手给他做了张书桌,看着整整齐齐摆放在桌子上的墨锭,纸砚,他深深觉得读书对一个穷人家来说真的是代价太大了。
  要知道就桌子上的这几张纸就已经可以换五斤大米,一斤猪肉了,可以够一个彪形大汉吃一个月了,他这读书的费用,可都是从别人肚子里省下来的。
  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叶家人现在是什么重活都不让他干了,就连村里人也是,他要是放学看到有婶婶挑着担子,他就准备过来帮忙。
  还没有上手,就会被她们中气十足的喝退道:“去去,快走开,这哪是读书人该做的事,”
  翻开面前的《论语》和《孟子》,叶长青觉得学习的压力太大。
  李夫子的教学很快,短短一年就结束了蒙学的教程,要知道蒙学可是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孝经,幼学琼林。对于一个从没接受书本的人来说,短短一年学会这些还是很有难度的,不但要背熟,而且还要会写,会认。叶长青因为有个现代人的芯子认字快,也是才堪堪接受。
  李夫子教完这些就开始讲四书五经了,因为算算时间,他们只有四年了,四年要教完这九本书十几万字,都不是个容易的事。
  更何况还有一个九章算术。
  有几个跟不上李夫子进度的学生,就默默退了学。
  为了赶上进度,叶长青都是跑步上下学的过程中大声背诵,有时候他背的忘我,偶尔还吓到几个路过的人。
  对于叶长青来说,最难的不是背诵,其实背诵只要花时间,总能记住的,最难的是做了三十年的现代人,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导致他觉得古文内容太过晦涩难懂,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反复培养语感,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要慢慢的去琢磨,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尤其是那些释义部分。
  他还要练字,因为他才开始真正的用笔墨写字,和以前沾水写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听李夫子讲,写字很重要,字写得好,考官的印象分就增多,考试通过的几率会加大。
  更何况他还要把字写好了帮人抄书赚钱,赚取自己的笔墨钱。
  一年又一年,夫子讲完四书讲五经,叶长青虽然每日刻苦学习,但是成绩总比他旁边上课打瞌睡的王允礼差那么一点点,看着他抬着高傲的头颅从他身边走过,叶长青就觉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这大概就是天才与勤奋的差别吧,有时候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还不如别人百分之一的天分。
  沐休日下了一场大雪,已经十二岁的叶长青坐在书桌前抄写周易,如果不是周易和作诗这两项,他应该不比那个王允礼差,就是这两项拖了后腿。
  就连李夫子都说:“你这周易还能救,只是这作出来的诗怎么就没有一点灵气,小小年纪怎么没有一点想象力,匠气十足。”
  叶长青就开始恶补周易了,他特地让书店老板多给几本周易他抄,这四年来,他和书店老板合作愉快,这点小事书店老板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李夫子的特意指导,他的周易也算是学通了,用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