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林清带着两个孩子往回走。
林清带着两个孩子直接去了寺庙的后院,就看到一间禅房外面候着的林府丫鬟,就走上前去。
门口的丫鬟看到林清来了; 连忙行礼说:“老爷,夫人正在里面等着老爷呢!”
林清点点头,然后带着两个孩子进去。
林清进去的时候王嫣正在喝茶,王嫣看到林清进来,站起来过来看了看两个孩子,看到两个孩子热的脸通红,赶忙让旁边的婆子去打水,然后又给林清父子三个倒了茶水,说:
“快喝些茶水解解暑气,看你们三个热的。”
林清端起茶水,看了看,是花茶,也不太热,就直接一饮而尽,说:“痛快!”
王嫣看了笑着说:“这是庙里特地为香客准备的清凉茶。”
两个孩子玩了一上午又热又渴,也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喝完,然后又自己拿着壶接着倒。
王嫣叫了外面的三个小丫鬟给林清父子三个打扇子,然后说道:“现在回去外面太热了,反正下午没事,不如在庙里用过斋饭,等下午日头不那么毒了再走。”
林清从窗台看了看外头,也觉得这大中午头了回去是遭罪,就点点头,说:“那等下午再回去吧!”
王嫣听了林清同意了,就让丫鬟去后院的厨房找小沙弥,订些斋饭来。
等忙完了,王嫣坐下,就和林清开心说道:“妾身刚刚上香后去求签了,求的是上上签,榕儿这次一定能平平安安的,一举得男。”
“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就好,”林清说道。
王嫣知道林清向来不在意男女这个问题,也不多说,不过还是为求了上上签很高兴,就和林清在说签上的签词。
王嫣和林清说了一会,几个小沙弥就送来了斋饭,林清王嫣和两个孩子就开始吃饭。
林清吃过饭后,就打算在禅房躺着休息一会,和孩子跑了一上午,他老胳膊老腿的也有些吃不消。
林清躺在禅房的榻上,刚迷迷糊糊的睡着,就听到一阵吵闹声,不由皱了皱,翻了身,打算接着睡,可谁知吵闹声越来越大,最后林清直接气的从床榻上坐起来,穿上靴子,然后走到外间,问:“外边怎么了,怎么这么喧哗。”
王嫣本来带着孩子在另一个里间休息的,也从里面出来,问门口的丫鬟说:“外面怎么这么吵?”
小丫鬟对林清和王嫣行了一礼,说:“回老爷夫人的话,刚才在最东头的那个禅房,里面的人要了一桌素斋,可吃了几口,就嫌弃素斋太差,然后里面的人就让仆人去外面买,结果仆人买了几只烧鸡来,小沙弥看到了,就希望他们几个人不要在庙里吃,几个人就恼了,和庙里的小沙弥吵了起来。”
林清和王嫣听了顿时无语,跑庙里当着和尚的面吃肉,和尚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就算庙里的斋饭不好吃,也可以买点素菜回来,或者关了门偷偷吃,难不成小沙弥还能看到不成。
听到外面越来越大的争吵声,林清皱了皱眉,对王嫣说:“你在屋里看着孩子,我出去看看。”
王嫣赶忙拉住林清,说:“你别去多管闲事。”
林清说:“放心,我就去看看。这么吵,我也睡不着。”
王嫣听了,这才说:“那你看看就回来。”
林清点点头,掀了帘子出去。
林清一出去,就看到东边的那个禅房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
无论何事,人们爱看热闹的习惯都改变不了。
林清走上前,在人少一些的地方靠上去,往里看去。
就见几个穿着绸布外袍的少年在那骂骂咧咧,而旁边有几个小沙弥,虽然也想争辩,可无奈跟不上几个少年骂人的速度,所以只能在那憋的脸通红。
林清看了看,小声问旁边的几个人,说:“这几个少年是谁家的公子?”
其中一个知道的人对着林清小声说:“这几个都是京城汪家的少年。”
“汪家?”林清有些疑惑,没听说过哪位大人姓汪啊!
这个人看林清疑惑,就小声和林清说:“这汪家不是什么高门,不过这汪家的女婿很厉害,听说是什么李御史。”
“那也是官家子弟,怎么因为一点小事就闹起来?”林清不解的问。
这个人好像知道什么内情,看着林清问,也有意卖弄,说:
“你看着这几个少年在这里闹,你当真是因为一顿饭,不过是找个由头,听说李御史的夫人生了三个女儿还没有儿子,就经常来上香,还捐了很多香油钱,可谁知前些日子生下第四个,居然还是个女儿,如今,她娘家侄子,可不就心气不顺找个由头来闹。”
旁边的几个人本来不知道的听了,纷纷恍然大悟,说:“难怪,难怪。”
林清:………
生不出儿子就怪寺庙?还有,刚才说的好像是李御史,不会是他想的那个吧?
第一百五十五章(二更)
林清又仔细的问了那个知情人几句; 就默默的从人群中退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刚才的那个禅房。
王嫣看着林清回来了; 忙问:“怎么样了?”
“还在那吵呢; 听人说,那几个少年可能是故意来找事,因为他们姑妈在这里花了很多银两上香; 却仍生了个闺女,所以心有不甘来闹。”林清淡淡的说。
王嫣皱了皱眉,说:“那也难怪来闹。”
林清点点头,虽然汪家有明显的撒气之嫌,可寺庙忽悠人家那么多的香油钱在先; 也算不上占理,所以在那看热闹的人虽然多; 也没几个上去劝架的。
不过; 这个汪家和寺庙谁是谁非他懒得管,可当初李御史和他的恩怨,林清可打算找李御史好好算一算。
他当初可不曾得罪这个李御史,可这李御史为了向几位大人卖好; 就凭白无故的弹劾他,这口气林清可不愿忍下来。
想了想; 林清把外面的小林叫来; 对他招招手,在他耳边小声说:“找个人去看看刚才吵架的那几个少年到底是不是汪家的,然后找人去打听一下汪家的那位女婿名字叫什么。记得别让人注意。”
虽然那个人说是李御史; 可李毕竟是大姓,林清也不等确定整个御史台是不是就一个李御史。
小林听了,忙说:“知道了,老爷。”
小林说完,就蹭蹭的出去了。
王嫣看着林清,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林清笑了笑,说:“没什么大事,让他去打听点事。”
王嫣听了,也不多问,就回去里间照顾孩子了。
等到了下午,林清看着日头不毒了,这才带着夫人和两个孩子回去。
等回到家里,小林就过来,对林清说:“老爷,查到了。”
林清说:“去书房说。”
林清带着小林到了书房,让伺候的人都下去,然后问:“怎么样?”
小林说道:“小的让个小厮跟着那几个少年回去,发现他们确实回的是汪府,然后小厮在汪府旁边的摊主一打听,就打听出来了,这汪府老爷有三男两女,这长女,原本嫁的是一个李姓的举人,后来这位举人中了进士,进了御史台,汪家作为姻亲,也跟着水涨船高,所以汪家一家人很是重视这个女婿。
不过听说这位汪氏嫁到李家一直没能生出儿子,所以汪家很是着急,后来听说‘送子庙’灵,曾一家老小都去烧香拜佛,谁知这次又是个丫头,所以汪家那些侄子才去找事。”
林清问道:“那可打听清楚,这位李御史叫啥?”
“李朗,小的特地仔细问过,不会错。”小林说道。
林清听了点点头,看来是李御史没错,他还没听说御史台有重名的。
林清想了想,走到旁边的桌子,拿起一张纸放在桌子上,用纸镇压好,然后拿起旁边的笔,在砚台磨了些墨,在纸上刷刷的写了几行字,林清写的时候,还故意改了改笔迹。
等写完,林清拿起吹了吹,等干了以后就把纸折好,从旁边拿个一个信封装上,用蜡封好口,然后递给小林,说:“去外面找个不认识的人花些银子,让他送到御史台的冯御史府上,别让人知道你的身份。”
冯御史和李御史两人一直不对头,上次李御史弹劾他,他就了解了一下御史台。
小林接过信,说:“老爷放心,这个小的晓得。”
小林说完,就拿着信出去了。
过了几日大朝会上,冯御史果然上书弹劾李御史,不仅弹劾他纵容妻族弟子闹事,甚至还把李御史家族在老家侵占良田的事给抖出来了。
周琰本来就不大喜欢这个在自己第一次大朝会上作妖的人,在查明情况属实后,就直接让人免了李御史的官,撵他回家了。
林清看的暗爽,不过同时也警醒,这次李御史的家族虽然借着李御史的名头侵占民田,可却只是五服里的亲戚,要不李御史也不可能不知道,导致后方着火,成了他被罢官的关键,想到这,林清又写了一封信,寄回老家,让他哥好好查查,如今他也勉强算身居高位,可不能老家起火。
林清正忙着一边关注老家的事,一边在礼部处理事物,礼部就接到内阁的一道圣旨,册封慧贵妃为太后。
礼部的众人接到这道圣旨并不惊讶,如今新帝登基,慧贵妃身为新帝的生母,在原皇后被废的情况下,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太后,其实现在虽然还没册封,无论后宫还是前朝,说起慧贵妃,都直接称太后,只不过没有正式册封,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只是正式走过场而已。
所以礼部一接到圣旨,就立刻找出了当初太上皇册封其生母的先例,开始照着忙了起来。
不过事关新帝的生母,礼部也不得不更为重视,所以沈茹带着钱顾和林清,特地进宫问周琰有什么要特别的要求。
周琰对这次的册封太后,可比当初杨妃册封慧贵妃重视多了,不但认真看了礼部准备的流程,还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最后更是大手一挥,让沈茹直接去后宫,问问太后有什么想法。
沈茹得到周琰的指令后,就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