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坤笑着点点头,说:“我们都是府学的学生。”
林清恭维道:“不愧是府学。”
王坤摇摇头说:“还不是被你拿了案首。”
“侥幸而已。”林清说道。
田荣笑着说:“这个哪有什么侥幸,我们都听说了,你是上次县试的案首。这次又考了院试的案首,可见是实力所致,只是可惜今年府试和院试撞了,要不咱这就又要有个小三元了。”
“哪里哪里”林清客气的说。
“不过林贤弟做的对,”王坤说:“小三元虽然荣耀,可也就是对于秀才,还是举人更重要,明年就是乡试之年,林贤弟要是错过,就太可惜了。”
剩下的三个人包括田荣听了都点点头,很认同这个观点。
林清心里感叹,这就是学习好和学子顶尖的区别,学习好的就想考个第一,而顶尖的,第一对他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所以更上一层楼才是他们的目标。
王坤等几个人有心结交,林清看几个人神色清明,又有上进心,也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觉得值得相交,也有意相交,所以一来二去,五个人倒相谈甚欢。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沈茹和知府大人出现在桃林,众学子见状忙纷纷起身行礼。
沈茹笑着说:“不必多礼,今日乃是学子宴,众位学子在此多多交流,才会有益于学识增长。”
众学子忙应道:“谨遵座师教诲。”
沈茹到主位坐好,知府大人陪在下手,众学子这才纷纷落座。
沈茹开口说道:“诸位过院试成秀才,秀才,才之秀者,士之始也。
今日起,望诸位勤勉进学,他日大展宏图,鹏程万里。”
众学子忙起身,应道:“是。”
沈茹说完,学子宴正式开宴。
知府大人身为主陪,先带着众学子行了一次酒令,活跃了一下气氛。
然后沈茹身为学政,又是座师,先讲了几件趣事,然后就开始按照惯例提点一下众位学子,尤其是前十位的学业。
最后,沈茹突然话锋一转,对在场的学子说:“本官打算在此收一徒。”
江知府听了大惊,座师可只是考官,可收徒,那意义就不同了,忙说:“是在这些秀才中?”
沈茹点点头,说:“不错,本官打算收此次案首为徒。”
众人一听,纷纷转头羡慕甚至嫉妒的看着林清,从二品大员当老师,只要不出意外,以后必定飞黄腾达。
唯有林清一脸懵逼的看着沈茹,满头黑线。
这又是玩哪一出?
第四十二章(一更)
江知府忙对沈茹道喜:“恭喜学政大人收此佳徒。”
沈茹客气的笑了笑。
江知府又问:“可要现在行拜师礼。”
沈茹看着一脸懵逼的林清; 心道:我要现在让他给我行师礼,他八成想掐死我吧!
就说道:“日子再定吧!”
江知府觉得收徒是大事; 定个吉日也是应当的; 就不再多言,只是笑着说:“看来等会本官要给林案首补份贺礼。”
沈茹点点头,说:“破费了。”
两人说完; 就接着主持学子宴,不过有了沈茹收徒这样的大事,后面的事就显得平凡无奇了。
倒是有几个看到沈茹收林清为徒,以为学政有收徒的意向,毕竟收一个就有可能收两个; 而不断的在宴会上展现才艺,可惜沈茹对此兴趣不大; 也就没翻出什么浪花来。
宴会结束后; 沈茹身份最高,先行离场,走的时候顺手带走了林清。
一回到沈茹下榻的地方,看到周围没人; 林清刚要炸毛,沈茹就说道:
“好了; 别恼; 收你为徒不过是在外面给你个护身符,你这一世出身商家,本朝虽然允许商贾之子参加科举; 可毕竟时日甚短,许多读书人对商贾还是看不起。”
“他们看的起看不起关我何事,我又不用他们认可。”林清不屑的说。
沈茹笑着说:“你有这心态,我倒是放心些,不用担心你因为别人的眼光不自在,不过,人都好吃柿子捡软的捏,你就不想想,为什么别人县试,都没有被传作弊的,偏偏就说你。谁都知道你县试时是提坐堂号,可别人还是传,为什么,不就因为你是商贾之子,别人觉得你一身铜臭,怎么可能会读书?”
“他们就不用钱,他们就天天喝西北风,假清高的什么!”林清撇撇嘴。
虽然嘴上这么说,不过林清知道沈茹说的有道理,古代的阶级之分,远比现代要厉害的多。
“可是,你当我老师,不就比我长一辈了。我这一下子就掉了两辈。”林清郁闷的说。
沈茹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上辈子一直压我一辈,现在风水轮流转嘛!再说,当年求学时,我可是帮你做过不少策论。”
林清翻翻白眼,说:“我也帮你做过啊!”谁求学的时候,没有找人代写过作业,抄过作业。
“可是我帮你做的时候教习都没认出来,你帮我做的时候,教习可是一眼就看出来了。”沈茹笑着说。
“我又不像你会仿字,又会仿风格。”林清辩解道。
“那起码说明我比你水平高。”沈茹得意的说。
“好了,不和你磨嘴皮子了,我主持完这次院试,三年期就满了,夏天就要回礼部了,到时就很难照顾到你,对外说你是我弟子,别人也会顾忌几分,我也放心些。”沈茹叮嘱道。
林清知道沈茹是为他好,点点头说:“你放心,我不是爱惹事的人,等淑儿进宫后,我就开始闭关读书,准备明年的乡试。”
“这样最好,你自己有个功名,比别的都强。”沈茹说:“乡试我倒不担心,以省里现在的秀才水平,你中举不难,至于会试,等中了举人,你就起身去京城吧,到时我帮你再提提策论,过北榜还是没问题的。”
沈茹想了想,又提点道:“要是你去了京城,记得别跟别的举子太近。”
“有事?”林清问道。
沈茹想了想,还是决定给林清说说,免得他不小心惹祸,道:
“最近京里斗的厉害,你也应该稍微了解一些,太祖皇帝当初起身微末,用了五年才建立新朝,建国后,又各地平乱,所以没几年身子就不行了,于是在去前传位给了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既是长子又是嫡子,当年又跟着先帝南征北战,继承大统几乎没有任何疑问。所以当年圣上皇位继承的很顺当,并且由于兄弟都是从小一起打天下的,圣上长兄如父,倒是难得的手足情深。不过这下一代,就”沈茹叹了一口气。
“这下一代争的很厉害?”林清问道。
“嗯,”沈茹点点头:“圣上有五子,长子成王是先皇后所生,先皇后是圣上的结发之妻,当年圣上娶先皇后时,还不曾改朝换代,所以先皇后只是普通人家之女。后来先皇后故去,太祖皇帝给圣上续娶了一起征战的将领之女,这就是当今的皇后,当今皇后生下了圣上的次子恭王。只不过无论先皇后,还是现在的皇后,都不算得宠,圣上宠爱的是内阁首辅之女文淑妃,而文淑妃育有第三子代王。至于剩下的两个,一个早年因为风寒殁了,一个被过继了圣上的亲弟弟桂王。”
林清嘴角抽抽,说:“这还真是一个孩子一个娘。每个娘都不是吃闲饭的。”
“可不是,而且由于皇帝现在还不曾立储君,所以三位皇子斗的很是厉害,甚至已经蔓延到朝堂上。由于成王是既占嫡又占长,所以一些守旧的大臣,大多支持成王。而恭王的外家是勋贵,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所以不少勋贵唯恭王马首是瞻。至于代王,文贵妃的父亲是内阁首辅,所以不少朝臣,尤其是新贵,大多依附代王。”沈茹解释道。
“那你?”林清紧张的问道。
沈茹轻笑道:“你放心,我虽然年纪不大,却是先帝时的老臣,圣上做太子时,我曾是太子府詹士,所以我只可能忠于圣上。”
林清这才放心下来,说:“你可要把持住,别因为一点眼前的利益就站队,夺嫡这个事沾不得,人家三个弟兄再怎么争,在圣上眼里也是自己孩子闹着玩,可你一旦插进去,那就是破坏人家手足情深的罪魁祸首,你要有一点不合圣意,到时就成被杀鸡儆猴的鸡了。”
沈茹听了哈哈大笑,说:“人家都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你天天看起来不大聪明,却比朝堂上那些自诩聪明的家伙活的明白。”
“我到底哪里笨了?”林清终于忍不住了。
“好好,你不笨。”沈茹随口安抚,然后正色道:“不过你说的这个只对到了我这种程度的人才适用,毕竟我算是天子心腹,他们只会招揽我,我要是拒绝,他们最多记恨我,想着以后整我,可下边的这些人就不一样了,只要没有强硬的背景,拒绝就相当于送命,你以为下边的那些人就不聪明,就看不清形势,不过是身处其中,被逼无奈而已。从龙之功确实有不少人想要,可更多的还是想安安稳稳的升官发财,可有时候形势所逼,身不由己罢了。”
“是我考虑的不足。”林清感叹道。
“这就是我要提醒你的,等你中了举人,最好不要和同科的举人来往太密,低调一些,省的被有些人带累了。”沈茹说道。
林清点点头,说:“这你放心,我一般不出门,而且我没上府学,也没什么同窗,我又不好交友,别人想沾上我也不大可能。”
沈茹想起林清的性子,倒放心了许多,又叮嘱了他一些要注意的事情,这才派人送他回去。
……
春去秋来
一阵珠帘碰撞的声音响起,门外的丫鬟掀起帘子,王嫣扶着丫鬟梅香的手走进内室。
李氏正在打着算盘看账册,抬头看着王嫣进来,见王嫣要行礼,连忙让身边的婆子扶起,拉着王嫣坐到炕上,说:“你怀着身子,行什么礼,小心动了胎气。”
“才刚刚三个月,不碍事的。”王嫣有些羞涩的说。
“就是头三个月才要注意。”李氏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