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鹃想着,或许舒曼说的是对的。
她不傻,那番话自然是听懂了。
白玉英的情况,知青点的其他人只怕比自己更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今天有好几点要说明一下,我这本书估计就像这章节里写得没那么走心,不会有大家期盼的空间啊异能这些,于是就有以下几点要说。
1:女主最大的秘密就是她的重生,她和这个时代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家可能说最多会觉得奇怪一些,可那个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敌特”,找的就是这种行为和本人出现差异的人,其他时候大家可能不在乎,但涉及到回城名额的时候,不折手段的事情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女主她不能保证自己就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哪怕独身住着有危险,宁可住着。
2:男主提过,不是队长的老儿子也不是原男主,但是……嗯嗯嗯
3:有关安家费的事情,我最近看了一些年代文基本都没有提起,怕你们以为我瞎编的,在这里说一下,这是差不多68年就有的,那个时候才180,后来每年涨价了,有些城市不同还会高一点,知青下乡第一年都会有的,不然知青吃啥,村里的口粮早在秋收夏收的时候分个干净了。
4:还是关于口粮的,查过有的说是一年,有的是半年,因为半年过后就是夏收了也会又部分粮食到手,但我想这算是我对女主的优待,给了一年,所以我还是亲妈。日子不苦,现在是74年了,很多事情都已经破土发芽,只等待几年后全面改革开放。
第14章
杜鹃回去后,舒曼等了一夜,也没听说她要搬房间的消息,方才松了一口气,开始琢磨起新家需要用到的东西。
农具这些,之前在库房里看过,有是有,她用着却是不趁手,到时候还得去镇里买或者托人找几把过来。除去这些,那瓦房里面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棉被这些她有,就要了一张吃饭的桌子和椅子,一口放衣服的大箱子再来一个橱柜,这些都托会计马得粮的小舅子帮忙。剩下的就得去供销社买了,这些她打算到到时候等张队长去公社的时候,她搭个顺风车。
安家费她猜测也就是年前的事情。
她急,别人只会更着急
舒曼知道不能一直瞎等着。
等她那房子修好了,就要搬出去自己过日子,到时候总不能什么都没有。
若非昨天半夜里突然下起大雪,原本今天再赶工半天就能好了。
这雪来得还真不是时候,舒曼有些发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张大娘可说了,有时候能连着下个好几天,前几天倒是只下了一个多小时。
嘚嘚的脚步声响起,喜子在门外就开始吆喝了。
“舒曼姐姐,奶喊你吃饭。”
话音刚落,就先钻进一个扎着双辫子的小女孩,后面赶羊似的则是喜子了。
“谢谢喜子和春花……你跟大娘说,我马上就来。”
喜子听了掉头就跑。
春花跟在后面跑了几步,鞋子就掉了,一着急就大喊:“哥哥,哥哥。”
舒曼忙把手中的钢笔放好,跑出去把着急地要往雪地里钻的春花抱了起来,外头还下着雪呢,就是积雪也都到成人的膝盖过了。
这要春花跑进去,准得淹了。
舒曼把春花护在怀里低着头跑到堂屋,还没到,就听里头喜子的痛叫声。
“你这混小子,又把妹妹丢下。”张红军提着喜子的耳朵,喜子疼得上蹿下跳偏还不敢离开。
“该。”李翠娥气得都想上手,刚说完看到门口的舒曼,忙过去把人拉到屋里,把春花抱过来给张红军递过去,喜子这才得以脱身。
“你怎么不撑伞过来。”瞧这一身的雪,李翠娥大力拍了拍,又把人往屋里的火盆边拉,火盆里面烀了好些土豆。
见舒曼坐在小木凳上,张队长用筷子夹了一个丢在木碗里递给舒曼。
舒曼笑眯眯的接过来:“大爷,您去公社也带上我一道走呗。”
“怎么?买东西?”问的是张大娘,这几日对方没少打听柴米油盐的事情,此时听舒曼说起,心里是有数的。
舒曼点点头:“离开家的时候,家里给了点钱。”
张队长听了并不意外。
这帮知青,哪个家里没给钱的,否则早就地饿死了,何况是新来的,当然也有那因为不受宠被丢出来当知青的,可看着舒曼明显不是这种情况。
“去什么供销社?到时候跟着你翠娥嫂子赶集去,那不便宜多了?”张大娘怕她花钱花大了,可这话偏不好明讲,只能轻轻点一点。
舒曼笑道:“赶集肯定要麻烦翠娥嫂子带我去的,可供销社我还没有去看过呢,想去看一看。”她早就问过李翠娥了,好些东西集市上是没有的。
这个集市说白了,也就是附近几个村落大家鼓恼出来卖一些农产品,量不大也不多,公社那边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些东西还是得去供销社才能买到。
说不定还得要票,舒曼是想着快过年了,去碰碰运气,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不要票的东西。
“等你这房子造好了再出发去公社。”张队长这一次去公社除了了给新来的知青办事,还得带着人把任务猪给交了。
多带几个人自然无所谓。
张大娘:“那还得等雪停。”
舒曼笑眯眯地点头,看碗里的土豆不烫了,就掰开两半,一块递给春花,一块要给喜子。
喜子吓得往后跳去,苦着脸说道:“舒曼姐姐,我还是不吃了。”他上一回吃了舒曼姐姐给的饼子,亲爹差点就变成后爸了。
可实在是那饼子老卡舒曼的喉咙,她咽地辛苦,勉强吃下半张后,就给了没吃饱的喜子。
没想到因此害喜子被打,舒曼只好说了理由。
看着张家人错愕的目光,舒曼也不确定这具身体到底还是不是原主的了。就是舒家人对原主再好,可这烤地干干的杂饼子在这个时候也是不错的口粮。按理来说,不可能反应这么大。
而张家人惊愕过后倒没有再说起,但明显吃食上就更精细一些。
虽说不是白面这些,但都想办法把食物做得软乎一些。
舒曼本就不喜欢给人带来麻烦,但似乎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
这也是她迫不及待想要搬出去的其中一个原因。
她总不能因为自己吃不惯,就要张家人迁就自己。
晌午过后,雪就停了。
张队长组织男女老少出去扫雪。
舒曼也去帮忙了,等轻轻松松地提起箩筐后,与她一同的杜鹃忍不住问道:“你的力气怎么这么大了?”
两个人一组,她基本上就没使上力气。
舒曼若无其事地一笑:“我这哪里大了,你看翠娥嫂子。”那架势,她一个人都行。
杜鹃看了一眼,却在在心里摇头。
这怎么能比。
一个是农村里干惯农活的人,一个是城里来的知青。
杜鹃本来还觉得等开了春,自己少不得要帮着点舒曼呢。
现在看来,怕是她想多了。
舒曼趁杜鹃不注意的时候暗中又试了试,她发现自己的力气差不多是回来了,或者说是她自己本来的身体回来了八成,要说多厉害肯定没有,但作为极限运动爱好者,徒手攀登的事情没少做,这就十分考验一个人了,至少力气绝对不能小,否则如何负重身体。
舒曼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总归对自己来说是好事。
雪停的第二天,房子又重新动工,不过半天就全部完成。
张大娘带着儿子媳妇帮着打扫擦洗,喜子和春花就在屋子里跑进跑出。
被嫌弃屋子小,人多都不能转身的李翠娥拍了几拍,指挥着往院子里去玩。
舒曼绕着院子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除了自己要求地多了一个灶口、橱柜饭桌这些,在房子的后面还给围了一个猪圈,旁边则是一个鸡窝。
等开了春,买一头猪和小鸡回来,就都能用上了。
舒曼看得满意极了,这八十块钱花的太值了。
因为屋里还空着,张大娘不让她住下来。
舒曼算算日子,男主角应还在来红旗村的路上,就答应了。可也说了等东西买齐了,就一定要搬出去。
张大娘也答应了。
就在舒曼等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准备跟生产队的人去公社的时候。
上海舒家,舒母用笔在挂历上又打了一个红圈后,沉闷地走到饭桌旁边。
“舒安,你吃过饭后去邮局再看看有没有你妹妹的信,都这么多天了。”从火车出发到现在已经有小半个月的时间了,偏一个消息都没有,舒母日夜都在担心。要不是老大的身子实在不好,就算舒曼报了名,她去跪求也得把这事给拦下了。
可没办法,不是做娘的偏心。
只是农村那个地方,舒安一去,只怕养了十多年的身体要废了。
舒父的工资大半可都是花在舒安每年看病上面,好在情况还是不错,只要再好好养上几年基本上就和正常人一样,可以娶妻生子,也不担心天气一个变化,人也跟着大病一场。
然而下乡的事情,舒安不去,家里总得有人要去。
除非舒家不要城里的户口了,齐齐往农村搬去。
可这年头,只有想法子往城里去的,哪有还往乡下走的。就是一家人去了乡下,怕是也没几个能干活,到时候不说能不能填饱肚子,就是钱也攒不下来。
“妈,你放心吧。算算时间,妹妹应该才到没多久,不是还得安顿一下嘛。等她腾出手了,就拍电报回来了。”舒安说起舒曼心里也是抽抽的疼,自打妹妹去当知青,整个舒家就一直处于低气压中。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乖巧懂事不说话的人却是突然往家里丢了一个炸/弹,猛地把人炸晕了。
等缓过劲,事情根本再无更改的可能。
一家人忍着心疼,想着法子让舒曼下乡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就连舒曼带走的那笔钱,都是舒家全部的家当了。若是舒安再生病,都没有钱去看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