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配的七零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鹃和张家人相熟,只是早晚的问题。
  也难怪,自己刚刚到,就被杜鹃叫过来了。
  舒曼还不至于为此吃醋,她又不是小孩子,反而真心为杜鹃感到高兴。她不好说自己见色忘友,可既然和陈锦州谈对象,原本同杜鹃一起的时间难免就被挪用过去一些,如今她有了别处可以舒心说话的地方,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张秀秀是跟张大娘一起过来的。
  “你月娥姐跟着红军在地上忙活呢,来,吃个野果子。”张大娘从手里端着的木碗中抓了一把红红的小果子过来。
  舒曼仔细看了一眼,杜鹃给她介绍:“是山上的羊□□,前些日子队长叔组织大家进山去了,我还找了不少蘑菇,回头晒干了给你一些。”
  “这个好。”舒曼眼睛亮了一下,同张大娘说道:“大娘,蘑菇这些山上多不多?要是多的话,你帮我找队里人换一些。暑假我打算回上海一趟,带一些回去。”她是算过,其他东西都比不上上海物产丰富和多,倒是这些山珍野物再没有比东北这一片山林多和好了。她本就对带些什么回去,比较发愁。
  “这个简单,你要多少?”这是给大家攒钱的时候,说是换,谁不知道舒曼是给钱的,只要玩外面呦呵一声,没有人不乐意的。就怕东西太多,舒曼吃不下?
  舒曼想了想,笑着说道:“也不用太多,大家留下够吃的,其他我都要了。”她本意要个几十斤够了,可实际上分摊出去,每个人一斤都未必有。她同张家走得近,外头的闲话已经够多了。
  自己是不介意,但张队长那边多少有些麻烦。
  山珍海货吗?谁会嫌弃多?自己吃不下,不是还有陈锦州吗?
  男人,偶尔还是要用起来才是。
  大不了,都带回去,给舒家父母慢慢吃。
  舒曼估摸着,再多也就两三百斤而已,这蘑菇再多都是山林上有的,等晒干了就会大大缩水,何况这个时间上,是农忙的时候,又不是见天往山上跑的。最多就是隔几天跑一趟,有本事的能天天去的,一个生产队又能又多少。
  舒曼好歹在村里呆了大半年,对于这些还是知道的,也才敢这般爽快地说话。
  张大娘听了,自然欢喜,就是张秀秀也高兴。
  她如今吃住家里,虽然每个月也交钱,但心知肚明交出去的钱根本不够吃多少,实际上还是张大娘和当兄嫂的再贴补。但在怎么贴补,也不能补多少。
  要是有点赚钱的渠道,她也不至于坐吃山空,哪怕就这么一次性的。
  说完这事,不可避免地进入正事。
  “大闺女,你跟大娘说说。那陈耀文的婚事是个咋地回事?”张大娘心里有些着急,其实两家闹掰后,陈耀文娶不娶媳妇,张家早就做好准备,一点都不想管。可谁叫陈家来人话里话外说张家人冤枉陈耀文和李美丽,更别说当时那些难听的话,基本上到倒打一耙,把张秀秀说成不安于室,看不上陈耀文想离婚而故意诬陷陈耀文的人。天知道,这个时候离婚最伤的就是女人,要是日子能过得下去,张秀秀怎么会愿意离婚,张家又怎么会同意。可这人有好坏,话也就有好听和难听的。
  以前大部分人觉得张秀秀可怜,可现在婚事一出,风口一个转换,这人的嘴脸也就变了。
  “大娘,陈耀文要娶的是李美丽的妹妹,两家看起来挺着急的,婚事定的很快,也就大半个月的时间吧,就说要结婚了。”可这事说来也怪,就是现在不讲究大包大揽的结婚,年轻人多半拿着红宝书当着亲戚的面诵读一番也就是了,稍微讲究一些的也都是简单的饭菜,反而说起来真正讲究遵循传统的是农村里面。
  可就是这样,陈耀文和李曼丽的婚事也变得太快了。
  而且陈耀文和李美丽的事情,在外头人来说就是雾里看花,大多都是从别人的嘴里看事情,可学校里里面的人都是亲眼见到过的。
  李曼丽送了喜糖,当面不好说。
  背地里,舒曼已经不只是听到一个人说着李家太不讲究了。
  “不过就是从前有个什么,也无关嫁娶,虽说听起来不太好,可两家都乐意,过日子是他们在过,外人也不会多说什么。”这也就是镇上那边大部分人的想法,毕竟谈对象嘛,不是一定就会成的,失败了换一个人结婚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没有像陈家和李家这样,姐姐不行换成妹妹的,也不知道他们图个什么。
  “这事对秀秀姐有影响不?”杜鹃面露担忧。
  “说不上。”舒曼看了张秀秀一眼:“对事不对人来说,离婚了再婚是很常见的。反而……”说起来这样的事情,她也不太理解,直到几十年后依然没有改变太多现状。为什么女子必须结婚,哪怕对方是个歪瓜裂枣,就算离婚了身边的人依然会坚持不懈地催促你再婚。只是舒曼不解归不解,几十年后尚且如此,现在这个年代是个什么情况,基本上不用她去说。
  张大娘这个年岁了,对这类的事情,比小年轻人更懂。曾几何时,她也是那种劝着人家结婚再婚的人,以前觉得这是为人家好。可现在事情到了自家闺女的头上,反而觉得跟吞了苍蝇一般的恶心。
  舒曼在村里时间少又不喜欢往村里逛,知道的自然少。实际上,类似这样的话,已经开始在张家人耳边出现。
  现在陈耀文又结婚,白天那边人走这么一趟,现在压力基本上就在张秀秀和张家上面。
  “大娘,不管怎么样,这事您地为秀秀姐好好考虑。”舒曼不会在多管闲事,多了说不了,可什么都不说又不太合适。
  所以说,一个人入了局,真想抽身不管,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张大娘闻言看了张秀秀一眼,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头子那边我去说,建设都说愿意养秀秀一辈子,我们不着急。”
  “可不是大娘,再说不是还有幺娃嘛。”杜鹃跟着安慰了一句。
  张秀秀见状扯出一抹笑容,跟着附和。
  可实际上,大家都觉得这种事情哪有说的那么简单,除非不往村子里走动了,否则那些不好听插心间的话,想不听见都难。
  舒曼和杜鹃从张家离开后,被拉去了知青点。
  这个时候村里面干农活的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
  郭世宝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看着锄头回来的模样,正好就被舒曼撞了个正着。
  杜鹃拉了舒曼一把,两个人钻进了屋内。
  郭世宝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身后的王茂田走出来,问道:“怎么不走了?快点,累死了。”
  许是杨渝渝走了,知青点也空了不少人,又或是前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不少人终于老老实实下来。
  等地里开始出工后,以郭世宝为首的几个男知青都下地干起农活了。知识分子去种田,洋相自然不少,但磨合一个多月,慢慢也上手,速度虽然慢,但毕竟是能挣工分的人了。不管是生产队那边还是知青点的人,心里都有了底气。
  “没想到吧?”杜鹃进屋倒了一杯水给舒曼:“我天天看着,到现在都没有习惯。”
  舒曼笑了笑:“我们要不是教书,也该和他们一样的。”不过郭世宝能下地做事,的的确确让她没有想到。
  眨眼间,白玉英回到上海已经快两个月了。
  期间一直没有回信。
  对此,舒曼也是知道的。
  白玉英走之前就说过,人是回到上海了,但要安顿好,换一个光明正大又可以和白父往来的身份得费不少时间,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写信回来。当然就是写信,她也不会写到红旗村,而是寄去学校里。
  “说的也是。”就是现在,杜鹃空闲出来,或者地里农活忙不开,学生们都得帮忙的时候,她也会跟着下地。
  辛苦是辛苦,不过比起手头上没有钱,这点辛苦又不算什么了。
  舒曼抬头的时候,看到杜鹃落寞的表情,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脸上换上轻快的笑容:“之前不是让陈锦州帮忙处理的东西,听说已经有消息了。不过,你真的打算都给扫盲班的孩子们?”那可是不少钱呢。
  “那都是玉英的,她带不走可不是说东西不好。再说有些衣服我也穿不了,东西也用不上,全卖了给自己,我还没那么厚脸皮。再说……已经挑了不少好东西给我妹妹寄过去,其他的给红旗村,也能帮帮那些孩子们。”白玉英走后,一屋子的东西基本上就留下来,吃喝那些,舒曼要了一些,泰半留给杜鹃,但杜鹃也没有吃独食,许是和村里孩子接触多了,知道不是谁都能像喜子这样至少吃喝不愁。
  杜鹃心痛他们,就从嘴边省食物,可那哪有那么容易的。
  舒曼就和她商量把白玉英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卖掉,好在这也是白玉英走前就说过,不要的话送给别人就是。
  可白玉英的衣物,好些都是真丝,这红旗村又有谁能穿?索性让陈锦州帮忙,收拾收拾都卖出去了。
  舒曼算过就这样也有几百块钱。
  杜鹃和舒曼商量,以白玉英的名义,投资村里的扫盲班,这点钱建学校是不能的,但新课桌,新书本,纸笔这些却是够的。
  多余的钱,都拿来和村里人淘换鸡蛋,按照杜鹃的说法是激励孩子们学习,学得好,就奖励一个鸡蛋。
  不过这事也不是那么顺利,特别是还有个张光明在拖后腿。
  所以说,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一帆风顺。
  但大多数人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舒安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筹划,已经正式成为办公室的一员。实际上比起第一生产线的人,作为脑力劳动者工资未必比对方高。好在他的岗位也是考验技术的一种,哪怕是会计,可也不是人人都能精通。
  手套厂这一年多经济效益不错,舒安的能力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只是这些,对舒安来说还不够。
  涨了的几块钱根本不够,哪怕全攒下来给舒曼寄过去,也只是让妹妹稍微吃饱一些,想要把人弄回来,或者说弄回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