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妻不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次他来到伯府,带来了七月被册封郡主的消息,那么,这一次呢?
  张之鹤与沈问知沈承宣正相谈甚欢。
  自从上次传圣旨时见了张之鹤一面,沈问知父子便一直想走张之鹤的路子,好搞定沈承宣的爵位问题,但张之鹤这人着实有些滑不留手,而且胃口颇大,收了伯府不少好处,爵位的事却一直模棱两可地不给个确切回复。平常时候沈问知父子也见不到张之鹤,此时逮到真人,自然是想方设法地套话。
  而且,他们也很好奇,这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张公公,怎么又登了威远伯府的门?上次是册封七月为郡主,这次呢?
  他们心里忐忑,百般询问,好在张之鹤笑眯眯地总算给了个准话,“威远伯和公子请放心,这次绝对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说完这话,他便问起威远伯府中孩子们的婚事,“——灼华郡主可曾许配了人家?”
  沈问知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灼华郡主”说的是他那个傻孙女沈七月。反应过来后,自然是连忙摇头否认。
  那傻孩子,能许配给什么人家?再说他那儿媳把那小傻子护地跟什么似的,他们想把那小傻子许配人,也是有心无力啊。
  一听他这话,张之鹤阴柔的脸上立时露出一丝笑来。
  “那就好,那就好。”他说道。
  沈问知不明所以,只能陪着傻笑。
  沈承宣却比他爹聪明些,一听这话,便知张之鹤此行恐怕是为七月的婚事而来。
  听张之鹤的口风,说不定皇上要给他那傻女儿指门好亲事?
  能让张之鹤用“天大好事”形容的,总不会太差吧?
  沈承宣心里也不禁涌起了期待。
  不过,想起宜生对七月婚事的看重,他连忙跟张之鹤道:“张公公,我那内人脑筋有些不清楚,若是待会儿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还请您多担待。”
  “就说七月的婚事,以前我们也为七月寻摸过,偏偏七月她娘脑筋不清,觉着谁都不安好心,谁都配不上七月。可这不是耽误孩子么?所以我就想,以后若是碰上好的姻缘,坚决不能再让她搅和了,七月父亲和祖父母俱在,她的婚事,有我们做主就好,七月她娘若是胡搅蛮缠,我也只得振一振夫纲。”


  ☆、第93章 2。06

  宜生想了无数可能; 却也没料到结果竟然会是如此。
  “……乌桓王求娶大梁公主为王妃,皇上闻说舜华郡主形貌昳丽; 温婉贞顺; 遂收郡主为义女,赐公主衔,舜华公主可上皇室宗谱,享皇族香火……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以往和亲的公主们可没几个有这福气的……如此一来; 贵伯府可也是皇亲了,这满京城的哪个敢不给您面子; 想办什么事儿; 还不是信手拈来……皇上还说了; 舜华公主出嫁时,皇上会亲自封赏; 届时诸位顺滑公主的至亲——; ”张之鹤笑眯眯地瞅了身边一圈儿; “爵位诰命可都少不了……”目光转了一圈; 最后落到沈承宣身上; 似乎意有所指。
  沈承宣被张之鹤前面一段话砸地晕乎乎地; 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又听到最后这话。
  看着张之鹤意有所指的笑容,他浑身打了个激灵。
  爵位……
  沈承宣眼中露出狂喜的光芒。
  与他一般反应的还有沈问知和谭氏。
  唯有宜生——如坠冰窟。
  她觉得自己的脑袋像是被冻住了,完全无法思考。
  为什么皇帝会想起七月?为什么和亲的人不再是那个没落宗室家的女孩子而是七月?宗室女那么多为什么皇帝偏偏选毫无皇家血脉而且才只十一岁的七月?!
  无数个为什么涌进她脑海,而她却几乎无法思考。被她牵着手的七月似乎还没有明白张之鹤那番话是什么意思; 她的目光时而游移时而发呆,直到握着自己的手越握越紧,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自己的阿娘。
  张之鹤则拿出圣旨,准备宣读圣旨了——封七月为公主的圣旨,至于和亲的圣旨,则要在朝会上由皇帝亲口御赐,到时七月也不必到场,只要乌桓使者在就行了。
  所以,张之鹤这一次不过是来通知伯府,以及顺便封七月为公主的。
  张之鹤拿出了圣旨,谭氏等人以及下人们呼啦啦跪了一地。
  唯有宜生和她牵着的七月还站着。
  谭氏急了,正想过去把母女俩拽着跪下,就见宜生“腾”地走到张之鹤跟前。
  “张公公”她开口,声音像无鞘的利刃,冰冷锋利没有一丝温度,但她的表情却很冷静,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惊慌失措,看上去像是要好好跟张之鹤谈话一样,因此张之鹤没有退后,任凭她走到自己跟前。
  “封小女为公主和亲,这恐怕不妥。”她说道。
  谭氏等人顿时吸了一口冷气,谭氏几乎想站起来捂住她的嘴。
  宜生似乎没听到那抽气声,她的目光直视张之鹤,模样看上去甚至很是诚恳,“一来,和亲公主向来是选取宗室之女,而小女虽有郡主封号,却毫无皇家血脉。”
  “二来,小女如今周岁不过十一,还远远未成人,即便嫁到乌桓,只怕也无甚用处。”
  张之鹤听完宜生的话,脸上的表情分毫未变。宜生心下一沉,闭着眼说出最后一句,“最后,小女当年因故早产,生来便……心智不全,此事京中尽人皆知。因此臣妇以为,从大局计,封小女为公主北去乌桓,实乃有害无益。”
  谭氏等人张着嘴巴看向了她。
  张之鹤也微微收敛了表情,两眼微微眯起,苍白的脸上像是溶入模糊不清的阴影里。
  “你、你在胡吣些什么!”谭氏再也顾不得什么,“腾”地半起身,伸手一把抓住宜生衣裳下摆。
  宜生冷不防被拽地一个趔趄,但她最终还是维持住了平衡,没有跌倒。
  站稳后,她没有看拽自己的谭氏一眼,而是稳住气息继续对张之鹤道:“张公公,臣妇句句皆是肺腑之言,小女能得天恩眷顾,臣妇感激涕零。但小女的情形殊为不同,圣上想来是受了小人蒙蔽,一时不察,但和亲之事兹事体大,圣上不察,臣妇却不能不报,否则无异于欺君。因此还请公公务必禀明皇上。”
  张之鹤阴柔的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声音轻柔,说出的话却完全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柔和:“夫人,您这话跟咱家说有什么用呢。圣上金口玉言,岂能轻易更改?今儿咱家就是来传旨的,别的——可是丁点儿都管不着。”
  说罢,他拿起明黄的圣旨,尖尖的嗓子拉地长长的,“宣旨——”
  那尖利的声音如雪亮铁刃,“哗啦”划破宁静。
  ***
  大运河南起余杭,从京城到余杭,最便捷的方式便是乘船沿运河南下。沈问秋乘船南下,扬帆顺水,不过一日便到了杭州。从杭州再往南便须得弃舟换马,一行人下了船,在惯去的客栈下榻,休整一晚,明日重整出发。
  晚饭时分,却有客人拜访。
  “若不是下头小的说起,我还不知道你来了,怎么,看不起我顾三呀?”女子大步飒踏而来,鲜红的裙裾像飞扬的烈火,似乎瞬间便让客栈冷清的客舍火热起来。
  女子身后是一个身着黑衣的青年男子,身姿如松,面容冷峻,紧紧跟在女子一丈之内。
  沈问秋瞥了眼那青年男子,只随意地拱手为揖,笑道:“三娘又开玩笑。这次是借道而行,稍事休整下,明早便走,便想着不叨扰你了,谁知还讨了嫌。”
  顾三笑笑,不用人招呼便自行落了座,显然方才的确是开玩笑。
  “不是刚回了京城,怎么又要往哪里去?”坐下后,顾三便问道。
  “去南边逛逛,许久没去了。”沈问秋道,“京城……也没什么意思。”他低头饮了一口茶。
  顾三挑了挑眉,“天下最最堂皇富丽的地儿,在你嘴里竟成了没意思,你可真是个怪人!”
  沈问秋笑:“彼此彼此。你不也是,放着好好的杭州城不待,十天里倒有八天在船上风吹日晒的。”
  “这怎么一样。”顾三挥挥手,“吃的这碗饭,不辛苦怎么行?若是可以,你当我不想像城里那些太太小姐们似的养尊处优衣食不愁呀。”她叹了叹气,状似忧伤的样子。
  沈问秋哂笑:“怎么不可以?你如今也是万贯家财了,就算就此金盆洗手,相夫教子,在这杭州城里不也一样养尊处优衣食不愁?”
  顾三顿时噗嗤一笑。
  “相夫教子?你倒是说说,哪来的夫?哪来的子呀?我倒是有过三个夫君,不过——”她耸耸鼻子,不屑一顾的样子,“都死了呀。”
  说着这样的话,她脸上没有一丝悲伤的样子,反而很是满不在乎,“要不我顾三的名头怎么那么响?我可不像你一样家中排行第三。”
  沈问秋沉默,又看了眼顾三娘身后的年轻男子,不禁轻叹一口气:“三娘,为什么不找个人好好嫁了呢……如今这般,终归不是正途,也授人以柄,落人口舌。”
  顾三娘子脸上的笑慢慢收了起来,她看着沈问秋,艳丽的嘴角带了一丝嘲讽。
  “沈三啊沈三,认识那么久,看来你还是没变,还是当年那个迂腐的臭书生。”
  沈问秋苦笑,并不反驳解释。
  “我要是在乎天下人怎么看,我也就不是今日的顾三了。”
  “授人以柄如何?落人口舌又如何?反正他们奈何不了我,能让他们痛心疾首地骂我恨我,我倒觉得很是荣幸呢。”
  她高昂着头,像平日站在船首掌舵时一般,风来,雨来,她都不惧,明明是个女子,却充满了悍勇无畏和顽石一般的坚韧。
  “沈三,你是不是忘了当年挨的那顿揍了?”她扬着眉,笑地很有些得意。
  沈问秋并未在意她的态度,只是想起当年,不禁摇头一笑。
  那时他刚刚出来闯荡,虽赚了些钱,但于人情世故上依旧没什么长进,还在用着在伯府学的那一套与人相交,加上脸嫩面白,浑身掩不住的书卷气,顾三唤他书生倒是贴切。
  而他挨地那顿打,如今想来倒是不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