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叛贼李子通,以左孝友为先锋,李子云、李星元、白信、秦文超为大将,自领大军十二万,浩浩荡荡地由海陵向江都杀来,现距离江都已不过百里。 杨广朝虞世基点了点头,不错,这老小子敢于出言了,不枉自己一番栽培啊,然后右手一引阶下的宇文伤,和颜说道:“朕收到此消息的时候,也存有疑问,于是便让宇文统领快马一探,果然有此一事。宇文统领,你将内中详情给诸位卿家细细说一遍吧。” “遵旨。”宇文伤回身一礼,然后面向众人开声说了起来。 “本官奉陛下谕旨,率百名亲卫出江都,打马前去海陵方向,不料方进百里,已见李贼先锋左孝友部两万人停驻于东北向的邺昌城,另外又收到李贼亲弟李子云率领所部水军一万三千人,巨牙大舰四十三艘,中小船舰数百艘,沿江溯流而上,据估计,目前当抵长江的邺昌城一段,与左孝友部遥相呼应。本官分析,李贼亲领的中军及后继辎重部队也应该赶往邺昌城了。不出料外的话,当在后日晌午,李贼水陆三军必然汇合。到时,众贼原地补充给养, 只稍做休整,便会威胁我江都一地。” 殿内众人的眉头越发颦得紧了,有些文官更是吓得面如土色,这些年来,蜂起的义军可是把他们吓得够呛的了,虽说江都还有十五万大军,但即便再蠢的人也明白,兵家胜负之事,是不能以兵力的多寡来衡量的,若不然,雄拥甲兵千万的大隋朝也不会给打得稀八烂了。 难得的是,虞世基、裴蕴、郑善国三人却镇静得很,这让虽是文臣却颇有武将之风的崔君肃和一班武将看得暗中称奇,开始对这三人有敬佩之色,他们却不知,这三人是听得麻木了,因为这大半年来,他们听到的坏消息还有比这更甚的呢。 “宇文统领和百名亲卫深入危地探察贼情,有利平贼大计,可表为军功,朕定会依功赏赐。”杨广深知攻伐要义中首推情报,当然不会对有功之人吝啬奖赏。 “谢陛下!”宇文伤回道。 “恩,现今敌情已然明了,众位卿家可想到如何应敌良方?”杨广脑中虽有想法,但为了广开言路,鼓励这些臣下大胆进言,更为了发现人才,不愿独断专行,大包大揽,将一干大事一肩抗下。 “陛下,微臣以为,对敌之前,首要之事,得将主动权拿在手中,即是说,这仗在哪里打,得由我军来取决。” 众人闻声望去,却是大理卿崔君肃出列,杨广故作兴趣盎然地讶然问道:“崔卿家为何有此一说?” 崔君肃五十岁上下的年纪,颌下黑须飘然,身子骨却硬朗得很,他早先已经对杨广失望透顶,也已萌生他去之意,但听说了杨广平定宇文化及之乱后的一系列动作,心忖大隋天下也许还有化险为夷的可能,加之杨广卖力征召,于是又放下收拾好的行李,重新回到官署。 见自己的话语引起了皇帝的兴趣,崔君肃连忙肃容说道:“微臣这些时日走访了江都城内各角落,却见城墙已经脆弱不堪,防守器械少之又少,此城不宜固守,更兼城内百姓经历叛兵洗劫,对兵灾早惧怕非常,如若任由李贼率兵众围城,恐怕未来之前,城内百姓已先乱了起来,一番扰扰,军心未战已先沮丧了。如此,李贼逼迫而来时,不谈胜之,便说退敌,已是不易。” “恩。说得有理!”杨广微笑地赞了他一句——反正赞叹别人也不会少块肉,“崔卿家认为我大隋军队应该怎么做呢?” 崔君肃却从容不迫地说道:“行军布阵,乃军国大事,却不是微臣所擅长的了。不过微臣知晓右御卫大将军韦云起乃是用兵大家,陛下但可问兵于他。” 殿内众人表情古怪地看着他,心中均忖道:这老小子倒滑头得很。 杨广却不以为忤,知之为知之,这才是可塑可信的人才,所以先微笑说道:“崔卿家谦虚了。”然后看向韦云起。 右御卫大将军韦云起大约四十左右的样子,相貌俊雅,面白无须,穿着全副绢甲后,却平添一股威严摄人的气势,形象似极了三国时期的江东儒将,一代风流的周瑜周公谨。 其实韦云起对皇帝全无好感,他本意想退隐山林的了,不料皇帝突然提拔自己为右御卫大将军,还授予了总领全军的特权,尤其派兵守卫自己的府邸,美名曰保护重臣,其实还不是想以此来要挟自己为他卖命。 看见皇帝向自己看来,韦云起无奈,也只好出列说道:“陛下,这仗可能不好打。” “哦,”杨广看到这个白面军神终于不再装哑巴了,也甚是高兴,他也是没有办法啊,谁叫原来的杨广那么鬼憎人厌呢,派人看守韦云起的家属,这也是不得以的啊,谁叫这个韦云起老是定不下心来给我做苦力呢,“大将军此话怎讲?” “兵力,兵力不足啊。”韦云起哀叹一声。 “大将军此言差矣,据本官所知,江都城中尚有精兵十五之众,而李贼至多不上十二万,多寡一言可明,大将军何来兵力不足一说?” 出声之人五十岁的模样,面相和蔼,身材瘦小,蟒袍宽带,细看,却是向来与韦云起不睦、曾三番两次将其弹劾的鸿胪卿郑善国。 韦云起不理话中言语明显不善的郑善国,朝杨广一施礼,沉声说道:“陛下可知城中可战之兵有几何?” 杨广心中自是清楚,但为了调动其余众臣的积极性,便点名说道:“此事为左武卫大将军孙爱卿详知。孙爱卿,你可为众人解说一下。” “是。陛下。”孙向东恭敬地说道。 “据调查,江都城中实有常备兵将十五万四千人,但实际上有战斗力的不足十万,若论精兵,勉强可挑出五万。三天前,本将根据陛下谕旨,对这些人进行筛选改编,经过负重、长跑等一系列测试,得兵将八万另二千,由是建六大军团,有为天狮军团、地虎军团、雷熊军团、风豹军团、雨鹰军团、电狼军团,分辖一万四千人。” 杨广虽然早得孙向东禀报,但现在重温这个消息,也不由有点兴奋,这是他首次运用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来武装自己的军队,虽然只是一些小事情上面,但以后将有更多东西被运用到自己的军队来,相信它们必将提升兵将的战斗力。 殿内众人虽然隐约知晓这次有利军队发展的改革兵制,但想不到却是皇帝授意的,看向皇帝的目光,也不由多了点敬畏的色彩。 韦云起心头涌起怪异的感觉,虽然他早听说皇帝已经下罪己诏锐意中兴,但他以为皇帝不过是为形势所逼,而作出的假动作罢了,想不到,皇帝却真的已经进行改变了。 难道,事还可为,中兴依然有望? 韦云起想了想,忽然主动说道:“微臣有一事不明,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广似乎胸有成竹,温言说道:“但说无妨。” PS:迦迦每天都有四五节课,多的一天就有八节,差不多是全天候上课了。余下用来写书的时间,都是勉强挤出来的,真够辛苦的了。有时候就想放弃了,但到书评区一看,呀,有这么多大大支持啊!于是重新快乐地敲起了键盘!恩,好象有些时日不见大键大大说话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a href=http:///readchapter。asp?bu_id=1277528&;bl_id=42219 target=_blank>;“源于天涯北纬事件,灵感的火花席卷起点!”巾帼写手追梦者将在《巨富》中为您揭开中国六大隐密世家的层层迷团,用最冲击的笔锋让你堕入超级巨富的极乐世界!<;/a>;
第一第二十一章 调兵谴将
“江都城内大兵十五万,陛下改编之后,得雄兵八万二千,实在可喜可贺。不过,但不知如何安置那被淘汰的六万八千人呢?” 韦云起朗声说道。 殿内众人一齐大愣,是了,那些剩余的兵将会有何种待遇呢?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件事情,恐怕日久必定生变,毕竟,那可是六万八千人啊,手拉手排成一排,都能围绕江都这个大城一整圈了。 “在回答卿家这个问题之前,朕想问你一个问题,”杨广自信满满地说道,“卿家以为,士农工商,何者居先?” “士农工商,陛下不是排好了顺序了么?” 韦云起疑惑地问道。 其实,殿内众人也有同样的困惑,百业以士为先,这个道理,古来便广为人知了。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四者何先?”杨广笑眯眯地说道。 韦云起抬头凝望一会杨广,默思良久, 然后平静地说道:“去士。” “为何?” “农工商三者皆为百姓根本,不论那朝那代,俱不假外力而存,而士只起居中调配引导的作用,相较之下,唯有去士。” 韦云起话一出口,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也怪不得他们,自有知以来,农工商一直被定为贱役,为人所不齿,而士这一阶级向来高居百业之首,他们也素以位在士一级为荣,现在,韦云起居然把士一级说得如此不堪。 杨广听了却暗自点头,这个韦云起倒有真材实学,难得的是他还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在朝堂之上公然贬低士级的地位,恩,真是一个好样的劳动力。 杨广的眼光缓缓地掠过那些激愤的官员,淡然说道:“各位卿家不必喧嚷,朕以为韦大将军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朕决定,将在百官之列,独立设立工商省,从那些淘汰出来的兵将挑选能干多才的人组成一支旷古未有的营商大军,编号狐狸军团,专职为大隋总理后勤事务,而其首席长官称为工商令,品级从一品,由驸马都领尉宇文士及兼任。现今驸马都领尉依然在选择这支部队的成员,所以不能上朝。至于再次被淘汰的老弱病残人员,将暂时由朝廷出资供养,待得出最佳安置方案后,再统一安排。” 有些古板的官员欲待出列谏言,但一看到杨广那冰冷的眼光,心中一寒,知晓杨广是下定决心的了,现在出去的话,搞不好就成了那只杀给猴看的倒霉鸡了。于是,举起的右脚又缩了回去。 “不知大将军对朕的安排可有什么意见?”杨广非常满意群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