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家老伴这话问的张成儒沉默了。半晌,他才哑着声音说道,“到时候再说吧。小敏,你们先去问问林志怎么说。”
  “好,那我这就去找林志兄弟问问看。”老爷子吩咐了,徐定睿连忙应是,抬脚就要出门,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略显熟悉的声音响起,“徐大哥,你要问我什么呀?”
  众人循声望去,说曹操曹操到,这进门说话的这不是林志是谁。林志也不拐弯抹角,进了门稍稍跟众人打过招呼,就说明了来意。
  原来林志一看今天是正月二十五了,他请的假期只到月底,再不赶回去就来不及了。想到在来的路上,无意间听说过张家几个孩子开学的日子就在月底,估计张家众人也要赶回北京,他就跟林强一家到了徐家,打算问问张老爷子的打算。只要张家众人想要跟他一起走,至于车票什么的,他会想办法搞定的。
  “林叔叔,那林旻不跟您一起回去吗?”徐长卿见林旻拉着妹妹的手,一脸欢喜,有点好奇了。
  林志挺喜欢文文静静的徐长卿的,见她一脸好奇,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耐着性子解释道,“林旻不跟我回去。他跟你一样,先在你们这边读书。他学籍的事情还没落实好,我先回去催催,等下半年再把他弄到北京读书。”
  徐长卿了然的点点头。林旻还是要呆在他的养父母家啊,难怪听说要回北京,他没有像上次那样伤心呢。
  “林志啊,这次回北京,能不能麻烦你带着我这几个不成器的孙子孙女一起啊?我和你张婶还想在这边多呆些日子,等小敏他们进京再跟他们一起回去。”张老爷子也没办法啊。老伴跟着他这些年受了不少苦,难得有想要的,他实在不忍心拒绝。可要是真让老伴留下来,他根本就不放心啊。考虑了半天,想着反正年前他已经申请了退休,回北京也没什么事,他就决定跟老伴一起留下来吧,没事还可以教教村里的孩子们过过瘾。
  张老爷子一番话说的众人都傻眼了。话说刚才老爷子不还说要回北京的吗?怎么一下子就改变主意了呢?
  张溪立马就问了,“爷爷,你不跟我们一起回北京了吗?”
  老爷子看了看张溪这个大孙子,语重心长的说,“张溪,你是咱们老张家的长孙,几个孩子之中属你最稳重。这次回京,你就跟你林志叔叔一起,带好你的弟弟妹妹们吧。”雏鹰不能一直被护在羽翼之下,总得自己飞翔。这次让孩子们自己回家,多少是他的临时起意。不过他相信,孩子有稳重的大孙子张溪领头,旁边又有林志看着,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老爷子都这么说了,张溪还能说什么呢?只好应是。不过心里到底有几分慌乱,他们什么时候独自去这么远的地方啊。两天一夜,也不知道能不能安全达到北京。
  “林志啊,这次就拜托你了。”张老爷子又对林志道。
  林志爽朗一笑,“张叔您客气了,这有什么好麻烦的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张家几个孩子他又不是没接触过,一个个都挺听话的。而且他们都是半大的孩子,又不是抱在手里的奶娃,什么都要他照顾,他就只要看好几个孩子就成,即使张老爷子不开口,他也会照顾好他们的。

  第四十二章

  于是张老爷子和老太太就留了下来,而张溪兄妹几个则跟着林志一起回北京。走的时候张洋他们那个不情不愿啊,嘴噘的都能挂油壶了,抱着徐长卿哭着叫着不肯走。可惜他们不得不走,毕竟都快要开学了。直把徐长卿弄得哭笑不得。话说回北京上学有这么恐怖?怎么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啊。她哪知道对像跳豆一样坐不下来的张洋来说,农村比北京城里有趣多了,只要他们善于发现,就连生活中普通的小事都能发现无限的乐趣。
  徐定睿夫妻俩到底不放心,还是想请假送几个小的回京,可惜他们没那个时间。之前他们回北京探亲,徐胜利已经算是难得体谅他们,特意多批了好几天的假期。马上春耕就要开始了,生产队还有不少活计,实在是腾不出时间再去送张家几个小的回去。
  想了想,他们赶紧拍了个电报给张灵瑞兄弟俩,电报里当然没忘记告知张溪几个到北京的时间,好方便这两个舅兄去火车站接人。
  张敏心里总不放心,一个劲的跟徐定睿嘀咕他们应该去送的。张成儒无意间听到了,还好好安慰了她。
  送走了闹腾的表哥表姐们,徐长卿多少还觉得不大习惯了。这些天有张洋张翩姐弟俩时不时的耍宝,整个家里显得热闹的很,每天家里都是欢声笑语的。他们一家人和老两口都不是爱说话的性子,平日里除了陪老太太说说话,彼此之间话说的很少。不过徐长卿还是很享受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的。
  两位老人一直奉行女孩应该娇养。除了时不时的嘱咐徐定睿夫妻俩多多关心女儿,好好的调养徐长卿的身子。提醒徐定睿隔些日子就给徐长卿把把脉,让张敏做些药膳给她吃,他们自己平日里也更偏爱徐长卿一些。总会在徐长卿上学的时候,偷偷的在她的书包里塞些钱,让她买点零食吃。当然老两口人老成精,做的这些小事都是在明面上的,不会瞒着徐长林。除了这些,老两口对徐长林这个便宜外孙跟徐长卿倒是没有分别,只要徐长卿有的,徐长林就会有。
  徐长林倒是丝毫不以为意,在他的心里,妹妹本该是宠爱的,就连他平日里,对这个妹妹也是疼爱有加的。再说了,他本就不是老爷子和老太太的亲外孙,有点区别也是正常的。
  前世在徐长卿很小的时候,徐定睿和张氏的父母就已经去世了,她对自己的外祖父母和祖父母根本就没什么印象,也没有享受过什么祖辈的爱护。现在许是隔辈亲,张老爷子对子女要求严格,不苟言笑,对孙子孙女倒是挺不错的。跟老太太一起让徐长卿体会到了前世从没体会到的长辈们的关爱。徐长卿跟着画谱临摹的时候,老爷子会在一旁指点一番,还会顺便教她练毛笔字,教她下棋。只要徐长卿感兴趣、想要学的,老爷子就耐心的教她。没事的时候,老爷子就会讲古,说些历史上的奇闻异事,使得徐长卿对张老爷子的学识那是相当的崇拜啊。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祖孙俩其乐融融的。
  而老太太自然不甘示弱。她的年纪大了,姜还是老的辣,毕竟有这么多年的阅历,而且她以前还是书香门第家的小姐,小时候也过过几天呼奴唤婢的日子,她闲着的时候,就跟这个外孙女说些古代后宅里女人家的阴私事。还有时不时的吐槽戏里面的那些才子佳人。她说这些无非就是让徐长卿懂得自尊自爱,在她看来,作为一个女孩子,只有自尊自爱了,别人才会尊重你。
  老太太还真想多了,就算在前世,徐长卿都没怎么开窍,整日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去认识男子,而现在她还只是个11岁的孩子,懂什么情情爱爱啊,她现在心里最大的想法就是好好的学习杨老太太的绣工。至于其他的,她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
  老太太说的这些阴私,听得徐长卿咋舌不已,她恍惚中依稀记起,貌似前世无意间也曾听过一些达官贵人妻妾相争的事情。没想到女人之间勾心斗角的战斗同样硝烟弥漫。
  老太太在教徐长卿的时候,徐长林也听过几次,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实在没办法想象那些外表柔柔弱弱的女人,内里会有着一副蛇蝎心肠。看来看人真的不能只看表面,特别是漂亮的女人。这么些年,他接触最多的除了自家的婶婶和妹妹之外,就是村里的大娘大婶们。他看自家人自然是千好万好,就连村里的大娘大婶小媳妇们,他都觉得根本不像老太太话里话外说的那样啊。尽管她们有着爱贪小便宜、喜欢八卦等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本质上都是淳朴的人,没有什么极品。他所知道最极品的女人,就是隔壁村张屠户的前任妻子孙大花。她干活偷懒不说,才嫁过来没多久,就撺掇着张屠夫要分家,不想赡养老人。搞得张家原本挺和谐的一家人,你猜忌我我猜忌你,家里整日里鸡飞狗跳的。张屠夫的父母兄弟都烦了她。最后还是由他们生产队和村里做主,让张屠夫和孙大花离了婚,才算作罢。
  徐长林的困惑还是徐定睿先看出来了。不过他并不打算跟这个侄子去解释什么,有的事情就算别人说了再多都没用,等徐长林亲身经历过之后,就会自己想明白的。
  还真别说,没过多久,徐长林就没心思再纠结了。因为很快就要到清明了,每到清明,他们徐氏宗族就要祭祖,每家轮流安排祭祖饭。而今年族里的祭祖正巧轮到了他们家。前些年吃大锅饭的时候,祭祖饭不是由各家准备,而是生产队统一安排,到了日子就全族人在生产队的大食堂里一起吃。这几年由于大家都不想在一个锅里搅食,每家都分开了做饭,这祭祖饭自然就要每家轮流准备了。
  张老爷子想着他们老两口是外人,并不好参合到祭祖这种场合,头一天就很善解人意的提出他们老两口干脆去隔壁赵大妈家混饭吃算了。赵大妈家是外姓人,同样不需要参加老徐家的祭祖。
  其实是张成儒自己不想参与其中。原先做出要留在女儿家的决定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过清明的事情。这会儿一下子想起来了,心里就不是滋味了,毕竟之前每年清明,他都会去给已经逝去的亲人上上坟,烧些纸钱。今年在千里之外的云省,也不知道家里的儿孙会不会记得上坟这件事。他心里存了事,根本就没有什么凑热闹的心思了。
  好在清明前几天,老爷子去镇上买了些纸钱,去后山找了个空旷无人的地方烧了,心里才添了几分安慰。
  张敏本来还想让老两口见识见识具有农村特色的祭祖仪式呢,她还特意去找族老商量了半天,好说歹说才算是征得了他们的同意。谁知道老爷子却是不肯参与其中了呢。
  既然老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