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反派白月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道北与秦氏齐齐向姬清颔首。身为大周子民,面对盟国的太子于情于礼应适度尽到礼数。可姬清又是他们的小辈,颔首示意便最为稳妥。
  眼看马车将要行过忠诚伯府的大门,姬清却高声命道:“停车!”
  随车伴行的侍卫立马抬手示意马夫和后面的队伍停下,又猛夹了下马肚子超去前面,给前面的队伍也下通知。
  车队停了下来。
  苏安意外的回头看着姬清,“太子,你这是?”明明时辰已落下许多,且迎亲队伍断没有中途停下的说法。她原本也只想路过家门时,与家人道一声便罢。
  “好好与家人道个别吧。”姬清拍了拍苏安的手。
  一抹明媚带着感激的笑意借着阳光晕染至满面,苏安点了点头。
  下了车,苏安正式向父亲母亲和小娘拜别,又与弟弟妹妹们说了些贴心话。苏安知道队伍停顿过久,有可能导致天黑前抵达不了京外的驿馆,那么他们唯有住寻常的客栈。且不说寻常客栈是否能接下他们这么多人,就算接下了,于姬清的身份也不合适。
  思及这些,苏安匆匆又回了马车。
  只是这回上车时,她还带了妹妹苏鸾,还有妹妹的贴身丫鬟水琴。
  看到两人跟着苏安进了车厢,姬清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面对不速之客的神色,而是极温和热情的朝自己这个妻妹笑笑:“鸾儿。”
  苏鸾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红脸,却也只能腆颜解释:“太子姐夫,我今日有事想要出趟城,正巧姐姐说可以捎我一程……”说到这儿,苏鸾转头看看苏安。
  苏安连忙接过话来请示道:“太子不会介意吧?”
  “叫太子就会介意,叫相公就不介意。”姬清一本正经道。
  苏安无语的歪头浅笑,心道当着妹妹和丫鬟的面儿,堂堂一位太子竟如此没正型。就不怕丢了西凉皇室的脸面,让人觉得西凉人都如此轻浮?
  苏安心里闪过这些念头时,对面的姬清却是神色单纯,一点没有她想的复杂。
  苏鸾自然看出这位姐夫没有计较,只是借着此事在与姐姐打情骂俏罢了。她便彻底安下心来,稳稳的坐好,随着马车轻轻的颠簸往出京的方向行去。
  过了忠诚伯府后,车队的行进速度便大幅加快,不出一个时辰便到了城门。
  看守城门的城门官,在听清队伍前面的人说明西凉太子和安定公主的身份后,连忙恭恭敬敬的放行。
  出了城后又行了一段路,便抵达苏鸾要去的地方。
  马车停下时,苏鸾再次羞于启齿又不得不说的开了口:“姐姐、姐夫,还有一个小忙,想请你们帮一下……”
  ……
  一盏茶后,苏鸾再次与苏安和姬清道了别,然后带着水琴下车,目送车队疾行着离去。
  直至队伍最末的背影也看不见了,苏鸾才转身朝水琴问道:“你今早送去太师府的信里,可说清楚了时辰地点?”
  “小姐放心,奴婢给近身伺候荣公子的小厮说的清清楚楚!就在这儿。”
  苏鸾放心的笑笑,低头看了眼地上的一大堆衣裳。
  这些可都是她问西凉的迎亲队伍借来的。他们出门在外,每人衣裳都带了几套替换,近千人的队伍里匀出百十套外衣来,倒也不至于影响他们什么。
  “苏姑娘!”一个男子的声音由不远处传来。
  苏鸾顺着声音的方向扭头看去,见是荣公子乘着马车来了。
  之后三人连同马夫齐力将那些衣服搬进马车里,驾着车行至山根前。
  “苏姑娘,你与丫鬟皆是女子,受不得累,不如在此等待,由在下与马夫上山接那些难民下来。”荣公子提议。
  苏鸾抬头往山上看了眼,有着憧憬的拒绝了荣公子的揭底:“就由马夫在山下看车吧,我与公子分两路行,你去后山接那些难民下山,我去晋江观再碰碰运气,看是否能再见碧水道人一面。”
  苏鸾记得陆锦珩说过,晋江观每月只开两日,而今日恰逢又是开观的日子,实属难得。
  荣公子犹豫了下,只得道:“那也好,若姑娘当真见到师父,还请姑娘捎句问候。在下也有许久未见师父了。”
  “好。”
  如此,几人便各自分工。马夫留在山下看车,苏安带着水琴往山顶的晋江观去,而荣公子直接抄小路去往后山接那些难民。
  攀至山顶,苏鸾兴冲冲的往晋江观的方向跑去。这次她想问问碧水道人,若自己救了这一百个难民,是不是就可积满此生功德,得来福报,不会像原主那样命折于今冬?还有不久后的那场宫变,陆锦珩可能安然度过?
  然而在苏鸾跑到晋江观门前时,却意外的发现观门是闭着的。不仅如此,朱红的观门上还交叉贴着两张官府的封条!
  “小姐,这是怎么回事?”身后的水琴奇道。心说远离红尘是非的出家人还能犯什么罪不成?
  苏鸾也不知,蹙了蹙眉,隐隐觉出不妙。
  就在此时,苏鸾听到山旁有树枝折断的动静。她上前见是有人砍柴,便询问晋江观的情形。
  那老翁叹息一声,忿忿不平的说道:“前几日官府突然派了人将道观封了,还将观里所有的人都带去了府衙关押,说碧水道长养寇自重,居心叵测!可碧水道长遁迹空门不问世事,这些年除了偶去云游,其它时日连道观都不出!”


第177章 
  老翁嘴里不住的怨叨着; 抗上柴走了。
  只剩下苏鸾和水琴; 主仆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皆是一脸惛懵。
  初秋的微风轻摆着裙衫; 苏鸾的与水琴相互搀扶着往山下去; 一路神色凝重。
  下至半山腰时; 苏鸾又情不自禁的转身仰望来时的高处。
  山路盘旋,上回来时还奇花烂漫的山间; 如今已是红衰翠减,萦绕鼻尖儿的酣畅香息也渐消渐融。
  秋来了,冬还会远么?
  待下了山,苏鸾见荣公子早已将难民悉数接下,只是大家神色看起来不甚好。
  “车厢里有袍子,你们换上后列两队跟在马车后面步行。待体力撑不住了就给马夫说一声; 大家停下歇歇脚再赶路。这里离进京约有两个时辰的路程; 大家加把劲儿; 天黑城门落钥之前必须赶到。”苏鸾大声朝着难民们嘱咐。
  听完这话的难民们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挤去车厢抱出衣袍来,前排的丢给后排; 没多会儿便将衣袍全部换好。
  苏鸾扫了几眼; 觉得还是不太像样; 又祝福水琴将车里的水分给他们洗手净面,梳拢发髻。
  待这些也整理好了,苏鸾再看; 就觉得像样多了。
  “好了,咱们上车吧。”对着荣公子说了句,苏鸾率先上了车。
  马夫将车赶得很慢,以确保后面的两队人能容易的跟上队伍。这些都是难民,连日来吃不好睡不好的体力自然较常人更差一些。
  车厢里,苏鸾看出荣公子有心事,便开口试探道:“你可是知道了什么?”
  下山时苏鸾还想着先将碧水道人的事瞒一瞒,毕竟那是荣公子的师父,告诉他他也只能干着急。倒不若她先将事情告诉陆锦珩,让他去查查出了何事。
  毕竟陆锦珩与道长也算有几分交情,不至于坐视不理。
  可眼下,苏鸾瞧着荣公子是知道了的样子。
  果不其然,荣公子短叹了声抬头对上苏鸾的一双杏眼,“苏姑娘,你既去了道观,想是该已知晓在下师父出事了。”
  “啊,是。”苏鸾点点头,神色有些哀伤:“只是听砍柴的老翁说官府不日前来查封了晋江观,却不知到底出了何事。”
  “呵呵。”荣公子扯了扯嘴角,展露出个无奈的苦笑。
  “三日前,两个难民下山去挑水,正好撞见有人打了猎物。他们已经几个月没尝过荤腥没闻过肉味儿了,遂一时起了歹心,便上前去抢了那些猎物!那个猎人丢了猎物却也不甘心,便尾随二人打算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谁知跟至后山破屋竟发现窝着百来口人。于是猎人下山去报了官,说这山上有山匪。”
  “原来这么回事。”初听之下苏鸾觉得这事情听上去有些可笑,可细想自己饿肚子的时候,又觉得似乎也不难理解。
  不过再怎么说,抢人东西总是不对。
  可苏鸾最不理解的是:“即便是这样,官府也是来抓那些难民,又关晋江观什么事?”
  荣公子信手撩起帘子,视线落在后面的队伍上,继续说道:“他们时不时的会派人在山里找些能吃的东西,故而眼线密集,很快就发现了有官兵上山准备清剿他们,于是他们火速转移到后山的密林里藏起。而那些官兵跟着猎人找到他们的破屋,发现早已人去屋空,便只好找来当地的人问。当地的人不清楚状况,只当是晋江观接济难民的事传到了官府的耳中,官府要来赈济,便将晋江观资助他们的事告知了官府。”
  “所以官府就这样认定了碧水道长养寇自重?这是什么糊涂官!”苏鸾气道。
  “想来官府也未必愚蠢至此,只是他们大案破不了,又立功心切,于是抓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来充政绩。”
  清剿山匪,报上去这是多大的功绩!
  两个时辰的路程,只歇了一回,这队人便到了京城边缘。
  过城门时,马夫上前给城门官儿汇报,说的皆是苏鸾提前嘱咐好的话。
  大致就是安定公主去西凉和亲,苏家人出城送嫁,现下是送完了嫁折返回来。
  先前出城时的确也是几百人的队伍,身上穿的皆是大红的喜袍,与这些人装束无异。故而城门官儿也未多思,便痛快将人放行了,还客客气气的。
  带着这百来号人进京后,苏鸾让马夫径直行去水琴租好的那三间院子,将他们安顿下。
  自家乡受灾以来,这些难民过惯了流离失所的流浪日子,也住惯了漏风漏雨的破屋,一下住进这么好的大院儿里,每个人脸上都跟过年一样激动!
  “苏姑娘是大善人啊!”
  “姑娘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
  “好人有好报,好人有好报啊……”
  ……
  听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