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大哥言重了,半夏能有今天,还多亏赵大哥的帮助和指点。”她还记得,她刚到赵郎中药庐的时候,虽说在医术上面有些悟性,对许多的病症仍是很陌生。而赵郎中,不吝啬楼中藏书,将所藏宝贵的医书尽皆借予她看,这也让她对古代的许多病症多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赵大哥行医经验丰富,在用药和剂量方面又十分老道,她跟在他旁边亦是学到了许多。她因缘际会,医术纵使有所精进,也不会忘记她行医之初赵郎中对她的帮助,还有她大哥般的情谊。
事实上,她把赵大哥早就当成了一家人,是她这个世上的亲大哥。他对她,还有对刘家的帮助,她自然都记在心底。她又怎么可能,为了自己并不热衷也并不想去做的事业,而离开赵大哥的药庐单飞呢?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适时的单飞对各自的发展都有好处,也是明智之举。一个人,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别人汲汲追求的东西,她未必有那个兴趣。
不是自命清高,也不是不慕名利,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目标也不同。或许就跟娘说的那样,她是十足的一个懒人,懒人,才懒得追求那么多事呢。
“妹子说哪里话,大哥的小药庐能有今天,妹子可是功不可没。”
“你们俩,就别你谢我我谢你了,都是自家人,别说两家话。小赵,来,吃菜~~”马氏狠狠往赵郎中碗里夹了两筷子他爱吃的菜,那小菜碗上面堆得就跟个小山一样了。
“够了够了,大娘,你再这样喂,就成喂猪了~~”
“大老爷们,吃这点东西,撑不坏!”
赵郎中说不过她,也只好笑纳。
马氏又给家里其他几个人夹了菜,到了李半夏这儿,“半夏,你多吃着些,吃完好好休息,这些日子可忙坏了~~还有小赵,我可是听说你们药庐的那门槛可都被踩坏了~~”
“可不是,所以我说,大娘,你还是让我把李家妹子给‘轰’走得了,咱们那间小庙可容不下妹子这樽大佛。”赵郎中百无禁忌,开起玩笑来。
“赵大哥你这样可就不够意思了啊,我为你做牛做马这么长时间,你可不能怕麻烦就把我给赶走啊?你不仁我不义,你不让我呆在那儿,我还非得赖在你那儿了!”李半夏半真半假的喊道,那模样,倒是还挺唬人的。
“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呵呵~~小赵,你别跟她一般见识,东山这媳妇儿看似老大不小了,说话还没个大人样儿~~”马氏唬着李半夏,可那样子哪有半分严厉,脸上可全是笑花。
婆婆对儿媳妇儿的宠爱,可见一斑!
这要是其她的婆媳见着了,一定得羡慕。婆媳相处,自古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处得好的不多,像他们能处得这么好的就更少了。
其实,李半夏从心眼里,把马氏当娘,而不是当婆婆。而马氏呢,也把李半夏看作是自己的丫头,而不是儿媳妇儿。说都是说一家人,这其中还是有些区别的。而这其中的区别,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最深。
“大娘,我脑瓜不聪明,也晓得半夏的意思。我这人看着挺乐呵,其实性子古怪,不怎么好相与,跟许多人都合不来。还就半夏妹子这性子像我,也对我胃口,也该咱们是兄妹。这可能啊,上辈子咱们是一对亲兄妹,这辈子才能成为异性兄妹你们说是也不是~~”
大家一致点头,要说赵郎中对李半夏这个妹子,那可真是没话说的。刘东山和刘西山这俩好兄长,也自当承认这一点。而李半夏,对赵郎中这个大哥也是十分亲近的。
她对许多人都不错,但对这位大哥,可是珍而重之,连赵大哥家的几个孩子,谁见着了她不是亲亲热热地叫几声姑姑?刘家一家人,可是直接把赵郎中,当作李半夏的亲大哥了。半夏娘家也没什么人,先前对她也十分苛待,能有这么一位真心关心她的大哥,也是她的福气。
一番情谊暂且不表,李半夏感慨赵郎中为她所作的打算,语重心长的道:“赵大哥,我虽然也希望自己的医术能帮到更多的人,有需要的时候我也不会藏着掖着,谁诚心想学医,我都可以教他/她。但到江州开铺的事,还莫要再提了。半夏是个懒人,又习惯了这山中的山水,在外面住不惯,还是在村里呆着好。药庐地方小,咱们前些时候不还商量着,要将药庐旁边的地给置过来,扩大一下药庐的规模吗?我看这主意好,咱们就这么着手办吧~~”
…………
434 温馨一家亲(3)又拿第一
434温馨一家亲(3)又拿第一
——***——
多谢_318妹纸的钱袋子(2个),还有erhgndhg妹纸的评价票,谢谢你们了!
——***——
当归考试考了第一名!
夫子夸他是个聪明又勤奋的好孩子,如愿升到了第三级,成为第三级中年纪最小的孩子。
当甜甜绘声绘色外加激动地将这一番情况描述给李半夏听的时候,李半夏正在苦思一味药方。
“又是第一,这孩子快逆天了!”想必无论谁家孩子考了第一名,为人父母的都不会是这个反应。
“你不高兴?”甜甜大愣,她该不会看错吧,这本是个好消息,她居然会从大舌头脸上看到一种名为担心而且纠结的东西。
“怎么会,我当然高兴了!”她又不是有病,孩子考第一,这可是一等一的大好事。“不过,老是当第一的人,会很累。”
这倒是真的,李半夏是个懒人,凡事最不喜欢的就是争第一。如果第一找上她,她也是不会拒绝的,可是如果要为了每次都拿第一争得头破血流、不眠不休,甚至因此背上一身压力和思想包袱的话,这个第一还是不要的好。
她教育子女的方式,与别的父女有些不同。孩子是第一也好,第二也罢,她最希望的还是孩子快乐成长,发展自己的兴趣。
古人读书,还不似现在,现在孩子虽然累,高中机会大很多,学习环境也好很多。古代的孩子,十年寒窗苦读。经历层层考试选拔,三年才有一次科举,所有人都在为着那十分有限的百来个乃至几个名额奋斗。有的熬到老还成为不了进士,真是太辛苦了。
与其让孩子那么累。还不如多给他一点空间和选择的机会。而且她相信他们家的小当归,他人虽小,可很懂事嘞!她是个开明的父母,开明的父母不但要为儿子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意思、聆听他们的心声,更得时时关注他们的心理以及生理变化。
可李半夏的这一系列反应,在甜甜看来。可没有半点高兴的样子。
抑或许,她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大弟的确太刻苦了些,她还从来没看见一个孩子像大弟那么爱学习呢。每个人都说大弟成绩好,就连奶奶都对大弟关心了许多,指望着大弟光耀门楣,也让咱们刘家出一个有用的读书人!
“你大弟呢?”
“在房里面。”
“干啥?”
“看书。”大弟似乎在自个儿房里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哎!生活真枯燥。虽说书中有金子有美人,可人也不能老在房里呆着。时刻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性格可能变乖癖,连皮肤也会差很多。”李半夏一本正经,对甜甜眨着眼道。
“走。咱们把那小鬼拖出来,叫上欢子,出去玩会儿~~”李半夏伸伸懒腰,累了这么些天,终于放了天假。正好,她也别闷着,大家伙儿出去玩玩。
不过说是说,这几天东山似乎也很忙,早出晚归,白天还都不在家,也不知道在神秘兮兮地忙些什么?上次说晚上要告诉她个秘密听的,她都等了几天了,一直没有下文。她估摸着这可能和他这两日的忙碌有关,她也不急,等他想说了自然会说。
她之前就曾说过,她可是个很体贴的人。东山还糗她来着,等这件事一过,就知道她这个老婆有多么贴心了,到时不感动死他!
“当归,又在看书哪?”
“嗯。”刘当归正端正在桌前,捧着一本书看,看到李半夏进来,抬头望了她一眼,又低下头继续看手中的书。
“还有你,欢子,又在床上打滚呢?”可不,刘灵芝正在床上翻跟头,嘴里还不时发出嘻呵声。这么个吵闹的环境,还有一个小鬼时不时往他背上巴着,也亏得刘当归有这定力,看得如此认真。
以后她家的当归要是赚不到钱,凭他这份定力和坐功,把他送到山上庙里当大和尚去。天天在哪里念经敲木鱼,就能得到很多香油钱啊香油钱~~
李半夏承认自己邪恶了,不好意思地将眼光从第二个孩子身上撇开,望见自家那个小鬼。
“我说欢子,你别天天就翻你的跟头,打你的滚,你应该跟大哥学,多学习知道吗?”六岁,快六岁了啊!这小傻包子,似乎大字还不认识几个,数数也数不到多少,想想真头疼啊~~
“真希望你大哥匀点学习细菌给你,这样他就可以不要那么聪明,你就不要这么笨了,小笨蛋一个~~”
“小弟才不是笨蛋,她可聪明了!”这是刘银杏抗议的声音。
“聪明不好吗?”这是刘当归迟疑之后发来的疑问。
“嘿……嘿嘿!”这是小鬼刘灵芝的傻笑,可自动忽略。
“是是是,你小弟不是笨蛋,他小脑瓜也聪明,就是欠揍。”李半夏一把将刘灵芝从床上捞起来,挠他的胳肢窝,小家伙立即咳咳笑个不停。
“还滚不滚?还滚不滚?”
刘灵芝踹着小脚,却逃不脱李半夏两只爪子,好不容易又爬回床上,趴到李半夏背上吊着说啥都不下来。
“当归呢,聪明也没什么不好,考第一更是好事,只不过你也不要太在意能不能拿第一了。就算下一次没拿第一也没关系,只要尽力了就行,知道吗?”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