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娇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强梢酝形夷侵抖煺馐隆!�
  姜清意心中一喜,未来还是很有希望么,笑道:“奶娘,我也觉得这样很好。只是,咱们银子都用来打点了,怕是没剩下什么吧。倒是我这里还有弟弟送来的首饰,卖了也能得些钱。”
  丁嬷嬷从衣柜底层取出一个杂木小抽屉,用钥匙打开,“姑娘看看,这可不就是银子。”
  天哪,竟然不少,姜清意对银子重量不清楚,但看这数量,绝对比想象中多得多。她还以为她们手头也就剩一点铜钱呢。要知道,这年头流通的多数是铜钱,有银子的多是殷实人家了。
  看着姜清意不可置信的眼神,丁嬷嬷笑得褶子都深了两层,“姑娘没想到吧?咱们前几年日子虽然一般,但至少能吃上热乎饭菜,也还有肉有蛋的,我才不会特意打点那些人呢。也就这一二年,他们克扣得厉害,才逼的我们拿钱打点。按说这几年,咱们的月例银子也有好几百两,可惜现在只有不到二百两了。这都是姑娘的月例,我都攒着呢,以后姑娘总有用到的时候。”
  丁嬷嬷人老看事精,大夫人虽说是姑娘的亲生母亲,但这不闻不问的态度,也够狠心的。等将来姑娘出门子,大夫人都未必给个像样的嫁妆,现在能攒出一点来是一点。往坏处想,就大夫人这样,说不定一辈子都不让姑娘出嫁,就这样等死呢。姑娘手头有点银子傍身,总也好过身无分文。
  姜清意却想到奶娘的好。记忆里,原主虽然吃穿不好,但总时不时有鸡蛋羹、羊奶和鸡汤什么的吃,也没有多么亏身子。只是原主心灰意冷才瘦成这样,并不全是吃不好的缘故。
  可丁嬷嬷呢,却是姜家给什么吃什么,冷汤冷饭也不嫌弃,从来没为自己花钱要过什么吃的。姜清意以为她们没钱,所以丁嬷嬷才只能省着先给原主吃好。可现在看看,却是有钱不舍得花,都为原主留着呢。
  就这一份情,姜清意也要替原主好好还。也是此时此刻,她才真正将奶娘当作自己亲人,而不是原主的忠仆。
  姜清意将头埋在奶娘怀里,撒娇道:“奶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的,将来让你吃香的喝辣的,跟着我享福。”
  这一句孩子气俗语,让奶娘笑得很是开怀,“好好好,我等着姑娘能让我享福的那一日呢。咱们现在还是先盘算怎么用好这些钱财吧。”
  姜清意也将这三年来弟弟给的首饰拿出来,指着一处她磨过的细小损耗地方,“奶娘,你看,这可不是银首饰,里面是金子呢。”
  三年来,弟弟每年都随着年礼送给她一套银首饰,银环、手镯、长命锁、银丁香等八件套,年年不拉下,分量还挺足。要不是她无意中磨损了一处,谁能想到里面是金子呢。
  有些家境不够富裕的,会用金包银、金包铜来做首饰,还真没几个用银包金的。
  丁嬷嬷也没想到会是这样,惊讶道:“大少爷竟然会用银包金,对姑娘可真是上了心啊,不愧是亲姐弟。估计是怕下人昧下东西,才这样做的吧。”真是万幸,亲生父母不记挂这个女儿,弟弟倒是记挂着这个同胎姐姐,以后总有希望。
  不,姜清意觉得,弟弟不是怕下人昧下,一个主子,而且是姜大老爷唯一的儿子,怎么会怕下人不遵从指示。估计是怕大夫人知道罢了。可弟弟小小年纪竟然就懂得这样藏着掖着关心她这个姐姐,还瞒着父母,到底是在京城姜府经历了什么,才能有这份心思呢。

☆、第6章 京城有喜事

  对于这个同胎弟弟,姜清意心里还是很感动的。这么小的孩子,却还记挂着远在乡下的姐姐,知道用不起眼的方式来关心,真的很窝心。
  对于要不要想办法回京城,姜清意还是选择暂时不。这过来人都知道,京城套路深,还是呆农村啊。与其花时间来宅斗,还不一定赢,不如先想法子赚点银子傍身。
  京城姜侍郎府。姜大太太刚刚从平王府赶回来,很是疲累,脸上笑意却不断。
  大丫鬟吉祥赶紧将大太太的银底金绣万字云锦披肩取下,把宝蓝色牡丹穿花遍地金宽袖袄上的白玉扣子一粒一粒快而轻地解开,再帮太太换上家常衣服后静静退出。如意将炖到火候的红枣桂圆茶端来放在榻上小几,也静静退下,只留下张嬷嬷伺候在大太太身边。
  “太太可是受累了,不过这种好事,估计太太再累一百遍也欢喜。咱们大娘这胎怀的安稳,日后可有天大好处。”
  张嬷嬷倒也不是纯粹奉承,主要是这平王府里王妃早几年就去了,只留两个侧妃、四个侍妾。这里面,大娘姜清琳虽是侧妃,却掌管后院,且出身明显高贵许多,如今又怀了身孕,日后扶正的可能还是极大的。
  大太太张氏笑着撇了一眼张嬷嬷,“你这张嘴哟,这种事再喜庆也不能一百遍吧,难不成咱们大娘要生一百个孩子,成了什么了。”
  张嬷嬷咧着嘴笑,“哟,这可是太太您说得,咱们大娘以后可就百子千孙了,您可就等着破财吧。每个外孙洗三、满月、周岁、生辰要送的礼可不是少数,最少说那也得几千斤金子哟。太太从现在起什么也不用干了,先紧着赚金子,不然可不够用。再者太太的喜事可不止这一件,咱们老爷年前就要成为户部尚书了,您以后可就成为正二品诰命夫人了。”
  皇上也爱个吉利,升官的事情喜欢赶在年底封印前办好。姜侍郎在户部左侍郎位子上足足呆了六年多,如今能成为尚书,可是天大的喜事。多少人一辈子止于侍郎位上,而姜大老爷不过四十年纪就成为尚书,确实可喜可贺。
  就算姜大老爷之前只是户部左侍郎,那也是户部二把手,妥妥的大权在握。亲们,咱们也知道,同级别不同部门权力差别可大了去了。管钱管人事的部位和管气象地震啥的部位权力能一样吗,妥妥不能那!
  还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一个小处长都能给□□、省长摔脸子,那是个什么概念。在帝都,一个砖头掉下来砸掉十个处长都不是个事儿,可就个小处长敢让封疆大吏吃瘪,呵呵哒,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人家姜侍郎,户部二把手,可是相当于发改委、财政部的二把手,不不不,比这个级别更高。现在权力分散到各个部委,相互掣肘扯皮的多了去了。可当年只有六部,人家就是管钱的那部,权力大,没商量。
  想到丈夫升迁带来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脸面,张氏脸上笑意更是止不住。父亲是阁老,丈夫是户部尚书,这京城有几个女人能比她命好。
  姜家在地方还算大族,到了京里就十分不够看。可当年张阁老楞是看出了姜探花的能力,将嫡女下嫁。
  张氏起初并不愿意,她的闺中好友都是高嫁,就她嫁了个土鳖。可想着以后能高高在上,让姜大老爷捧在手心里敬着爱着,她也认了。尤其是见到面,她才知道为何好看的男子被称为玉郎,真真是面目如玉,气质如玉。自那时,就真的是心甘情愿。
  这些年,随着姜大老爷步步高升,昔日好友哪个不羡慕她有个如意郎君。更得意的是,家中只一个妾氏,还是张氏亲自给的。自从张氏有了儿子,更是没再出现其他女人,这一点就羡煞了多少怨妇。
  张氏不仅脸面有光,更是为了女儿。丈夫升了官,大娘儿在王府里日子才能更好过。平王在女色上并不热衷,对府里女人都平平淡淡,再有姿色的女人,宠也宠不了多久,对后院女人争斗更是全当看不见。
  王府那些妖妖娆娆的小贱人并不好对付,只是她们看在女儿出身贵重的份上不敢太过分。也好在女儿知礼知事,才能得平王一二分看重。
  最重要的是,平王是今上继后唯一的儿子,也是正经嫡子。虽然元后也留下嫡长子,但今上至今未立太子,最后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如果平王最终顺利登基,那大娘的前程可就更不一般了!
  不过大太太嘴上却道:“呵,不过一个夫人,有什么稀罕。听说咱们族里乔氏就在齐县自称六夫人呢。”
  “那哪里能一样,她那个夫人不过是自封的,到京城里这样称呼还不得被唾沫星子淹死,御史都不带让的。您这可是正儿八经和身份相连,朝廷任命。说来现在也是规矩差了好多,听说南边很多商户人家竟然也太太、夫人乱叫一气。”张嬷嬷一边伺候大太太喝茶,一边不忿,“也是您不在族里压着,六太太现在才得意的紧。”
  张氏并不将乔氏放在心上,猴子再蹦跶也成不了老虎。不管她在族里怎么嚣张,或者贪了多少好东西,只要不少了京里这份,看在她知情识趣的份上,张氏也就不多计较了。
  “没什么大不了,咱们多少年也不回一次族里,她爱怎么折腾就折腾吧。今年的年礼还是如往日一般平平就好。哎,又快年底了,这事还真是不少。”大太太揉揉眉心,歪在榻上歇着。这个点了,睡又不能睡,怕误了晚上的觉,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聊也好。
  张嬷嬷帮大太太轻轻捶着双腿,“可不是,哪年不是从十月就开始忙过年走礼呢。若是现在不准备,都拖到腊月,什么都贵上五分不说,还不容易买到称心的。”
  说到这里,她俯身在大太太耳边道:“听说大少爷又为三娘准备了首饰,这次不止八件套,还多了两根银钗,分量还是十足十。”
  都怪玉荷那个贱人,大太太对她那样器重,还想着把她配个小管事,日后总有好日子。可她竟然不知足,想爬老爷的床。被大太太收拾了一顿,留了一命就让她嚷嚷出大少爷还有一个同胎姐姐的事情。这事都过去了几年,大少爷却年年记得这个姐姐,往族里送年礼总少不了那一份。
  张嬷嬷看大太太的脸色平静得很,接着道:“据那边的消息,三娘日子并不好过,丁萍也跟着受了不少苦。三娘是正月十五的生日,过了年也就十岁了,太太早做打算才好啊。”
  大太太闭上眼,心里静了静,“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